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案例_第1页
古诗两首教学案例_第2页
古诗两首教学案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古诗两首教学内容: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腊、浑、豚”三个生字,会写“莫、腊、浑、疑”四个生字。2读懂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句中的哲理,感受作者的心情和诗歌描绘的意境。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岭壁。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使用工具书、对照注释、观看插图等方式进行词语和诗句的理解。2.引导学生在读懂古诗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古诗中蕴含的哲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理解蕴含的哲理;通过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诗人资料。学生准备:预习古诗、搜集苏轼、陆游资料,庐山图片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题西林壁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猜谜导入,揭示课题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可以知道这首诗有关的哪些信息?3检查预习,指读正音二、合作学习,理解诗意1想想以前学过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2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学习。3交流学习所获。(或解说诗句意思;或展示绘画成果)4质疑:明明是同一座庐山,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呢?那苏轼到底从几个角度看了庐山呢?看到了几种结果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5(课件展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美景)假如你就在庐山之中,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吗?“我站在( ),看到庐山像( )。”6质疑:“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是因为什么呢?(身在此山中。)齐读这两句,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怎样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