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保障-中国医学的形成与未来的发展_第1页
中国医疗卫生保障-中国医学的形成与未来的发展_第2页
中国医疗卫生保障-中国医学的形成与未来的发展_第3页
中国医疗卫生保障-中国医学的形成与未来的发展_第4页
中国医疗卫生保障-中国医学的形成与未来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医疗卫生保障-中国医学的形成与未来的发展-中国医疗卫生体制与改革中国医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医疗活动的发展 医学史 医学发展史前言1、医学是什么?中国古代:医者易也;医者意也;医者艺也。第一层意思是说,我国医学起源于中国哲学周易“医易同源”,是全面、辨证的医学,诊断着眼于患者全身及周围大环境;第二层意思是说,医家的悟性、治疗的灵活性,心到更要意到;第三层意思是说,医学是一门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武、儒、释、道融会贯通。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科学技术辞典医学,狭义可视为医学科学的同义语,广义则应理解为医学科学和医疗保健事业的综合称

2、谓。自然科学学科辞典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职业。西氏内科学第19版前言2、为什么要学医学史?凡治医学,若不其源流,则如木之无根,未有能发扬滋长者。 “科学的启发只有一种方法,这就是学习历史。” 中国医学通史是迄今国内外最全面最权威性的医学史著作。“鉴古知今,继往开来!”了解医学的发展规律,拓宽知识面,加深对西医与中医发展的了解,促进中西医结合,面向未来,开拓创新。疾病病因内因(遗传、免疫,心理,衰老)外因(生物,物理,化学,社会)生活方式 (内因外因) 致病条件3、什么是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损伤发生抗损伤反应;

3、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患者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和对环境适应能力降低。 天花 smallpox 天花病毒 poxviridae othopoxvirus 天花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性疾病斑疹、丘疹、疱疹、脓疱,最后结痂、脱痂,遗留痘疤人类的起源即伴随着疾病的发生,人类和疾病结下不解之缘。人类疾病的发生、传播、流行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时代或者一个社会的疾病流行方式是由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决定的;所以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就有其独特的疾病谱(在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特别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疾病谱)。疾病的流行又深刻

4、地影响了文明的进程、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生物学特性。史前人类的疾病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疾病营养不良寄生虫病外伤很少有传染病农耕社会的疾病农耕社会的疾病人畜共患病传染病的流行 肠道、空气、昆虫城市形成:居住高度集中,人口密切接触, 商旅、战争导致传染病暴发和流行 欧洲黑死病(鼠疫)1346-1353 年欧洲暴发鼠疫(黑死病,black death),死亡2500万人,人口减少1/3。现代社会:传染病流行的全球化趋势 病毒传播速度等于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速度流行Epidemics 传染病的突然暴发(全球)大流行Pandemics传染病在世界各地突然暴发现代社会疾病人口统计学的改变Demographic

5、 生活环境的改变Environmental生活方式的改变Life style现代社会的疾病谱医疗技术的进步Med-technology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Epidemilogicaltransition生活环境污染水俣病 Minamata Disease生活方式病肥胖和代谢综合症原因:遗传、饮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 一、中国古代医学 远古(约距今300万年 )-1840 中国医学萌芽时期 远古夏.商.周.春秋(远古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 中国医学奠基时期 战国三国(秦汉时期)(公元前476公元265) 中国医学兴盛、发展、创新时期 晋唐宋金元(2659601368) 中国医学

6、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 明清(13691840) 二、中国近代医学 1840-1949 三、中国现代医学 1950-现在主 要 目 录一中国古代医学THE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一)中国医学萌芽时期 远古夏.商.周.春秋(远古公元前476)(二)中国医学奠基时期 战国三国(秦汉时期)(公元前476公元265)(三)中国医学兴盛、发展、创新时期 晋唐宋金元(2659601368)(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 明清(13691840)、医药学起源时期原始医学 远古公元前21世纪(远古夏,原始社会)、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奴隶社会)

7、(一)中国医学的萌芽时期(远古夏.商.周.春秋(远古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 医药学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原始群时代 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类刚从动物中分离出来,生产能力极低,依赖于自然界。他们采集植物的果实,挖掘根茎,猎取鸟兽为食物。 旧石器时代 人类已开始学会用火和保藏火种,并可以制作原始石器工具、逐渐制作骨针、兽牙、海蚶壳、鱼鸟骨等骨器。火为原始人类扩大了生活领域,增强了自卫能力,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解放的一个巨大动力。成为现代人。新石器时代 原始村落形成 ,开始驯养和繁殖动物并种植植物,由此产生和发展了最初的畜牧业和农业。石器、木器、骨器的制造,及纺织、编

8、织和陶器的生产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冶铜业、制陶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 医药学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居住:从“有巢氏”到“穴居”;从土窑地窑土屋、木屋、石屋。这些最初的居所建筑,对人类的卫生保健是十分有益的。 衣着:赤身裸体兽皮、树皮覆盖身体羽毛、树叶、茅草坡身皮衣纺织缝纫。衣着条件的改善,使人们既可以抵御寒暑,又可以防止蛇虫咬伤,可以说是人类保健史上的又一进步。 用火:从发现火自然火引用摩擦生火(人工取火)。它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火的使用,帮助人们御寒,使人类减少很多疾病

9、发生。 导引:成为体育疗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模仿动物姿态和人们劳作,经过加工发展而来。婚姻:原始群的两性关系杂乱血缘群婚(内婚制)氏族外婚(旧石器中期)相对固定的对偶婚有了人类,有了疾病,就有了卫生保健活动 医药学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人类最初的疾病 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动物咬伤、击伤、刺伤及骨折等骨伤疾病, 难产及新生儿夭折,食物中毒、肠胃病、皮肤病等。 在与这些疾病的斗争过程中,原始人创造了最初的医疗方法,这也就是医药的起源。 内服药的起源 人们将味美无毒的植物采集来作为食品,把有毒的植物用于制作毒药、毒箭,射杀猛兽。植物药、动物药知识的积累都离不开人们的长期生产实践和生

10、活实践。 “药食同源” 。接着积累了有关矿物药的一些知识 。外治法的起源 用树叶、草茎、泥灰涂敷在伤口 ,从而发现了一些外用药。 原始按摩法的起源 ,体表出血治疗方法。 热熨的起源、外科手术 、针灸的起源 、灸法的起源 有了人类,有了疾病,就有了卫生保健活动药物植物药从食物充饥开始动物药从获取动物食品开始矿物药从采矿和冶炼时代开始针灸针法:针的起源源于砭石的产生。灸法:灸的起源源于学会用火之后。外治法可能源于用泥土、香灰、树叶等敷裹伤口等的做法。 医药知识不断积累石刀:有锋刃,用于破痈排脓。新石器时代。 医药学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伏 羲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针具治病 神农为了发现

11、更多的药物,遍尝百草 许多史书均将神农尝百草作为医药的起始 黄帝和雷公等共论医药而创立了医学黄帝与岐伯等讨论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黄帝被认为是医家之祖,是最早向人们传授医学知识的人 后世将中医学称为“歧黄之学”,从事中医业者为“歧黄传人”。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 夏(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商(公元前16-公元前11世纪)西周(前11世纪-771年)东周(前770-221年) 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1、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 1)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 所载疾病的名称20余

12、种。大部分按人体不同部位来区分 如:疾首、疾目、疾腹、疾自、疾齿 有些则按生理功能失常命名 如:疾育、疾言 少数以疾病特征描述疾病 如:龋、蛊、疾年、雨疾等甲骨文中的:“蛊”字甲骨文中的:“龋”字 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 是这一时期我国医药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1、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 2)固定病名的出现 山海经已能据发病特点给以固定病名: 外科病:痔、痈、疽、癣 传染病:疫疾、蛊、疟、劳 精神疾病:狂、痴 内科病:痹、瘿、风3)对自然条件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 季节、气候、地理环境均对人体有影响4)对疾病的治疗手段丰富 食养、药疗、酒剂、针刺

13、火灸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2、医学理论的萌芽 1) 相关的几种哲学思想(四种)气、精、神:管子 是构成古代朴素人体生命学说的基本要素。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风、火、水;人有三宝:精、气、神。 气与精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神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阴阳:源于周易 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 相关的几种哲学思想的诞生对中医学提供了理论借鉴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

14、秋)1) 相关的几种哲学思想(四种)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系统 (肝心脾肺肾)的功能和关系注:这里的五脏也是个功能概念(称为藏象) 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1) 相关的几种哲学思想(四种)天人相应:礼记管子 “天人合一”。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2、医学理论的萌芽 2)病因学 医和“六气

15、致病说”-我国最早的病因学说 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四时、六气太过主要病因 “阴盛则寒,阳盛则热” 病理学说基本明确 情志对疾病的影响 重视自然致病因素、重视情志致病因素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3、药物知识的提高1)药物知识的积累 诗经:最早旁涉药物文献。 山海经:涉猎药物最多文献,堪称最早记载药物功用的书籍。2)酒的应用 夏.儀狄製酒 酒在医疗上的应用医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 夏商周时代,用粮食发酵成酒,酒用来治病。 “医”字从“医”+“殳shu”+ “酉you”而来,说明医与酒之间的关系。3)汤液的制作 商.伊尹制湯藥标志方剂诞生 相传商代伊尹创制

16、 单味药 到 复合药药物知识的积累和酒的应用以及汤液的制作对中医药制剂影响深远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4、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1)医学分科2)医事制度设医师之职官总管医药行政医生考核俸禄制度 按年终考核情况享受不同的待遇病历记录和死亡报告制度 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 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 重要意义:反映了先秦时期我国医学水平,把医疗列入国家朝政管理,有利于医疗经验的积累整理总结提高。5、古代医家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Bone Needle骨锥骨针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西周。可用于

17、外科手术。Bronze Knife青铜刀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Bronze Needle西周。可用于放血、刺病。青铜针Bronze Needle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秦汉时期 时代背景1、社会变革方面:(公元前476公元265,共730年)自春秋以来(公元前476年)东周统治者的周天子名存实亡秦国(公元前221前207年)的崛起,促进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西汉末年(公元9年)王莽篡位公元25年刘秀即帝为东汉220年三国时期(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 ) 公元265年西晋建

18、立,280年灭吴暂时统一中国。 2、先秦两汉时期的科学文化比较发达:(1)社会科学:哲学、文学、史学等(2)自然科学:天文历算、农学等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二)中国医学奠定基础时期公元前476公元265年(战国三国)秦汉时期,封建社会黄帝内经现存第一部医书内经的基本精神1、注重整体观念2、运用阴阳五行学说3、重视脏腑经络4、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5、注重疾病预防从理论上对以往的医学经验进行总结,标志中医学基础理论得到初步奠定内经素问灵枢各九卷,成书于西汉。(二)中国医学奠定基础时期神农本草经现存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的内容365种药物:植物药252味、动物药67味、矿物药46味

19、。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味养命以应天(君)中品120味养性以应人(臣)下品125味治病以应地(佐使)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我国药物学的知识神农本草经三卷,大约成书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临床上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二)中国医学奠定基础时期扁鹊(大约公元前5世纪)学术特点1、精通望、闻、问、切,尤以望诊和切诊著称2、精通内、外、妇、儿、老各科,随俗应变3、反对巫神。(二)中国医学奠定基础时期淳于意(约公元前215?)贡献1、创造“诊籍”,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2、记载了20种脉象,这是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3、指出练服五石的危害。4、谦虚、实

20、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中国医学奠定基础时期华佗(公元2世纪208年)贡献1、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2、首先应用中药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这在我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史上,也有重要地位。3、在内科方面,坚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4、提倡积极的体育锻炼,模仿动物的动作,创造了“五禽戏”,这是古代的医疗体操,也开创了运动仿生学的先河。(二)中国医学奠定基础时期五禽戏图某中医学院学生某某正在模仿猴子的动作,练习汉朝名医华佗所创立的保健运动五禽戏 (sina 03-06-18)(二)中国医学奠定基础时期董奉与杏林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

21、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如当时交州刺史吴士燮病危,延董奉诊治,以三丸药纳之口中,以水灌之,并使人捧、摇其头,经抢救而愈。董氏医德高尚,对所治愈病人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日久郁然成林,董氏每于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董奉以所得之谷赈济贫穷,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学家,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董奉(220-280),字君异,侯官(今福建长乐)人。(二)中国医学奠定基础时期(三)中国医学兴盛、发展、创新时期晋唐宋金元 2659601368 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 (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 中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创新 (公

22、元9601368年,宋金元)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1、医学理论的提高2、方书编撰3、药学的成就4、临证医学的显著进展5、中外医学交流朝代年限:(695年)晋:265420=156年西晋:265317(280年灭吴后统一)东晋:317420南北朝:420589=170年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386581年南朝:(宋、齐、梁、陈)420589年隋:581(灭北周)589(灭陈统一中国)618=38年唐:618907=290年 五代:907960=53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文明发展概况1、科学文化发展(1)文化多元化发展绘画、书法、唐诗、晚唐

23、五代词一一宋词之先河(2)科学全面发展农业、冶练术、雕版印刷术、地理、历法、 数学、桥梁建筑、城市建设2、宗教文化发展(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儒教:孔孟道教:老庄佛教:释加牟尼唯物主义南朝范缜(zhen)神灭论,形神统一唐朝柳宗元元气说唐朝刘禹锡“天人交相胜”,天人合一这些进步的唯物思想(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对医药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学发展特点1、临床医学发展的主流(有别于四大经典著作对基础理论的阐述)2、临床医学日趋专科化3、服石及反服石的斗争(服石于中唐平息)4、医学交流新发展与少数民族交流藏族与国外医学交流朝鲜和日本(完全移植中医);印度、越南、阿拉伯等国(医药学互

24、相影响,薏苡y仁、沉香、琥珀越南;乳香、没药、血竭、木香阿拉伯;龙脑香、郁金香印度)。5、兴办医学教育:(然而当时仍以家传和个人带徒为主要形式)唐朝四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教育机构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1 医学理论的提高王叔和: 脉经(西晋,公元三世纪)皇甫谧m : 针灸甲乙经(西晋,259年)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隋,610年)脉经针灸甲乙经巢元方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 脉经 第一次总结、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确立寸口脉法 归纳脉象 24种,规范脉象名称 阐述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脉证统一 不足: 体例不够严谨 “王脉、相脉、囚脉”唯心色彩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以原本形式传

25、世的第一部针灸专著 系统整理人体腧sh穴:349个(双穴300个+单个49个) 提出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方法 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 总结了针灸的临床治疗经验、按病论穴 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又为后世针灸的发展,提出和建立了规范诸病源候论反映了我国7世纪时医学理论与临证医学的发展水平, 对后世影响深远。 对疾病的记载广泛而详确 在病源认识上颇具科学性 对症候描述细致而准确 临证:临床验证或者临床操作 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2 方书编撰葛 洪: 肘后方 (283343)孙思邈: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581682)王焘do :外台秘要 (公元8世纪)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葛洪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肘后

26、救卒方简称肘后方。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1)对急性传染病有较高认识 最早描述天花病 最早认识沙虱病(恙虫病) 最早发现“疥虫”(2)“以毒攻毒”防治疾病首创用狂犬脑组织敷帖在被咬伤的创口上, 以防治狂犬病。 (3)所载治法“简便廉验”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1)重视医德修养、详述医德规范(2)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3)重视妇、儿疾病诊治(4)强调综合治疗,注重辨证用药(5)对药物的深入研究,后人尊称“药王”(6)倡导养生保健,强身长寿外台秘要(1)整理和保存了大量古代医学文献(2)搜集和整理了广大民间单、验方(3)对疾病认识和治疗有新发展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3 药学的成就陶弘景:

27、本草经集注 (452536)苏敬: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雷敩xio :雷公炮炙论服石、炼丹和制药化学陶弘景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1)本草经集注晋唐时期现存最早的药书 载药730味:神农本草经365味朱字(为原有)名医别录魏晋365味墨字(为新增) 创科学分类法:按自然属性: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7类按药效(主治功效):驱风药、利水药等沿用至今(2)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典(1)本草23卷(附目1卷):载药 844 味新增 114味(2)药图25卷(附目1卷):最早创用药图图文并茂,为历代沿用(3)图经 7卷:对药图文字说明,内容丰富、准确(3)雷公炮炙论 我国

28、现存第一部炮炙学专著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4)服石、炼丹与制药化学服石:是指长期服用一种石性药方,据说服用后可以使人心境开郎,体力增强。经常服用的药物:石钟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五石散”,服后身体烦热“寒食散”春秋战国:治疗手段两晋南北朝:服石风气东晋药丸炼丹术,以采矿和冶金技术为基础。先秦:“仙丹灵药”,长生不老西汉:铅提炼成丹东汉:炼丹之风盛行,最早的炼丹文 献周易参同契晋代:葛洪著抱朴子,记载有化 学实验,如丹砂烧之成水银, 积变又还成丹砂。唐代炼丹术:轻粉、红升丹,白降丹影响:一是炼丹术传入欧洲,启发和促进近代化学的产生;二是提供了外用中药的炼制方法。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4 临

29、证医学的显著进展 由于长期的经验积累,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临床成就较多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479520)现存最早的伤科学专著:唐蔺ln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790850)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唐昝zn殷yn 经效产宝(852)现存最早的小儿科专著:唐颅囟经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5 中外医学交流 唐代医学水平世界领先,与国外医药交流频繁。朝鲜、越南、日本、阿拉伯国家都派留学生学习中国医学,印度医学传入中国。朝鲜、日本:汉方医学体系印度:玄奘zng介绍印度医学。印度眼科、药物、按摩法及“四大说”传入我国。阿拉伯:中国的药物、脉学、炼丹术传入阿拉伯,又经阿拉伯传入西方,

30、阿拉伯的一些药物如乳香、没药、血竭、木香传入我国。鉴真(688763)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中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创新(公元9601368年,宋金元)1、医证设施的进步2、大型医书的编撰3、医学理论的丰富和创新4、本草学的发展5、医学各科的成就宋金元 时代背景 (408年)宋:9601279=319年(汉族) 北宋:9601127年(汴州开封) 南宋:11271279年(临安杭州)辽:9161125=209年(契丹族)金:11151125灭辽1127灭北宋1234年=119年(女真族)元:(1234灭金)12711279灭南宋1368 =97年(蒙古族)北 宋开封蒙 古西 辽西 夏吐蕃诸部金南宋大理

31、金皇统二年,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开封杭州北京北京宋金元时期 社会背景宋代经济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有显著进步。北宋时期的三大发明:火药、罗盘针、活字印刷术,对世界经济文化起到巨大作用,尤其是活字印刷术的改进和造纸业的发达,有力促进了医药著作的出版和普及推广,为文化医药事业创造了有力条件。宋代理学盛行,推动了学术理论研究的风气,也影响到医学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中医理论的演变。中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创新宋金元时期 医学发展特点 1、宋金元政府对中医药的极大重视,儒医的出现,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和临证经验的总结,使中医学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

32、2、国家设有完善的医药卫生机构,制订了一系列的医事制度和法规; 3、医学著作大量出版(因为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4、临证医学的全面发展; 5、学派的形成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朱丹溪); 6、中外医药交流日渐频繁。 中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创新1、医证设施的进步翰林医官院开设国家药局校正医书局太医局校正医书局翰林医官院中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创新2、大型医书的编撰(1)太平圣惠方宋王怀隐等(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北宋裴宗元,陈师文等校订编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3)圣济总录北宋曹宗孝等中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创新3、医学理论的丰富与创新运气即五运六气,是古代认识人与自然及其相互关

33、系的一种模式。五运即木火土金水。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运气形成时代较早,但在唐以前对医学影响不大。唐代王冰将“运气七篇”补入到内经后,开始为人重视。北宋中期,校正医书局重编了王冰注释的内经以及太医局将运气列为考试的基本科目之一,北宋末年,运气学说又被宋徽宗提出而影响更大,把通晓运气学说视为掌握天地大道和养生治病的基本功。运气学说根据天干地支和五运六气来推定岁气,由岁气推定某年某气盛,易得某种病,以及治疗得原则和方法。运气学说中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创新医者及年代学 术 思 想学 术 流 派治 疗 方 法刘完素(河间)(11201200)火热论认为伤寒各证多与火热有关六气皆能化火寒凉派治疗伤寒病症,以

34、清热通利为主,善用寒凉药物张从正(子和)(1156 1228)攻邪论一经致病,既可攻邪,邪去病止,不可妄用补药。攻下派主张攻邪用 汗、吐、下三法李杲go (东垣)(1180 1251)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把内科疾病概括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补土派善于运用补上、中、下三焦元气,以补脾胃为主,朱震亨(丹溪)(1281 1358)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有常: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相火有变:相火妄动、煎熬真阴滋阴派提倡滋阴降火,善用滋阴降火之剂金元四大家中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创新嘉佑本草1083味药本草图经933幅图自己收集的药方证类本草4、本草学的成就官修本草宋李昉等开宝本草宋掌禹锡等嘉佑本草

35、宋苏颂本草图经注:官修-官府主持编写 官修本草个人著作:北宋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中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创新5、医学各科的成就病因学:南宋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人体解剖学:北宋吴简欧希范五脏图北宋杨介存真图法医学:南宋宋慈洗冤集录世界最早法医学著作针灸学:宋王惟一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铸造针灸铜人,世界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开始。中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创新5、医学各科的成就外科和骨科:南宋陈自明外科精要强调外科用药应根据脏腑虚实,因证施治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腕关节脱臼整复法 前臂骨折治疗小夹板固定 颈椎骨折脱位悬吊复位法 创立“曲针”缝合 提倡麻醉施术妇科学: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36、内容丰富的总结性的妇产科专著,为后世所用 妇科调经、众疾、求嗣三门 产科胎教、候胎、妊娠疾病、难产、产后五门小儿科: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系统的论述了小儿生理病理 生理:“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病理:“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治疗:宜“柔润”,反对“大下,大补”中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创新1、医学理论的提高2、药物学发展3、人痘接种术4、王清任与医林改错5、医案及医学丛书编辑6、临床各科的发展7、西洋医学在中国传播明清 时代背景明: 13681644年=276年1368年,朱元障自封明太祖称帝,建都南京1421年,迁都北京1473年,修整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西藏:明称乌斯教

37、。明设立乌斯教藏指挥使司台湾:明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地区澳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谎以借地晾晒货物为名,骗占澳门岛,至1999年12月1日归还中国清:16441840(鸦片战争)1911=267年1616努尔哈赤做大汗,建金1626皇太极改女真人称为满州人,建蒙古八旗1636顺治称帝,建“清”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1911(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公元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明清 文明发展概况1、文学与哲学文学“八股文”制度、“文字狱”哲学唯心(理学)与唯物斗争著名古典小说明清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梦2、科学技术与

38、文化郑和七下“西洋”西方传教士利马窦、汤若望、南怀仁等先后来中国,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机械等知识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对农业科技贡献突出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手工业技术专著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记见闻记录 世界最早大型类书的出版永乐大典:古代中国最大类书,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现存古代规模最大、用处最广的类书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明清医学发展特点1、产生多项医学创造和发明如创“戾l气”说和温病学说、人痘接种术等2、总结前人、编撰大量医籍如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串雅等3、外医药交流空前频繁郑和七下西洋(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1、医学理论的提高温补派

39、和寒凉派学术之争温补派:反对以寒凉药攻伐肾阳,强调温补肾阳的重要性寒凉派:反对温补派倡用峻补辛热药剂的主张温病学派的形成、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多种外感急性热病总称叫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一)吴有性(又可)温疫论(二)叶桂(天士)与温热论(三)薛雪(生白)与湿热条辨(四)吴瑭(鞠通)与温病条辨 (五)王士雄(孟英)与温热经纬(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医者及年代简 介学术成就代 表 作内 容吴有性(又可)15801660字又可,江苏吴县人创立“戾气”说温疫论疫病是由“戾气”所引起戾气是物质性的,可以采用药物制服戾气从口鼻而入,致病与否取决于戾气的量、毒力与人体的抵抗力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

40、的疾病不同,侵犯脏器部位也不同人类与禽兽的瘟疫是不同的痘疹与疔疮等外科化脓感染也是戾气所致。叶桂(天士)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温热论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发展了“辨舌、验齿、辨斑疹、白 ”的温病诊断方法。薛雪(生白)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江苏吴县人对湿热病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湿热条辨对湿热病发病机理、证候演变、审证要点及有关疾病的鉴别作了阐述。充实了温病学的内容。吴瑭(鞠通)17581836字鞠通,江苏淮阴人创立“三焦辨证”法温病条辨区分温病与伤寒,明确温病学说范围创三焦辨证:“温病由口鼻而入上焦病不治,则传中

41、焦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创大量治疗温病方剂:“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承气汤等王士雄(孟英)18081668字孟英,浙江钱塘人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气两大类温热经纬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气两大类。新感:依卫气营血传变治疗:先清气,后清血伏气:按自里出表传变治疗:先治血,后治气温病五大家列表(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2 药物学发展元明徐用诚本草发挥1384明朱橚救荒本草 1406明兰茂滇南本草 1476明王纶本草集要 1492明陈嘉谟本草蒙筌 1565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清刘若金本草述 1666清汪昂本草备要 1694清吴仪洛本草从新 1757清严西亭等得配本草 1761清

42、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1802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1848(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1) 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1518l593年),字东壁,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人成书年代:1578年,1596年刊行第一版篇幅:52卷,16部,60类,1892种药,1千余图,1万余方编写:以证类本草为蓝本成就:总结了16世纪前我国药物学纠正以往本草书中错误提出当时最先进的分类法:按“从贵至贱”原则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纠正了一些反科学的见解,对“服石”成仙批判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辑录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2) 本草纲目拾遗 清赵学敏(17191805)成书年代:1802年

43、(17651802)篇幅:载药921种,其中 716种为新增成就:又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药物学专著总结了1802年以前药物学成就提示用生物进化的观点观察、认识生物的变化和发展对本草纲目进行了纠正和补充收载了许多民间特效药吸收了一些国外药物知识附:清赵学敏串雅记载许多有疗效的走方医经验(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3 人痘接种术1)发明时间:最晚16世纪或更早我国在16世纪时就已经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得病者死亡率非常高。严重损坏人容貌的麻子,就是感染天花后留下的点点疤痕。天花大约在汉代由战争的俘虏传入我国。古医书中的“豆疮”、“疱疮”等都是天花的别名。长期以来,人

44、类对于天花病一直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我国古代人民在同这种猖獗的传染病不断作斗争的过程中,于明代发明了预防天花的方法人痘接种法。 (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3 人痘接种术 2)方法:痘衣法:取天花患儿贴身内衣,给健康未出痘的小儿穿着二三天,以达种痘之目的。鼻苗法浆苗法、旱苗法、水苗法 痘浆法 将天花患儿的新鲜痘浆,以棉花蘸塞入被接种对象的鼻孔,以达种痘之目的。旱苗法 取天花痘痂研极细末,置曲颈根管之一端,对准鼻孔吹入,以达种痘之目的。水苗法 取痘痂20-30粒,研为细末,和净水或人乳三、五滴,调匀,用新棉摊薄片,裹所调痘苗在内,捏成枣核样,以线拴之,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通常至七日

45、发热见痘,为种痘成功。 (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3 人痘接种术3)影响 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有效地保护了我国人民的健康,而且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俄国医生来到北京学习种人痘的方法,不久又从俄国传至土耳其,随即传入英国和欧洲各地。18世纪中叶,人痘接种法已传遍欧亚大陆。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是我国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 1796年英国人琴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1805年传入我国。因为牛痘比人痘更加安全,我国也逐渐用种牛痘代替了种人痘,并改进了种痘技术。(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4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清王清任1830医林改错王清任亲自观察疫病而死的小儿尸体3

46、0余具,并多次赴刑场,察看犯人的尸体,再通过动物解剖加以参证,历时42年,王氏自认为脏腑内容已明晰,于是将其观察结果绘成图形,撰成医林改错2卷。成就外科发展解剖学内科善用补气活血、通瘀活血法,创多首活血方剂:如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5 医案与医学丛书编辑病案格式建立1、西汉淳于意发明“诊籍”2、明韩愗韩氏医通1522年病案包括“六部分”:“望神色、闻声音、问情状、切脉理、论病原、治方术”3、明吴昆脉语1584年病案格式规定“七部分”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的编著1、全书唐孙思邈千金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最大的一部医

47、学百科全书2、类书清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最大的类书3、丛书清吴谦等医宗金鉴最大、第一部医学丛书(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6 临证医学的发展 内科外科与骨伤科针灸眼科(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1) 内科特点:不同学术流派的论争出现:温补派和寒凉派对内科病的总结和医著空前增多明胡慎柔慎柔五书虚痨病明汪绮石理虚元鉴虚劳专书明清卢之颐痎ji疟论疏疟疾专书明清喻昌(嘉言)医门法律论有腹水等清熊笏h 中风论中风专书清王清任医林改错(1830)(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2)外科与骨伤科特点:理论知识提高发明外科手术与外伤科医疗工具著述空前增多 (一) 外科正宗“痈疽瘿瘤”四

48、大证提倡内外兼治,主张外科手术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创用多种外科手术法与器械记述了多种肿瘤是代表明以前外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二)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伤科“跌打损伤”四大证记载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创造和改革了多种固定器械总结了清代以前伤科学经验(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3)针灸1、明高武1529年成就:著针灸聚英4卷汇集了16世纪前10余种针灸文献的理论和治疗经验主持铸造男、女、儿童针灸铜人各一座,作为定穴标准。2、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内容:论述了经络、穴位、针灸手法与适应证;并介绍针纺综合治疗经验;保存了部分针灸文献。(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4)眼科审视瑶函又名眼科大全(

49、1644)1、 明清傅仁宇2、内容:眼科医案、五轮八廓;金针拨白内障及钩、割、针、烙等眼科手术尤长。(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7、西洋医学的早期传入十六世纪中叶,西方天主教教士来华,把一些欧洲的科学文化知识陆续传人中国。当时先后来华的有:利玛窦、龙华民、艾儒略、汤若望、邓玉函、罗雅谷等。他们译著一些天文、水利、医药书籍,如邓玉函、罗雅谷译泰西人身说概和人身图说,为欧洲传入我国较早的解剖学书籍。(四)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中国古代医学-总结 中国医学萌芽时期 远古夏.商.周.春秋(远古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 中国医学奠基时期 战国三国(秦汉时期)(公元前476公元265) 中

50、国医学兴盛、发展、创新时期 晋唐宋金元(2659601368) 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 明清(13691840) 特点:1)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奴隶制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及劳动分工而出现的。2)宗教文化和文学促进了古代医学的发展。3)古代医学渗透着较浓厚的为奴隶主阶层服务的色彩。统治者拥有御医或其他职业医生专门为其治疗。4)由于受古代生产力及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古代医学知识多来源于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并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适应。虽然能用一些自然哲学知识解释人体和疾病现象,但是大多数早期的医学理论缺乏实验根据,而且夹杂着唯心主义和迷信思想,妨碍了医学的发展。简答题1.什么是医学?答:

51、古今中外不少的哲学家、医学家及科学家给医学下过不同的定义。其中我国的科学技术辞典指出:“医学是指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医学与自然科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科学有着密切联系,因为医学所研究的是与自然和社会相互联系着的人。简答题2为什么说有了人类就有了医和药?答:原始医学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在以植物充饥的生活体验中,逐渐体会到可食植物的营养价值及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如中国人发现大黄能泻下,麻黄能平喘止咳)和毒性。人类还认识到熟食促进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了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并发现一些动物的内脏(如肝脏)、血液和骨髓可治疗某些疾病。在狩猎和畜牧业的发展

52、中,人类积累了一些简陋的创伤救护疗法;部落或氏族间的殴斗所造成的死伤也促进了创伤外科的救治水平的提高。在治疗工具方面,基本上是生产与生活工具。由此可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医和药。二中国近代医学中国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 (公元18401949年)中国近代医学中国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公元18401949年) 1、西医的传入 2、中国近代医学体系的形成 3、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4、近代中医药学 5、革命根据地的卫生工作1、西医的传入A建立诊所和医院郭雷枢(Thomas RColledge,17971879)最早建议英美教会界雇佣传教士作为来华的先驱。1830年第一个把医疗作为传教手段的教会团体(基

53、督教美国公理会国外布道会总部)在中国活动。美国基督教派往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医生彼得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带到中国。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由沿海进入整个内地。1、西医的传入B开办医学校1886年医药传道会在广州建立第一所教会医学校博济医学校,此后美国安立甘会于杭州成立广济医学校。1887年英国伦敦会于香港成立爱丽斯纪念医院,并于同年8月成立医学校(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前身),第一届有两名毕业生,其中之一是孙中山先生。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带到中国。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由沿海进

54、入整个内地。1、西医的传入C吸引留学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我国近代史上掀起了第一次留学高潮。中国留学欧洲学医的第一人是黄宽中国女子留学习医的第一人是金韵梅1896年中国向日本派出第一批留学生13人他们学成回国后大都成为各个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的骨干,对当时的医疗卫生事业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带到中国。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由沿海进入整个内地。1、西医的传入D翻译医书和出版医学刊物西医书籍的编译是早期西医传入的另一重要途径。斯坦顿(Stannton G)将皮尔逊所著种痘奇法译成中文,于1815年出版。合信在中国助手协助下,在18511858年间编

55、译了全体新论、西医略论、内科新说、妇婴新说和博物新编。英国人德贞翻译、编著了大量西医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书籍,主要的有:西医举隅y 、全体通考等英国人傅兰雅,1861年来华任香港圣保罗书院院长。他与赵元益等合作翻译的医书主要有儒门医学、西药大成、法律医学等,其中法律医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法医学的书籍。海关医报(Customs Medical Reports)是我国西医药期刊的篙矢。 1871年,在上海创办,刊载疾病调查报告和医学论文,该刊是研究近代我国医学发展概况和流行病学的宝贵资料。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带到中国。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由沿海进入整个内

56、地。2、中国近代医学体系的形成A医疗卫生行政机构的创建医药管理法令和法规也相继颁布:如解剖尸体规则(1913)、传染病预防条例(1916)、卫生行政系统大纲(1928)、中华药典(1931)等。2、中国近代医学体系的形成B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建立新式学校:中国第一所医学校:1881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医学馆建立教育体系: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不久教育部颁布了大学令(壬子学制),废除封建教育,建立近代教育体系。1924年2月公布国立大学条例。我国的医学教育逐步纳入了正规的教育体系。一批医学校的设立:这一时期,北京、直隶、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先后设立一批国立或公立医学校。2、中国近代医学体系的形成C医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创立和发展科学团体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它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出版科学期刊、组织专题研究和讨论等,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学进步。3、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A疾病防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调查和防治其它临床学科的发展外科: 1930年牛惠生在上海徐家汇创立了中国第一所骨科医院。1937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骨科小组,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