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第13讲_第1页
自然地理第13讲_第2页
自然地理第13讲_第3页
自然地理第13讲_第4页
自然地理第13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3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及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程内容.结合实例,解释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 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 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思维导图.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主要表现形式表现影响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禽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使被搬运的物质堆积卜来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使地

2、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主要外力作用和典型地貌(1)风化作用作用因素发生区域作用结果示例图温度、水、风、生物普遍风化地貌,如球状花岗岩地貌(2)侵蚀作用作用因素发生区域作用结果示例图流水湿润半湿润区的坡度较大地区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峡谷)、瀑布等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冰川局纬或局山地区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等海浪海岸地区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3)堆积作用作用因素发生区域作用结果示例图流水湿润半湿润区的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地区流水堆积地貌,如冲积匣、冲积平原、三角洲风力干旱、半干旱区风积地貌,如沙丘、沙垄冰川高纬、高山地区及冰川滑过地

3、区冰磺地貌、冰磺湖等海浪海岸地区海积地貌,如沙滩、贝壳堤等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与地理环境判定判定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地貌与气候类型(1)峰林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2)冰斗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最为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3)沙丘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堆积地貌地貌与自然灾害冲积扇泥石流“V”型谷一一滑坡、泥石流冲积平原一一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 卜土壤盐碱化(华北平原)沙丘一一荒漠化地 理 实 践 力外力沉积规律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流水沉积、风力堆 积、海浪沉积均遵循以上规律,而冰川沉积则为杂乱堆积。.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

4、侵蚀地貌河谷发展阶段侵蚀类型地貌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卜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 型(A)中期向卜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谷拓宽,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B)成熟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变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翌(C)河谷发育的时空差异方 法 技 巧河流侵蚀岸与堆积岸的判断方法(1)河道平直段,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来判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道平直段的右岸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相反。(2)河道弯曲的河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来判断。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惯性,在惯性的影响

5、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 所示。(3)根据聚落点和港口区位来判断。河流堆积岸处泥沙沉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可以作为 农业用地和聚落点;侵蚀岸处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据此可以判断河流侵蚀 岸和堆积岸。(2)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堆积地貌,有三种类型:组成部分分布形成机制地貌特点洪积一冲积平原山前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 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一水流 变慢,搬运能力降低一洪积扇或冲 积扇f连接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

6、堆积物颗粒由粗变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曲岸侵蚀,叱堆积一水下堆积体 f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 弃一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平原河口地区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 减慢一泥沙堆积一三角洲相连形成 三角洲平原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汉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风力地貌风蚀蘑菇上部粗卜部细沙丘和沙垄剖面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平面部分沙丘呈新月形分布区域沉积物颗粒由上风向至卜风向,由粗到细风力侵蚀地貌风力堆积地貌(2019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在图1所示贺兰山东麓,部分沟谷两侧的岩壁上有历代先民凿刻的岩画(图2中甲所示)。长期以来,沟谷两侧岩石的破损对岩画构成

7、了威胁。当地哪些自然条件导致了岩石破损严重?答案 昼夜温差大;多风沙天气;降水集中;岩壁陡峭;多地震。(答出三点即可)学 科 关键能 力 提升(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和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答案 位置:贺兰山东麓;事件:岩壁有岩画,岩石破损威胁岩画;由图知,甲位于黄河以 西,宁夏范围内;求问岩石破损的自然条件,并非求问岩石被破坏的地质作用过程。(2)破题:解答上题,你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答案 宁夏的气候特征;贺兰山所处的地质基础;外力作用的发生原理和条件。(3)解题:解答上题从哪些方面分析?答案 从物理风化、风力及流水侵蚀、陡峭地形和地质灾害等角度分析和描述区域特征,而 不是描述风化

8、和侵蚀过程。考向一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推断地貌的成因.(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o图中的沙岭沙山(29.5 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答案 C解析 由沙山的物质组成(松散沙粒)和垄槽相间的地形特点可知,该地貌是典型的风力作用地貌(风积地貌和风蚀地貌)。考向二结合地貌变化,

9、考查外力作用的发生和变化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2019全国文综n)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 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24题。 TOC o 1-5 h z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B.沼泽化A.水土流失C. 土地沙化D,盐碱化答案 2.B 3.C 4.C解析 第2题,据材

10、料信息可知,河流源头位于大兴安岭,流经山前平原。山麓地带地势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山前平原,故山前平原为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B正确。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构造运动营造了该区域的整体构造地貌, 而流水沉积则主要促成了山前平原的形成,故A错误。冰川作用多形成冰斗、角峰、冰川谷等地貌,故C错误。风力作用不能形成冲积平原,故 D错误。第3题,洼地增多增大的时间处于河流断流期间,该地山前平原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气候干旱,加之人类活动影 响,河流出现多年断流。在风力作用下,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逐渐形成风蚀 洼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洼地不断增多增大, C正确;

11、地面沉降通常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 洼地是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而成,故A错误;河流断流期间,流水侵蚀作用、冻融作用微弱,故B、D错误。第4题,由上题可知,洼地增多增大是风力作用造成的,为风力侵蚀的 结果,风力侵蚀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流失,导致周边地区的土地沙化,C正确;断流期间,难以发生水土流失,故 A错误;断流期间,不易造成沼泽化,故 B错误;盐碱化 主要是蒸发旺盛导致的,故 D错误。(全国文综I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5 7题。.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

12、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答案 5.C 6.B 7.D解析 第5题,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这样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

13、形成贝壳堤。第 6题,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第 7题,由图可知,渤海湾 沿岸该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且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同时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海岸线位置多次变动。考向三结合地形地质剖面图考查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北京文综)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89题。8.该河谷()A.岩层比岩层形成年代早B.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 V”型,适宜修建水库9.本次洪水()A.水位上升时,河流

14、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答案 8.A 9.D解析 第8题,根据河流两岸岩层 和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在之下,故形成的年代较早。根据图例可知 为页岩,其硬度比 石灰岩硬度小,更易受侵蚀。从图示看,岩层是水平的,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河流底部有断层,故河流发育在断层上,其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从图示形态看,河谷不呈“V”型,在断层上也不宜修建水库。第9题,流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速呈正相关,河流的流量大,其流速相应的也大,故当水 位上升时,河流的侵蚀能力与搬运能力增强,堆积作用减弱,河水的含沙量会增大。河流的

15、侵蚀有侧蚀和下蚀两种,其作用分别使河床变宽和河谷变深,且由图可知,河床在中后期明 显加宽和变深。考向四 结合区域地形图考查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2017全国文综n)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 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011题。.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

16、要是()降水较少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A. B. C. D. 答案 10.C 11.B受独特的气候和山地特解析第10题,贺兰山东麓是我国洪积扇发育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 征影响。贺兰山东坡地处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贺兰山东麓坡度骤减,河流搬运能力急剧降低、碎屑物质大量堆积,因河谷众多,洪积扇能集中连片分布。第11题,形成甲洪积扇的河流主要流经北部低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小,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河流流程较长,沿途砾石持续沉积,至洪积扇部位以泥沙沉积为主。.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我国北方平原地区聚落一般规模较大,分布相对集中.人口较多。(2)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聚落一般规模较小,圆布相

17、对分散,人口较少。(3)图中表示山区聚落的是a,表示平原地区聚落的是 bo (填“a”或 b”).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对聚落形成的作用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为人们提供农副产品。方便人们对外联系和运输。(2)对聚落形态和分布的影响河网密布的平原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聚落多呈条带状。河流稀少的平原区,如华北平原区,聚落多呈团聚状或棋盘式,规模较大。山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势稍高(高于洪水水位)的地方,多呈条带状,分布较分散,规 模较小。如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的聚落。对土地的影响河网密布的平原区:耕地破碎,田块小。河流稀少的平原区:耕地连片地区,田块大。如华北平原

18、区。山区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小的河谷平原、冲积扇上。.山地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运输力式选择线路分布线路延伸方向表现首选公路,其次才是铁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原因与铁路相比,公路的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_地势相对和缓避开地势起伏大的地 区,以降低线路坡度说出该市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2017 4月浙江选考)重庆自古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答案 人口密集区;河流交汇处,铁路枢纽处;大规模商品集散地。学 科 关键能 力 提升(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依据是什么?答案 图中显示的是重庆市的主要城镇、交通线和河流。(2)破题:你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答案 重庆

19、是山城的地貌特点,交通线选址的影响因素,城镇的分布特点。(3)解题:解答上题从哪些方面分析? 答案 从地形、河流、人口分布等方面来概括城镇的分布特点。考向一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约34 33 N,114 49 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 ”。读图, 完成12题。.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B.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A.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下列有关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 .避免被风沙掩埋背风坡B.避免被风沙掩埋 迎风坡C.避免水灾 高地D.避免水灾远离河流答案 1.A 2,C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及图中等高线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

20、平原地区,有河流分布,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作用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从图中等高线变化可知,该地海拔上升,应为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故选 A项;如果是流水侵蚀作用,海拔应降低。第2题,从图中城市搬迁方向可知,城市从海拔低的地方搬迁到海拔高的地方,因为城市位于河流附近洼地,易出现水灾,故搬到高地,所以选 C项。考向二地形对交通的影响(江苏地理)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 一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

21、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 ”。读图,回答34题。.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双选)()A.多断崖、深谷B.多石灰岩溶洞C.多高山、陡坡D.多角峰、U形谷.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双选)()A.减轻冰川的危害B.减轻冻土的危害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答案 3.AC 4.CD解析 第3题,一般情况下,修路遇到深谷时要修建桥梁,遇到陡坡、高山时要开凿隧道。雅西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区多断崖、深谷、高山和陡坡。第 4题,雅西高速公路沿线没有冰川活动和冻土的分布,从材料中看,该区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等不利条件,另外,川西地区多暴雨,特别容易出现山崩、滑

22、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019湖北武汉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 50个圆形巨石(图乙),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万年到550万年的时间形成,大约要覆盖10米到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图丙)。(1)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机理。(3)

2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提供依据。答案(1)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后来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2)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这些裂隙又逐渐被其他物质填充。(3)圆石遭受风化、侵蚀或搬运作用;(全球变暖或地壳下陷,导致 )海平面上升淹没圆石。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摩拉基圆石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早期刚形成时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后来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第(2)题,圆石龟甲状花纹源于风化、侵蚀、堆积 等外力

24、作用。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这些裂隙又逐渐被其他物质填充。第(3)题,摩拉基圆石奇景的圆石暴露于水面之上,易遭受风化、侵蚀或搬运作用;(全球变暖或地壳下降,导致 )海平面上升,可能会淹没圆石,导致 该奇景消失。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侵河谷、沟谷、峡谷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侵蚀作用形成蚀作喀斯特地貌可溶性石灰岩在含有 CO2的流水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而形成的地貌用风力侵蚀地貌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岩石产生打磨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堆河流冲积扇(洪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

25、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卜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积作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河道变宽及海水 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用风力堆积地貌风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因受到阻挡等作用,风速降低,大量物质堆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冰川堆积地貌冰川携带大量物质堆积于某地,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磺地貌1 .读图,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答案 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解析 图1中甲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根据图 2分析,冰期时,西侧由于冰川侵蚀形成 (U型)谷地,后气

26、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峡湾属于冰川侵蚀 地貌。2 .(山东文综)下面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答案 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 积。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柴达木盆地是巨大的山间断陷盆地,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今天的柴达木盆地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气温变化剧烈。西北的南八仙有一系列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 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东南诺木洪附近的一片荒漠地带中,有数以亿计的贝壳同含有盐 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形成贝壳梁。下图为柴

27、达木盆地局部区域图。(1)分析南八仙地区地貌的形成原因。(2)推测诺木洪附近贝壳梁的形成过程。答案(1)该区域干涸的湖底表土因为水分的缺失而干缩裂开,强劲的西北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由于表土的坚硬程度差异,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土墩和沟槽,经过风力的长期作用形成了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2)柴达木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由海变成了湖,由于气候越来越干旱,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湖中贝类为生存转向中心水洼;诺木洪附近是当时湖盆低洼处,贝类成群结队地涌来,在此越积越多,随着干旱加剧(或河水改道),贝壳类全部死亡,形成贝壳梁。解析(1)该区域干涸的湖底表

28、土因为水分的缺失而干缩裂开,强劲的西北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由于表土的坚硬程度差异,而形成不同地貌。(2)柴达木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由海变成了湖,由于气候越来越干旱,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湖中贝类为生存转向中心水洼; 诺木洪附近是当时湖盆低洼处,贝壳在此越积越多,最后因干旱死亡形成贝壳梁。(2020常州调研)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该河流()A.水流湍急B.水量季节变化小C.右岸陡峭D.虚线为枯水期河岸.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I,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支流流速慢B.位于干流凹岸C.侵蚀作用强D.汇入处落差大答案 1.D 2,A解析 第1

29、题,读图可知,该河流河漫滩面积广大,说明河水流速较慢;西南地区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右岸为沉积岸,河床平坦;河漫滩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说明虚线为枯水期河岸。第 2题,支流位于河流干流的凹岸,河床陡峭,汇入处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 67级。据此完成34题。.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A.河流泥沙沉积出露河床B,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C.就地岩石风化D.台湾岛上风力搬运而来

30、.该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海水堆积B.流水堆积C.冰川堆积D.风力堆积答案 3.B 4.D解析 该沙丘的形成主要是受该地区盛行的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到山地阻挡,气流 抬升,风力减弱,最终泥沙下沉,堆积而形成的。(2019徐州调研)终磺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 过终磺堤后,冰水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示意终磺堤及 冰水扇。据此回答56题。.终磺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A.大小均匀B.层状结构C.棱角明显D.磨圆度好.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A.流水堆积、侵蚀一冰川堆积、侵蚀B.冰川堆积、侵蚀 一流水侵蚀、堆积

31、C.冰川侵蚀、堆积 一流水堆积、侵蚀D.冰川侵蚀、堆积 一流水侵蚀、堆积答案 5.C 6.D解析 第5题,终磺沉积物是冰川沉积物,是冰川侵蚀、堆积作用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大 小混杂,棱角分明,没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磨圆度较差。第 6题,冰水扇是冰川作用形成终 磺堤后,又经过冰川融水侵蚀、堆积形成的。(2020黄石*II拟)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前缘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

32、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79题。 TOC o 1-5 h z .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A. B. C. D.图中河流()分汉多易改道流量不稳定 多为地下暗河A. B. C. D.图中扇三角洲()A.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B .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C.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D.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小变大答案 7.D 8.A 9.C解析 第7题,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早期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表明三角洲前缘不

33、断向前延伸,后期自下而上由大到小,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后退缩,说明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D对。第8题,读图直接可看出,河流分汉多;由于沉积严重,现有河汉易淤浅,流量减少,直至淤塞改道,所以流量不稳定,易改道。第9题,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A错;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B错;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C对;流水沉积作用,先沉积大的再沉积小的,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D错。长江九江段位于江西省北部边境,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分界处。19632002年期间,该河段在人工护岸堤的作用下,两岸堤线已稳定。该河段河床演变受长江中上

34、游来水来沙影响显著,河床水深最大的部位称为深水槽,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下图示意 “19632002年长江九江段某断面河水深度变化 ”。据此完成1012题。 TOC o 1-5 h z . 19631972年河床断面的总体变化表明长江中上游()A.毁林现象严重B.森林覆盖率提高C.含沙量减少D.水库数量大增.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的南北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河床不断变窄B.河床不断变宽C.主航道变深D.主航道南移.针对19632002年期间该河床断面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A.北岸要加强堤防工程建设B.南岸要加强护岸工程建设C.长江中上游水库要加强拦水拦沙D.

35、长江下游要加强节约用水答案 10.A 11.D 12.B解析 第10题,由图可以看出,图中1972年河水深度总体较 1963年浅,说明这一时段内河床整体抬升,河流淤积严重,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A项正确;森林覆盖率提高,使其保持水土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减小,河床断面深度增加,B、C项错误;中上游地区水库数量增多,河水中的泥沙会在库区沉积下来,导致该河段泥沙含量减少,D项错误。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与1972年相比,2002年河床断面的深水槽位置距离北岸相对较远,深水槽位置南移,由于深水槽水深,可以航行大型船舶,说明主航道南移,D项正确;

36、河床变化情况、主航道变深均与深水槽位 置无关,A、B、C项错误。第12题,在所示期间该河段北岸河床变化不大,河床较浅,泥沙在北岸沉积相对较多,北岸堤坝相对安全,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深水槽位置不断南移,说明南岸受流水侵蚀严重,故应加强堤防建设,B项正确;从19722002年河床深度加深,说明上游来水泥沙含量减少,故无须加大拦水拦沙措施,C项错误;长江下游所采取措施与本断面河床变化情况关系不大,D项错误。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314题。13. 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

37、淤积的变化趋势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14.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答案 13.D 14.B解析 第13题,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延长。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缩短。图中两者距离19751978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故 D正确。第14题,19921997年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弱,黄河入海泥沙减少,只有 B项所述能出现这一现象。故B正确。. (2020新海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