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工作过程和评价指标课件_第1页
运输工作过程和评价指标课件_第2页
运输工作过程和评价指标课件_第3页
运输工作过程和评价指标课件_第4页
运输工作过程和评价指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公路运输工作过程和评价指标 1运 输 组 织 学*第一节 公路运输过程及基本术语2运 输 组 织 学*一、运输生产过程1运输生产过程的涵义运输生产过程即是指运输过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运输过程(运输全过程):是指从准备运输旅客、货物开始,直到将客、货送到目的地下车(船、飞机)、卸货,并办完一切商务手续为止的全部运输活动。狭义的运输过程:是指劳动者直接运用运输工具,完成旅客上车(船、飞机)入座或货物装载,运输工具承载后运行,将旅客、货物运送到预定目的地下车(船、飞机)或卸货的运行过程。3运 输 工 程2运输生产过程的构成 以公路运输为例,公路运输生产全过程构成: (1)运输准备过程

2、 是指运输客、货前所进行的全部准备工作过程。如:运输经济调查与运输工作量预测; 营运线路开辟、营运作业站点设置;运力配置、运输生产作业计划安排等;4运 输 工 程即狭义的运输过程。它又分为旅客上车入座(货物装车)、车辆负载运行、旅客下车(货物卸车)三个主要环节以及必须的车辆调空作业等。基本运输生产过程是最主要的工作过程,需要经过许多作业环节才能完成。 (2)基本运输过程基本运输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准备工作;装载工作;运送工作;卸载工作。5运 输 工 程(3)辅助运输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运输过程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辅助生产活动。主要包括车辆技术保养维修、站务工作、运行材料(如燃料、润滑油、轮胎等)的

3、组织供应与保管工作、运输劳动组织工作等。 6运 输 工 程汽车运输工作过程 汽车运输过程是指利用汽车使货物或旅客的位置发生转移的过程。通过运输,货物或旅客被移动一定距离,即完成运输工作。 7运 输 工 程PABCDLV1LL1LV2LL2LL3 汽车由停车场P到起运地点A准备装货或上客,称为准备工作阶段;完成货物装载或上客的过程称为装载工作阶段;把货物或旅客由A点运送到B点称为运送工作阶段;将货物卸下或使旅客下车,称为卸载工作阶段。 一个完整的运输过程如图所示。8运 输 工 程 准备、装载、运送、卸载四个工作阶段构成一个完整循环的运输过程或运次。 若在B点卸载完毕后,又在原地装载或上客,而后运

4、送至目的地C点卸货或下客,也构成一个运次,但由于从B点到C点的运输过程中缺少了准备工作阶段,称为不完整循环过程或运次。 如果车辆在完成运输工作过程中,又周期性地返回到第一个运次的起点A,该过程称为周转。 一个周转可由一个或几个运次组成。周转的行车路线称为循环回路。9运 输 工 程 如果在完成运输工作的过程中,车辆自始点行驶到终点,中途为了部分货物的装卸和部分旅客上、下车而停歇,则这一运输过程称为单程或车次。 就运输对象而言,单程(车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次构成。 10运 输 工 程二、 公路运输生产要素指进行公路运输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因素 公路场站运输设备(车辆)运输对象(旅客、货物)动力

5、通信;经营管理人员和经营机构等。 11运 输 工 程公路是一个线性工程构造物。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涵洞等基本建筑物组成要求:平顺的线形,和缓的纵坡, 坚实稳定的路基, 平整和防滑性能良好的路面等。(一)公路12运 输 工 程13运 输 工 程公路的类型根据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将公路划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在25 000辆以上,具有特别重要政治、经济意义,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全部立体交叉并全部控制出入口的公路。一级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为5 00025000辆,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可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

6、交叉的公路。14运 输 工 程二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 000 5 000辆三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在2 000辆以下四级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在200辆以下 所谓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汽车数量,它是衡量道路交通运输繁忙程度的一种尺度。在我国以中型载货汽车作为统计交通量的标准单位,其它车种需要折算。 折算系数以中型载货汽车为1;带挂车的载货汽车及其它大型车辆为1.5;小汽车包括轿车、吉普车、摩托车为0.5。15运 输 工 程简称为“7918”网,具体路线是: 首都放射线7条: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南北纵线 9

7、条: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东西横线 18条: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7射9纵18横的国家高速公路网16运 输 工 程 “五纵” 同江三亚, 长约5 700km; 北京福州, 长约2 540km; 北京珠海, 长约2 310km; 二连浩特河口, 长约3 610km; 重庆湛江, 长约1 430km。“七横” 绥芬河满洲里, 长约1 280km; 丹东拉

8、萨, 长约4 590km; 青岛银川, 长约1 610km; 连云港霍尔果斯, 长约3 980km; 上海成都, 长约2 770km; 上海瑞丽, 长约4 900km; 衡阳昆明, 长约1 980km。五纵七横的国道主干线公路网17运 输 工 程一纵三纵四纵一横五横四横六横七横二纵二横三横二横五纵18运 输 工 程按行政管理体制,公路按所在位置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运输特点,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五个等级。19运 输 工 程(二)站场设施客运站功能:发售客票、候车服务、调度车辆、组织乘客上、下车。分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日发送量:1

9、0000 以上 500010000 20005000 3002000 300以下设施设备:站前广场、停车场、发车位、站房及车辆维修车间和材料库20运 输 工 程货运站设于仓库、工业区或铁路货运站及货运码头附近。功能:货物的组织与承运、中转货物的保管、货物的交付、货物装卸。类型:零担站、零担中转站、集装箱货运中转站。停车场功能:停放与保管运输车辆,车辆维修、加油。21运 输 工 程22运 输 工 程(三)公路运输车辆载客汽车客车、轿车;座位车、卧铺车;大型、中型、小型;载货汽车微型、轻型、中型、重型特种车救护车、消防车、工程车、起重车、洒水车23运 输 工 程24运 输 工 程从车头型式来看有平

10、头式和长头式25运 输 工 程就车厢结构而言,有厢式、敞车和平板式26运 输 工 程就整体结构而言,有单车(整体式)、拖挂车和汽车列车(铰接式)之分27运 输 工 程28运 输 工 程(四)公路运输对象旅客长途旅客、短途旅客;货物按装卸方法:计件货物、堆积货物、灌装货物按运输和保管条件:普通货物、特殊货物按货物批量:小批货物、大批(大宗)货物29运 输 工 程(五)动力(六)通信通信设备的功能在于营运管理人员能迅速真实掌握运输服务的进展情况,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与运输效率,以及遇有突发事故时能迅速处理,以确保运输持续与安全。良好的运输通信设备应具备优良、迅速、操作简便、维修容易等条件。现代交通通信

11、方式多样,如电话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等。 30运 输 工 程交通运输的构成,人是最重要的一个构成要素。良好的运输管理与组织,必须具备组织体系与制度完整、分工合理、调度指挥灵活等条件,以有效利用所有运输设备的运力,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业的功能和作用,满足社会的运输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七)经营管理人员和经营机构31运 输 工 程三、公路运输工作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是指由国家的社会制度及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影响因素。地理自然条件是指气候的变化及地表自然环境等构成的影响因素。道路条件是指由道路和交通情况所决定的影响因素。道路条件还包括道路线型、路面质量32运 输

12、 工 程组织与技术条件是指运输经营单位本身的组织水平与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影响因素,他们对汽车运输工作效益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包括车辆的运行制度和行车工作人员的工作组织制度。运输对象条件是指由运输对象特性和要求所决定的各项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运输对象的性质、种类和批量。33运 输 工 程四、汽车运输基本术语1、运次。包括准备、装载、运送及卸载几个工作环节在内的一个的运输过程。完整循环运次、不完整循环运次2、车次(单程)。如果在完成运输工作的过程中,车辆自始点行驶到终点,途中存在车辆停歇并存在货物装卸或旅客上下,则这一运输称为车次或单程。运次与车次分别是两种不同运输过程的计量单位,运次适用于直达运输

13、过程,车次适用于沿途有“收集”和“分散”的运输过程。34运 输 工 程PABCDLV1LL1LV2LL2LL3 汽车由停车场P到起运地点A准备装货或上客,称为准备工作阶段;完成货物装载或上客的过程称为装载工作阶段;把货物或旅客由A点运送到B点称为运送工作阶段;将货物卸下或使旅客下车,称为卸载工作阶段。 一个完整的运输过程如图所示。35运 输 工 程 准备、装载、运送、卸载四个工作阶段构成一个完整循环的运输过程或运次。 若在B点卸载完毕后,又在原地装载或上客,而后运送至目的地C点卸货或下客,也构成一个运次,但由于从B点到C点的运输过程中缺少了准备工作阶段,称为不完整循环过程或运次。 如果车辆在完

14、成运输工作过程中,又周期性地返回到第一个运次的起点A,该过程称为周转。 一个周转可由一个或几个运次组成。周转的行车路线称为循环回路。36运 输 工 程 如果在完成运输工作的过程中,车辆自始点行驶到终点,中途为了部分货物的装卸和部分旅客上、下车而停歇,则这一运输过程称为单程或车次。 就运输对象而言,单程(车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次构成。 3、 运量。汽车在每一运输过程中,所运送的货物重量称为货运量(t);所运送的旅客人数称为客运量(人次)。 客运量和货运量统称为运量。37运 输 工 程4、 周转和周转量。若车辆在完成运输工作过程中,又周期性地返回到第一个运次的起点,那么这个运输过程称为周转。周

15、转量是指运量与货物或旅客移动的距离之积,单位为tkm或人km。5、 运输量(或产量)。运输量(或产量)是汽车运输所完成的运量及周转量的统称。运输量(或产量)包括运量和周转量两种指标。 运量周转量货运量(吨)客运量(人次)吨.公里(t.km)人.公里(人.km)运输量38运 输 工 程6、车日。是指运输企业的在册营运车辆在企业内的保有日数。 停驶车日(Up)U= Ai Dii=1ni按相同保有日数划分的车辆组别n 上述车辆组别的数量Ai 某一组别的营运车辆总数Di某一组别的保有日数度39运 输 工 程某企业有营运车辆30辆,4月21日报废5辆,4月26日调征外用5辆,求该企业4月份的营运车日。解

16、:4月份的日历天数为30天i=1, A1=5, D1=20i=2, A2=20, D2=30i=3, A3=5, D3=25U = 520 + 2030 + 525 = 825车日40运 输 工 程 企业所有营运车辆的车时总数,等于营运车辆与其在企业保有日历小时数的乘积。 按照车辆的技术状况和工作状况,总车时(T)可分为工作车时Td和停驶车时Tp。 车辆在运输工作中具有行驶和停歇两种状态,所对应的车时分为行驶车时Tt和停歇车时Ts。行驶车时Tt包括重车行驶车时Tt1和空车行驶车时Ttv。 根据引起车辆停歇的原因,停歇车时Ts包括装载车时T1、卸载车时Tu、技术故障车时Tst及组织故障车时Tso

17、。 7、车时(车辆小时),是指营运车辆在企业内保有 的小时数。 41运 输 工 程42运 输 工 程第二节 汽车运用程度评价的单项指标43运 输 组 织 学*汽车运用程度评价指标,按其评价范围可以分为评价指标综合指标汽车运输生产率汽车运输成本时间利用指标行程利用指标速度利用指标载质(客)量利用指标单项指标动力利用指标44运 输 工 程一、车辆时间利用指标 采用“车日”和“车时”这两个复合指标作为统计车辆工作状况和确定车辆时间利用程度指标的基本计量单位 用以反映车辆时间利用的指标主要有:完好率、工作率、总车时利用率和工作车时利用率。45运 输 工 程一、车辆时间利用指标1完好率( )完好率是指统

18、计期内企业营运车辆的完好车日与总车日的百分比。是一种车辆技术管理指标,表示车辆的技术完好状况和维修工作水平完好率与非完好率( )是互补指标,即两者的和是100%。 +=100%46运 输 工 程一、车辆时间利用指标完好率公式提高措施:合理组织车辆维修工作;提高维修工作水平;合理选择和利用车辆;提高驾驶技术;适时处理报废车47运 输 工 程一、车辆时间利用指标2工作率( )工作率是指统计期内工作车日与总车日的百分比,反映企业总车日的实际利用程度,故又称工作车率或出车率。工作率与停驶率( )是互补指标,即两者的和是100%。48运 输 工 程一、车辆时间利用指标提高工作率的措施 提高完好率; 提高

19、运输组织水平,加强调度工作; 加强货源组织,多揽运输业务;49运 输 工 程一、车辆时间利用指标3总车时利用率()总车时利用率是指统计期工作车日内车辆在路线上的工作车时与总车时的百分比,50运 输 工 程一、车辆时间利用指标对于单辆车辆在一个工作车日内的总车时利用率为 式中 Td车辆一个工作车日内在路线上的工作时间(h)。用以表示平均一个工作车日的24h中,有多少时间用于出车工作,因此,也称作昼夜时间利用系数。实践表明:采取适宜的运输组织形式,如多班运输,是提高车辆总车时利用率的有效措施。51运 输 工 程一、车辆时间利用指标4工作车时利用率()工作车时利用率是指统计期内车辆在路线上的行驶车时

20、与路线上的工作车时的百分比,即统计期内车辆的纯运行时间在出车时间中所占的百分比,又称出车时间利用系数。提高工作车时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是最大阴谋地减少车辆在路线上的停歇时间。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提高企业的装卸机械化水平及运输组织工作水平。52运 输 工 程例1:某企业一辆载货汽车,3月份工作车日24天,有3天保修,4天待运,3月份该车总工作时间为180小时,线路行驶120小时,求上述4个指标53运 输 工 程注:总车时利用率与工作车时利用率通常只作为辅助指标,和有关评价指标(如里程利用率)结合使用54运 输 工 程二、车辆速度利用指标速度是指每单位时间内的行驶里程1技术速度(t) 技术速度是指车辆在

21、行驶车时内的平均行驶速度,即在纯运行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里程,用以表示车辆行驶的快慢,计算公式为式中 车辆的技术速度(km/h);L 车辆行驶距离(km);Tt车辆行驶时间(h),包括与交通管理、会车等因素有关的短暂停歇时间。55运 输 工 程技术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驾驶技术水平车辆结构及动力性能道路交通情况运输距离及气候条件56运 输 工 程二、车辆速度利用指标2运送速度(c) 运送速度是指车辆在运送时间内,运送货物或旅客的平均速度,用以表示客、货运送的快慢,也是评价运输服务质量的一个指标。计算公式:式中 车辆的运送速度(km/h);Tc车辆自起点至终点到达时刻所经历的时间(h),不包括始

22、末点的装卸作业(上、下客)时间,但包括途中的各类停歇时间。57运 输 工 程运送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速度企业的组织营业水平行车人员工作水平旅客乘车秩序和货物装卸技术水平58运 输 工 程二、车辆速度利用指标3营运速度营运速度是指车辆在路线上工作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车辆在出车时间内实际达到的平均速度,用以表示车辆在路线上工作时间内有效运转的快慢。计算公式: 式中 车辆的营运速度(km/h);Td车辆在路线上的工作车时(h);Ts车辆的各类停歇时间(h),包括始、末点的装卸作业或上下旅客车时。59运 输 工 程二、车辆速度利用指标3营运速度营运速度也是反映技术速度利用程度的指标。营运速度既受技

23、术速度的限制,又受工作车时利用率的影响,三者之间的关系为:60运 输 工 程思考:技术速度(t)、运送速度(c)和营运速度()大小顺序是怎样的?61运 输 工 程营运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速度运送速度运输过程的组织行车人员制度装卸作业手段及现场工作条件办理行车文件手续的繁简等等62运 输 工 程二、车辆速度利用指标4平均车日行程( ) 平均车日行程是指统计期内,全部营运车辆平均每个工作车日内行驶的里程, 是以车日作为时间单位计算的综合性速度指标,计量单位为km。计算公式为: 式中 L车辆在统计期工作车日内的总行程(km); 63运 输 工 程二、车辆速度利用指标 4平均车日行程由于 所以,平

24、均车日行程指标是一个反映营运车辆在时间和速度两方面利用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64运 输 工 程例2:续上例:始末点站装卸货物30小时,总空驶800公里,重驶4600公里,求各个速度某企业一辆载货汽车,3月份工作车日24天,有3天保修,4天待运,3月份该车总工作时间为180小时,线路行驶120小时。65运 输 工 程三、车辆行程利用指标车辆的行程利用指标,即里程利用率(),是指统计期内车辆的重车行程与总行程的百分比,用以表示车辆总行程的有效利用程度。计算公式为式中 L统计期内车辆总行程(km); 统计期内车辆的重车行程(km); 统计期内车辆的空车行程(km)。空车行程包括空载行程和调空行程66运

25、 输 工 程影响因素:运输任务的空间分布运输过程的组织所用车辆对不同运输对象的适应能力67运 输 工 程例3:某市汽车运输公司2001年平均营运车数200辆,车辆工作率80%,平均车日行程300km, 全年空车行程为4380000km, 试计算该公司2001年营运车辆的里程利用率。68运 输 工 程四、车辆载质(客)量利用指标1重车载质(客)量利用率() 重车载质(客)量利用率是指车辆在重车行程中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与重车行程载质量的百分比。重车行程载质量是指车辆重车行程的载运能力。重车行程载质量的计算方法,是以每辆车的重车行程分别乘以其额定载质(客)量加总求得。69运 输 工 程四、车辆载质(客

26、)量利用指标(1)静态的重车载质(客)量利用率: 是按一辆营运车的一个运次(班次),来考察其载重能力的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P某运次(班次)车辆实际完成的周转量(tkm)或(人km);P0某运次(班次)车辆的重车行程载质量(吨位公里或客位公里);q车辆实际完成的载质(客)量(t或人);q0车辆额定载质(客)量(吨位或客位),也称额定吨(客)位。70运 输 工 程例4:某额定载质量为 8吨位的货车某运次实际装卸货物4t,某额定载客量为45客位的客车某班次实际载客40人,求这两辆营运车的重车载质(客)量利用率。解:货车的重车载质量利用率为客车的重车载客量利用率(也称满载率)为71运 输 工

27、程四、车辆载质(客)量利用指标(2)动态的重车载质(客)量利用率 是按全部营运车辆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运次,综合考察其载重能力利用程度。可按下述公式计算: 式中 统计期内所有营运车辆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之和(tkm)或(人km); 重车行程载质量(吨位公里或客位公里)。 72运 输 工 程例5:十一月份某企业A车(额定载质量为5吨位)总行程为6400km,其中重车行程4460km,共完成货物周转量22160tkm;B车(额定载质量为5吨位)总行程为6300km, 其中重车行程4200km,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8160tkm;C车(额定载质量为10吨位)总行程为6000 km,其中重车行程3600 km,

28、共完成货物周转量36000tkm。试计算ABC 三车的重车载质量利用率。解: A、B、C 三车十一月份的重车行程载质量之和为 (44605 + 42005 + 360010)吨公里=79300吨公里 A、B、C 三车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之和为 (22160 + 18160 + 36000)tkm =76320tkm由此可知其载重能力没有被充分利用,则ABC 三车的重车载质量利用率为73运 输 工 程四、车辆载质(客)量利用指标2实载率() 实载率又称载质(客)量利用率,是按全部营运车辆一定时期内的总行程计算的载重能力利用指标,是指汽车实际完成的周转量占其总行程载质(客)量的百分比,用以反映总行

29、程载质(客)量的利用程度。 实载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总行程载质量(吨位公里或客位公里)。 74运 输 工 程四、车辆载质(客)量利用指标对于单辆车或一组吨(客)位相同的车辆,则其实载率可表示为 因此,实载率是反映车辆在行程利用和载质量利用方面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75运 输 工 程例6: 求例5中A、B、C 三车十一月份的实载率。解:A、B、C 三车十一月份的总行程载货量为 即三辆车在十一月份总行程可能完成的最大运输工作量为123500吨位公里,但其实际完成的运输工作量为76320tkm,所以,其实载率为76运 输 工 程五、车辆动力利用指标车辆的动力利用指标即拖运率( ),是指挂车完成的

30、周转量与主、挂车合计完成的总周转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统计期内挂车完成的周转量(tkm); 统计期内主车完成的周转量(tkm)。77运 输 工 程78运 输 工 程小测验:一辆额定载重量为5吨的货车,某日出车6小时,共完成5次运输任务,其中全天空车行程为20公里,计算 、79运 输 工 程作业: 某企业一辆10吨的货车,5月份工作20天,4天保修,其余待运。该月该车总工作时间为280小时,会车等耗费10小时,始终点站装卸30小时,办理行车手续10小时。该月总空驶1000公里,重驶8400公里,完成60000吨公里的产量,求该车该月的各单项指标80运 输 工 程第三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

31、的计算与分析81运 输 组 织 学*运输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量,是汽车运输企业反映营运车辆运用效率的综合指标,通常用单车期产量、车吨(客) 位期产量和车公里产量表示。单车期产量是指统计期内平均每辆车所完成的货物(旅客)周转量,它反映汽车单车运用的综合效率;车吨(客) 位期产量是指统计期内平均每个吨(客)位所完成的货物(旅客)周转量,它反映汽车每个吨(客)位运用情况的综合效率;车公里产量是指统计期内车辆平均每行驶1km所完成的货物(旅客)周转量。82运 输 工 程一、汽车运输生产率及计算(一)单车期产量指标1单车年(年、季、月、日)产量 A 平均营运车数(辆),是指统计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营

32、运车辆数,可按下式计算:83运 输 工 程例7 某汽车货运公司9月1日有营运货车400辆,9月10日租入营运车5辆投入营运,9月15日有10辆报废车退出营运,9月25日又有6辆新车投入营运,到月底再无车辆增减变动,9月份共完成货物周转量7 988 000tkm。求该货运公司的单车月产量。解:该公司9月份的总车日数为U=(40030+521+661016)车日=1l 981车日84运 输 工 程2单车车时产量单车车时产量是指运输车辆的工作生产率和总生产率。工作生产率是车辆在路线上平均每一工作车时所完成的运量或周转量,又称为工作车辆生产率;总生产率是指车辆平均每一总车时所完成的运量或周转量。按运输

33、形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载货汽车、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工作生产率和总生产率。85运 输 工 程(1)载货汽车的工作生产率和总生产率1)工作生产率 载货汽车的运输工作通常是以运次为基本运输过程加以组织,在一个运次当中:周转量 Pc=q0Ll货运量 Qc=q0 =L/ vt + tlu 工作时间 tc =tt + tlu =Ll / vt + tlu =Ll / L运量周转量86运 输 工 程2)总生产率平均每一总车时内车辆在线路上的工作车时为:Td=Ud Td24UUdTdU24=d 则总生产率为: 以货运量表示的总生产率; 以货物周转量表示的总生产率87运 输 工 程(2)公共汽车的工作生产率和

34、总生产率1)工作生产率 公共汽车(含公路客运)一般以单程(也称车次)为基本运输过程进行组织。公共汽车工作生产率,是指平均每工作车时车辆所完成的客运量或乘客周转量,用以评价公共汽车在线路上工作车时内的利用效果。 88运 输 工 程(2)公共汽车的工作生产率和总生产率1)工作生产率 乘客交替系数是指在一个车次时间内,各路段平均载客客位中,每客位实际运送的乘客人数,以车次的线路长度Ln与平均运距之比表示,即89运 输 工 程2)总生产率 90运 输 工 程(二)车吨(客) 位期产量指标车吨(客) 位期产量是指统计期内平均每个吨(客)位所完成的周转量,包括车吨(客) 位年产量、车吨(客)位季产量、车吨(客) 位月产量及车吨(客) 位日产量等多个指标。91运 输 工 程用车吨(客) 位期产量指标反映和比较车辆运输生产率时,可以消除不同车辆额定吨(客) 位不同的影响。其中,车吨位日产量和车客位日产量指标,在反映和比较不同单位或不同时期的运输生产率时,既可消除车辆不同吨位或客位的影响,也可消除计算期日历天数可能不一致的影响。因此,车吨(客) 位日产量指标,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汽车运输企业生产组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92运 输 工 程(1)按周转量与平均总吨(客) 位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