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培育大学生名族精神的意义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1d2a020a5bef8b851928dbeca6715d/291d2a020a5bef8b851928dbeca6715d1.gif)
![试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培育大学生名族精神的意义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1d2a020a5bef8b851928dbeca6715d/291d2a020a5bef8b851928dbeca6715d2.gif)
![试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培育大学生名族精神的意义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1d2a020a5bef8b851928dbeca6715d/291d2a020a5bef8b851928dbeca6715d3.gif)
![试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培育大学生名族精神的意义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1d2a020a5bef8b851928dbeca6715d/291d2a020a5bef8b851928dbeca6715d4.gif)
![试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培育大学生名族精神的意义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1d2a020a5bef8b851928dbeca6715d/291d2a020a5bef8b851928dbeca6715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培育大学生名族精神的意义论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教育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的根本内容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进校园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作用,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校园推进的对策。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涵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亲密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理论、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
2、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表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风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开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
3、表达,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开展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的开展中孕育出了以“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为内核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开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柱。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蕴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存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等。比方202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中秋节,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节日的特色是吃月饼和提灯笼,中秋之月又圆又亮,月色也皎美,寄意家人团聚和美妙生活。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已成为世界各地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各国风俗不同,但多样的形式一并寄托着
4、人们对团聚和生活的无限热爱及对美妙将来的憧憬。中秋的团聚及对将来美妙生活的寄寓正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凝聚民心的精神资源,正是这种民族向心力共同维护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展。两千多年前,秦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日益深人人心。崇尚统一,反对分裂的观念日益深人人心。正如孙中山指出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中华民族开展的历史长河说明,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长期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在中华大家庭内部,各民族团结统一、和睦相处,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独特的奉献。此
5、外,像我国传统重要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以及民间艺术如年画、剪纸、昆曲、古琴等都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自身的民族意识、民族风俗,表达了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维系和推动民族生存和开展的精粹思想,保持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表达。在全球化开展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对于祖先文明创造的一种尊重,而且也是我们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更是现阶段我们在大力推进经济建立、进步全民物质生活程度的同时,实在推进文化建立、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详细表达。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6、教育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作用1.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进校园的必要性当代的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这个社会转型期的功利主义必然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明观,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中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或破坏。产生于千百年前的民族传统遭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其生活方式已经浸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正驱使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和审美兴趣向西方强势文化靠拢。年轻人追逐西方文化,迷恋过西方节日等现象不少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
7、文化主权的主要根据,也是用以培育民族精神重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校园,一方面提升了学校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品味,另一方面也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底蕴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消费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的思想纯洁,思维活泼,有较高的审美视角和浓重的学习意识,在接触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他们能真切地体会到祖先们的勤劳、智慧
8、,感受到祖先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精神文化。比方端午节,其历史源远流长,屈原是端午节留给每个中国人的一份精神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用他的诗歌,最后用他的生命,理论了自己崇高的人生抱负和理想。屈原是一个儒家信念的信奉者,他的价值信念首先在于个体的道德人格与情操的完善,而这种道德人格的完美理想又是与历史形态中国家的民族价值观联络在一起的。这种以民俗、民间为特征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其日常的“暗示力作用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分子,影响着他们的心灵,最终实现集体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增强。事实上,长久以来,正是这样一些蕴涵了深入内容的传统民
9、俗节日,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繁衍开展和成长壮大。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教育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有效载体如今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面临两个挑战: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展民族精神培育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课堂教育和时事教育,不利于大学生深入理解和培育民族精神;二是面对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形势,各种文化思潮冲击不断加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信心。所以,社会上需要一种新的途径来加强民族精神教育,这也是全社会的内生胜需求。对于学校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有效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是根植于民间各种艺术或民俗的
10、文化,几千年来仍然能找到共同的心灵归宿和精神认同。比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之一是“和文化,中国人对“和字情有独钟,出现了很多赞美之词,像和气、和美、和顺、和谐等。老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天人合一思想,指出天、地、人、物、自然的和谐规律。中国历史在经历着几千年战争与和平后,其结果是一次次交融成更加强大的中华民族。作为祖先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的脉络也不断绵延于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如像“井隆拉花的道具内涵丰富,伞象征风调雨顺;包袱象征丰衣足食;太平板象征四季平安;霸王鞭象征文治武功;花瓶象征平安美满等等。这些寓意很自然让大学消费生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和自尊感,即民族的团结统一,兴衰荣辱都和自己
11、息息相关。他们可以作为大学生的奋斗理想,植根于世界观和人生观之中。把相对高深的理论知识,用身边活生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展浸透,大学生承受起来就更容易了,而且能深人浅出。只要我们正确引导,积极挖掘,就能激发出大学生热爱家乡历史文化,热爱祖国人民的情操。比方,很多大学生来自农村,从小是看着耍狮子、唱戏、敲战鼓长大的,这些记忆已成为他们回忆家乡、想念家乡人民的情感的一局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进校园,提倡和扶持相关的民间活动并有大学生的自身理论体验,自然会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共鸣。这些身边的艺术瑰宝在他们小的时候看来是一种娱乐,在他们成为大学生后再看就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载体,这就进一步强化他
12、们爱国爱家的民族精神。4.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性和演绎性,深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自身参与和演绎,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揣摩祖先们的心理和行为,也可以在前人的根底上进展继承性的创新,在理论中去发扬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也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赋予每个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比方,某高校将“常山战鼓引进校园的时候,对鼓谱没有进展改动,而对服装和道具作了局部的修改,改变了以往千篇一律的金黄色古代戏服。详细方法是把战鼓服的设计作为一个课题交给纺织服装学院的师生去完成,鼓励师生大胆设计,加人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元素。这一过程就是对参与学生最好的民族精神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性
13、和在理论中的创新性,可以让大学生在感知先辈业绩的根底上,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意识,这是其它教育形式不具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我们先进文化建立的丰富精神资源和深沉的文化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一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创始性举措,更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三、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教育的对策1.通过教学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也很重要。目前,我国高校每年招生有500多万人,在学校进展非
14、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就意味着每年有500万人直承受到教育。学生直接将其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带动并影响他们的父母和亲人,进而一环扣一环,在整个社会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气氛。这种宣传教育影响是长远的,同时也是实在有效的。因此,提倡在高等院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知识教育是必要的,比方可将原有课程的?民间文学概论?,改造开设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各高校通过互相配合,组织各方面的学术力量编写课程大纲、教材。教学要课内课外结合,特别注意在理论环节上下功夫,老师要利用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调查,指导学生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报告,暑假组织大学生到基层进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理论活
15、动。要培养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从事保护工作的才能。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工程引进校园展演,发散其文化魅力,激发大学生的热情。经济专业、旅游专业可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上做文章,积极开展调研,申报课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动态中得到保护。千百万大学师生与各级政府、文化界共同努力,将影响力浸透到民间,激活民间力量,让民众认识到他们才是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气氛就真正形成了,保护工作也就能获得成功。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回归民间是其最终的落脚点,这样,在大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高校图书馆应支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
16、作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的信息中心,是读者密集度最高的地方,其所具备的社会道德标准、教育引导、文化熏陶等软性保护功能应是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导功能。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宣传,都离不开人,而大量的读者是图书馆拥有的特定财富。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拥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图书馆拥有的场地和设备及相关的情报人员,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可利用空间与专业装备;从工作内容(文化普及、专题效劳、读者活动等)到工作方式(宣传、导读、咨询、讲座、报告、培训等)以及在图书馆的开展中,培养了一大批拥有信息挖掘整理才能的人才,他们有较强的对文献追源溯流的根本功,形成了一整套相对成熟的理论与方法,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文化展示、宣传、研究和资源共享的平台。3.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能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消费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六年级英语下册 Review Module Unit 2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001
- 2025合同模板销售事务处理制度A范本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23 How Much Are They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001
- 3 植物长在哪里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 15分享真快乐(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001
- 养老护工合同范本
- Unit2 Morals and virtues Reading for writing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
- 1 观潮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2 Unit 2 How much cheese did you buy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
- 路面挖补施工方案
- 施工现场人力资源施工机具材料设备等管理计划
- 第八章《运动和力》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民办幼儿园务工作计划
- 2025年华侨港澳台生联招考试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市场拓展工作计划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全文)
- 《数学归纳法在中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9000字(论文)
- (房屋建筑部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版
- 《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大全》
- 仓库管理培训课件
- 第六章-1八纲辨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