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能力教学课件_第1页
有氧运动能力教学课件_第2页
有氧运动能力教学课件_第3页
有氧运动能力教学课件_第4页
有氧运动能力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氧运动能力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医学教学课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需氧量、吸氧量和氧亏的概念;掌握运动后过量氧耗的概念和生理基础。掌握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影响因素及其训练。掌握无氧阈(乳酸阈、通气阈)的生理机制、意义。掌握速度素质的分类、了解其生理基础和训练。掌握无氧耐力的概念、生理基础及其训练。结合有氧耐力、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及其训练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教学要点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训练提高最大摄氧量的机制。无氧阈(乳酸阈、通气阈)的生理机制、意义。 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影响因素及其训练。无氧运动的分类、生理基础及其训练。 需氧量

2、、吸氧量、氧亏和运动后的过量氧耗。第一节 吸氧量和氧亏需氧量、吸氧量和氧亏需氧量:是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的氧量。需氧量通常以每分钟为单位计算。成年人安静时需氧量大约250mlmin-1。运动时需氧量是随运动强度而变化,并受运动持续时间影响。2运动项目强 度(米/秒)持续时间需氧量/分(升)总需氧量(升)短 跑9.810”-20”407-14中 跑8.9-6.81-48.5-2519-50长 跑6.3-5.88-294.5-6.550-150马拉松52小时2-3.5500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与需氧量的关系 吸氧量: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氧

3、亏:人在进行运动中,摄氧量随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要的氧和吸氧量之间的差异。 23图11-1 氧亏和运动后过量氧耗示意图(依Noble B.J. 1986)二、运动后过量氧耗及其影响因素运动后过量氧耗 (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EPOC) 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体温升高。体温升高lC时,体内的代谢率可增加13%。儿茶酚胺的影响。如去甲肾上腺素促进细胞膜上的Na、K泵活动加强,因而消耗一定的氧。磷酸肌

4、酸的再合成。在运动后恢复期CP的再合成需要消耗一定氧。Ca+的作用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第二节 有氧工作能力一、最大摄氧量及其影响因素(一)最大摄氧量概念: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反映机体氧运输系统的工作能力,是评价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绝对值和相对值。绝对值用lmin-1表示,相对值用ml(kgmin)-1表示。我国成年男子最大摄氧量绝对值约为男子绝对值:3.0-3.5L/min 相对值:50-55ml/kg/min 女子

5、绝对值:2.0-2.5L/min 相对值:40-45ml/kg/min 3.03.5Lmin-1,相对值5055ml(kgmin)-1,男子较女子高。(二)影响最大吸摄量的因素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遗传因素年龄、种族性别因素训练的影响03040201二、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及其影响因素有氧耐力(aerobic capacity):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糖、脂肪等有氧氧化供能)。有氧运动能力不仅与最大摄氧量的大小有关,而且与维持最高摄氧量水平的能力有关。(一)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1. 心肺功能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影响人体吸氧能力。运动时提高和掌握有效的呼吸动作,增强呼吸机能就可

6、以提高有氧耐力。心脏的泵血功能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红细胞的数量是影响有氧耐力的一个因素。(一)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2. 骨骼肌的特征 肌组织的有氧代谢机能影响有氧耐力。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一)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3. 神经调节能力 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稳定性,以及中枢之间的协调性影响有氧耐力。长期耐力训练可以概述神经的调节能力,节省能量消耗,保持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4. 能力供应特点 糖和脂肪在有氧的条件下,能保持长时间供能的能力是影响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均为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1、最大摄氧量是有氧耐力的基础,其值

7、越大,有氧耐力水平越高。(二)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2、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肌糖原的衰竭、运动中大量水分的丢失、肌细胞膜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有氧氧化酶的活性等因素与有氧耐力水平有关。三、乳酸阈与通气阈(一)乳酸阈与个体乳酸阈乳酸阈: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称为乳酸阈。 乳酸阈乳酸阈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 。通常情况下,血液乳酸浓度为4mmolL-1,大约为最大吸氧量的60%80%。个体乳酸阈 由于个体的差异比较大,乳酸阈值并不都是4mmolL-1,其变化的范围大约在1.4

8、7.5mmolL-1 之间,因此,也有称乳酸阈为“个体乳酸阈 ”。(二)乳酸阈的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1、乳酸阈的生理机制(1)运动时肌肉缺氧(2)需氧量大于基体的摄氧量(3)肌纤维类型的动用(4)肝脏对乳酸的消除能力降低(5)血乳酸浓度也与能力代谢物质的动用有关2、影响乳酸阈的因素(1)性别、年龄的影响(2)肌纤维类型及酶的活性(3)训练水平的印象(4)运动项目的影响(5)环境条件的影响(三)通气阈及其产生机制1、通气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用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阈,称为通气阈。通气阈是判断乳酸阈的一种非损伤性的方法,其判断方法多采用通气量急剧上升的开始点来确定。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采用气体代谢

9、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性判断比较客观。2、通气阈产生的机制缺氧是引起通气量急剧增加的一个因素在乳酸阈时出现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非线性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现象 (四)研究乳酸阈、通气阈的意义1. 评定有氧耐力2. 训练强度的制定3. 制定康复健身运动处方第三节 有氧耐力的测定方法及其评定最大摄氧量:作为耐力运动员的重要选材依据之一,是反映有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水平最大摄氧量是高水平有氧运动能力的基础。研究发现,最大摄氧量水平与有氧运动成绩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在0.750.91之间。一、最大摄氧量测定法(一)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法一般采用活动跑台跑、走和脚踏功率自行车进行测

10、定。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要求以呼吸循环系统为中心的个器官系统,充分而且最大限度地参加运动。(二)最大摄氧量间接测定法用最大摄氧量的相对强度所测值推测最大摄氧量的方法,称为最大摄氧量间接测定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能(如老幼、体弱等)或不愿意接受最大摄氧量直接测试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所推测出的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间接推算法台阶高度男子:40厘米女子:33厘米登台阶的频率为22.5次分总时间是5分钟记录负荷后第一个10秒的心率。二、次最大运动负荷的测试(一)PWC170测试PWC170是指心率在每分钟170次时的身体工作能力。PWC170测试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负荷运动,从运动中的心率和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用内插法或外插法求出心率在每分钟170次时的运动负荷强度,反应有氧耐力水平。(二)哈佛台阶测试采用每两秒1次的频率进行蹬踏台阶,进行5分钟的升降运动,通过运动后恢复期的心率数值计算指数,评价受试者的有氧工作能力。指数值越大,有氧工作能力越强。小结人体有氧工作能力取决于机体氧运输系统功能和肌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