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预设模式 第 课 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创立二、科举制的完善三、科举制的特点影响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4课想一想:科举制有什么弊端?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唐摭言考考你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A、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DDB 科举制度能从社会中下层吸收一部分人才加入各级统治机构,不但改变了封建政府中官吏成份结
2、构,给封建统治机构注入一定的活力,而且有助于缓和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笼络层知识分子,牢笼天下英才为封建统治者所用。 科举制对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文明和用人制度有影响吗?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这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考考你隋唐以来的历朝
3、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B答题完毕小结退出 那时候,进士及第是一种极大的荣誉,人称为“登龙门”。发榜之后,新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的曲江参加国宴,有时皇帝也在曲江边的楼上垂帘观看。宴后,这些新科进士还要在大雁塔下题名留念。又要遍游名园,以同榜年少者二名为“探花使”,探采名花。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还有很多高门权贵,到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很多新科进士充满了春风得意的情怀,有一首及第谣,反映了他们当时的心情:“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
4、香。”为什么唐朝统治者要组织新科进士,在京城长安参加曲江国宴,并在雁塔题名?大雁塔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地方政权通过推举选拔官员的制度。( )中央历史诊所(请判断并改正 )考试什么是科举? 1985年,著名学者庄昭先生将科举制定义为:“科举制度,是一种朝廷开设不同的科目,应试者于一定时间内投牒自进于州郡,州郡(或学馆)按所试才学之优劣,择其优者贡于朝廷,朝廷复又公开考试,并按所试才学之优劣,而决定选择或黜落的选用人才的制度。” 科举的考试方法,主要有口试,帖经,墨义,策论和诗赋。帖经,就是主考官任择经书中一页,遮盖全文,仅留一行,再裁纸为帖,盖上三、五字,令考生念出或写出这三、五字。帖经是唐代科举
5、的主要考法之一,各科考试,均须帖经。墨义,就是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策论,就是按策问临场撰文回答问题。这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考法。最后一种考试方法诗赋,即令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唐自开耀元年后,规定进士科必须试杂文二篇(一诗一文),然后试策。科举考试中的帖经、墨义、诗赋,是考试方法的重大发展,是现在的填空、简答、论述、作文等考法的源流。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为什么隋朝皇帝要用考试方法来选拔官员? 科举制的创立史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牛弘为吏部尚书,高构为侍郎选举,先德行,次文才,最为称职。隋
6、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始设进士等科考试取士,科举制正式创立。一、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二、科举制的完善三、科举制的特点影响阅读课文思考: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扩大国学规模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开创殿试武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4课科举制的完善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中
7、进士。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唐太宗对发展科举事业,很是自负。有一次,他见到新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继唐太宗之后,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有一年,她将应举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用了几天的时间。这是殿试的开始。武则天还让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武举。在武则天时,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有才学的人。有一年,玄宗在宫内亲自面试,发现合格者不到十分之一二。有个大官的儿子,虽素不知
8、书,却名列榜首。在皇帝亲试时,他手拿试纸,一天下来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人们笑称他“曳白”,即生拉硬扯什么都不懂的白痴。唐玄宗为此大怒,把主考官降了职。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4课一、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分科考试 隋炀帝:创立科举制二、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 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诗赋取士三、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 1、士人报名应试,应考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 2、考试定期举行,不心等候皇帝下达诏令。 3、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威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科举制的特点(重点)想一想 科举考试比原来的选官制度有什么进步? 与此前的用人制度相比较, 科举制
9、结束了魏晋以降凭家世高低取士任官的制度,它所体现的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世族官僚在人才荐举和考察时的营私舞弊,士人经由考试而入仕,为庶族知识分子开辟了广阔的入仕道路。想 一 想 唐玄宗以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好不好?为什么?科举制度间接扩大了教育范围,打破豪门贵族垄断教育的状况,刺激了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增加,也扩大了学习的内容,除四书五经外,有诗赋杂文,也有经史典籍,还有策论。由于科举考试注重文章辞赋,疏空迂阔,轻视和排斥实用技艺,既阻扼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学子们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只会舞文弄墨
10、,有才而无用。科举考试导致教书先生教条主义地传经引典,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和开发。科举制对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文明和用人制度有影响吗?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这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那时候,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为“登
11、龙门”。发榜之后,新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的曲江参加国宴,有时皇帝也在曲江边的楼上垂帘观看。宴后,这些新科进士还要在大雁塔下题名留念。又要遍游名园,以同榜年少者二名为“探花使”,探采名花。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还有不少高门权贵,到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许多新科进士充满了春风得意的情怀,有一首及第谣,反映了他们当时的心情:“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为什么唐朝统治者要组织新科进士,在京城长安参加曲江国宴,并在雁塔题名?大雁塔想 一 想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是谁?“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
12、尽白头”科举制度能从社会中下层吸收一部分人才加入各级统治机构,不仅改变了封建政府中官吏成份结构,给封建统治机构注入一定的活力,而且有助于缓和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笼络层知识分子,牢笼天下英才为封建统治者所用。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阅读有关科举的图文,想想科举制还有哪些局限性?宋人殿试图想一想:科举制有什么弊端?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唐摭言科举制度的局限和弊端科举制丝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一旦科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
13、,成了他们取得高官厚禄权势的门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科举考试的最终取舍是由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的,录取的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被录取。在这种情况下,重门第、通关节、科场舞弊、私门谢恩等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如太学博士吴武陵把杜牧的阿房宫赋交给主考官,请以第一人处之,崔郾说:“已有人”。议一议 科举制对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有什么影响?p16页“动脑筋” 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和科举考试相似的题型吗?你喜欢这种题型吗?一、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分科考试 隋炀帝:创立科举
14、制二、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 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诗赋取士三、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考考你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A、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DDB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地方政权通过推举选拔官员的制度。( )中央历史诊所(请判断并改正 )考试考考你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上学期第4周 晨昏线、地方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
- 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 Module 9 Unit 2 Happy birthday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上册
-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 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 Unit 4 My Favourite Subject Section A 1a~Pronunciation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2024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 分式15.3 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乒乓变奏曲》(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下册
- Unit2 English and Chinese Get started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茶道养生企业创业
- 【道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道法】人生当自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汽车维修质量保证制度
-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3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广州市卫生健康系统招聘“优才计划”考试真题
- 重点营业线施工方案
- 餐饮店菜品成本计算表
-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T 277-2024》知识培训
- 2025年江苏南京事业单位招聘(787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宣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