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伊春友好区教师笔试考试小学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B解析:1902 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未及实施,到1904 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
2、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答案:B解析: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3我国现行学制是()。A.单轨制B.双轨制C.壬戌学制D.分支型学制 答案:D解析: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4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 A.小组活动B.共青团活动C.班级教育活动D.课外活动答案:C解析: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因此,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5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
3、品德教育,其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情感陶冶法D.道德修养法答案:A解析:说服教育法包括语言说服法和事实说服法。语言说服法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事实说服法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 6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具备“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和权威、力避苦恼”特征的儿童道德发展处在( )水平。 A.自我中心B.权威C.前习俗D.后习俗答案:C解析: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定向和相对功利取向两个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
4、和遵守法规与秩序定向两个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和原则或良心定向两个阶段。具备“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和权威、力避苦恼”特征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所以是前习俗水平。 7“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B.激情C.抑郁D.焦虑答案:A解析:心境是一种缓和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猛烈而时间短的情绪状态。故选A。 8一般说来,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答案:A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5、9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并配以手势。这种方式引起的无意注意是由于( )。 A.刺激的强度B.刺激的合理组织C.刺激的活动变化D.刺激的经验答案:C解析: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的东西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教师运用声音和手势,这种刺激的活动变化能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10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A.认知策略B.调节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答案:B解析: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补
6、救措施。 11教师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做法属于( )。 A.形成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D解析: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12下列句子中,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三人行,必有我师答案:C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强调客观环境对人有重要的影响。 13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7、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答案:C解析:存在主义认为教育应以个人的“自我完成”为目标。它否认“外界因素”对个性形成的作用,而把个人作为“教育的主体”,鼓吹把“在发现自我的境遇中进行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要素主义认为,在人类遗产中有着“文化上的各式各样最好的东西”,有着“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即所谓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其中包括各种基本知识、各种技艺及传统的“态度”“理想”等。而这些要素是人人所必须学习的。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青年一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巴格莱。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赫钦斯。 14根据强化的目的和性质,强化可分
8、为()。A.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B.正强化和负强化C.自然强化物和人为近似强化物D.强化和惩罚 答案:B解析:正强化与负强化是根据强化的目的和强化的性质划分的。 15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B.示范法C.锻炼法D.说服法答案:A解析:陶冶法 16初三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将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归纳成一个知识网络。这种学习策略是()A.精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计划策略 答案:B解析: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9、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另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17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B、动力作用C、主导作用D、基础作用 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因此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18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A、精细加工策略B、多重编码C、过度学习D、人为增加线索 答案:A解析:记忆的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使人们更好地记住正在
10、学习的东西而做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成。具体来说就是在保持知识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记忆材料进行分类加工而形成不同的记忆方法,这些记忆方法又称记忆术。 1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在教学中贯彻()。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A解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202013年单项选择: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 答案:B解析:1859年,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 21
11、2012年单项选择: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 答案:C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2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B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品德的基本结构”,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名师详解】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其中,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动力色彩的成分。 23发展的关键期的概念
12、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提出来的。A.不平衡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互补性 答案:A解析: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例如,新生儿(出生第一年)与青春期(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素质的发展。 24“急中生智”所描述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C.应激D.理智 答案:C解析:“急中生智”是在突发
13、状态下产生的,当人们遇到突发情况时,快速决定,做出智慧的反应,这是应激的过程。 25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答案:A解析: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要求在品德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中不要操之过急,要经过多次的培养和矫正训练。 26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 )年。A.1951B.1957C.1945D.1949 答案:B解析:1957年,在生
14、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27“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出自( )。A.论语B.大学C.孟子尽心上D.劝学篇 答案:C解析: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8() 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A.教育政策B.
15、教育方针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育方针的概念。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 29狭义的教育是指( )。 A.家庭教育B.职业教育C.社会教育D.学校教育答案:D解析: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二、问答题30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掌握? 解析:(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
16、(4)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地利用“变式”;(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31简述谈话法及其基本要求。 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32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解析:正确。育德即培养人的品德。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如果失去培养人的品德这一本质属性,就不能称它为德育了。从学生的特点来看,成长中的学生品德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较强的可塑性。 三、简答题33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解析:1、班级规模;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