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道德论文15篇_第1页
2023年最新的道德论文15篇_第2页
2023年最新的道德论文15篇_第3页
2023年最新的道德论文15篇_第4页
2023年最新的道德论文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65 页 共 NUMPAGES65 页2023年最新的道德论文15篇道德与法治教材之感悟 低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就需要好的方式方法来引导,道德与法治就是这个合适的准绳。 新教材体现了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以单元形式展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 一、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围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2、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三、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

3、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四、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充分解读了教材后,实际授课中,我大胆实践,开展丰富生动的意识教育。 “课间十分钟”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中的第三个主题。教材展示了很多图片,呈

4、现了多种课间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间生活,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课间游戏乐分享”活动: 1.介绍游戏。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喜欢的游戏玩法,在学生介绍时,教师有意识地把游戏图片分成三类(安全室内游戏、安全室外游戏、不安全游戏)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游戏,并说出理由。 2.展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开展分组游戏活动,活动前进行分组,有的组做游戏、有的组观察。回到教室后,学生再进行讨论补充。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游戏中发现了哪些新问题?又找到了哪些小窍门。指导学生进行室内活动,给学生一些时间,试着玩一玩。 3.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在游戏中要注意哪些规则?有什么必胜的窍门

5、?通过体验活动,学生渐渐领悟:游戏的时候,要学会开动脑筋,寻找窍门,增长生活智慧;要学会选择有益身心的课间游戏,注意自我安全,遵守游戏規则;要做到室内外结合,动静结合,体验和感悟课间游戏的快乐。 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亲自去观察、记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验、发现的过程,是自主探究的过程 总体而言,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

6、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道德论文(2) 法律与道德论文 在当今社会中,约束人们行为的有两种准则,一种是法律,一种是道德。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历史上,在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道德,也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法律。今天的社会,代表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仍然还存在,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对立的。不同的统治集团各有各自的阶级利益,以及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法律在本质上是统治集团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法律当然也反映统治阶级的道德观。从侧重道德角度讲:在主观方面,法律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客观方面,法律的内容由一

7、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前者体现了法律的国家意志性和统治阶级意志,后者体现了法律的物质制约性。法律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再来讲道德。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体化,而道德当然属于意志范畴。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把握现实世界的。道德是一种观念,由人的思想设定,道德不依靠国家强制力来执行、实施,而是依靠人们的观念,社会的舆论和善良风俗来维持。强制力的不同,源于保证其

8、实施的力量相差异。道德在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时候,不像其它的社会规范那样强调人们的个人利益,而是强调他人的利益和社会集体的利益。 法律与道德长久以来相互依存,如黑夜之于白昼,看来截然两端却又无论如何难以分隔,他们息息相关且相互影响。在普遍道德观念约束下的人类行为,并非完美无缺,更非意味着行为总沿着道德原则设计的方向实施。因为利益分层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在偶然地极不稳定的情况下,会发生这样一个事实:人的自我约束是如此薄弱,以至于会破坏道德原则。这时就需要法律来规范人们。因此,可以说法律是道德的下限,也就是说, 当一种行为侵犯特定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秩序, 当一种行为侵犯特定的

9、社会关系或社会秩序,仅靠道德约束和谴责已不足以制止时,就需要将该道德规范确认为法律规范,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予以实施。 由此可推测出,法律是以多元化道德冲突的协调者出现的,它在道德冲突发展到极端情况下,不得已而担负起这一沉重的历史使命的。法律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外部强制力,调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具有这种强悍的外部物理性强制性力量,才促使具有不同道德观念的利益者遵循着相同原则下的行为规范。因为人们清楚地知道,破坏它意味着自己将承担法律责任,其后果必定是对自身不利的,对自身不利是每个人所不希望得到的。所以,遵守法律就成为了必需。 而且,虽然法律取代道德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但并未否认和抛

10、弃道德的积极作用。相反,法律反而是成为了传播道德重要手段之一。 法律以肯定和否定的形式来宣扬道德。道德上要求人们要尊老爱幼、恋爱关系、诚实信用、见义勇为等社会关系中,我们虽然不能为这些社会关系规定具体的法律规则,但是我们可以为它们规定具体的行为后果。例如,规定见义勇为的行为,应当给予适当奖励,以鼓励这种行为,直接或间接地肯定这种道德现象的正确性。而法律以法来对一些行为作出相应的制裁,避免了具体规定行为规范的复杂性。对一个事物反面的否定,就是对其对立面的肯定。法律的制裁让人们知道,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非道德的,从而,深刻领会真正的道德,并以其为准则。 法律与道德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一、依靠

11、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证是法律规范的突出特征也是其与生俱来的固有特征。而道德所能依靠的仅仅是个人的良心谴责与社会的舆论压力。二、法律是外化的,道德是内化的。法律仅仅规定外部行为,对于行为的内在动机所在则并不涉及;而道德其关注点在于内心的动机。然而,法律上要区分犯罪的故意与过失,区分这种行为是通过对行为人的外在行为进行推断而得出的。并且,即使是道德评价也不可避免要有通过行为而推断内心状态的时候。如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美德并非仅停留在内心体验的层面。三、法律是道德的下限,即法律是社会的道德低线。 由于存在着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因此,法律与道德有着不可避免的冲突。说是不可避免的冲突,是因为

12、只要不同利益个体或群体的存在,法律无论如何都不能消除整个社会的道德冲突。相反的是,它在调整的过程中被这个冲突着的旋涡卷入其中,与道德发生着碰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都在不同程度的增长,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也在不断地增加。脱胎于原始道德观念的初始法律,并没有与道德划清分明的界限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实体。相反法律继承了道德固有的优越性,并且克服了它固有的缺陷,它是对道德本身的扬弃。而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才使法律与道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暴露出不和谐的一面冲突。 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实质上是多元化价值体系的内部斗争,是价值冲突在现实社会中的反映。由于人们对他们的合作所产生的更大利益如

13、何分配问题产生了分歧,于是就产生了利益冲突,因为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每个人都想得到较大的一份,而不是较小的一份。从而最终的结果是利益冲突更加激烈。法律和道德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趋向,于是不可避免的发生着碰撞。 然而,这种冲突本身有利于两者作用的发挥。就整个价值体系而言,这种斗争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强烈地体现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同时也是“适者生存”原则支配下的自我净化。 法律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维护社会的秩序,推动社会的发展,创建我们的美好家园。 道德论文(3) 道德经的政治思想 【摘要】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其哲学思想在为政治国行为中的具

14、体体现,因此自始自终贯穿着老子的“道”的理念,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一系列“圣人”治国的思想原则和实施方法,在今天看来,就是政府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作用和应有的作为。本论文便从这一角度来解读老子的政治思想。首先介绍老子理想中的政治状态,其次分析老子的为政原则和道家思想的具体体现,接着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和一些参考的资料对老子的政治理念予以评价,最后是老子的观点对当今社会发展和政府作为的启示。 【关键字】道德经 政治思想 无为 政府 【正文】 作为流传几千年的中文化文精髓,道德经的人生价值观和生存理念不仅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代国人的生活,也是各行各业精英们的重要“顾问”。而道德经中大量关于

15、为政治国的阐述则是研究老子思想不可绕开的对象,对于国家发展、领导人治理国家将有重大裨益。 道德经是一部对世间万物的概括,以至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解读都离不开老子老子的哲学思想。“无名,天地之始”一句便道出了老子的理想政治状态和政治思想。在道德经第八十章里,“小国寡民,时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小小的国度,适当的人口,人无高低贵贱,大家一律平等、社会公正;“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人民热爱生命、热爱故土、热爱和平;“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民安居乐业、衣食无忧;“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人民友好和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

16、国家内部没有繁重的赋税和苛刻的法令,人民的物质生活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和谐安定,没有欺诈、没有饥饿;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争、没有矛盾,一切都遵循着万物生存的自然法则,这就是老子理想中的理想政治状态,是“道”在国家生活的体现。 而为了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根据对“道”的领悟和哲学思想,老子从统治者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为政治国的原则。“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一句,便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第三章中,老子提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第一条策略,即在极大地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而不去倡导小奸小盗的生存法则。接着老子又说“常使民无知无欲”,根据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译为“(使民)守其真也”,使得百姓

17、可以保持原始的那种淳朴善良的心智。“无名,天地之始”,人民的生活思想、社会的最佳状态皆发源于“无名”,是治理国家的最大智慧,可见这也是老子“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体现。 古时所谓的“圣人”,抑或当今的政府在经营国家、治理社会时,如果没有明确自身的地位,必然会走向终结。在第十七章中,“太上,不知有之”,和第五十七章中的“以无事取天下”,老子向我们提出了“大同”社会中统治者对自身地位应有的认识,即最英明的国君或者政府在日常治理过程中即使颁布法令、行使职权管理国家,黎民百姓按照本来的模式生息而不会察觉到领导者们的存在,即政府与社会最理想的或者最符合“大道”的关系。统治者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对外国家尊严

18、安全,发挥行使政府职能的同时不会是国民觉得是有背后的力量在支撑着社会的正常运作,这便是“隐形的”的政府。 而隐形政府该如何作为,才能使得政府既能发挥其职责作用,而又能达到老子所谓的“不知有之”的理想呢?在第五十七章中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一句给出了答案。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即以正道、大道来治理国家,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反之“以正治国则奇兵起也”(王弼注)。政府应做到“无为”,才会有“民自化”;做到“其政闷闷”,才会有“其民淳淳”。对于人民不做干预,让人民自己去发挥创造性。执政者因为有权在手,常常很难不使用权力去干预人民的生活,这种干预,使得人民不

19、能顺性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因而也就妨碍甚至损伤了人民的自发性与创造性。所以,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没有作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是为而不争,是顺应客观态势、尊重万物自然规律、尊重人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如果为政者“有为”而治,只能“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不断干涉子民的生活,强加赋税,苛政严令,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等等,就会造成老子认为的“戎马生于郊”。老子认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溢彰,盗贼多有”,继而出现一系列社

20、会问题。在第七十五章中,老子更加进一步地指出了当时一些列社会问题的原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后,是以轻死”。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一种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与西方所提倡的民主自由思想不谋而合,一脉相承的。西方的人权观念、民主思潮和三权分立等原则正是对老子无为而治的执政智慧的发展,它们强调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不干涉,不对民众的活动加以过多限制,而是制定法律为民众、团体建立一个解放个体精神、鼓励自由发展的平台,不断追求建立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良性社会状态。本质上来说,老子的政治思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是理论与方法论,而是一种为政与生存的智慧,

21、是对老子所处时代礼乐崩坏民不聊生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因而也就显得更加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因此也为历代君主及掌权大臣们为推崇,并且被历史证明,老子的“无为而治”政治理念是促进时代发展、社会繁荣昌盛的大智慧,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考验的。 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促进了“文景之治”盛世的开创。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又如,唐太宗也把老子“清静无为”思想,作为治国的理论基础,坚持“抚民以静”的治国之策,开创了“

22、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该理论是放之天下皆准的,老子的理论亦是如此。我们必须看到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动荡变化,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异常尖锐,他把人民的饥荒、贫困和统治者的租税之繁、禁令之多联系起来,反对统治者用暴力手段对付人民,并且将时代特点与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结合起来,这才形成其政治理想,因此必然存在其时代局限性。首先 是老子对于理想社会的理解存在其不足之处。老子过于强调民风淳朴而忽略社会发展、提倡“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因此老子更多地是片面地从和会和谐安定的角度来思考,而忽视了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不断融合,在全球化浪潮下,每个个体都是社会

23、进步的发动机,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接触联系。历史的规律证明了老子的“大国小民”是不正确的。其次,老子的为政理念中包含着等级成分。在阐述治国理念时,老子把“圣人”与“百姓”割裂开来,更多地是从为政者的角度来表达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开创而忽视了人民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譬如“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绝学无忧”等等将统治者至于人民至上,主张“圣人”教化人民。而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历史是由群众创造的,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政府都是来源于群众,其权利和责任都是群众赋予的,社会的发展也最终是由无数的群众推动的。当然,这些都是老子所生活的时代决定的,我们必须理解。 中国社会当今正处于发展关键的转折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开

24、始显现而作为经历过几千年历代无数有识之士和历史事实检验而愈发璀璨的经典智慧,重读道德经的政治思想对于共和国政府管理人员就愈发显得必要。实践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关键在于“道法自然”,减少政府人为的干涉和管制。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成熟的情况下,应减少违反经济发展规律的行为和政策;尊重个体行为和劳动群众的思想观点,鼓励人民的创造性,让人民在国家发展、社会治理发挥主人的作用,让权于民。政府更多的是应该发挥其平台作用,为个人、团体创造一个理想的政治状态,开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魏】王弼注).北京: 中华书局,2023,12. 道德论文(4) 小谈“无为”

25、 引子:有幸这个学期能够选上热门的道德经课堂,这个几百号人的大课堂。刘老师的讲课深入浅出,不花哨,而且论述严谨。常从文学的角度来去剖析文本,从逻辑角度恰当的贯通词句。虽然朴实无华但是讲述的道理却十分诱人,我看到很多不是本科学生的人都来旁听,甚至于有一位保安也坚持来听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道德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现在就道德经中的总体感觉与“无为”思想粗浅的谈几句。 【道德经的基本观点】 在谈“无为”前,我先谈谈我对道德经中的一些核心观点的认识及总体思考。一提到道德经,我们都会想到何为“道”何为“德”?就我理解道德经讲述了宇宙规律与治国为人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道”;而“德”是顺道而为的

26、产物,是因为用合理的方法做事而得到的对个人品质的认可。“道”是准则,“德”是结果。通篇道德经很强调“谦德”,讲要“功成弗居”,将应学习水的“柔弱”,我觉的就是强调为人处世要处于合理的状态,要顺道而行。正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该强的地方就要强,改弱的地方就要弱,不然就容易处于“死地”。而世上的人往往强调的是“强”,而忽视了应该“弱”的地方。一味谋取私利,以自我为中心,就容易忽视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我人为道德经在规劝了统治者、世人要处于顺应“天道”的合理状态,要“实其腹”“虚其心”,达到一种和谐、圆融的秩序。 我们都知道“

27、小国寡民”与“无为”思想在社会中争议很大,很多人认定其消极,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加以否定。其实经过学习与思考我了解到,真正的“小国寡民”是从心里上吧国家看的很小、人口很少,并不是真正的去否定疆域人口的规模。统治者有了这样的心里就会看重民意,劳心社稷,不去主动侵略他国。如此,国家可大治。再说“无为”也是顺应天道,不去骚扰百姓的正常生活,以德治国,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主要是针对背景下大部分统治者都为一己之私,大兴土木,好大喜功而言的。 【无为而无不为】 理解道德经中的无为思想应该在道这个准则下理解,道德经中的道其实提到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道理。而作为道家经典其中也包含了“阴

28、阳相生,相生相克之理。简单的理解就是二元论,事物都有两个相对立的方面,而这又统一于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正是说明了此理。而这两个方面统一于一,即是道中,而道的作用即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保证这两种力量的平衡,使世界四季交替,生生相息。 而无为就是相对于有为来说的,但是如何区分有为,无为,怎样才算无为呢?那可以从为什么要“为”,为谁“为”来思考,这就是从本质的角度思考了。而这里就有有个关键的前提了,道德经其实是有偏向的。虽然开篇说到“道:是有两个方面的,但是之后道德经主要是侧重一方面讲的,比如有善有恶它侧重的讲做到善的一面,有强有弱,它讲的是以柔弱胜刚强。回到

29、“无为”我们再来思考为谁而“而”为这个问题,这无非就有“我”“他”两种选择。由于世上普遍的都是无意识的“为死为我”,显然道德经中讲的是“为他”而后才成就“自我”。“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讲的就是圣人不拘于自己的私利而做事,不居功而却“弗去”。 一旦能够做到行事“利他”,就不会太过于“为死为我”,利益熏心而使得自己的判断不准,处事不公道。也不会过于的追求自己最后获得的东西,而享受于行“利他”之事的过程。不刻意强调自己的分量,就能够做到“无争”,而把自己的名利看淡,就能做到谦虚厚德。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

30、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不为私利行事,不求虚名,虽身怀智慧,能力出众也没有担忧,因其“几于道”。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同样是被人尊敬,而独当一面。 “无为”就是顺应天道,不为私而为他,不求虚名。因其“几于道”故德厚,故能为他人所尊而利己,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无为”的现实意义】 对个人修身来说,“无为”是很好的标准。做事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而做了利他的事却不求虚名,这样人际关系就能处理的很好。同时强调“无为”可以去除自己的名利之心,如此就会使自己能够更为注重一件事的过程而把事情做好,即使没有

31、达到自己的预期,也不会郁郁不得志。而“无为”并不排除高能力,“无为”只是针对“为”的对象。如此,通过修行“无为”可以达到厚德有才而不被他人嫉妒的境界。 对于统治者来说,“无为”能够使自己克制私欲,不大兴土木,好大喜功而造福百姓。一方面厚德也能感动天道而获得上天的垂怜。在民生方面也能使百姓修养生息,生活安乐。汉初文景二帝便是如此,“无为而治”利国利民。对外方面也能不去主动的侵略他国,若他国冒犯,因为统治深得民心而达到“哀兵必胜”的境界。 【小结】 通过本文的论证,可知“无为”是顺应天道,不为私而为他,不求虚名的处世治国之道。能够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不论是个人还是管理者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

32、道德经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 道德论文(5) 2.“上善若水”的道德魅力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本性之一就是具有滋养万物而永流低处从不居功自傲,是默默无闻地给予别人以关爱,做有利于别人的事,就是毫无保留地默默奉献。只要能做利他的事,就决不推辞。水永远不占居高位,更不把持要津,这就是其美德所在。如果把水作为一个人来看,它完全没有个人的恩怨和私利,毫不计较,也不争夺,完全根据自己的本性生存,采取一种柔弱、 1.“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 大学里所提供的各种学问,从知识积累的角度讲具有科学性,从知识运用的角度讲具有艺术性。大学生应着重理解其个中奥妙,不仅要掌

33、握所学学科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如何运用所学学科的知识。要达到这个地步,最根本的是要掌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运用好辩证法。什么时候随机应变,什么时候以不变应万变。道德经在辩证法的运用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独到的见解。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事物总是向对立面转化的,物极必反,阴极阳生,阳消阴伏,否极泰来。因此要学会辩证思维,学会从事物的反面入手解决问题。大学生要会“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同时,对于学习和工作中千丝万缕的矛盾表象要善于运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看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难和易不是一成不变的,无下则无上,无高亦无低,

34、二者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关系。因而高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样许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脚踏实地精神 目前,一些大学生眼高手低,可以纸上谈兵,高谈阔论,不能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做事。依老子之见,与其议论十件事,不如做成功一件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时,做事要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不能好高骛远,“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凡是碰到难题、大事,要从简单之处和细微之处着眼入手。同时,为人处事要深思熟虑、脚踏实

35、地,能给别人办成的事情要不遗余力地去做,不能做到的也不要逞一时之勇、轻易许诺。“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好夸海口,随意许诺,很容易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行事不稳重,做事不认真,对待问题不重视,常容易陷于被动局面。所以,大学生应当知易守难,以易当难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即使在遇到大的困难的时候也不至于手忙脚乱、手足无措,其结果可能是大的困难和问题也可以处理得比较圆满。 3. 甘居其下的谦让态度 毋庸置疑,虚心好学的学生能获得更多知识,也容易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帮助。“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大江大海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气吞山河,是因为其所

36、处地势最低,所以百川归纳。“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一个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老子还认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固执己见者,往往会不明事理;自以为是者,往往容易固执;居功自傲者,往往不能成大材;自认高明者,往往不会虚心进步。大学生的正确选择应当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要“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更要善于“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只有自己谦让于人,时时刻刻保持一种谦让温和的态度,才能得到别人的推举;只有把自己置之度外,舍己为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心底无私,才能成就自己。“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谦让温

37、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学生才能团结别人,从而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 老子的思想和智慧是我们可以永远学习的,现在的我们在学习国学的风气下,要好好的学习,真正的把他的思想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做一位有智慧的大学生。 道德论文(6) 教育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基石,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而在中国,教育的分割和缺陷尤其家庭教育的弱点和弊端是暴露无疑的。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教育的矛盾性、片面性和扼杀性已经不容忽视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 问题现状分析: 1. 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

38、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人性被扭曲后的结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种到了年龄便把小狮子扔进茫茫草原之母狮释放出来的兽性。对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

39、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可孩子毕竟是孩子,纵然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有无数个理由,又岂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家长的种种威严? 2. 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

40、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3. 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据了解,这好象是中国父

41、母们独有的杀手锏:考试成绩全部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块钱。反此种种,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道理有时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继出台了所谓“见义勇为奖”等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群人的悲哀,甚至反映了在一个法制尚未健全的国度里,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悲哀。在孩子的心灵里,这是一种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一道腐败的大幕已经悄悄拉开。 4. 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

42、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是不用怀疑的。甚至,这个现象有两个极端。一是家长完全奴役孩子,即家长的话一言九鼎,让你上东你不敢去西。二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野生生长”,他们从来不对你说向东或向西,所以你可以随便打狗或撵鸡。但无论如何,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漠视或过分重视,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 5. 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是主人,但到成年期间的教育,父母主人翁的身份便被学校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里没有达成完整的默契,分歧便诞生了。随着分歧诞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

43、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6. 道德方面,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超级空白: 中国家庭教育里,最被重视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学校教育都是一纸超级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小时候发的红奖状里写得清楚:该生在本学期之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优秀,特此奖励,以兹鼓励。但实际是什么?不过只是因为成绩高,仅此而已。 二 问题分析原因: 1 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 据调查,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

44、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家庭只占15%。85%的家庭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有的家长和代理监护人甚至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或代理监护人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有的未成年人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

45、事情,与己无关,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只是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教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2 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 由于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后,这些学生的监护权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或亲朋。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或其他代理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看黄色录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不少家庭的老人

46、有迷信、打牌、饮酒等行为,对孩子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在家,要承担所有家务和田间劳作,也无法顾及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部分父母外出打工从事非法活动,影响子女健康发展,这部分家长对此心里虽然非常清楚,但他们不但没有对孩子作任何矫饰,反而认为这是生财的一条捷径;更有甚者,每当寒暑假来临时,把孩子接到所务工的城市去,让孩子耳濡目染一些非法行为,甚至让孩子直接成为自己的帮手,做着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3 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有85%的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

47、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同时有部分单亲、贫困、残障、表现差等特殊家庭由于亲情的缺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48、的养成等。 4 教育内容单一,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而在他们眼中,往往是分数代表着一切,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位置,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象严重,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庭教育目标的偏离,使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误区。有的家长甚至用暴力“逼”“压”孩子学习,更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家里不让

49、孩子做家务劳动,还往往暗示孩子少参加集体活动,少承担班级集体工作,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集体。这种“重智轻德”的后果十分严重的,一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没有把“学会做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思想品德素质较差。少数孩子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农村小学生中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时有发生。 三 问题对策分析: 1 让家长成为合格的教育者: 老子说:“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又说,“保此道

50、者,不欲盈。夫为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可以看出,老子认为上善体道者,应该具有广阔的包容心和自省反思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心灵的虚静与博大,才能适应事物的发展,顺应天地自然之道。换言之,一个非常合格的教育者应该是一个“内圣”者,他首先对自身成长中所受的教育有相对全面相对深刻的认识与反思,然后要能够经常的沉静自己的心灵,使之变得宽容而清明。唯有如此,当他面对不断成长变化着的孩子时,才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父母却以为教育子女的权利和资格都是上天赋予的。他们很少反思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何

51、而来、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长发展,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是否科学。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当他们为人父母时,仍处于心理成熟度偏低的状态,也就是说,理论上他们还不具备成为教育者的资格。虽然,国家投入很多资金,开办了各种形式免费的父母课堂,然而仍然未能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者教育资格的重视与反思。这些现象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引起了重视,某些国家规定父母必须通过一些专门的考试才能获得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权,否则他们将只具有养育权。这样的举措是科学、合理、极富远见,应该得到推广的。 2 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与特点: 作为一个“内圣”者,在注重自身心理修养的同时,还要学习了解事物的规律与特点。同理,父母注

52、重自身的心理修养的同时,还要学习、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既不要阻碍孩子自身发展的进程,也不能拔苗助长。现实中,有些父母自身的心理素养已经达到了作为一个教育者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仍然会遇到诸多困惑。比如,一些父母不相信1岁半的幼儿能够学会自己进食;一些父母无法理解一个2岁幼儿每晚上床前的诸多仪式;一些父母要3岁幼儿每天做长达1小时的小提琴练习。这些表现都反映出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规律与特点知之甚少。事实上,很多孩子通过积极的经常的锻炼,在1岁半左右就能够出色的自己进食,他们不但会注意整洁而且也会注意效率;而2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发展他们的秩序感,他们会严格地按照自己的步骤去完成他们

53、的“工作”,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并给予很好的配合,他们就可以在日后发展出良好的自律与秩序;而每天连续的长达1小时的小提琴练习对于大多数4、5岁的孩子来说,根本是在消磨他对音乐的兴趣并且不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的特点,如果能够合理的安排,比如每天4-5次、每次10-15分钟的练习,效果反而会有所提高。只有符合孩子的成长进程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而每一个孩子作为一个“人”在具有符合普遍的成长发育的规律与特色的同时,又有着他作为一个个体所独一无二的特性。这就要求每一个父母,要了解普遍的规律又要注意观察认识自己的孩子的独特性。唯有如此,父母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孩子给予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 3 教育应“

54、顺其自然”: 所谓顺其自然,就是顺任事物的自然本性,以及因性而动所表现出来的自然规律。心理学对孩子身心发展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学习作为个体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活动来说,需要以个体一定的成熟为自然前提,而成熟则为学习提供物质的可能性。实践证明,学习并不以教育者的意志为转移,教育并非万能,在一定阶段上,学习什么,从何开始,都要以学习者相应的成熟为条件。强行教一个语言器官和其它机能尚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婴儿演讲,肯定是行不通的。这就如同在早晨要求孩子把早饭、午饭甚至晚饭一起吃完一样。而且这种超过儿童身心发展限度的强制性学习,对儿童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因为,它不仅会使儿童的大脑负担过重,同时这种由外部强行灌

55、注的方法,只能训练儿童的机械记忆,而不能使儿童变聪明,这样做只能是抑制了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这种伤害将直接影响他今后个性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增长。事实证明,如果学习的要求与其相应的成熟状态相距太远,不是徒劳无功,就是得不偿失,因此,早期教育要注意适时性,不宜过早。只有仔细地观察,发现婴儿或儿童的身体、心理机能已经达到了某种学习所需要的机能要求时,不失时机地引发他们的兴趣,抓住教育的机会,才能使婴儿或儿童顺其自然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强大的自发学习的能力,当他们的身体与心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他们会对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的行为与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甚至可以在一

56、种忘我的状态中专注于他们自己的学习。父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有时仅仅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与一些合适的物品,在保证孩子们的安全的情况下,让他们自由自发地去学习。 4 教育应“以静制动”: 老子说:“静为躁君,躁则失君”。静定是躁动的主帅,如果躁动了就失去了主帅的地位。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对早期教育或儿童兴趣班的热情都超过了孩子对此的热情。仔细的分析这种现象,可以看出父母的急功近利。父母们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把孩子心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孩子在智育或者对某一种技能的掌握上放在了第一位。而他们对此的特别关注往往也会使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用心不在自己,而在他们无法理解的事物上。这样也就使得孩

57、子对父母以及兴趣班产生一种莫名的疏离感与反感。很多情况下,孩子都能够感觉到真正的关心、爱护与假借“爱”的名义的行为之间的区别的。教育应该是以静制动的为,就是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切记自己不是成长的主体,不应该躁动。父母与其躁动的表现出他们功利性的关注与热情,不如在日常的生活中,于点点滴滴之中去培养孩子的直接兴趣,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身心的和谐的发展之上,让孩子依据自己的兴趣与天赋自发的去完成自己在技能与智育方面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做的是以静定的心态,统观全局,给孩子以正确的指引和必要的帮助:在孩子失去信心、需要鼓励时给予支持,在孩子失去坚持的意志时给予适度的督促。 5 教育应

58、“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认为真正高明的人生态度是以道观物、为而不争,用一种超越的心态,积极去做,不因为得失而悲喜,不因为荣辱而累心,一切顺应自然。这种人生态度落实到教育方面,就是使孩子“不敢为天下先”。许多人认为“不敢为天下先”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思想,而老子却有一番他自己的道理。他从事物矛盾两面的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观点出发,提出了“不敢为天下先”的人生哲学。老子教导人们在进取的过程中,不要掉以轻心、妄自尊大,要时时保持一种谦虚、学习的态度,虚怀待物;要知道以退为进、功成身退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些父母盲目过分地夸耀孩子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小小的成功,并且将这些小小的成功与

59、孩子的品德或是成年后可能取得的成就挂钩,使得孩子形成自以为是的心态,变得心胸狭小,不能容人容事。老子认为人生要想成功并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就要善于保持谦下、柔弱的地位,因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下向上,由后至前,由柔弱到刚强的矛盾转化过程;从发展上看,谦下、柔弱最终是要战胜高傲与刚强的。而任何稍有阅历的中国人都明白,在东方文化中,谦虚、弱小的人总是更容易得到帮助与指导。当一个孩子养成了处处争强好胜的习惯与高傲自负的心态时,他也就会失去甚至拒绝很多对他来说很重要的帮助与指导。此时,也就是刚强向柔弱转化的开始。 6 教育应“不为私”: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

60、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老子教导人们要发挥创造的动力,而不可伸展占有的冲动。而有些父母却喜欢将孩子的成长或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作为炫耀的资本。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可以看出这些父母并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完全的、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而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资产。有些父母在孩子小有成绩时往往极尽宠爱与狎昵,在孩子偶尔的失利时又极尽责难与羞辱。他们给予孩子的爱是自私的、苛刻而有条件的。在中国文化中,“孝”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它与西方文化中的感恩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但是,有些父母却用“孝”这个概念来美化他们的自私,作为他们给予孩子自私、苛刻、有条件的爱的理由,他们毫不关心在孩子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