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合练习题库_第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合练习题库_第2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合练习题库_第3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合练习题库_第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合练习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2、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是的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3、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悬浮状态。4、酸雨: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5、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6、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

2、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7、大气污染物控制标准: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申出来的一种辅助标准,如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烟囱高度标准及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P22)8、理论水蒸气体积:是由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气体积和由供给的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体积。(P45)9、干绝热直减少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P71)10、温度层结: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P71)11、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空气中颗

3、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p=1g/cm3)的圆球直径。12、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种组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它组分分离的过程。13、气体吸收: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14、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15、收到基:以包括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即锅炉燃烧的实际成分。16、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以V0f表示。fg17、大气

4、稳定度18、吸附剂活性:是吸附剂能力的标志,常以吸附剂上已吸附吸附质的量与所用吸附剂量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267页)二、填空1、气溶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2、气态污染物:包括气体和蒸汽。气体是某些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所形成的气态形式。常见的气体污染物有:CO、SO2、NO2、NH3、H2S等。蒸汽是某些固态或液态物质受热后,引起固体升华或液体挥发而形成的气态物质。例如:汞蒸汽、苯、硫酸蒸汽等。蒸汽遇冷,仍能逐渐恢复原有的固体或液体状态。3、大气污染源分类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种。自然污染源是指自然原因向环境释放污染物的地点,如火山喷发

5、、森林火灾、飓风、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生物腐烂等自然现象形成的污染源。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形成的污染源。人为污染源有各种分类方法。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即污染物集中于一点或相当于一点的小范围排放源;面源,即在相当大的面积范围内有许多个污染物排放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可将人为污染源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根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大气污染源又可概括为三大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前两类污染源统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则称为流动源。4、煤工业分析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会发分和固定碳,以及估测硫含量和热

6、值。5、逆温种类: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P74)6、吸附再生方法: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等。(267页)7、常用除尘器: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8、煤中硫形态:煤中含有四种形态的硫: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9、地方性风场: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10、烟囱有效高度:应为烟囱几何高度HS与烟气抬升高度AH之和。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13、粉尘物理

7、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P132)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除尘器结构、进气口、圆筒体直径和高度、排气管、排灰口、操作工艺参数流速、粉尘的状况、运行的影响15、粒子荷电机理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粒子荷电机理。一种是离子在静电力作用下做定向运动,与粒子碰撞而使粒子电荷,称为电场荷电或碰撞荷电。另一种是有离子的扩散现象而导致的粒子荷电过程,称之为扩散荷电。三、简答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2、环境空气质量的种类和作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

8、标准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基本要求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环境空气中允许浓度所作的限制规定。他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以实现环境空气质量变、欧洲为目标,对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污染物浓度(或数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而依据。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时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申出来的辅助标准,如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排气筒高度标准及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它们都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

9、、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警报标准大气污染警报标准时为保护环境空气质量不致恶化或根据大气污染发展趋势,预防发生污染事故而规定的污染物含量的极限。达到这一极限就发出警报,一边采取必要措施。警报标准的规定,主要建立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影响和生物城市限度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3、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烧过程及燃烧产物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混合条件。4、高斯扩散模式四点假设污染物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源强是连续均匀的;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5、烟囱高度计算方法(1)按地面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该法是按保证污染

10、物的地面最大浓度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来确定烟囱高度。若设p0为国家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制,Pb为环境本底浓度,按保证PmaxPPb,则由Pmax=2式得到烟囱高度计算式:式中Jy为一常数,一般取o。若扩散参数按y=1ai和疔2a2计算,且a1#a2,可以导出式中a=1+a1/a2.(2)按地面绝对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地面最大浓度模式Pma=2式是在风速不变的情况下导出的。实际上风速是变化的,风速对地面最大浓度PmaTOC o 1-5 h zmaxmax有双重影响。从式Pma=2可见,增大时P减小;从各种烟气抬升公式看,增大抬升高度减小,Pma反而增maxmaxmax大。这两种相反作用的结果,

11、定会在某一风速下出现地面最大浓度的极大值,称为地面绝对最大浓度,以Pmax表示。出现绝对最大浓度时的风速称为危险风速,以表示。max一般烟气抬升高度公式可简化为对求导,并令Pmax/d解得危险风速按保证Pabsm-P-Pb,则可导出若取y=1a1和z=2a2计算,且aa,中,其中为抬升公式中除风速以外的其他量。将此公式代入Pmax=2再将代入式Pmax=2便得到地面绝对最大浓度公式时,同样导出3)按一定保证率的计算法从上面两种计算方法可见,按保证pmax设计的烟囱高度较矮,造价较低,但当风速小于平均风速时,地面浓度即超标。若按Pmax设计的烟囱则较高,不论风速大小,地面浓度皆不会超标,但烟囱造

12、价较高,因此提出对式或中的平均风速和扩散参数取一定保证率下的值,计算结果即为某一保证率的气象条件下的烟囱高度。P值法按我国标准GB/T1320191中规定的气态污染物和电站烟尘排放源的允许排放量计算式,即可得到按电源排放控制系数P计算烟囱高度的公式:1、电除尘器的主要优点(P178)答:(1)压力损失小,一般为200500Pa处理烟气量大,可105106m3/h能耗低,大约0.20.4kWh/1000m3对细粉尘有很高的捕集效率,可达99%可在高温或强腐蚀性气体下操作2、简述亨利定律答: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6、物理吸附的特征答:吸附质与吸附剂间不发生

13、化学反应;吸附过程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常常瞬间即达平衡;吸附为放热反应;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吸附不强,当气体中吸附质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时,被吸附的气体易于从固体表面逸出,而不改变气体原来的性质。7、化学吸附的特征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吸附速率较慢,达到吸附平衡需相当长的时间;升高温度可提高吸附速率。10、吸附再生的方法:(1)加热解析再生(2)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3)置换再生(4)溶剂萃取再生(5)化学转化再生四、问答1、论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答:(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环境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的最重要、最高层次的手段。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

14、一是综合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将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提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环境质量不断得以改善的最佳规划方案;二是对工作失误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提出对改善和控制环境污染具有指令性的最佳实施方案。(2)严格环境管理:完整的环境管理体制是由环境立法、环境监测和换进保护管理机构三部分组成的。环境管理的方法是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教育和行政等手段对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实施管理,从而协调社会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清洁战略;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

15、增加;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5)绿化造林:绿色植物是区域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造林不仅能美化环境,调节空气温湿度或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防治风沙,而且在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方面皆会起到显著作用。安装废弃净化装置:安装废气净化装置,是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的基础,也是实行环境规划与治理等项综合防治措施的前提。2、论述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关系大气污染状况与大气稳定度有密切关系。大气稳定度不同,高架点源排放烟流扩散形状和特点不同,造成的污染状况差别很大。典型的烟流形状有五种类型。()波浪型:烟流呈波浪状,污染物扩散良好,发生在全层不稳定大气中,即丫丫。多发生在晴朗的白天地面最大浓

16、度落地点距烟囱较近,浓度较高。()锥型:烟流呈圆周形,发生在中性条件,即丫丫。扇型:烟流垂直方向扩散很小,像一条带子飘向远方。从上面看,烟流呈扇形展开。它发生在烟囱出口处于逆温层中即该层大气丫一丫-污染情况随高度的不同而异。当烟囱很高时,近处地面上不会造成污染,在远方会造成污染,烟囱很低时,会造成近处地面上严重的污染。爬升型(屋脊型):烟流的下部是稳定的大气,上部是不稳定的大气,一般在日落后出现,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底层形成逆温,而高空仍保持递减层结。它持续时间较短,对地面污染较小。漫烟型(熏烟型):对于辐射逆温,日出后逆温从地面向上逐渐消失,即不稳定大气从地面向上逐渐扩展,当扩展到烟流的下边缘

17、或更高一点时,烟流便发生了向下的强烈扩散,而上边缘仍处于逆温层中,漫烟型便发生了。这时烟流下部丫一丫0上部丫一丫1这种烟流多发生在上午点钟,持续时间很短。3、混合层高度确定确定混合层高度的简单做法是,在温度层结曲线图上,从下午最大地面温度点作干绝热线,与早晨温度层结曲线的交点的高度,即为代表全天的混合层高度。4、化学反应对吸收的影响溶质进入溶剂后因化学反应而消耗掉,单位体积溶剂能够容纳的溶质量增多,表现在平衡关系上为溶液的平衡分压降低,甚至可以降到零,从而使吸收推动力增加。如果反应进行得很快,以致气体刚进入气液界面就被消耗殆尽,则溶质在液膜中的扩散阻力大为降低,甚至降为零。这就使总吸收系数增大

18、,吸收速率提高。填料表面有一部分液体停滞不动或流动很慢,在物理吸收中这部分液体往往被溶质所饱和而不能再进行吸收,但在化学吸收中则要吸收多得多的溶质才能达到饱和。五、计算:1、例题2-4:对于例2-3给定的重油,若燃料中硫全部转化为S02(其中S02占97%)试计算空气过剩系数a=1.20时烟气中SO2及SO3的浓度,以10A-6表示:并计算此时烟气中CO2的含量,以体积百分数表示。解:有例2-3知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烟气组成(mol)为CO2:73.58,H2O:47.5+0.0278SOx:0.5N2:97.83*3.78理论烟气量为73.58+(47.5+0.0278)+0.5+97.83*3

19、.78=491.4mol/kg重油即491.4*重油空气过剩系数时,实际烟气量为重油其中为重油完全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见例)烟气中的体积为的体积为10/4所以烟气中及的浓度分别为:10A-6=832*10A-6pSO3=3.36*10A-4/13.10*10A-6=25.75*10A-6当a=1.2时,干烟气量为:()的体积为:重油所以干烟气中的含量以体积计为:2、例题4-2某石油精炼厂自平均有效源高60m处排放的SO2量为80g/s,有效源高处的平均风速为6m/s,试估算冬季阴天正下风向距离烟囱500m处地面上的SO2浓度。解:在阴天大气条件下,稳定度为D级,查表得,在x=500m处,oy=35.3m,oz=18.1m。把数据代入公式得:14巍500,0,60=Q蟺u蟽y蟽tzexp-H22蟽z2=14803.14脳6脳35.3脳18.1al=exp鈦?/m:t-12(6018.1)2=2.73x10-5g/m3=0.0273mg/m33、例题6-2例62已知XZT90型旋风除尘器在选取入口速度V=13m/s时,处理气体量Q=1.37m3/s。试确定净化工业锅炉烟气(温度为423K,烟尘真密度为2.1gm3)时的分割直径和压力损失。已知该除尘器筒体直径0.9m,排气管直径为0.4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