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课件_第1页
第7课时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课件_第2页
第7课时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课件_第3页
第7课时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课件_第4页
第7课时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课时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 运动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和局限性。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兴起的背景;中华民国的成立;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兴起的背景;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精神。 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开始标志: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天国兴

2、衰资政新篇 3意义(1)扫荡了王朝的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2)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二、三、四”巧记速记史观史论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侵略的任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可能领导革命走向成功。实录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经济上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组织上难以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辛亥革命 兴中会 2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高潮和胜利(1)时间:

3、1911年10月10日。(2)经过: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3)结果:成立了 ;定国号为“ ”。(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3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成立,定都南京。(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 就任临时大总统。北京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二、二、三”史观史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实录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颁

4、布的,其中三权分立制参照了美国,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规定,有利于从法律上限制即将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实录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因此从最终结果上看,辛亥革命失败了。1.“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1)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递交“ ”密约。(2)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召开 ,欧美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2“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过程(1)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5、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 、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五四爱国运动 二十一条巴黎和会曹汝霖(2)高潮: 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工人成为主力军,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初步胜利:北京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五四精神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 精神。(3)五四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上海科学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三新”实录一五四运动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

6、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成为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实录二五四运动的结果:五四运动并未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五四运动只能说取得了初步胜利,不能说取得彻底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因为它肩负了民主革命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属于近代民主革命的范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而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与探索,它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成为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角度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

7、代特点提示:(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除了阶级矛盾激化外,还与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有关。(2)从西方传来的宗教思想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都是与历史上的旧式农民战争不同的。(3)太平天国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后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是历史上单纯的旧式农民战争所没有的新情况。(4)太平天国的领袖后期还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因素。角度 太平天国由反孔到尊孔(2011课标,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

8、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解题思路答案A1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流传着“洪秀全智惩清兵”等七个短篇故事,歌谣有“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等10多首。这些资料的研究价值在于()。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B太平天国运动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C清政府军队不堪一击D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答案A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

9、主革命。中国同盟会是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纲领后来被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但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辛亥革命 角度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提示:(1)在政治上,它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了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3)在文化上,人们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

10、,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4)在国际上,在二十世纪初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角度2 从不同史观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提示:(1)从革命史观来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从现代化史观来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从社会史观来看: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变革。角度 临时政府的政

11、体架构(2011江苏单科,6)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点拨辛亥革命后成立的中华民国,是按照美国共和制模式确立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是并未完全照搬美国模式,如并未实行联邦制,而实行责任内阁制等,排除B项,答案为A项。C项不符合史实,袁世凯虽任临时大总统,但没有西方民主观念,排除C、

12、D两项。答案A2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请回答:(1)图1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一种局势?(2)你如何理解图2中的内容?(言之成理即可)(3)图3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4)上述宣传漫画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或观念?答案(1)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2)共和观念激荡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革命顺利发展中隐藏着失败的危机。(只要言之成理,总结出2条以上即可)(3)国家主权在民。(4)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革命的主力,五四运动

13、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给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五四运动 角度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提示:五四运动是以青年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它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2)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3)它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

14、新阶段。(4)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五四精神作为一面旗帜,永远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奋勇向前。角度 “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影响的比较(2011新课标全国卷)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点拨解答时联系“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分别发生的时代背景、领导力量以及斗争方式等。B项是次要原因;C项不是原因;D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公车上书时西方民

15、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者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答案A3阅读下面材料: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五四”运动研究综述请回答:(1)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2)材料反映的是五四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新文化运动中哪些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答案(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社会风俗

16、的变化。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5年17考)辛亥革命 第一层级考情感悟辛亥革命是近代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失败原因和教训、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以及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成为考查的核心内容广东、江苏、海南、全国文综在此处多次命题第二层级深层探秘从历史角度:开启民主共和新纪元,实现了中国由王朝体制向民族国家体制的重大转变。对于推动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现实角度:“敢为天下先”的辛亥革命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纪念辛亥革命有利于弘扬民族主义,团结两岸同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17、兴辛亥革命重大周年纪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示范1】(广州模拟)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于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第一部全景式表现辛亥革命波澜壮阔历程的大型史诗电影辛亥革命于2011年9月上映。影片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A宣统帝下诏退位 B武昌城内枪声大作C五色旗迎风飘扬 D西方国家支持孙中山革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推翻清政府,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五色旗都是辛亥革命剧中必不可少的情景,A、B、C三项正确。答案D【示范2】(原创题)2012年3月11日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纪念日,南京各界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纪念中国近代化

18、进程中的这一里程碑。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仿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B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D它建立了总统制民主共和政治体制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D项说法错误。答案D(5年9考)五四运动 第一层级考情感悟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结合新情境考查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口号及所体现的“五四精神”的内涵结合新情境考查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口号及所体现的“五四精神”的内涵 第二层级深层探秘从历史角度: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由学生发起、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是对社会主义

19、的历史选择,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准备了条件从现实角度:其所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深刻影响和推动着20世纪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口号【示范3】(原创题)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回顾党的历程,五四运动成为一个绕不开的时代节点,中国知识精英正是在这个节点开始重新寻找新的方向。这里的“新方向”可能指的是()。A无政府主义 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 D十月革命道路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成为宣传的主流,自此中国革命的道路逐渐走上了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故答案选D项。答案D【示范4】(抚顺调研)在五四运动众多口号中最有可能不会出现的是()。A“内惩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反对“国联”不合理决定答案D(5年6考)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层级考情感悟 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农民阶级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