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课件_第1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课件_第2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课件_第3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课件_第4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9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第1页,共36页。第9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9.1 综合自然地理学应用研究的目的及领域9.2 综合自然地理学为农业服务的研究9.3 综合自然地理学为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服务的研究9.4 景观生态建设9.5 区域开发研究9.6 生态建设与生态评估9.7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第2页,共36页。9.1 综合自然地理学应用研究的目的及领域9.1.1 综合自然地理应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综合自然地理学产生于实践并在为生产建设服务中不断发展。禹贡将我国划分为九州管子地员篇对我国土地进行系统划分和评价任美锷的建设地理学竺可桢黄秉维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与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

2、用研究密切相关。第3页,共36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应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依据综合自然地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第4页,共36页。9.1.2 综合自然地理学应用研究的领域综合自然地理学形成了为农、林、牧、渔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区划、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土地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规划与管理、景观规划与设计、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等传统应用研究领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入21世纪除上述应用研究领域外,在退化土地整治、区域生态安全、生态建设与生态评估、自然灾害的评价与综合防治、土地变化的环境效应、重大工程的环境评价与预测等方面也进行

3、研究。第5页,共36页。9.2 综合自然地理学为农业服务的研究研究自然综合体的结构特征和其生产潜力是获取预期农业产量的前提条件。自然综合体的整体性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和自然综合体的系统观点是综合自然地理学服务于农业的认识论基础。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从属于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农业生产依赖于自然综合体的整体特征和效应,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农业生态因子的整体效应。第6页,共36页。 9.2.1 综合自然区划在农业上的应用综合自然区划的目的主要是为农业服务,是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农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区划的共同特点:以地域分异规律为理论基础,重点考虑与植物生长有关的光、热、水、土资源

4、和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有意识的挑选对农业有重大影响的指标,并结合大农业对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各区域特点与规律对农业的重要影响。第7页,共36页。农业综合自然区划与一般的以认识地域分异规律而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的划分的区别两者在区划目的和结果上均有所不同,后者的目的在于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农业综合自然区划可能在一般自然区划基础上划分出应用性的农业自然亚区,也有可能对后者的区划界限做出变更和修正。第8页,共36页。9.2.2 土地系统研究在农业上的应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的土地研究在农业上的应用侧重于在划分土地类型的基础上,开展土地评价和土地变化研究,为合理利用和配置土地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和措施。土地

5、类型的划分是基础,对土地类型的评价实际上是土地类型分类与制图研究在农业上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土地变化研究又为土地类型的动态评价提供了信息。第9页,共36页。(1)土地类型研究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的土地类型划分应侧重考虑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土地自然因子和利用特点,并参照某种特殊目的选择适宜的指标进行分类划分。盐土地和碱土自然属性不同,但在农业上属于盐碱地一种土地类型;选择柑橘适宜种植地,在一般土地类型划分基础上还应根据越冬条件的不同进一步划分。第10页,共36页。编制农业土地类型图,可依据研究区域大小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和相应的制图单位。省级以地方(土地系统)作为制图单位比例尺可选择1:25万1:100万

6、地、县级以地段(限区)作为制图单位比例尺可选择1:1万1:10万县级以下行政区以地块(相)作为制图单位宜选用1:1万的比例尺第11页,共36页。(2)土地评价的农业应用针对农业应用的土地评价是依据某种目的、选取对农业生产有影响的指标对土地类型的生产潜力或适宜性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土地潜力评价是对某一区域各种土地类型的评价,评价时侧重于考虑土地的自然属性。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针对某种土地类型进行评价,需综合考虑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宜胶地评价、宜柑橘地评价、茶叶地评价第12页,共36页。(3)土地变化研究的农业应用土地变化在农业上的应用模式主要是通过对区域内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监测、驱动力分析、

7、土地变化的影响与效应研究,为保护耕地、探索适宜的农业生产模式提供决策支持与建议。第13页,共36页。9.2.3 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研究1)农业自然资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农业自然资源具有整体性、区域性和有限性特点。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关键在于实现其综合开发利用和准确把握利用方向。农业自然资源评价主要考察资源的丰度和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以便为区域内农业发展方向提供支持。第14页,共36页。2)农业生态环境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包含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稳定的、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可用,二是要有健康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系指影响农业生产与

8、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价与农业自然资源评价相比较,前者更侧重于水、土、气、生等环境质量评价。第15页,共36页。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的一般步骤分析本地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确立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确立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和权重;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并划分出等级;提出相应的农业发展对策和建议。第16页,共36页。9.3 综合自然地理学为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服务的研究9.3.1 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主要通过评价项目开发的自然条件和项目的环境影响来体现,在项目方案设计时也需要参照某种级别的土地类型图或自然区划图。道路工程和水利工程建设区是一种自然综

9、合体,该综合体的某些自然环境对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必有限制或者有利的因素。第17页,共36页。在作一般工程评价时,通常以景观作为基本评价单位,并编制景观级的应用自然区划图,然后逐个评价,完成景观的工程评价分类。在工程设计时,可以限区作为评价单位,以反映限区的土地类型图作为工程评价的底图进行地方性条件评价。在特定目的的工程评价时,比如公路工程评价,选择针对性强的地域性标准进行评价很重要。中国公路自然区划第18页,共36页。9.3.2 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城市体系布局、城市用地评价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应用最多的还属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主要从工程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

10、候条件、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第19页,共36页。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将在分析上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按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对用地在工程技术与经济性方面进行综合质量评价,以确定用地的适用性程度,为正确选择和合理组织城市建设和发展用地提供依据。通常将城市建设用地分成三类。 一类用地即适于修建的用地。 二类用地即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 三类用地即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第20页,共36页。9.4 景观生态建设 景观生态建设主要由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管理构成。 景观生态规划注重景观的资源和环境特性,强调人是景观的一部分和人类干扰对景观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的可持续性。 9

11、.4.1 概念 自然优先原则、持续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其中综合性原则充分利用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原理。 9.4.2 原则第21页,共36页。 1、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 2、景观生态调查 3、景观的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 4、景观功能区划分 5、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 6、景观生态分类与制图 7、景观生态规划评价与实施 9.4.3景观生态规划 需要一个综合的方法论体系,其内容包含景观生态调查、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等各方面,主要步骤包括:第22页,共36页。9.5 区域开发研究9.5.1 区域开发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1、区域开发的对象是区域。 2、区域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地域性和战略性很强

12、的工作,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子系统的运行。从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区域开发的基础之一是对区域内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充分研究。第23页,共36页。9.5.2 区域发展战略 1、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 区域发展战略具有综合性、区域性、长远性、阶段性、层次性的特征。区域发展战略是基于自然、社会、经济等各个系统展开的综合性谋划。是区域开发中带有全局性、决策性的重大谋划,对于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24页,共36页。2、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含五部分内容:区域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布局和措施,其核心在于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即战略目

13、标和战略布局及措施。战略目标是在战略期内的发展目标和总方向,具有相对稳定性,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步骤和手段。3、区域全息发展战略模式 A、从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特征来看,可分为点域发展战略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网络发展战略模式。B、从区域发展的优势来看,有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市场导向战略模式。C、从区域开发导向来看,有资源结构开发导向模式、产业结构开发导向模式、技术结构开发导向模式、贸易结构开发导向模式以及人才开发导向模式。第25页,共36页。 地域结构变换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各种结构的确定性匹配研究 (2)、区位因素分析 (3)、区域外围背景结构研究 (4

14、)、区域发展战略抉择第26页,共36页。9.5.3 区域规划 1、区域规划的内涵 广义区域规划是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所进行的总体部署。 狭义的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与国土整治有关的建设规划。 区域规划,其目的都是在分析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综合布局各种资源和生产力,以促使区域自然资源的永续开发利用、区域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实现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27页,共36页。 2、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从区域规划的实践发展来看,区域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区域开发规划、区域发展规划与区域建设规划。 区域规划需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15、: 对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和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区域的优劣。 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对区域内的工农业生产进行布局规划。 对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进行规划。 交通、供水等基础设计进行规划。 在分析人口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进行环境规划。第28页,共36页。3、国土整治 (1)、国土整治的含义 国土整治也称为国土开发整治,是指依据自然和经济规律及社会发展要求,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基础上,运用经济、技术、法律等措施,对国土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其根本目的在于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及其活动的最佳地域分布,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第29页,共36页。(2)、国土整治的

16、主要内容 国土整治主要包含三项工作:国土规划、立法和管理。国土整治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战略性特征。第30页,共36页。9.6.1 生态建设 (1)生态建设的理解 生态环境就是该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各种影响因子的综合,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系统。生态建设指遵循生态系统、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管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农业、林业、水利等综合措施对脆弱生态环境与退化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治理、恢复和重建工作。 9.6 生态建设与生态评估第31页,共36页。(2)生态建设的研究内容 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的防治、水污染防治、

17、大气层保护和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等。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恢复与重建试验和示范研究;森林与草地等植被的人工重建;气候变化与恢复中的植物多样性研究;恢复重建生态效益和评价研究;生态过程研究等。 (3)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A、因地制宜原则。 B、人地和谐原则。 C、综合性原则。(4)我国的生态建设的发展第32页,共36页。9.6.2 生态评价 生态评价是基于对生态环境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组成的综合系统进行的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 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四部分: 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 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预测; 生态系统的管理。第33页,共36页。9.7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 自然灾害是导致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资源与环境破坏的自然变异事件,是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1 、致灾因子研究与减灾 2 、自然灾害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1)总体上哪些自然灾害有危害性;(2)对每一种灾害威胁的地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