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3平面镜成像(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成虚像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2过程和方法:探究理解平而镜成像特点,观察现象,感知虚像。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平而镜成像的特点.成的是虚像及虚像的形成原因。2难点:试验中找不到像、成两个像等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教学器材:(以一个小组为单位准备)蜡烛2支、玻璃板(带支架的厚薄各一块)、火柴(一盒)、镜子一面刻度尺(一把)、方格纸、量角器、光屏.白纸(一张)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演示:“烧不坏的手和吹不灭的蜡烛S1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在透明玻璃板前后等距的位置分别放置相同的蜡烛。并让学
2、生看淸这是两支蜡烛。2调整好角度,让学生能透过玻璃看到两支蜡烛,但不能从侧而看见 蜡烛。3渲染气氛,点一支,两支会同时燃烧(正面的同学会看到前后两支蜡烛在燃烧,会 表现岀惊奇的姿态,侧而的同学会看到后而的蜡烛根本没有燃烧,会比较着急,或者揶揄老 师在骗人)4再次渲染气氛,把手指放到后而的蜡烛上方“烧”(正而的同学会看到老师的手指在火焰上却安然无恙,侧而的同学看到真相)5吹玻璃后而 的蜡烛,前而的不火。(正而的学生会看到蜡烛怎么也吹不灭,侧而的同学看到真相)6吹 灭前面的蜡烛,后而的也熄灭。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做像?什么叫做平而镜成像?2平而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3
3、平而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4平而镜成像有什么特点?(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1像.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实当你照镜子时,可以再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S镜子里的这 个“人”就是你的像。由于这个像是通过平而镜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平面镜成像。平而镜后而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 却看平而镜后而好像有烛焰。这是为什么?原来,光源S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 而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视觉。由于 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人会感觉这些光好像 是从进入人眼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S处 发岀的。S就是S再平面镜中的像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所以把S叫做虚像实像:由实际光线汇聚成
4、的像叫做实像。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虚像:无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叫做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步骤如图,任桌而上铺一张大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做平而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而镜的位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它在平而镜后而成的像。将另一支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平而镜后而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蜡烛B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宜。 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 是否相同。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出现。移动点燃的蜡烛,再重复步骤(2) (3) (4)至少2次。用直
5、线把每次试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 尺分别测量它们到平而镜的距离,用量角器测量这些连线与平而镜 所在位宜的夹角大小,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 大小关系物与像对应点 的连线与平而 镜夹角的大小光屏上 是否有 像出现蜡烛A到平面 镜的距离蜡烛A的像到平 而镜的距藹1厂05相等90否21010相等90否31515相等90否 分析与结论llllill屮11屮血 H叫IIl屮I! IIlfIlIlff!flffflICm 2345Il 11r ll!屮 IIIlllIl IllllIHPlIIilII屮 Il屮IIllHI屮川屮I79 i 1 11 2
6、 13 14 IS平而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平而镜所成的像到平而镜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平而镜所成像的位置与物体的连线与镜而垂直平而镜成的像是一虚像。利用数学课本中有关对称的知识,平而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O评估交流实验中为什么用平板玻璃而不用镜子?明确:为了准确确左像的位置和方便比较像的大小。虽然成像不如镜子淸晰,却能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观察到 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泄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为什么平板玻璃要用薄的?明确:用厚玻璃板会导致形成两个像。(3)刻度尺有什么用?明确: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而镜的距离。(4)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
7、? 明确: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5)不点燃蜡烛能实验吗?为何点燃前面的蜡烛,不点燃后而的蜡烛? 明确:能.但是成像不够淸晰,实验不方便。前而的蜡烛点燃是为 了使光线充足成像淸晰,后而的蜡烛不点燃是为了便于使物与像重 合,确泄像的位置(如果点燃,会给分辨蜡烛B和蜡烛A的像造 成困难)。(6)小红不管怎么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蜡烛与像重合,为什么? 明确:平板玻璃没有与桌而垂直,导致成像在上方或者下方。 蜡烛A在实验过程中燃烧掉一部分,而蜡烛B大小不变。(7)用光屏能否承接到蜡烛的像?为什么?明确:不能。因为平而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8)实验还可以怎么改进?明确:可以用方格纸或刻度
8、尺代替白纸。这样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和物到平而镜的距离可以直接观察到。(三)效果检测:课堂训练(下发本节习题,随堂测试部分) 三 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四作业:(下发本节习题,综合测试部分)五教学反思:7.1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学好力的槪念是今后 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 教学的难点。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 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 变;最
9、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右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 分析一一概括”。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一3知道力的作用效杲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实例一一分析一一概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 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
10、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 ”,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 人拉弹簧 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而”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1力的槪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
11、的。(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让学生举事例说明)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泄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INO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二、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是不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效果都 相同呢?引导学生通过事例分析归纳岀不同的力作用效杲不同,力的作期效果分为两大类,我们将物 体速度大小变化和运动方向变化统称为物体运动択态变化,而将物体形状和体积的变化,称 为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改变运动方向改
12、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用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 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豊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老师总结:
1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 的三要素。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四、力的示意图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 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 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岀力的大小。例题加练42、画力的示意图步骤:确左受力物体;2找岀作用点;找r岀受力方向;画岀带箭头的线段:标出数值和单位;检查同一图若有两个及两个的力时,保证力越大,线段越长:五、力
14、的相互作用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验,当你手拍桌子时,手会疼,用船浆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 去,在交通事故中,汽车撞断路边的栏杆的同时,车子本身也会“受伤”。这说明了什么?手会疼,说明桌子对手施加了作用力;船会离岸而去,说明河岸对船桨施加了作用力;车子会“受伤”,说r明车子受到了墙对它的作用力。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同时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师生共同列举:跑步、划船、游泳等: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 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潍坊学院《行政管理制度国际比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无人机遥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科技学院《绘本创作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药剂学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调查性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集
- 长春中医药大学章程
-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有限元法与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威海职业学院《第二外语:德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北京个人租房合同范本参考
-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课件
- 肾内科血透室品管圈
- 小学劳动教育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削果皮》课件
- 担任学生干部证明
- 学校消防宣传周活动方案食品安全宣传周方案
- 妇产科医生个人职业发展路径计划
- 装修工程合同范本(中英文版)
-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
- 导游知识与技能训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 无小孩无共同财产离婚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