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时代的发展战略_第1页
论信息时代的发展战略_第2页
论信息时代的发展战略_第3页
论信息时代的发展战略_第4页
论信息时代的发展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索信息时代的发展战略读世界面临挑战 “发展”,这个古老的字眼,伴随人类已不知有多少年了,但它却从未象今天这样头角峥嵘而引起举世的关注。在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前,人们的目光总是盯着过去,注重的是经验;近一两个世纪以来,人们的目光转向眼前,注重的是现实;进入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将来,关心的是未来的发展。正因于此,有人认为,自微电子技术步入人间以来,空间在“贬值”,时间在“升值”,事物在瞬息中变化,人们关心和要把握的,是未来。因此,关于发展与未来的研究,比任何时候都更令人瞩目。 在当前兴起的这场世界性的发展研究热潮中,有关的论著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除了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奈斯比特

2、的大趋势等已广为人知的著述外,由来自欧洲、日本和阿拉伯地区的学者组成的巴黎小组,在法国人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主持下发表的研究报告世界面临挑战,也颇值得一读。这是一部将近三十万字的、对扩大了的发展进行“历时态”研究的报告。人们知道,所谓“发展”,原本是发展经济学中的概念,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由穷变富的历史过程,但在挑战中,作者却把它扩大到全球范围,并把世界划分为工业化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石油输出国三大部分,交叉纵横,从不同侧面进行了考察。作者从他所谓的“工业幻影”时代起笔,一气贯通,直指未来。这种力求带着未来感去追溯历史、怀着历史感去描画未来的“历时态”研究方法不无独到之处,加以它那生动形象的笔

3、法、描写入微的刻划,使之自一九八年问世后不胫而走,先后在十五个国家翻译出版。 使人感到饶有兴味的是,包括挑战在内的前述几个报告,就其作者身分而言,竞不无雷同之处。托夫勒与奈斯比特都是新闻界人士,塞尔旺-施赖贝尔作为法国快报杂志创刊人和知名记者,也仍未出报人圈子。这恐怕并非出于偶合。它似乎在启示我们,作为当代社会的产物,发展研究是如此之新,从而要求一种紧紧追踪时代脚步的“创新眼光”;发展研究又是如此之博,它兼容着众多的领域和学科,从而又要求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横断眼光”。这两个要求,缺乏锐敏感觉、囿于传统知识结构的人往往都不能具备,而使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具有大量摄取信息能力的某些学者特别是新闻

4、记者们着了先鞭。 “发展”陷于危机 所谓“世界面临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发展陷入危机的同义语。十三年前,西方世界正陶醉于“一代经济繁荣”的歌舞升平之中,以意大利人A佩切伊为首的来自各国的几十位学者齐聚于“罗马俱乐部”,通过其停止增长的报告,表达了他们对发展所抱的悲观情绪和对未来的忧虑。当时那些正沉醉于“增长狂热”中的寡头和政客们,曾斥之为“危言耸听”。但是尔后发生的“石油危机”和遍及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却如一盆盆冰水盖面泼来,令当初的“增长狂”们不寒而栗。挑战紧紧抓住了从“增长狂热”到“反增长”情绪的蔓延这一历史的转变,以大量篇幅描述了这一历史时期石油输出国组织对西方石油大亨们的英勇

5、反抗和机智斗争,披露了这一划时代事件的若干细节与内幕。而作者的锋芒所向,则在于对导致“发展”陷入危机的传统发展战略的批判,对这种本来在发达国家盛行,以后又被照搬到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发展战略进行无情地揭露,对坚持推行这一战略的顽固派予以猛烈地抨击。 人们对传统发展战略的描述不一。有人称之为“赶超战略”,有人认为它是“高投资、高消费”战略,有人则将它描绘为“工业化”战略或如托夫勒所称的“第二次浪潮”战略。总之,这种战略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强调发展工业,忽视农业的发展,片面强调增加积累、扩大投资而忽视提高经济效益,片面追求以GNP(国民生产总值)计算的经济高速增长而忽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挑战的批判

6、,是紧紧抓住石油这工业化社会的血液来展开的。它一方面揭示了发达国家靠掠夺石油资源起家,以及这种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所造成的灾难,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发达国家的疯狂掠夺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恶果,以及发展中国家因袭传统战略所造成的困境。作者认为,“在我们生活的工业化社会里,石油是一切问题的中心”,“什么是消费社会?消费社会就是大量消费石油的社会”。在西方,人们可以说生活在石油之中。在地壳之中蕴藏了千万年之久的“黑色金子”,伴随着从十九世纪开始西方冒险家们的发迹,源源不断地被发掘出来,石油开采量飞快上升: 一九一四年,全球耗费石油六百万吨; 一九六年,全球耗费石油三亿吨; 一九七五年,全球耗费石油达到五亿

7、吨。 据国外有人估计,如果以这样的速度耗费下去,全世界石油的蕴藏仅够维持三十年。而这种大幅度的消耗,从来是不平均的。据计算,一个美国人消费的石油,等于盛产石油的墨西哥九个人的消耗,也等于一七二个尼泊尔人的消耗。与石油需求量猛增、石油在整个工业化社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本世纪开始的七十年里,每桶石油的价格一直维持在二美元以下。从一九一九五年,每桶石油仅增加了五十美分,从一点二美元增加到一点七美元。从一九五一九七五年的西方经济繁荣石油消费猛增的年代里,每桶石油却只增加了十美分,一直维持在一点八美元的售价上。再以汽车数字为例。石油出在发展中国家,而汽车却主要集中在西方各国。第一次世界大

8、战期间全世界拥有六百万辆汽车,至一九七五年则跃至三亿五千万辆,而美国和西欧各国便拥有其中的二亿五千万辆。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建立在“廉价石油”基础之上的发展,是地地道道掠夺式的发展。 这种单纯追求增长的发展,除了给西方的垄断财阀带来超级的利润外,给第三世界又带来了什么呢?挑战指出,工业化国家的这种发展,直接的后果是“第三世界国家伤痕累累、鲜血淋淋”。报告以伊朗为例:“四分之三的民众赖以生存的、传统的地方农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黎民百姓为此饱尝了凌辱,愤怒至极”。无怪一位激进的西方经济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不发达的发展”。挑战还列举了下列数字:第三世界三十多亿人口之中,有十亿在

9、挨饿!在一九七九年这一所谓的“儿童年”之中,五岁以下儿童因饥饿死亡的达一千二百万!第三世界的四亿人栖身于贫民窟中!五亿亚洲人,一亿四千万非洲人,九千万拉丁美洲人的饮水得不到保障!此外,据最新材料,发展中国家的负债总额已达到惊人的地步:第三世界平均每人要负担约二百美元的外债,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最穷的发展中国家在两年里的全部人均收入。 严酷的事实,促使人们进行反省:这种师事西方的“发展”,实施传统发展战略的“发展”,在全球范围里似乎应以这样的公式来表述:发展北方掠夺式发展南方不发达的发展。于是,人们回到了发展的最初含义上来思索。挑战写道,一位巴西主教问:“发达?发达的含义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

10、直指传统发展战略的要害发展的价值观。在我们看来,只有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和每个人全面充分的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才是唯一健康和正确的发展。对此,挑战作者的认识或许不可能与我们同。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引述了一位国际人士的话:“如果有朝一日需要你来判断某个非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程度,你不妨去查询一下该国总理或元首的食谱,倘若菜单上开列的都是些马洛索鱼子酱、冰淇淋土司、芙蓉汤、惠灵顿牛里脊等,而本国的菜只是作为调剂花样才出现,那你应该感到担忧。相反,如果在总统的餐桌上,即使在接待外国要人时,宁愿上山药而非土豆,如果人们善于用玉米、黍子、木薯或豆类来招待客人,那么可以断言

11、,当地资源一定受到重视,而农民也有可能参加到与他们真正有关的发展事业中来。”这番话,也是值得人们玩味和参考的。 “信息化”战略 由于传统发展战略的受挫,于是各种寻求替代它的新的发展战略蜂涌而起。在七十年代后期的“反增长”情绪中,国际劳工局提出满足基本需求的发展战略,美国学者提出变通发展战略,而激进派从另一角度提出脱钩型发展战略,近年来又有托夫勒提出的“甘地加卫星”的发展战略等等。挑战则另辟蹊径,探索了另一种新的“信息化”的战略。 与其他类似的论著一样,挑战也把摆脱发展的危机和困境,实施一种更新了的非传统发展的重要出路的希望,寄托于技术革命。它声称:“信息爆炸对解决世界经济危机所具有的意义,就象

12、原子弹对世界战争所具有的意义一样。”而这种世界范围的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其主要标志是电脑的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它颇为详尽地记述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信息技术的飞跃,并着重论述了这类新技术对人类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在挑战看来,这种影响和作用是全新的,革命性的。 首先,它为人类的发展造就了崭新的态势。对这种崭新态势,挑战把它概括为“指数曲线发展”的时代。对指数曲线的概念,人们也许还不熟悉,因为过去人类大多只遇到直线变化。在直线发展中,增长是恒定的,容易设想未来;在指数曲线发展中,增长是以连续不断的跳跃形式进行的。挑战曾举这样一例:取一厚度适中的纸,将其折叠五十

13、次后,将有多厚呢?人们尽可推想。有人会大胆地回答有几米高,可难得有人能想象出它将超过珠穆朗玛峰,而实际上,它将超过大气层而达到小行星带的高度。电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便是遵循这样一种“指数曲线”发展的形式,因而它的未来发展态势是我们今人无法估量的,而它对人类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所触发的空前影响,将使整个的人类生活的发展也进入“指数曲线发展”的时代。 其次,上述这种全新的发展态势,要求并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今后发展的关键不再是工业化,而是比工业化更为优越和重要的信息化。在发展理论中,一国的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对该国的经济实现“起飞”至关重要。然而,以往人们所谓的基础设施一般均指铁路、公路、发电厂等,而今后

14、要实现的信息化发展,其基础设施则还必须包括电讯网、数据库、教育与培训网等,由于后者对人类智力资源的开发有直接关系,因而尤为重要。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与结果,正是智力产业部门的发展和壮大。 再者,电脑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全面地开发自身,尤其是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提供了崭新的契机。因为电脑与信息技术诱发了人类劳动的新职能和新形式。就其新形式而言,它将从以往意味着人手的延长,转变到人脑的延长;就职能而言,它的直接目标是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每一个电脑控制下的机器人,固然会顶替掉几十个或上百个从事直接劳动的工人,却也会同时创造出几百个或上千个从事为它服务的工作岗位,即在它的“上游”去从事制造软

15、件的工作。当前,与电脑的硬件发展相比,软件的发展远远落后。挑战认为,即使世界上所有失业的劳动力都能去从事软件编制工作,也不敷需要,“我们现在缺人,将来也缺人。”当然,信息化所需要的是经过高智力开发训练的人。将来信息化社会实现的,不是“体力就业”,而是“智力就业”。 最后,信息化的发展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摆脱贫穷落后局面提供了新的捷径。原因有二:其一是新技术的发展使穷国可用比以前少得多的成本去开发自己国家的人民大众,以往认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具备了可能。对人类的智力资源以往是“高价开发”,今后将可以实行“廉价开发”;与此相反的是,以前拥有的是“廉价劳动力”,今后将是经过高度智力开

16、发的“高价劳动力”;其二是,信息化社会的分散化原则已先天地存在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肌体中,这就为信息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实现准备了先天的条件。 正是通过以上的分析,挑战为我们勾勒出一条信息化的战略。尽管作者否认他提出了“某种思想并规定某种行动路线”,并称:“如果这样做的话,那又是搞过去的一套。”但是实际上还是吐露了作者心目中的信息化战略的蓝图。这一蓝图用作者的话来描述,便是“承认新的经济,承认智力社会,承认大家共同的未来”。作者强调:“承认是一个关键的词”。这里的三个“承认”,实际上指出了这种信息化战略的认识基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指出了这一战略的主要内涵:智力开发;指出了实现这种信息化开发所必需

17、的对外开放政策,换言之,这种战略必须以全人类的知识和信息积累作为基础。 对于挑战所提出的这条信息化的战略本身,这里不拟作全面的评价。然而,它所涉及的一些方面,却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 按照传统的西方发展理论,资金、资源和劳动力数量是资本的“三要素”。经典的生产函数理论集中表达了这一观点。但是,使人迷惑不解的是,在以此计算生产中投入的要素量时,发现其中总有“余差”。正如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所揭示的那样,这个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非同小可地位的“余差”,正是人力资源开发所花费的“人力资本”。这不仅为战后日本、德国等经济迅速恢复的奇迹所证实,而且也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所证明。

18、挑战以大量篇幅所论述的人力尤其是智力开发在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这一论点,无疑是符合客观实际和正确的。一国之富,富在何处,一国之穷,穷在哪里?大至一国,小至一单位、一家或一人,穷富之差,首先在于人的智力。千穷万穷,人的智穷最穷;千富万富,人的智富最富。正如美国一家成功经营的公司的经理所说,即使他失去所有设备、资料和办公大楼,但只要他的这班人还在,便能恢复一切。挑战所集中表达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发展中国家努力摆脱因袭的传统发展战略,制定在新的世界技术革命形势下更符合自己国情的正确对策,意义极为重大。发展中国家的庞大人口,从来是被作为发展道路上的沉重包袱,或是被解释为困扰穷国的万劫之源:贫困、饥饿、失

19、业、骚乱似乎千灾万难皆由此而生。然而,事实上它并不是不发达之因,而是不发达之果,或更确切地讲,是捆绑穷国的不发达的“因果”长链上的一环。说人口庞大,制约发展,固然是不错,然而这种说法却没有进一步说清制约经济发展的,不仅在于人口之多,更在于处在智力未开发或低开发状态的人数之众。智力开发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落后的根本原因。人口众多确实是它们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但在当代条件下,如果处理得宜,又未始不可以转化为可资利用的有利因素。人不仅有吃饭的“口”,还有干活的“手”,更有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脑”。以千百万人民的“脑-手”的高度开发为起点,来启动一国的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是在世界

20、新技术革命形势下,发展中国家进行对策和战略选择时应当考虑的。对我国来说,高度开发十亿人民的智力资源,并以此出发来制定一系列有关政策,当是回应世界挑战的可行选择之一。 建立智力开发的机制 挑战的发表,并非偶然。它是在西方传统发展模式造成“发展”的普遍困境,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不可解脱的重重危机的形势下问世的。这一深刻的社会背景,使该书弥漫着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哀叹资本主义现行体制衰微破败的状态,试图为摆脱这种状态进行尝试,这是挑战极为明确的主旨之一。在一些资产阶级人士看来,资本主义现行体制所造成的幻灭感,已日趋严重地扩散到整个的资本主义世界,它们决不是一两个诸如供给学派或货币主义的药方所能治的。出于这

21、种宏观战略考虑,在他们的“制度”与“传统”之间,一些人选择了对前者的忠诚。他们一方面对传统发展战略予以猛烈抨击,一方面尝试设计一整套的综合对策选择。挑战的作者们就属于其中的佼佼者。然而,由于它这种立场上的局限,挑战回避了造成这一危机和悲剧的更深刻的社会根源。它所给予读者的信息化的“世界大同”的蓝图,在现实世界中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在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维持不动的前提下,昔日的西方曾依靠对廉价石油的掠夺建成了一个工业帝国,今后又何尝不能通过对廉价知识的攫取造出一个“信息帝国”呢? 当然,无可否认,作为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知名人士和学者参加的巴黎小组的报告,挑战对第三世界也表现了较大的同情,对发展中国

22、家的发展也表现了较多的关切。从它对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掠夺式发展的揭露和批判,到为穷国贫困境遇的呼吁,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利益。它代表西方一些学者和第三世界国家部分当权者提出的战略设想,在我们制定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的发展战略时,也不失其借鉴价值,如果仅就其中的某些具体政策主张来看,也是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的。 怎样实行以智力开发为重点的信息化战略,它的着眼点和入手处何在,这既是挑战所要论述的也是我们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我们实施着重智力开发的发展战略和基本对策的话,首先应当致力的,不应仅仅是增加教育投资,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建立一种有益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出他们的潜在智

23、力的人才激发机制。说起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培养人才固然主要,而激发人们现有的潜在才能,却更加重要。只有能够激发人才,才可能利用人才;只有善于激发人才,也才可能使人才培养获取源源不断的再生的动能。以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发的机制为先,并随后建立起人才利用和人才培养的机制,以此为内容来形成一整套的智力开发的机制,调整、改革、充实、完善各个方面的政策,是实行着重智力开发的发展战略的着眼点和入手处。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这种智力开发的机制,必须从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出发。正因于此,这种智力开发,决不应是少数人的、个体的开发,而应是全民族的、群体的开发。也正因于此,我国实行的

24、智力开发,决不应是自发的、分散的开发,而应是在党的领导下自觉的、有组织的开发。 挑战还以相当大的篇幅详细论述了日本怎样通过实施重视智力开发的战略,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时机,在向信息时代过渡方面遥遥领先的经验。但是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它那堪称体察入微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及当时日本国民精神的描述。挑战写道:“寂静和黑夜笼罩着日本。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没有落到如此彻底的失败。如果日本有朝一日将从这堆灰烬之中,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这一天所留给它的一切中获得新生的话,那将是另一个日本”。这是何等牵动人心的记述,对比事实,我们不能不感到作者观察的精密细致。美国的日本通、前驻日本大使赖

25、肖尔也有相同的记载:“这个国家精疲力尽的人民把最后一点力量和精力都用来进行战争现在,这是一个完全失去了物质和精神的人民一个饥饿的、惊愕的、失败了的人民。” 面对着生存的挑战,这个没有石油、没有煤炭、没有铁矿、没有铝矾土的岛国,真是一无所有。然而,它有人,有想继续生存下去的人,有人潜在的智力。“继续生存下去的基本要求,迫使他们白手起家,创造一切。”“正是由于这一事变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变化,被迫进行再创造的日本人的智力这种取之不尽的原料发生了连锁反应”。“他们只是默默无闻地、日益深入地开发着事物发展必然使他们发现的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宝藏显得更有前途,更加丰富,更加珍

26、贵,这便是人的智力。”挑战一书中的这些论述是值得我们好好咀嚼的。 人们从中应领悟些什么呢?显然,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是出自麦克阿瑟的恩赐,更不是靠“靖国神社”的亡灵佑护,而是日本民族在经历了军国主义带来的巨大灾难后,冷静反省,以他们的血汗所浇灌、紧迫感所促发的民族智慧之花。纵观历史,再伟大的民族,也难免遭受挫折,处于逆境,然而真正的伟大恰在于把压力化为动力,将挑战变作机会。 世界面临挑战给我们送来了“面临世界挑战”的重要信息。这一信息也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紧迫感。要避免在未来处于被动的局面,就要把这种对民族、对国家、对未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紧迫感,化为鼓舞我们前进的动力。历史

27、表明,紧迫感所促发的冷静、沉稳和明智,将会以一种料想不到的方式与规模召唤出一个民族潜在的活力,而这正是伟大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不朽力量所在。这种紧迫感,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也必将激励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唤出它胜似昔日的智慧和力量,以全新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 一九八四年二月 (世界面临挑战,法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著,朱邦造等译,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月第一版,1.20元)黄方毅魔鬼的责任 据说,西方最初印勘误表的书是一四七八年在威尼斯出版的,而出错最多的书出版在一五六一年。这本书共一百七十二页,其中勘误表竟达十五页。此书作者对于书中出了那么多的错误深感歉意,想作一些解释。他说,

28、这是因为魔鬼把手稿扔在狗窝里,以致弄得一片稀烂,字迹不清,所以印刷工人就看错了字。 书刊出错,把责任推给魔鬼,这是一个不坏的主意。补白樊英娥迈向完整的现代化评英克尔斯等著走向现代化 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四年,美国阿历克斯英克尔斯等一批社会学家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六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一次关于现代人的大规模实地调查。十年以后,英克尔斯与大卫史密斯合作,发表了这次调查的研究报告走向现代化:六个发展中国家个人的转变。该书问世以来,在国际社会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一九八三年应中国社会学会之邀,英克尔斯教授亲自来华讲学,现身说法,更引起我国知识界对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浓厚兴趣,促使我们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理解现代

29、化这一概念的丰富含义。笔者不揣鄙陋,在此略述走向现代化一书的读后断想,以就教于读者。 现代化与现代人 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揭开了世界历史崭新的一页。它“仿佛用法术一样”,从社会劳动中唤起了巨大的生产力。结果,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和工厂制度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也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文明对其他非资本主义文明的优势。西方列强挟其坚船利炮和廉价的工业品,轰毁了一切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万里长城。落后国家被迫面临严峻的选择:要末取法西洋,“师夷之长技”,在本国建立起同样的机器大工业和工厂;要末无视这一挑战,被无情地淘汰。从此,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多中心的文

30、明发展历程被打断,曾经是独立地循着自己的轨道运行的各个文明在历史的交叉路口猝然相遇。统一的世界文明开始形成。它的基本含义之一是世界的一体化在最先进的技术文明水平上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的过程至今仍在继续。 所谓现代化,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世界性历史运动。它是帝国主义通过对落后国家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所强行推进的世界文明一体化的产儿,是落后国家不甘忍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社会发展与繁荣所被迫做出的唯一抉择。它的目的是要根本改变落后国家的落后面貌,建立起与西方同样先进的物质文明体系,以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落后国家几乎缺乏发展的一切条件。现代化意味

31、着用现代科技武装国民经济的一切产业部门,为此,必须引进先进的科技;而引进现代科技的资金,根据发展经济学的古典理论,要靠现代产业部门的利润来积累。但落后国家之所以落后,正在于它的现代产业部门十分弱小。如果依靠出口资源来换取发展所需的资金,由于缺乏交通运输能源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又不得不忍受发达国家的剥削,成为后者的原料附庸。要走出这种贫穷与落后的恶性循环,实现经济的“起飞”,落后国家只有依靠两种手段:组织和人才开发。 首先,落后国家必须挣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枷锁,进行民族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本国和外国的一切剥削压迫势力,建立起能够有效地推进现代化的社会组织、管理和制度,并依靠这种制度的强大组

32、织力来调动本国的各种资源,创造出发展所需的条件。历史必将证明,社会主义是落后国家实现发展与现代化的最行之有效的社会制度。 落后国家的第二种手段是大力进行人才的开发。所谓人才的开发,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人力资本意义上的开发,即通过对教育的投资获取收益,以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个就是在人的现代化意义上的开发,也即使本国人民突破传统的小生产的狭隘眼界,转变到与社会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观点和态度上来。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要创造一定的社会环境来激发全民族勇于创新的现代精神。人才开发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英克尔斯等人的调查表明,教育与人的现代性在统计上有着强烈的相关;但也

33、有一定的区别。教育主要着眼于人的能力的培养,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人的现代化则着眼于态度和观念的转变,着眼于激发千百万人民的实干精神和进取心,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函数关系。费孝通教授在江苏省所做的小城镇调查发现,在乡村工业十分发达的江苏农村,文盲的比率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社会学通讯一九八三年第四期)。但那个地方农民的现代性程度,如果以经济活动的水平来间接地衡量,应该是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与此相对照,印度的教育水平在发展中国家是很高的,科技人员有二百多万,仅次于美苏,居世界第三位,但该国的经济却很落后,人均收入只有二百多美元,这在人力资本的理论看来是十分可惜的。由此观之,在一国发展的一定阶

34、段,教育固然重要,但教育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必须与经济同步增长;而人的现代性的开发,由于它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管理体制相联系的,不需要什么投资,似可有一个超前的发展:通过造就和培养千百万有魄力、有眼光、有头脑、能吃苦耐劳的社会主义实干家,来打开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局面,启动经济建设的全面起飞。 现代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不断地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它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身的事业,要靠千百万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付诸实现。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建立不久,几千年来的淀积下来的旧观念、旧习惯还根深蒂固,难以除,而“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它严重束缚着人们迈向现代化的

35、手脚。正如我们的一位作家所指出的,某些地区和单位之所以暮气沉沉、面貌依旧,是因为在这种暮气沉沉的局面背后,“站着一批暮气沉沉的人”。这些人虽然身在社会主义,但在观念上、精神状态上却仍然停留在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小农心理的水平上。而一旦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转变到勇于创新、有所作为的现代精神上来,就会焕发出排山倒海般的能量。一个“能人”救活一个厂,一个“明白人”创造出千百万元产值,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报载浙江省温州地区,完全依靠民间的力量,短短几年间就在昔日的穷山沟里建立起几个产值数以亿计的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创造了“温州的奇迹”。据一位当地人士的总结,温州的成就主要靠两条:一是濒临大海,有一定

36、的信息优势;二是温州人有强烈的实干精神和进取心(见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三日世界经济导报)。这就启示我们:第一,在科技革命加速发展的今天,强大的信息流正冲击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要有好的信息接收者。第二,要成为好的信息接收者,必须具备某些基本的精神素质,在观念上非常现代化。第三,在一定条件下,以上两条的结合,构成一个地区经济起飞的充分条件。 目前,现代化的宏伟事业正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如日方升般地行进。事业在呼唤人。在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正确政策的保证下,使现代精神流布于整个民族的机体,焕发全体人民的首创精神,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层次上开创现代化的新局面,这正是我

37、们要研究人的现代化,为现代人的崛起大声疾呼的意义之所在。 现代人的概念:普遍与特殊 人的现代化既然是现代化的整体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那末,现代人又是什么样子呢?他都具有哪些特征?或许,根本就不存在“现代的”这样一种普遍人格?就是说,如何证实它的存在?应通过什么样的理论方法来建立现代人的人格模式?这是关于现代人的研究首先需要加以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 为此,英克尔斯等人提出三种“洞察”,即“分析的洞察”,“主题的洞察”和“行为的洞察”。后两者分别考察个人对某些具体的社会事务,如宗教、女权等“主题”的态度,测量个人行为和掌握的信息量;而“分析的洞察”则是最基本的,它从现代组织机构对个人人格的影响来提

38、出现代人的概念。英克尔斯等认为,现代机构,如工厂、学校等具有强有力的现代性格,它必然要内在化于涉身于其中的个人的人格之中;而这一内在化过程,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则是其成年期的第二次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现代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要求,从传统的态度和观念转变到现代精神的人格变迁过程。由此可见,“分析的洞察”不仅是英克尔斯等制定现代人的标准的主要依据,而且也是决定他们的调查的方向和内容的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第一,它致力于给出能够分解为一组可资测量的指标的标准;第二,它揭示了现代人的形成是与现代机构,从而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所以,由此提出的现代人的标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英克尔斯等把根据这种方

39、法制成的“综合现代性量表”应用于三大洲的六个发展中国家,结果表明它在各国均可测出具有一定心理素质的人格特征。但遗憾的是,他们回避了现代机构,即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的性质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的问题的。在阶级社会,由于社会关系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劳动者处于被剥削的地位,根本无法充分发展诸如个人效率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等现代人的品质。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劳动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建立了崭新的人与人间的关系,因而社会主义现代人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人会有显著的差别。英克尔斯等人完全无视社会关系的性质,武断地认为他们的现代人模式适用于一切建立在现

40、代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社会,这显然是片面的。 依据上述三种“洞察”提出的现代人定义的另一个缺点,是没有考虑到现代人的民族特点。这乃是由调查者的理论方法所决定的观察角度使然。调查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察各民族现代人的特殊性,而是为了求证其共性,求证某种跨文化、跨民族的现代人格的普遍性。西方正统的关于第三世界的理论有两个基本的观点:第一,认为现代化的道路是唯一的,各国都将遵循同一道路,即沿袭西方走过的道路循序发展;第二,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将出现“趋同”现象,形成同样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家庭结构乃至价值体系,而第三世界各国本地的文明和文化则是现代化的障碍。在这种理论框架中提出的现代人概念当然不会考虑其民族文

41、化的特点。由于这种理论带有强烈的西方中心论的色彩,以至某些较有见识的西方社会学家也不愿附和。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区别了发展的不同层次上的不同趋势:在技术方面的趋同或一体化,但在文化上仍然保留着差异(见东方经济学家一九八三年第六期)。现代化是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发生的世界性历史运动,它在物质文明的水平上具有一体化的趋势。但各民族又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即包括语言、风俗、价值观和待人接物的社会准则在内的共同的意义体系。而且越是源远流长、古老而高度发达的民族,这种共同的意义体系的内容就越丰富,在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中就越为根深蒂固。它直接作用于该社会成员的心理素质。如果说文明对应

42、着一定社会的技术体系的话,文化则对应着该社会的价值体系。每一民族个体,从他呱呱坠地时起,就无时不浸淫在文化的深厚氛围之中。他吮吸着文化的乳汁,咿哑学着民族的语言,接受着文化灌输给他的准则和价值标准的启蒙,在这种环境中完成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成长为一名具有一定文化所赋予的态度和标准的“社会人”或“文化人”。他平时也许感受不到这种无形的力量的存在,但当他流落他乡,来到一个文化背景迥异的人群,他就会由于不能理解异族的共同意义体系文化而举足无措,经历一场“文化的冲击”。 既然文化的影响构成个人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末,在制定某一民族的现代人标准,考察其形成过程时,就不能不注意到现代人的民族特点

43、,考虑到文化的作用。对个人来说,文化是超越于个体,为整个民族或其中某一群体所共享的意义体系。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照样存在,就象市场超越于个人而存在一样。所不同的是,市场是一定人群的经济联系,而文化则是一定人群的精神关系。马克思说得好,“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恩选集,第一卷,第三六八页)这些条件也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一定的文化传统。现代化并不是要割断历史,去发动一场社会“灾变”,它必须在“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和文化的条件下来缔造新的文明。对于发展中国

44、家来说,它们所面临的任务是怎样利用本国现有的一切资源和条件实现现代化发展,而在这些条件中,传统的文化既是一种因袭的重负,又是一种可资利用的如果我们正确的对待它的话精神财富。在民族文化中,既有与现代化不相容的各种糟粕,也包含着一个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卓越智慧。因此,如何利用我们本民族的固有文化,从中生长出一种与现代化的大生产相适应而又切合本国国情的组织形式,如何利用固有文化的强大影响力造就出千百万具有中国气派的现代人群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下大气力认真研究的问题。 现代人的形成:适应和创造 在提出现代人的概念后,走向现代化一书以主要篇幅考察了现代人的形成问题。依据“分析的洞察”

45、,现代人是与现代生产有关的组织机构的产物。根据调查结果,作者证实教育、大众传播媒介等对现代人的产生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 作者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通过调查验证这样一个理论假设:现代组织机构,特别是工厂是培养现代人的学校。作者指出:对这一命题的验证和考察在西方长期受到忽略。占统治地位的看法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这种理论用人的生理驱力与社会环境的调适作用来解释人格的形成,并且认为这种调适过程在人的儿童期即已完成,人格也随之定型,成年以后的社会经验不再对人格起作用。作者则坚持认为,儿童期形成的人格之所以稳定不变,应归因于受试者环境的恒定性;当环境发生剧烈的改变,例如当一个传统农村的农民进入工厂成为一名

46、工人时,这必定会使其人格发生深刻的改变。作者将争论付诸实地调查的结果来判定。通过严格的抽样和统计程序,调查表明,有工厂经验的工人比起他们在老家务农的堂兄弟,其现代人的比例要高得多。而且,随着工厂经验在时间上的增加,他们的现代性分数也会有一个稳定的提高。这一结果证实了作者关于“工厂是培养现代人的学校”的假设,也有力地否定了弗洛伊德派的观点。工厂因何能促成其工人发生人格的转变呢?作者列举的诸原因可归结为两大类:一是现代生产力的性质,如工厂使用的强大动力有助于工人获得较强的效率感,生产技术和产品要求不断创新,也使得工人比较乐于接受新经验;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工厂的管理原则的作用。工厂是一科层化的

47、组织,具有集中化、标准化、计划化、同步化等特点。它要求人适应这些原则而不以原则迁就人,而这些原则,正是作者用来制定现代人模式的“分析的洞察”的出发点。 学校和工厂对现代人的形成作用的证实,似乎说明“分析的洞察”的主张,即现代组织机构的原则对个人的内在化是现代人形成的一个根本途径。是否还有别的途径呢?作者并未提出其他假设。但他们的调查却发现了一些这一“范型”所不能包容的“反常现象”。首先,依据“分析的洞察”,现代化程度越高的工厂,它作为培养现代人的学校就应越为有效,但调查结果却未能证实这一点。更出乎预料的是,某种非工厂组织的劳动形式似乎是培养现代人的更好学校。作者等曾对孟加拉国康米拉的某种合作社

48、的农民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合作社社员中现代人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五,他们的现代性分数比外出进入工厂的产业工人的分数还要高。康米拉的合作社是通过农业贷款的发放、农业技术指导,以及农产品市场销售等手段,按自愿原则组织起来的农业合作组织。它要求社员制订生产计划,以此作为取得贷款的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合作社为当地农民注入了三个全新的要素:组织、资源和参与(或者按我们熟悉的说法,叫做“自主权”)。正是这三种要素,造就了比工厂工人更为优秀的现代人。调查的这些发现,以及其他一些发现,如都市生活经验与个人现代性无关、某些城市非产业工人的现代性分数也很高等,对作者的“分析的洞察”显然是一个严重的挑战。把这些事实

49、联系起来思索,似乎预示着解决现代人形成问题的一个新方向,能使我们提出另外一种假说:现代人的形成与某种“自主型”的工作性质有关。 从根本上说,现代人的形成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因而与使用现代生产手段的工厂组织也有一定的关系。而社会化大生产它的现代形式是商品生产是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对立物,它使劳动者从小生产方式下的人对自然的无能为力状态和对封建主的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会也遇到更多的挑战。而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它仍然是商品生产又使劳动者从资本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掌握了自己的命运,首先是掌握了安身立命的物质手段生产资料。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生产管理的自主权。正是这种面向商品生产,而又具

50、有充分自主权的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制度,提供了具有开放性、效率感和企业家精神的现代人的生长环境。劳动群众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创造热情,投入各种各样的开发性事业,利用一切机会把自然资源转变为社会财富。在这种创造性的事业中,他们将不断地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丢掉形形色色的“菩萨”,代之以对科学技术的信仰,在观念上和精神状态上迅速地转变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成长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实干家。把正确的政策交给群众,放开他们的手脚,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来自己解放自己,教育自己,培养锻炼自己,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现代人的一个根本途径。英克尔斯等如果具有这

51、种人民创造历史,同样也创造现代化未来的世界观,应该是不难从他们那些“意外”的发现中提出这样一种“洞察”的。 目前,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已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广大农村正面临着从自给和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历史性转折之中,它的强大势头正冲击着商业、服务业和工业乃至上层建筑中的某些与其不相适应的部分。工业等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正在以外延式的粗放发展转变到内涵式的集约发展,转变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放眼世界,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兴起。在这激动人心的伟大变革时代,会出现许许多多我们过去未曾遇到过的问题,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会出现无数各种各样的发展机会。抓住机会、迎接挑战,需要有远大而敏锐

52、的眼光,需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需要有扎扎实实的科学态度,需要有敢作敢为的魄力和勇气,需要有具备这一切品质的成千上万的现代人。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开展对现代人问题的研究,这是现代化建设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需要系统地研究现代人的特征、形成条件、与现代化的关系、民族特点、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现代人等一系列问题,制定正确的研究纲领,设计调查的方法与程序并付诸实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英克尔斯等的工作尽管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缺陷,但毕竟作出了一个尝试,而走向现代化一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不乏参考价值的资料。 (根据本书及英克尔斯另一著作编译而成的人的现代化一书,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53、Alex Inkeles and David H.Smith: Becoming modernity,哈佛大学出版社,一九七四年出版。黄一乂谈顾维钧回忆录 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最近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持下,委托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根据缩微胶卷集体翻译出版了。这是一桩颇有意义的事情。本书正如卷首出版说明所说,主要记述了我国高级职业外交家顾维钧(少川)先生的长期外交生涯,也正是一部从民初以来五十年间包括北洋政府与国民党政府时期对外交涉的历史实录。内容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其中有许多属于我国近代史范围的第一手权威性资料,甚为珍贵。全书英文打字原稿计一万一千页,译成中文约五百六十万字,拟分

54、订十二册,陆续在一九八六年前出齐。 远在青少年时代,在先君书斋中曾翻阅到顾氏赠给他的自撰英文外交简牍一书,我对顾氏的渊博学识.卓越才能和优美文体即已留下深刻印象。此次获悉回忆录译本出版消息,亟在书坊间访求未得,不久收到参加翻译的唐宝心、高承志两位老同学寄赠一本,深为欣然,于是在百忙中穷二日之力,浏读一过,得以与往昔见闻鳞爪相互印证,深感此书对于增进我们了解民国以来内政外交的情况,大有裨益。 就本分册目录来看,计分三卷。第一卷为童年及求学时代(一八八八一九一二年);第二卷为担任外交官的头十年(一九一二一九二二年);第三卷为回国任职(一九二二一九三二年)。 顾氏于一八八八年一月二十九日生于上海,原

55、籍嘉定。在第一卷中,读者就可以看到他从少年时对身边各事就有自己的看法,许多故事读后不禁颇有同感。例如:七岁时外祖母去世,他看见旧俗女眷号丧,假装恸哭,感到厌恶。在学校读书时向往于当时维新运动,但也看到教会学校内中文课地位远在英文课之下,中文教师的薪金也极微薄,使他认识到教会学校办学的目的并不是出自我国国家的需要,而是一切为了宣传教会的活动。后来留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他在同学当中看到反犹太教情绪,他认为在个人交往中要紧的并不是朋友的宗教信仰;个性、品德或情操都比宗教信仰更为重要。通过经由欧洲回国途中所见亚洲人民的贫困和西方繁荣适成对比,他开始感觉到中国的苦难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剥削和压迫造成的,同

56、时也是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所致。他的结论是:“中国人民为改善国家的状况,可以做很多事情,却没有做多少。当时政府从根本上错了,他不是鼓励那些该起带头作用的人有所作为,而是阻挠他们去进行改革”。辛亥革命的爆发使他为国效力的心情再度活跃起来。 在第二卷和第三卷中,我们读到,顾氏饱经旧政界的沧桑,又经常代表当时政府在外交方面为国家挽回了不少损失。可以说他是本着一片爱国热忱,尽其智能,置身于国际樽俎之间,起了相当的积极作用的。一九一四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政府提出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第一次欧战后一九一九年的巴黎和会以至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一年,国际联盟派出李顿调查团前往东北调查等史实,在我这

57、般年纪的人当时都曾听到老年人讲过,或在报章上阅及,而顾氏此书记载綦详,读罢掩卷之余,更令人无限愤慨。弱国本无外交可言,顾氏在夹缝中应付周旋,已煞费苦心,而国内政局又往往风云诡谲,动辄掣肘,可胜浩叹。但即令如此,顾氏仍在事前事后做了不少工作,多少也说明了事在人为。如果换了今天我国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象顾氏这样富有才能学识的外交人才,必能更好地发挥他的特长了。 全书有很多动人的事例,在此限于篇幅,试举两事着重一述: 一、顾氏在书中一再告诫当时政府人员在举借外债时拒绝接受回扣,或向外购买军火时拒收回佣,以免为对方所利用。他自己就拒绝过美国联邦无线电公司的现金馈赠,直率地向对方指出:这样做就是

58、行贿。顾氏此举难能可贵,但在旧社会陋习成风的官场中,显然未必能起多少作用。 二、由于熟谙国外法制情况和及时掌握舆论动态,顾氏就能对当时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安格联违反中国政府指令拒不回华返职一事,即断然下令以抗命论,将他革职。这一举动曾使中外有关各方感到意外。但正如顾氏在书中所述:“这段插曲更进一步加强了我的这样一种信念:只要中国立足于其合法权益的立场上,不管其行动在远东或在整个亚洲看来是如何引人注目或甚至令人震惊,也都将会在海外得到充分的理解。何况任何一个外国政府,如果它的官员象安格联一样行事的话,不论其职位多高,它也会象中国政府一样将其革职”。 本分册最后几页谈到李顿调查团李顿爵士手杖的故事。

59、国际联盟派出的这个调查团去东北调查之后,到山东参观,李顿在登泰山时丢了手杖,他无端怀疑是中国挑夫偷的,而其实是随团的日本军官阴谋捣乱。当时住在泰山的冯玉祥将军把这件事作为外国帝国主义者在中国傲慢跋扈的一例,颇为忿忿不平。众所周知,后来李顿调查团的报告就不敢承认“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对华侵略,当然更令人气愤了。 在本书第五卷中(译本作为第四分册将于今年内出版),关于香港问题也有述及。我国在一九四三年开罗会议前就曾向英国提出收回香港问题。顾氏在先就从英国朝野上下的舆论了解到他们也都觉得没有理由在战后继续强占香港,应该归还我国,但终因英国首相邱吉尔老奸巨猾,始终持延宕的态度,拒不解决。从这侧面来看,也

60、足以说明我国今天为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而采取的措施是如何坚决而有力的了。 本书之所以先用英文写成的原因,根据顾氏为本书写的“附言”所说,是由于他当初接受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学院院长马丁威尔伯的邀请,参加该大学口述历史的计划,先后由五位学者根据顾氏口述,并利用他保存多年的日记、会议纪要、电报档案及信函、文件,经录音、编写、核实、校正,历时十七年之久,始得完成,可称为顾氏和美国哥大东亚学院共同合作的成果。二十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正是中国多灾多难的时代。顾氏在此期间历任外交要职,亲身参与折冲,所以在许多重大外交事件中,他是一位最有资格的历史见证人。顾氏记忆力之强堪称罕见。不论对少年家庭或读书生活到从政后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