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学前教育价值与价值取向【本章知识结构详图】学前教育价值及其属性r学前教育价值及其类型v学前教育价值的类型西方学前教育价值的阶段变迁教育价值概述学前教育价值的历史考察我国学前教育价值变迁学前教育价值的思想演化特点社会需要确立学前教育价值的影响因素社会政治观和哲学观儿童观和心理学研究成果/.V学学前教育对儿童大脑发展的影响前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价值学前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和气质发展的影响 学前教育对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影响I学前教育对儿童的美感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Y学前教育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价值【学习目标】能从多
2、角度对学前教育的价值进行论述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说明学前教育对幼儿个体和社会发展价值的表现运用学前教育的价值原理,尝试提出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早教方案【关键词】学前教育价值 学前教育的个体价值 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价值问题是学前教育的核心问题。人们之所以举办学前教育,正是因为学前 教育之于儿童发展、之于人类社会具有特殊价值。撇开具体的学前教育过程,就 其目的性、必要性而言,学前教育的主要问题便是价值问题。就现实中存在的学 前教育来说,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没有旗帜鲜明地标榜出其所追求的价 值,但毫无疑问,所有的教育从来都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的行动。对学 前教育理想价值的确定直接影响着学前
3、教育的实际价值。第一节学前教育价值概述价值问题是学前教育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一个必须探讨清楚而 不可回避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根本不提教育价值问题。 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着某种价 值;而只有弄清楚了价值问题,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才能准确,才能取得较大 的实际的教育功效。一、学前教育价值及其类型(一)学前教育价值及其属性要探讨学前教育的价值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价值。价值问题是哲学、 伦理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都研究的问题。哲学层次上的讨论是最 高层次的,具有一般指导意义。它是以自然物、社会物和精神物的价值现象为研
4、 究对象的。目前我国哲学界,一般将价值理解为:“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 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马克思指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 价值。” “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 中产生的。”由此可见,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价值是客体的一种 属性,但这种属性不同于物体的物理的、化学的属性,而是相对于主体的需要而 言的属性。单独的客体本身无所谓价值。价值即是客体属性的人化、主体化,又 是主体需要的对象化、客体化,是客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就其整体而言,价值具有功用性、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等属性。其中, 功用形式价值的根本属性,其他属性表明了价值只使
5、用于人类及其所构成的社 会。根据价值的这些规定和属性,可以认为,学前教育价值就是学前教育满足人 们需要的这种关系属性,即学前教育与人(幼儿、成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即学前教育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其功用性如何,一方面是对幼儿身 心发展的作用,一方面是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及作用,这包括学前教育的决策者、 社会团体与组织、幼儿家长等。学前教育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价值有多大、价值 如何变化等均受这些方面的影响。无论哪种特点的学前教育,其中总渗透着一定 的教育价值观,都在追求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值得关心的是,学前教育应追求什 么样的价值、怎样追求等。学前教育具有一般教育的价值特征,但同时也有其特
6、殊性。学前教育也具有 以下属性:功用性这是学前教育根本的属性。通俗地讲,即是学前教育于幼儿、家 长、教育者及社会有一定的用处。它能满足上述方方面面不同的需要。这种功用 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一些变化,有时变化还相当大。客观性 人类培养幼儿的需要是客观的,学前教育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一需 要也是客观的。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是否承认,只要举办了学前教育,它便要 产生一定作用。因此,人类必须对学前教育价值进行选择和控制,加以优化。社会性学前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离不开社会。其价值形式、 特点受社会的政治、经济、人文观点、文化因素等方面制约,具有一定阶级性(阶 级社会中)、阶层性,乃至
7、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学前教育的功用性、社会性、阶级性等都是随社会历史变化而变 化的。因此,它具有历史性特征。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认识发展水平不同, 使教育价值也具有了不同特点。(二)学前教育价值的类型从价值的直接性、间接性方面看,学前教育价值可划分为个体价值和社 会价值。个体价值是指,社会价值根据不同的学前教育具有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服务价值等 等。从教育内容方面分,学前教育表现为育德、育智、育体、育美等方面的 价值。就期望而言,学前教育有理想价值和实际价值。理想价值即教育最大限 度地符合人们理想追求的功效;而实际价值那么是实际进行的学前教育实际产生 的功效。理想价值和实际价值可
8、能相符,也可能不符。二、学前教育价值的历史考察从历史上看,人们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有一个发展过程。不同的社 会历史条件下的学前教育价值表现不同。人们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和追求不 同,甚至会出现争论。跳出学前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学前 教育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教育价值选择、追求和实施史。(一)西方学前教育价值的阶段变迁根据学前教育价值的内在性、工具性、社会性等方面的突出程度,可以把学 前教育价值演变的历程粗略地划分成如下几个阶段。追求工具性价值阶段这个阶段从原始社会始,直至欧洲中世纪结束。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 生活资料极其匮乏。人们的一切活动主要围绕生产和生命延续进行。
9、幼儿教育的 价值主要表现在两点:(1)通过道德教育,使幼儿认识各种亲属关系和血缘关 系,习得本部落或民族的礼法、风俗、禁忌等,以养成对本民族、部落的自豪感、 责任感等;(2)通过生产劳动教育,让幼儿观察模仿成人生产、劳动、狩猎等, 为将来生活做准备。此时,根本谈不上发展幼儿的个性、开发幼儿的智力,所进 行的教育追求的是外在的工具性价值。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教育的关系来 看,当人们连生活生存的基本问题都解决不了时,就很难有条件去追求教育的内 在价值,也最可能去把教育当作一种工具。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幼儿教育有了阶级性、等级性。幼儿教育的价值也具有 了阶级性和等级性。幼儿教育由公育转成家庭教育的居
10、多。特权阶层的子弟教育 开始和劳动脱节,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也开始分化。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多追求 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古代希伯来人视信神为天经地义,持有“不信上帝即属罪恶,而无知的愚人 乃是不能真正信奉上帝的”这种信念。幼儿教育价值表现为培养幼儿的XX信仰, 陶冶XX感情,而传授文化知识只是附带目标。古代印度,对幼儿的教育主要为 了维持种族压迫和培养XX意识。教育被统治阶级当作培养继承人的工具。古代 斯巴达,9千户奴隶主统治着25万户奴隶。为了统治,斯巴达对幼儿的筛选和 军事训练相当严格。幼儿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培养能征善战的军人以确保政权 稳定。雅典是一个以工商业发达闻名的城邦,产生7XX政治。
11、这直接影响了教 育。一方面要培养身体强壮的军人,一方面要培养多才多艺、能言善辩、善于通 商的政治活动家和商人。古罗马的幼儿教育出现了性别差异。对于男孩,主要培 养他们的社会活动、工作能力;女孩那么随母亲学习纺织,做家务活。教育注重 实用以及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做准备。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 XX和僧侣获得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控制权,西欧社会进入黑暗的由基督 教的XX观为精神支柱的中世纪。中世纪盛行原罪说、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文 化专制主义、预成论。在幼儿教育上,教会倡导性恶论的儿童观及畏神禁欲教育。 为了洗清原罪,儿童必须受苦受难,完全听从教会的训诫和常年敬畏上帝,从幼 年起
12、就抑制嬉笑欢闹、游戏娱乐的愿望。教会学校中,儿童从小要盲信盲从所谓 圣书及其讲解人一一教师的权威,不允许有任何自主性及独立意识的流露。以性 恶论和禁欲主义为依据,教会要求摧残肉体以使灵魂得救,故教育中体罚盛行, 完全取消体育,对古代文化持敌视态度。在预成论影响下,人们认为幼儿与成人 无区别,否认幼儿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无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都忽视幼儿身心特点、爱好及需要;对幼儿整齐划一、方法粗暴,直至17-18世 纪乃至更后还有影响。可见,整个中世纪西欧的教育,基本无视内在价值,甚至连外在价值也不同 程度地忽视了。从原始社会到中世纪漫长的社会历史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幼儿教育价值的观
13、 点还主要是外在性的,首先看到了幼儿教育作为一种工具的价值。而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和中世纪时期又各有特点,造成的原因不同。如果说原始社会是由于生 产和生活所需,人们不得不考虑教育的工具价值,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为维护其 统治、愚昧奴隶子女之需,那么中世纪时期那么是教会借原罪说、预成论等,通 过教育的工具作用以达到其垄断社会、实现统治的目的(中国的情况此不涉及)。重视学前教育内在价值的孕育阶段本阶段时间跨度很大,约有几百年时间,是一个从认识到人的价值到认识到 儿童的价值的过程。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稍后,由于许多思想家、教育家 的努力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儿童的本质的研究及对儿童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
14、的 探讨,教育价值倾向也在逐渐发生转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的诞 生,使得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可能从根本上结合起来,为我们研究学前教 育的价值问题指明了方向。15世纪左右,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进步的思想号称从古典作品中重 新发现了“人”;在反对天主教会和XX神学时,打出了 “人文主义”大旗。人 文主义是一种崇拜现实、崇拜人,并以世俗的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要求否定神权, 肯定人权;主X个性自由、个人幸福;强调人能创造一切,也必须享受一切。 以此为契机和指导,人文主义教育家重新提出了人格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塑造 新人的教育思想。这对后世影响巨大。从教育思想、内容到方法上,都要体现对
15、 于儿童发展的价值。这一时期产生了不少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许多人的论 述都体现了幼儿教育内在价值,即发展幼儿本身的价值。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威尼 斯(1406-1458)主X幼儿教育人道化和个性化,首先应看到儿童安全和健康问 题。法国人文主义者蒙旦(Montaige,1533-1592)认为,教育价值在于培养思 想健全、有判断力。能充分理解人生意义的人,而不是学者。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者康伯内拉(Tommaso Campanella, 1568-1639)描述了一个立足于科学和社会 平等的共产主义的城市国家太阳城,他希望幼儿在这里能获得健全发展,当然这 只是一种空想。17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教育家之
16、一、大教学论和世界史上第 一部幼儿教育专著幼儿学校的作者夸美纽斯大力倡导教育培养人的作用,他 曾说过:“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 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他提出了一条根本性的指导原那么“教育适应 自然”,强调教育在培养挖掘幼儿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要以教育 去滋补、抚爱和照管幼儿的心智,对它们施以包括虔诚、德行、知识和体育在内 的全面训练。对儿童本质和规律的重视,由于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r,1712-1778) 这位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努力,才真正发生了一次巨大变化。卢梭 认为,教育应回到自然,适应自然,乃
17、至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上。教育上的自然, 主要是指儿童的天性,即适应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和年龄特点,发掘儿童的自然 本性。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自然人”,其特点有三:其一,是不受传统束缚而 率性(按本性)发展的人;其二,是有自身价值的独立实体,是非等级、非阶级、 非固定职业的人;其三,是体脑发达、身心两健的人。卢梭认为,人最主要的权 利便是自由,自由是天赋人权的第一条,是世界上最可贵的东西。遵循自然的教育必须是自由的教育。为此他要求教育者只应创造出一个能促进儿童自然发展的 适当环境,然后放手让儿童发挥本身的积极性,通过活动和个人经验,认识生活, 进行学习,健康成长。教育者最好是一个“导师”,而不是“
18、教师”。卢梭的这 些思想影响了许多教育家,直至形成西方儿童中心主义思潮。泛爱派(巴泽多、康贝等为代表)把卢梭的教育思想应用于本国教育实践, 强调教育最高价值在于增进人类现世幸福,要热爱尊重儿童,用适合儿童的方式 促进儿童身心自由发展。瑞士著名的XX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1746-1827)深受卢梭、 莱布尼茨、康德等人影响,认为教育价值在于适应自然,促进人的各种天赋力量 和谐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挖掘儿童潜在的能力和天性美;二,把人性提升到 更高的道德境界。之后,幼儿 园的创始人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bel, 1782-1852
19、)认为,教育本质就是儿童内在本质的发展,强调儿童的自我活动、 创造和自然发展。具体到学前阶段,教育价值在于发展幼儿感知觉,进行四肢锻 炼,展现他们的天性。福禄培尔在看到教育发展个体的价值的同时,也看到了教 育的社会价值,如幼儿园为小学做准备,是培养社会态度、合作精神的场所等。 但相比之下,福禄培尔更重视教育的内在价值。他反对强迫性教育、重视儿童的 积极性以及内发论思想,成为以后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渊源之一。17世纪至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前,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仍是家庭教育。 各国社会上虽然存在着某些收容幼儿的机构,但属于贫民救济设施的组成部分, 目的在于挽救贫民婴幼儿的生命,无教育意义
20、可言。到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德等及俄国的幼儿教育有了发展。这一时期,尽管有不少教 育家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卢梭的思想,但整个19世纪中叶以前,由于教育上的 旧传统势力仍然强大,加之心理学仍处于思辩阶段,对儿童心理研究尚无重大进 展。因此,重视儿童的趋势并未成为现实,只在少数进步教育家的教育活动中有 所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我们探讨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的有机结合指明了方向。但由于当时和以后时期,世界连年战争、社会动荡不安、 西方社会不接受等原因,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未能传播开来,幼儿教育领域并未 发生重大变革。但这一阶段,重视学前教育的内在价值,却在准备之
21、中,它在向 重视儿童价值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儿童中心价值的确立阶段从教育史上说,儿童本位论思想古已有之,亚里士多德、卢梭、裴斯泰洛齐、 福禄培尔等人都曾论述过儿童天性自然的重要性。赫尔巴特之后,教育分化为两 股,一是沿着儿童中心方向,一是向着教师中心方向发展。而真正确立儿童中心 价值那么是自19世纪下半叶以后逐渐完成的。19世纪下半叶,随着资本主义在欧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传统 教育日益显露出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改革呼声日趋强盛。另外,生物进化论、实 验心理学的创立,促使人们对人的身心状况有了新认识。在此背景下,一股重视 儿童天性的新兴的 教育思潮应运而生,并流传开来。如美国教育家 帕克
22、 (F. W. Parker,1837-1902)强调儿童的自我表现。进入20世纪后,儿童中心 主义教育思潮席卷世界,儿童身心发展问题开始受到各国政府重视。1924年各 国签订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身心必须得到正常发育,标志着幼 儿教育各国政府合作的开端。在美国,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极力宣扬儿童价值。从教育内容到方法, 事事体现以儿童为中心。幼儿教育热潮遍及美国。与此同时,重视儿童价值的运动也在欧洲大陆勃兴起来。瑞典教育家爱伦凯 于1900年新年伊始发表声讨旧教育的战斗檄文儿童的世纪,鼓吹20世纪是 儿童的世纪,主X无限地开发儿童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素质与个性;教育使 命即是助长儿
23、童生命的自由发展,使其成为独立的、自由的个人。为此,必须发 展儿童的特性,尊重儿童的人格,自然地促进儿童在智力、道德、创造力方面的 充分发展。稍后,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 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自我发展的自由。这一时期进步教育和新 教育的种种主X、学说、学派,均和传统教育根本对立,其共同点是:强调儿童 天性、本能、儿童兴趣、儿童自由、自主的活动以及独立性发展。这种思潮于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席卷欧美,其杰出成就是将儿童价值确立下来,成为教 育必须重视的价值取向。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最早用儿童中心(Paidocentric)来概括这一思潮,后于1922
24、年由因果教育学者约翰 亚当斯发展成儿童中心主义(Paidocentricism)。 儿童中心主义思潮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这对于确立人的价 值是教育的核心问题的观念起了巨大促进作用。这一思潮,不仅使欧美产生了许 多著名教育家和教育理论,而且也使历史上形成的外铄论派深受影响。儿童中心地位和价值的确立,是教育史和学前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今天 的教育改革也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它片面强调儿童价值,忽视社会价值却是不足 取的。儿童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的探索自二战以来,新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 的要求。教育、心理的研究成果使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各国
25、政府重视,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组织(如UNICEF)成立,儿童权利公约(如1959年联合 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颁发,国际学术交流不断加强,推动了幼儿教育全 面、深入、健全的发展。这一时期,幼儿教育不仅重视儿童的自我价值,同时也重视社会价值,注重 二者的结合。人们逐渐认识到,片面地强调儿童本位价值和社会本位价值都是不 足取的。社会越发展,越要求解放儿童,发展儿童的潜力和个性;越重视儿童的 价值,对儿童研究越深入全面,越发现儿童与社会紧密相关。以美国为代表的强 调儿童个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材施教的国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强调教师主导、 集体主义的国家逐渐发现各自的不足,并日趋走向一致。这实际上是重
26、视儿童的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的趋势,是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趋同。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价值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表明,教育的理想发展,必然 走向内外价值的高度统一。一个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必然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人, 反之亦然。当然,由于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条件和人们追求的不同,对教育的内 外价值进行选取时会失之偏衡,这是正常的。尤其是当教育和具体利益联系在一 起时,人们就可能会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20世纪以来上学前教育受到许多教育学观点、心理学观点影响,获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50年代以来,在斯金纳、皮亚杰和以前沿袭下来的蒙台梭利、 杜威、德可乐利、格赛尔、弗洛伊德等人的理论影响下,幼儿教育领域理论
27、呈现 出多元化倾向,令人可喜。1990年联合国召开了儿童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 发展世界宣言及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两 个文件,在全世界X围内进一步确立了儿童的地位、价值与权利。总结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出现了不少共性:(1) 确立了幼儿教育在国民教育(乃至终生教育)中的奠基地位,幼教事业的基础之 基础价值得到肯定,在政府部门落了户,发展的计划性、目的性大大增强;(2) 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各种价值作用:教育、保育、补偿、治疗等;(3)小幼衔 接和为小学作准备得到高度重视。如此等等。(二)我国学前教育价值变迁我国幼儿占世界全部幼儿
28、的相当一部分。我国幼儿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 础工作的基础。包括家长在内的整个社会都在关注学前教育,那么我们应该确立 什么样的学前教育价值呢?为此,让我们先粗略回顾一下过去。综观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学前教育价 值取向不同。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还没有正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的 教育多是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中进行的方式;教育内容与幼儿日后将要进行的 生产、生活相关。可以说,教育价值取向主要是传授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知识、 技能或习俗、礼仪,为以后生产和生活作准备。奴隶社会,学校产生了,意味着 学前教育相应出现。阶级的产生,使学前教育价值具有了阶级性,统治阶级掌握
29、 着教育大权。宫廷的学前教育主要为培养王子和各诸侯公子将来继承父业(统治 地位及财富),实施较全面的教育,即“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 之教训”。此乃当时学前教育的价值之一。进入封建社会后,私学大兴,教育对象扩大,学前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 前教育的价值取向有三: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服务;奠定齐家治国的基础; 光宗耀祖。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盛行“学而优那么仕”,对幼儿的教育也往往以此 定向。虽然贾谊、颜之推、朱熹、王守仁、X履祥等人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有的甚至躬身实施,但学前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还是集中在培养统治人才,获取 功名、光宗耀祖、齐家治国等方面。历史进入近代,蒙养院出现,
30、有关学前教育的章程充分肯定了学前教育的重 要价值和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教育价值发生了变化,表现出与儿童的 贴近:保育身体、留儿童之性情、启其心智、善其行为、养其德性,使乐群、善 辞令、有手技,等等。当然,此时重养轻教,保育价值第一。各种育婴堂、慈善 机构,更是偏重保育。蒙养院在民国成立之后,确立了保育满3岁至入国民学校年龄之幼儿的宗旨, 目标是令幼儿身心健全发达,得善良之习惯,以辅助家庭教育。西方资产阶级教 育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等人的教育思想传入中国后,曾小有影响,但未获得广 泛流传与发展。至此,学前教育价值观仍未有变。“五四”运动前后,人们为了探讨中国教育出路,把形形色色的西方教育
31、 理论、学说、思想引进来,一时间出现了一股股教育热潮。卢梭、斯宾塞、康德、 洛克、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爱伦凯、杜威、桑代克等 人的思想充斥中国,形成了平民教育、实业教育、科学教育、国民教育、美感教 育和实用主义教育等思潮。其核心是教育救国和尊重儿童个性才能并予以发展。 学前教育开始重视儿童个性培养的价值。但此时照抄照搬严重。以陶行知、陈鹤 琴、X宗麟、X雪门等为代表的教育家,坚决主X走中国之路,探索学前教育的中 国化、科学化,使中国学前教育向着积极方向发展;重视培养幼儿的国民性、创 造性、优良个性。这是一种崭新的教育价值观。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稚 园课程标准1中反映了
32、这种新的价值取向。抗战期间,1938年,国民党教育部根据国民党九大方针,确定了幼稚教育方 面的任务:“幼稚教育,应使保育与教导并重,增进幼儿身心之健康,使其健全 发育,并培养其人生基本的良好习惯。施教对象应推及于贫苦儿童。”2中国战 时儿童保育会、战时儿童保育院及抗战后成立的一些幼稚园及时进行了追求真 理、反对侵略、社会劳动等方面的教育,对促进抗战起了不少作用。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确立的主要价值取向是:保育幼儿,为增进社会教育和 解放妇女服务;发展幼儿智慧。1934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委员会颁布了托 儿所组织条例,3明确表达了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与内在价值。1 1928年10月,教育部让陈鹤琴
33、、胡叔异等人负责,拟定幼稚园课程标准(草案);自1929年9月后, 教育部令各省试验推行,后经各地总结经验,重新修订,于1932年10月由教育部正式公布。从此,我国 有了自己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参见唐淑等:中国学前教育史,:人民教育,1993年版,第112页。2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M.:人民教育,1989: 2533托儿所组织条例规定:“组织托儿所的目的是为着要改善家庭的生活,使托儿所来代替妇女担负婴儿 的一部分教养的责任,使每个劳动妇女可以尽可能地来参加生产及苏维埃各方面的工作,并且使小孩能够 得到更好的教育与照顾,在集体生活中养成共产儿童的生活与习惯。”一一参见唐淑
34、等:中国学前教育 史,:人民教育,1993年版。以陈鹤琴为代表的现代幼儿教育家试图改变当时中国的学前教育状况,提出 了鲜明的教育价值观。他们认为,幼儿教育的价值表现在三点:一是适应幼儿体 智德发展之需,发展其个性和潜能;二是弥补家庭教育之不足;三是为入小学作 准备,为生活作准备。当然,这些价值在当时实现得很不理想。解放后,全盘苏 化,采用了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中心的分科教育,幼儿园作为一级正规的教育机构, 其主要价值在于使幼儿接受较为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十年动乱期间,学前教育 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四育方针及内容横遭批判,政治口号充斥幼教领域, 幼儿教育的实际价值荡然无存。1978年以来,幼儿教育
35、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1987年全国幼儿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规定,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同时又是一项社会公共福利事业。1989年幼 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发,指出幼儿教育要保教结合,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 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全发展,并为家长参加社会劳动提供便利。从 上述可以看到,已经明确规定了学前教育的双重价值一一工具性价值和内在价 值,并力图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幼儿教育价值呈多元化趋势,但传授 文化知识,开发潜力,使幼儿社会化,培养能力和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是核心价值。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价值在我国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 每
36、次学前教育改革,都回避不了价值思考与选择。价值问题,不仅仅是理论层面 上的问题,也是实践中不可模糊的问题。【拓展阅读 】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建国至文革前是我国各方面建设包括法制建设的初始阶段,所以专门性的学前教育政策 并不多,主要有1952年在苏联专家直接指导下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以下简称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以下简称教学纲要)等,这一时 期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偏重社会的需要,强调整齐划一。“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各项建设事业逐步走上正轨, 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大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依法治教的新局面。这一时期
37、相继出台了一 系列的学前教育政策,主要有: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部幼儿教育法规;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 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这是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前教育而制定的,推动 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沿着规X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一份促进幼儿园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 指导性文件。这一时期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 尊重差异,倡导多元化的教育路径,关注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资料来源刑利娅,白星瑞.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
38、值取向的演变J.学前教育研 究,2008,(3)(三)学前教育价值的思想演化特点纵观整个幼儿教育史,关于幼儿教育价值的思想发展存在几个特点:关于幼儿教育价值思想发展和幼儿教育实际不完全同步,有时早,有时 晚。但思想早于实际的时候多,充分说明了思想对实际的指导和宣传作用。如柏 拉图对教育培养理想国的国民的价值观点就远远超出了当时实际;卢梭、赫尔巴 特等人教育发展儿童天性的观点也早于现实。关于幼儿教育价值的思想,内在价值论和外在价值论都存在,但在西方 教育思想史上,强调儿童个性、自然自由发展的内在价值论古已有之。经过文艺 复兴运动,人被发现了;经过卢梭儿童本位思想的传播,到19世纪发现了儿童; 而
39、20世纪,由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传播,进一步发现了儿童的潜能和价 值。总的来看,西方更重视幼儿教育的儿童中心价值,而东方(包括苏俄)那么偏 向社会本位价值。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幼儿教育家既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儿童价值,也看到 了其社会工具价值。虽然西方教育史上,儿童中心或本位论占据突出优势,但仍 不能忽视上述特点。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幼儿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紧 密联系性,说明儿童作为社会的人,其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夸美纽斯详细论述 过幼儿的入学准备问题;康德论述了通过培养一定儿童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欧 文那么更直接地把性格教育和新社会制度的建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福禄培尔也非 常重视教育的社会
40、目的,针对当时教育中的个人主义倾向和反社会的背景,力陈 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其 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协调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关系:一方面大力倡导儿童 中心论,同时又把社会需要、目标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使个人特性与社会价值 相协调。关于教育价值问题,自赫尔巴特开始发生明显分化:一股发展成强调教 师作用的传统教育派,一股发展成强调儿童本位的进步教育派。两派进行了长期 的争论,各自存在不足。但可以推断,随着历史的演化,两派关于幼儿教育价值 的取向必然会走向统一。三、确立学前教育价值的影响因素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时几种因素相互作用,有时
41、甚至一 种因素起作用。从学前教育发展史上看,影响学前教育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一)社会需要社会发展表现出对学前教育需要时,学前教育的价值便容易被确定下来。尤 其是当社会具有特殊需要时,就极可能确立学前教育的特殊价值。具体而言,社 会需要包括整个社会的需要、社会团体或集体的需要、社会成员的需要、社会某 些方面的需要。在所有这些需要中,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显得更加重要。 社会生产变化会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变化,从而引起人们的社会态度、职业观念等 方面的变化。例如,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和生活是人们的最大需要,这决 定了幼儿教育的内容和价值,必须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之需。原始社会学前教育 的价值便是传
42、授给幼儿有关生产劳动和狩猎等方面的本领。古斯巴达奴隶主阶级 为了维持其对奴隶的统治,需要身强力壮、勇敢作战的人,于是从幼儿始,便着 力军事体育训练。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社会化,使大批妇女涌向工厂,致使许 许多多幼儿无人照料,为此,幼儿园便具有了保育幼儿的任务,从而获得了自身 价值。直至今天,幼儿园仍保留着为职工看护幼儿的价值取向。当今社会,科技 竞争加剧,各国对智力的需要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于是,学前教育启迪幼儿智慧 的价值不断得到加强。社会需求具体化到家庭,反映也会较强烈。我国、日本等 国,学生千军万马挤过考大学这一独木桥现象十分严重。考大学不仅和名誉、地 位等相联系,更与职业、经济相关联。因
43、此,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自幼儿开 始就为子女着想,进好的幼儿园、进好的小学中学,目的是为了考上大学,当然 最好是考上名牌大学,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有许多地方还纷纷办学前班,为 入小学做准备。可见,这种需要大大影响了家长、社会对学前教育价值的取舍。这种影响显然渗透到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在社会需要中,政治的需要对学前教育价值的选择更是影响巨大。战争是政 治的延伸,战争和动荡常使学前教育价值趋向战争需要。甚至,学前教育会成为 政治的工具。(二)社会政治观和哲学观人的行为均受一定哲学观指导。哲学观是所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行动的 指南。人们对社会政治和世界的根本看法影响对教育价值的判断和取舍,从而也 波及学前教育领域。例如,卢梭推崇天性,承认感觉是认识的来源,被后人称为 “天性哲学”,其社会政治观基于对封建制度的极端不满与仇视,卢梭推崇原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陶瓷厂给水管道施工合同
- 印刷厂纸张物料员聘用合同
- 2024年版高级酒店宴会厅租赁合同范本版B版
- 2024年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承包合同
- 建筑节能工程成本管理
- 2024年标准机器人服务合同模板版B版
- 侵权责任律师聘用合同
- 珠宝行业税务登记流程
- 2024年新型蔬菜种植项目承包经营协议3篇
- 交通运输行业职工聘用合同
- 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制)
- 计算机图形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京理工大学
- GMP认证药厂固体车间及中药材提取车间平面图
- 低血糖的识别和处置
- 博后年度考核个人总结8篇
- 2023年中国生殖健康行业研究报告
- XX市XX医院无痛医院建设方案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张艺谋电影《活着》影评分析与课件展示
- 考后心态调整主题班会
- 东北育才中学2024年高二上数学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