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的无线网络优化_第1页
TD-SCDMA的无线网络优化_第2页
TD-SCDMA的无线网络优化_第3页
TD-SCDMA的无线网络优化_第4页
TD-SCDMA的无线网络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作者 学号 系部 通信学院 专业 移动通信(3G技术与基站工程) 题目 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时间: 2012年 5 月 20 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题目: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摘要:移动通信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网络,网络结构、无线环境、用户分布和使用行为都在不断地变化,需要持续不断地对网络进行优化调整以适应各种变化。无线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于网络发展的全过程。只有不断地提高网络质量,才能让用户满意,吸引和发展更多的用户。移动通信网主要分交换传输部分和无线部分,由于用户的移动性和电波传播的复杂性,无

2、线部分常常随着用户数量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着整个通信网的服务质量,成为网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整个网络优化的重心是无线网络优化,优化工作主要集中在无线侧进行。所谓无线网络优化,就是根据系统的实际表现和实际性能,对系统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资源和系统参数的调整,使系统性能逐步得到改善,达到系统现有配置条件下的最优服务质量本文介绍了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为核心来讨论无线网络的优化过程、优化内容、优化措施。通过对TD-SCDMA网络优化与实现的研究,充分体现了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关键词:TD-SCDMA,无线优化,路测软件,案列分析毕

3、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Title :TD-SCDMA,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Abstract: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a dynamic network, network structure, wireless environment, user distribution and use behavior is constantly changing, need to continuously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to adapt to all kinds of c

4、hanges.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is a long-term process, it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network development. Only by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etwork, to make the customer satisfied, attract and develop more users.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main points exchange transmiss

5、ion part and wireless part, because the users mobility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radio waves propagation, wireless part as users often quantity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hanges and appear all kinds of problems, affects the entire network quality of service, be the decisive factor of the netwo

6、rk quality, therefore the whole network optimization is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optimize work is focused on the wireless side. The so-called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i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nd the actual performance, the system i

7、s analyzed, i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the network resources and system parameters adjustmen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 achieve system existing configuration conditions of the optimal service qua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8、system as the core TD-SCDMA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ed to discuss the process of optimizing the content,and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On TD-SCDMA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search, fully embodies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of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KEY WOR

9、DS: TD-SCDMA,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drive test software, Case analysis columns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25317956 目录 PAGEREF _Toc325317956 h 5 HYPERLINK l _Toc325317957 1绪论 PAGEREF _Toc325317957 h 1 HYPERLINK l _Toc325317958 1.1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PAGEREF _Toc325317958 h 1 HYPERLINK l _Toc32

10、5317959 1.1.1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 PAGEREF _Toc325317959 h 1 HYPERLINK l _Toc325317960 1.1.2课题意义 PAGEREF _Toc325317960 h 2 HYPERLINK l _Toc325317961 1.2本论文研究内容 PAGEREF _Toc325317961 h 3 HYPERLINK l _Toc325317962 2 TD-SCDMA简介 PAGEREF _Toc325317962 h 3 HYPERLINK l _Toc325317963 2.1什么是TD-SCDMA PAGEREF _Toc32531796

11、3 h 3 HYPERLINK l _Toc325317964 2.2TD-SCDMA发展历程 PAGEREF _Toc325317964 h 3 HYPERLINK l _Toc325317965 2.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方式 PAGEREF _Toc325317965 h 3 HYPERLINK l _Toc325317966 2.3.1多址方式 PAGEREF _Toc325317966 h 3 HYPERLINK l _Toc325317967 2.3.2双工方式 PAGEREF _Toc325317967 h 4 HYPERLINK l _Toc325317968 2.3.3中

12、国频率资源分配 PAGEREF _Toc325317968 h 4 HYPERLINK l _Toc325317969 2.3.4TD-SCDMA主要优势 PAGEREF _Toc325317969 h 5 HYPERLINK l _Toc325317970 2.4TD-SCDMA 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PAGEREF _Toc325317970 h 5 HYPERLINK l _Toc325317971 2.5TD-SCDMA接入网基本结构 PAGEREF _Toc325317971 h 5 HYPERLINK l _Toc325317972 3 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介绍 PAGEREF

13、 _Toc325317972 h 6 HYPERLINK l _Toc325317973 3.1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PAGEREF _Toc325317973 h 6 HYPERLINK l _Toc325317974 3.2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原则 PAGEREF _Toc325317974 h 6 HYPERLINK l _Toc325317975 3.3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思路 PAGEREF _Toc325317975 h 6 HYPERLINK l _Toc325317976 3.4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 PAGEREF _Toc325317976 h 7 HYPERLINK l _Toc

14、325317977 3.5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 PAGEREF _Toc325317977 h 7 HYPERLINK l _Toc325317978 3.6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两个阶段 PAGEREF _Toc325317978 h 7 HYPERLINK l _Toc325317979 3.6.1商用前优化(Initial Tuning) PAGEREF _Toc325317979 h 8 HYPERLINK l _Toc325317980 3.6.2区域优化流程 PAGEREF _Toc325317980 h 8 HYPERLINK l _Toc325317981 3.6.3区域优化流程测

15、试准备 PAGEREF _Toc325317981 h 8 HYPERLINK l _Toc325317982 3.6.4区域优化流程路测数据收集 PAGEREF _Toc325317982 h 9 HYPERLINK l _Toc325317983 3.6.5区域优化流程路测数据处理 PAGEREF _Toc325317983 h 9 HYPERLINK l _Toc325317984 3.6.6区域优化流程优化调整报告 PAGEREF _Toc325317984 h 9 HYPERLINK l _Toc325317985 3.7商用后优化 PAGEREF _Toc325317985 h 1

16、0 HYPERLINK l _Toc325317986 3.8无线网络优化总结 PAGEREF _Toc325317986 h 11 HYPERLINK l _Toc325317987 3.8.1优化方法 PAGEREF _Toc325317987 h 11 HYPERLINK l _Toc325317988 3.8.2 TD-SCDMA的无线网络优化特点 PAGEREF _Toc325317988 h 11 HYPERLINK l _Toc325317989 3.8.3 TD-SCDMA与2G无线网络优化的区别 PAGEREF _Toc325317989 h 11 HYPERLINK l _

17、Toc325317990 4 TD网络优化分析 PAGEREF _Toc325317990 h 12 HYPERLINK l _Toc325317991 4.1物理优化(天线方位角、站点缺失引起的弱覆盖等) PAGEREF _Toc325317991 h 12 HYPERLINK l _Toc325317992 4.2参数优化(与切换有关的参数问题、邻区信息等) PAGEREF _Toc325317992 h 13 HYPERLINK l _Toc325317993 4.3其他问题(设备问题等) PAGEREF _Toc325317993 h 14 HYPERLINK l _Toc325317

18、994 4.4 TD-SCDMA优化软件工具介绍 PAGEREF _Toc325317994 h 16 HYPERLINK l _Toc325317995 4.4.1 TD-SCDMA网络优化软日讯NP3G PAGEREF _Toc325317995 h 16 HYPERLINK l _Toc325317996 4.4.2 TD-SCDMA网络优化软件鼎利Pilot Pioneer PAGEREF _Toc325317996 h 16 HYPERLINK l _Toc325317997 4.4.3 华星Spire PAGEREF _Toc325317997 h 18 HYPERLINK l _

19、Toc325317998 5总结 PAGEREF _Toc325317998 h 18 HYPERLINK l _Toc325317999 6致 谢 PAGEREF _Toc325317999 h 19 HYPERLINK l _Toc325318000 7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25318000 h 191绪论1.1课题背景及其意义1.1.1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没有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人们就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人们期望随时随地,及时可靠,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流,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发明之日就产生了

20、。1897年,马可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实验就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的。而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的事。移动通信综合利用了有线、无线的传输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通讯手段。由于电子技术,尤其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的推动,使物美价廉、轻便可靠、性能优越的移动通信设备成为可能。现代的移动通信发展至今,主要走过了两代,而第三代现已开始商用,中国自主开发的TD-SCDMA。第一阶段是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时间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 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而其它工业化国家也

21、相继开发出蜂窝式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相对于以前的移动通信系统,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实验室在七十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AMPS系统和后来的改进型系统TACS,以及NMT和NTT等。AMPS(先进的移动 系统)使用模拟蜂窝传输的800MHz频带,在北美,南美和部分环太平洋国家广泛使用;TACS(总接入通信系统)使用900MHz频带,分ETACS(欧洲)和NTACS(日本)两种版本,英国,日本和部分亚洲国家广泛使用此标准。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频分复用,语音信号为模拟调制,每隔30KHz/2

22、5KHz一个模拟用户信道。第一代系统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其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 (1) 频谱利用率低 (2) 业务种类有限 (3) 无高速数据业务 (4) 保密性差,易被窃听和盗号 (5) 设备成本高 (6) 体积大,重量大 。为了解决模拟系统中存在的这些根本性技术缺陷,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起来,这就是以GSM和IS-95为代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时间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 (GSM) 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订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数字移动通网相对于模拟移动通信,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支持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第二代移

23、动通信系统以传输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为目的,因此又称为窄带数字通信系统。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DAMPS系统,IS-95和欧洲的GSM系统。 (1)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发源于欧洲,它是作为全球数字蜂窝通信的DMA标准而设计的,支持64Kbps的数据速率,可与ISDN互连。GSM使用900MHz频带,使用1800MHz频带的称为DCS1800。GSM采用FDD双工方式和TDMA多址方式,每载频支持8个信道,信号带宽200KHz。GSM标准体制较为完善,技术相对成熟,不足之处是相对于模拟系统容量增加不多,仅仅为模拟系统的两倍左右,无法和模拟系统兼容。 (2) DAMPS

24、 (先进的数字移动 系统)也称IS-54(北美数字蜂窝),使用800MHz频带,是两种北美数字蜂窝标准中推出较早的一种,指定使用TDMA多址方式 (3) IS-95是北美的另一种数字蜂窝标准,使用800MHz或1900MHz频带,指定使用CDMA多址方式,已成为美国PCS(个人通信系统)网的首先技术。 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以传输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为目的,从1996年开始,为了解决中速数据传输问题,又出现了2.5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如GPRS和IS-95B。移动通信现在主要提供的服务仍然是语音服务以及低速率数据服务。由于网络的发展,数据和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势头很快,所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目标就是移动宽

25、带多媒体通信。从发展前景看,由于自有的技术优势,CDMA技术已经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标,对3G无线传输技术(RTT: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提出了以下要求: (1) 高速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业务。 室内环境至少2Mbps; 室内外步行环境至少384kbps; 室外车辆运动中至少144kbps; 卫星移动环境至少9。6kbps。 (2) 传输速率能够按需分配。 (3) 上下行链路能适应不对称需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由国际电信联盟(ITU)于1985年提出,当时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Future Public Lan

26、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1996年更名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00),意即该系统工作在2000MHz频段,最高业务速率可达2000kbps,预期在2000年左右得到商用。主要体制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1999年11月5日,国际电联ITU-R TG8/1第18次会议通过了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规范建议,其中我国提出的TD-SCDMA技术写在了第三代无线接口规范建议的IMT-2000 CDMA TDD部分中。1.1.2课题意义在大学四年的学习

27、中,使我积累了很多知识,为了对我这四年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和巩固,特此,我选择该题目作为我的毕业设计题目。该题目与我所学的知识基本相吻合,可以检测出我所学的知识是否到位,并且能了解我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同时通过这个题目,自己的实践动手、动笔能力得到锻炼,增强了即将跨入社会去竞争,去创造的自信心。如果能自己独立完成该设计也是从知识转向能力的一好很好的过程,能让我在其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哪写方面需要 补充,哪些方面有待于强化,同时在自己动手制作的时候,能够培养我严谨,认真的好的工作态度,这对以后走向社会有着不可多得的帮助。在做这项毕业设计时,还使我掌握了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

28、的能力。同时也训练和提高了我对通信技术的认识,更深入了解国内移动通信发展状况。在毕业设计的最后所进行的答辩也能很好的培养我口述的能力,从而让我在进入社会需要这项能力的时候,有着很好的自信心。更好的为个人职业规划做好准备。深入了解3G技术,了解移动通信技术。1.2本论文研究内容TD-SCDMA网络原理(网络结构、应用技术、信令流程)TD-SCDMA KPI指标及问题分析TD-SCDMA路测及分析软件的使用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案例分析2 TD-SCDMA简介2.1什么是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29、Access是ITU正式发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空间接口技术规范之一,它得到了CWTS及3GPP的全面支持是中国电信百年来第一个完整的通信技术标准,是UTRA FDD可替代的方案是集CDMA、TDMA等技术优势于一体、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移动通信技术它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同步CDMA、多时隙、可变扩频系统、自适应功率调整等技术2.2TD-SCDMA发展历程1998年6月正式向 ITU提交标准建议 1998年11月赫尔辛基会议,TD成为ITU3G候选方案 2000年5月,TD成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 2001年3月, TD-SCDMA成为3GPP标准R4 2003年1

30、2月,空中接 口测试阶段完成 2002年10月,TD产业联盟成立 2002年10月23日,信产部公布3G频率规划 2000年12月,TD- SCDMA论坛成立 2004年3月,大唐发布了第一台TD终端预商用版本 2004年10月,TD产业峰会,多厂家供货环境形成 2004年12月,TD国家专项试验网启动 2006年,规模试商用 2.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方式2.3.1多址方式TDMA、CDMA,CDMA为主流技术,基本定型的技术:基于直接扩频CDMA技术2.3.2双工方式FDD适合于大区制的全国系统适合于对称业务,如话音、交互式实时数据业务等TD-SCDMA尤其适合于高密度用户地区:城市及

31、近郊区的局部覆盖适合于对称及不对称的数据业务,如话音、实时数据业务、特别是互联网方式的业务能提供成本低廉的设备TDD的优点频谱灵活性:不需要成对的频谱在2GHz以下已很难找到成对的频谱上下行使用相同频率,上下行链路的传播特性相同,利于使用智能天线等新技术支持不对称数据业务:根据上下行业务量来自适应调整上下行时隙个数FDD系统一建立通信就将分配到一对频率以分别支持上下行业务。在不对称业务中,频率利用率显著降低FDD系统也可以用不同宽度的频段来支持不对称业务,但:频段相对固定,不可能灵活使用成本低:无收发隔离的要求,可以使用单片IC来实现RF收发信机灵活分配上下行信道1上行时隙和6下行时隙 用于文

32、件下载,internet浏览等(适用于下行数据流量大) 可达2Mbit/s传输速率 对称结构 (适用于语音呼叫等)6上行时隙/1下行时隙(文件上传等)2.3.3中国频率资源分配 2.3.4TD-SCDMA主要优势能在现有的GSM网络上迅速而直接部署突出的频谱利用率:比其它3G标准的现有设备高一倍无需使用成对的频段较好的抗干扰性,特别是抑制码间干扰灵活、自适应的上下行业务分配,特别适合各种变化的不对称业务(如无线因特网)系统成本低2.4TD-SCDMA 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在TD-SCDMA系统中,用到了以下几种主要的关键技术:1:时分双工方式(TDD)2:联合检测(Joint Detection)

33、3:智能天线(Smart Antenna)4:上行同步(Uplink Synchronous)5:接力切换(Baton Handover)6:软件无线电(Soft Radio )7: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8:动态信道分配(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2.5TD-SCDMA接入网基本结构3 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介绍3.1无线网络优化概述移动通信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网络,网络结构、无线环境、用户分布和使用行为都在不断地变化,需要持续不断地对网络进行优化调整以适应各种变化。无线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于网络发展的全过程。只有不断地提高网络质量,

34、才能让用户满意,吸引和发展更多的用户。所谓无线网络优化,就是根据系统的实际表现和实际性能,对系统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资源和系统参数的调整,使系统性能逐步得到改善,达到系统现有配置条件下的最优服务质量。3.2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原则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定的成本下,在满足网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建设一个容量和覆盖范围都尽可能大的无线网络,并适应未来网络发展和扩容的要求。3.3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思路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思路是首先做好覆盖优化,在覆盖能够保证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性能优化最后过度到整体性能优化阶段。 实现方式主要包括:最佳的系统覆盖:尽可能利

35、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优的覆盖。合理的切换带的控制:通过调整切换参数,使切换带的分布趋于合理。系统干扰最小:通过物理优化调整天线挂高、方位角、下倾角等,合理控制无线覆盖范围,降低系统干扰;调整外环和内环功率控制参数,降低系统干扰;调整各种业务的初始功率参数,降低业务初始建立时产生的干扰;调整慢速DCA的参数,尽可能的将干扰影响最小化。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通过调整基站的覆盖范围,合理控制基站的负荷,使其负荷尽量均匀。3.4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是提高网络的性能指标,包括:(1)容量指标:反映容量的指标是上下行负载。 (2)覆盖指标:反映覆盖的指标有PCCPCH强度、接收功率、发

36、送功率和覆盖里程比等。覆盖的问题主要有无覆盖、越区覆盖、无主覆盖等,覆盖问题容易导致掉话和接入失败,是优化的重点。 (3)业务质量指标:对于语音业务,反映业务质量的指标是误帧率;对于数据业务,反映业务质量的指标主要是吞吐率和时延。 (4)接入指标:反映接入的指标是业务接入完成率。导致接入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无覆盖、越区覆盖、临区列表不合理以及协议不完善等。 (5)成功率指标:反映成功率指标的参数是业务的无线接通率。 (6)切换指标:反映切换指标的参数是切换成功率。3.5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一切可能影响网络性能的因素都属于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范畴,主要内容包括:(1)设备排障。(2)提高网络运行指标

37、:无线接通率、话务掉话比、掉话率、最坏小区比例、切换成功率、阻塞率等。(3)解决用户投诉,提高通信质量。(4)均衡网络负荷及话务量:网内各小区之间话务量均衡、信令负荷均衡、设备负荷均衡和链路负荷均衡等。(5)合理调整网络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每信道话务量等。(6)建立和长期维护网络优化平台:建立和维护网络优化数据库。3.6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两个阶段(1)商用前优化(初级优化-Initial Tuning)网络特点初期部署阶段或扩容无话务量 (部署阶段)统计数据不足(部署和扩容阶段)优化内容:单站验证覆盖控制邻区列表优化方式路测物理优化(2)商用后优化(高级优化-KPI Accep

38、tance)网络特点商业运营,承载话务量,有统计数据;优化内容KPI最差小区或区域热点问题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优化方式话务统计数据,路测;参数优化,物理优化。3.6.1商用前优化(Initial Tuning)单站验证CS和PS无硬件故障无接入失败Cluster定义2030 sitesDrive test time 3h路测路线Cluster内尽可能包括所有路线。网络内应选择穿越所有Cluster的主要道路。Cluster优化覆盖分析与控制天线安装检查与调整问题区域确认与解决(掉话/接入失败/切换)邻区列表优化网络优化确认没有新站入网后,开始于所有的Clusters优化结束;Cluster边界基

39、站的覆盖分析控制与天线调整;网络性能KPI;3.6.2区域优化流程3.6.3区域优化流程测试准备 基础数据收集系统版本信息 网络拓扑结构 无线环境情况 基站信息( 基站类型、经纬度、天线方向角、下倾角、天线类型、天线高度、馈线类型及长度、周围障碍物信息等) 无线网络优化区域划分 按照Cluster划分 按照LAC划分 按照RNC划分 测试路线的选择 近可能覆盖所有的路线 测试工具准备 路测软件,测试 ,GPS Scanner 逆变器 笔记本电脑 地图3.6.4区域优化流程路测数据收集 路测数据服务类别 Voice Video Call ( CS 64/64 ) Packet Switch Ca

40、ll ( PS 64/384 ) 路测数据呼叫类别 Long Term Call Short Term Call 测试数据采集方式 测试终端 Scanner RNC3.6.5区域优化流程路测数据处理Scanner 测试数据分析 小区覆盖分析网络覆盖分析导频污染分析小区切换带分析邻小区优化分析UE 测试数据分析 接入测试分析移动性测试分析保持测试分析业务质量分析3.6.6区域优化流程优化调整报告初始优化报告及优化建议:根据路测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网络调整建议(主要包括天线调整、邻小区关系调整、参数关系调整等等)并完成初始优化报告。网络调整结果验证及最终报告:网络调整后按初始优化测试线路重新进行测试,

41、评估网络调整结果并形成最终报告。3.7商用后优化KPILocation update successful rateCall drop rate Call setup successful rate (M2M, M2PSTN)Call setup time (M2M, M2PSTN)Paging successful rateHard Handover successful ratePS attach successful ratePS PDP context activation timePS PDP context activation successful ratePS interrup

42、tion ratePS ThroughputPing delayKPI的定义和目标值由customer和TD-TECH共同定义3.8无线网络优化总结3.8.1优化方法(1)物理优化天线辐射方位角,下倾角天线的高度基站站址(应控制基站高度,避免站址的搬迁)硬件的更换等(2)参数优化邻区关系小区选择/重选:Qoffsetsn, Qhyst, Treselection, Sintrasearch, Sintersearch, SsearchRAT, Qrxlevmin切换判决门限,测量方式,周期:RPTPERIODFORINTRACELL, RPTPERIODFORINTERCELL,CORRM_E

43、VT_PRD_SWITCH, CELLINTRAFREQHO, HYSTFORINTRACELL, HYSTFOR1G, StableTimer功控参数:ULINTERFERERESERVE, maxSIRtarget, initialSIRtarget, minSIRtarget, maxDlTxPwr, minDlTxPwr, CARRTOIDRACHITimer和Counter:T300, T302, N300, N302, N312, N313, T312, NINSYNCIND, NOUTSYNCIND, TRLFAILURE, RRCRELRETRANTMR寻呼参数:DRXCYCL

44、ELENCOEF, MACCPAGEREPEAT, PagingIntervalCAC参数:NBMDlCacAlgoSelSwitch, NBMUlCacAlgoSelSwitch, DLTHFORCONVDCA参数:CARRIERSELECTSWITCH , CARRIERCHANGESWITCH, TSPRIORITYADJSWITCHISCP, TSPRIORITYADJSWITCHRMRU3.8.2 TD-SCDMA的无线网络优化特点呼吸效应弱,特别是在异频组网的情况下基本不用考虑。 不同业务的覆盖特性差别不大,组网时对不同业务覆盖优化的工作量相对WCDMA要小。覆盖区域的稳定,带来切

45、换区域的相对稳定,切换优化相对简单。不同业务的连续覆盖能力有较好的一致性。 没有软切换,不用考虑软切换的优化。 频谱利用率高,在N频点组网的情况下,可以把公共信道配置到不同的频点上,有效的降低导频信道和广播信道的同频干扰。 由于TD-SCDMA是时分系统,可以把相邻同频小区的接入信道配置到不同的时隙上,提高接入成功率。 慢速DCA在无线网络优化中可以根据基站和UE的ISCP测量值将UE分配到不同的载频、时隙,降低同频干扰。3.8.3 TD-SCDMA与2G无线网络优化的区别TD-SCDMA的无线网络初规划阶段为以后的优化服务提出了更多需求。相对2G而言,TD-SCDMA的网络规划会对日后的网络

46、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TD-SCDMA支持多速率业务,包括PS和CS,相对2G而言,对不同业务的优化工作也是一种挑战。 CDMA系统是个自干扰系统, TD-SCDMA也不例外,只是TD-SCDMA系统呼吸效应并不明显,但是如果衡量覆盖与容量的平衡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G与TD-SCDMA共存阶段的优化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TD-SCDMA初期重点解决覆盖的问题,要避免影响2G网的稳定性,保持2G业务的连续性,还要突出TD-SCDMA业务的高质量;在业务扩张的成熟时期,要考虑TD-SCDMA、2G负载均衡,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4 TD网络优化分析4.1物理优化(天线方位角、站点缺失引起的

47、弱覆盖等)Case1:提高覆盖:五四路国防大厦覆盖路段: 该路段RSCP较差(在-100dBm以下),容易掉话,影响业务质量。调整国防大厦第一扇区方向角,从60度改为90度;为了明确主服务区,青少年宫第三扇区倾角从8度改为5度,调整后该路段覆盖基本解决,如右上图所示。Case2: 降子路主叫掉话LOG名称:0102515220111025150406ms8.lot经纬度: 119.95968,31.71188问题描述:测试车辆由降子路南向北行驶至图一红圈位置时,主叫占用GSM小区39422产生掉话(Rxlevel ful:-78dBm,)产生掉话。图一:主叫图二:主叫问题分析: 问题路段为2/

48、3G覆盖空洞区域,终端在此路段由TD2G,由于2G信号差,主叫占用G网小区仍出现掉话一次。由于之前勘察阳湖名城补盲站由于业主反对,暂得不到实施,网格考核时需土基站解决问题路段覆盖。优化建议: 尽快勘察站点解决问题路段覆盖。4.2参数优化(与切换有关的参数问题、邻区信息等)Case1: 聚湖路被叫掉话LOG名称:0102515220111025100341ms9.lot经纬度: 119.93529,31.73738问题描述:测试车辆由聚湖路西向东行驶至图一红圈位置时,被叫占用GSM小区蒋公岸B(Rxlevel ful:-77dBm,Rxqual sub:4)产生掉话。图一:主叫图二:被叫问题分析

49、: 观察测试软件发现,被叫由蒋公岸B顺利切换至GSM小区39662。随后长时间质差导致掉话。与2G人员沟通,问题路段900小区干扰较大,建议占用1800小区。优化建议: 删除将公岸B GSM邻小区36043、38261、39661、39662、39663、39667,添加GSM邻小区39665。4.3其他问题(设备问题等)Case1: 花园路主叫呼叫失败LOG名称:0102515220111025150406ms8.lot经纬度: 119.94365,31.70386问题描述:测试车辆由武宜路南向北行驶至图一红圈位置时,主叫占用新城国际公寓MB(PCCPCH RSCP:-78dBm,PCCPC

50、H C/I:17dBm)连续产生2次呼叫失败。图一:主叫图二:被叫图三:被叫问题分析: 观察测试软件发现,被叫占用新城公馆MB后DPCH C/I较差,说明专用信道存在干扰。但终端占用新城公馆MB工作频点为10055,邻区内未发现与10055同频的邻小区,随后被叫占用虹北路A、长虹中路A,DPCH已陡降至-116dBm,主叫起呼再次产生呼叫失败。怀疑终端存在故障。优化建议: 建议对问题路段进行复测。4.4 TD-SCDMA优化软件工具介绍目前主要使用鼎力软件,在这里仅对鼎力软件做详细介绍。4.4.1 TD-SCDMA网络优化软日讯NP3GNP3G系统包括路测系统和后台分析软件。整套设备由测试软件

51、、便携式电脑、测试终端、GPS组成。是北京日讯在线科技开发的网络优化设备。NP3G测试软件集成高度可视化的地理化平台和高性能的图表工具,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可视化的展示路测数据,便于移动无线事件的实时定位。4.4.2 TD-SCDMA网络优化软件鼎利Pilot PioneerPIONEER是鼎利公司推出的针对GSM/GPRS/EDGE/CDMA/UMTS /HSDPA/TD-SCDMA网络的无线测试软件,PIONEER结合了工程师长期无线网络优化的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个基于PC和Windows NT/2000/XP的网络优化评估系统,具备完善的多网测试功能。鼎利TD-SCDMA系统包括

52、路测系统 Pilot Pioneer和后台分析软件Navigator。 普通话音拨打测试计划,如图4-1,图4-2和图4-3所示:1、选择主菜单“设置测试模板”,新建Dial 测试计划;2、选择New Dial,根据在网络类型中选择对应网络;3、输入被叫号码、呼叫持续时间、呼叫间隔、拨打次数等必要信息;4、不要勾选Mos Process;图4-1选择“设置测试模板”新建Dial 测试计划图4-2 选择New Dial弹出框图4-3 选择CDMA弹出框硬件设备的添加顺序:连接GPS到USB口,并在软件中配置端口;将联通G网话音的主叫 连接到多路MOS盒的B1口,将对应的音频线插入 的耳机插孔中,并在软件中配置端口;将联通W网话音的被叫 连接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