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辅导二_第1页
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辅导二_第2页
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辅导二_第3页
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辅导二_第4页
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辅导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辅导二21、*季氏将伐颛臾 本文选自论语季氏。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说明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理解本文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治国以礼、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了解本文的驳论性质,掌握本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 识别本文所用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理解本文运用论据的多样性。 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虎兕(s)出于柙(xi),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比喻作用及含义。3文章的内容和结构:o第一段 第一句话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 季氏筹伐颛臾。第二句话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

2、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提出两点看法: 其一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应义不容辞地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其二,收氏攻打颛臾是错误的。4文章的内容和结构:o第二段 孔子从三个方面分析季氏的错误。 冉有自我辩解: “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当即反驳。首先引用周任的话,如果臣子不能尽职,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尸居其位,徒得俸禄。接着孔子运用比喻论证,恰切地举出一个例子: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 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 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一种失职。5 在孔子看来,季氏本

3、来就是不通仁义的人,他的胡作非为是他的本性决定的。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希望各国诸侯能重用他,从而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各国诸侯并不采纳他的主张,于是他从事教育,希望他的学生到各国诸侯去参政,继续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而现在,冉有和季路恰恰违背了他的原则,于是他慷慨激昂地批评他们。文章的内容和结构:6文章的内容和结构:o第三段 冉有提出讨伐颛臾的理由: 颛臾的城墙很坚固,又距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过来,将来会给季氏的子孙留下祸患。从这句话看,冉有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而前边却说: “吾二臣皆不欲也。”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两面派态度激怒了孔子。于是,孔子首先批评他政治品质不端正: “君子疾夫舍

4、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同时指出冉有提出讨伐颛臾的理由是强辞夺理。7 孔子提出他的根本的政治主张,即: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贫”与“均”是指财富,“寡”与“安”是指人口。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如果季氏抢占它,就会引起社会动荡,就会“不安”。接着,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8 结尾一句“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

5、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论点,从驳论角度看是很雄辩的文章的内容和结构:9(1)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我恐担心季孙的忧

6、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0分析题:阅读: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回答问题: 1、在这段话里,孔子驳斥了什么思想观点?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寓意是什么? 3、本段运用的是什么论据? 4、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1(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到谒见)(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把作为)(3)是社稷之臣也。 (指示代词:这)(4)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恐怕,岂不;是,复指”尔”)(5)是谁之过与? (通”欤”,语气词)(6)君子疾

7、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恨,厌恶)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122、*寡人之于国也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 掌握本文中心:围绕为何“民不加多”与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着重表现孟轲的王道仁政思想。 13 理解和掌握“不违农时”至“王道之始也”和“五亩之宅”至“未之有也”这两段文章所采用的连锁推理的句式: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这种说理方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承接紧密,气势充沛。 理解和掌握本文排比句在加强文章气势上的作用。理解本文“五十步笑百步”这个著名比喻的含义。 14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

8、“民不加多”的疑问。 o 梁惠王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5第二部分,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o 孟子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王好战,请以战喻”,举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否定他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9、,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 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16第三部分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o 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17o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

10、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18o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狗彘食人食”和“涂有

11、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19 (1)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拽兵而走。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2)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

12、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3)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4)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20(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灾荒)(2)领国之民不加少。(更加)(3)弃甲曳兵而走。(拖着兵器。跑)(4)谷不可胜食也。(尽,完)(5)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头的一种)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21(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栽种)(7)谨庠序之教(认真办好)(8)申之以孝悌之义。(反复教导)(9)王无罪岁,斯于天下之民至焉。(年成) (10)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

13、有饿莩而不知发。(检,约束、制止;涂,通“途”;发,开仓放粮)22 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 掌握本段文字的宗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理解本段文字在客观上对今人的启迪: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因此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 掌握本段文字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的写作手法:掌握本文以大量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3、*秋水(节选)23庄子简介: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

14、得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相传内篇为庄子所著,外、杂篇为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撰。24全文分文两段:o一、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 1、展现一幅秋水应时而降的景象,河伯见而自喜。 2、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何伯见而自识其丑。 25o二、写北海若以自然之广大、宇宙之无穷开导何伯,使之开阔眼界,不敢自满。 1、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自己不敢自满。 3、进一步说明世间万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道理。 4、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26艺术特色:o一、庄子散文善于运用寓言来进行说理。

15、 本文虚构了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人物的对话,北海若代表庄子思想,河伯则代表庄子思想的对立面,通过两人对话展开说理,阐明主旨。27o二、文章开头景物描写的两个作用: 一是从河伯初见河水上涨的壮观景象,到看到大海苍茫无垠的气象,形象渲染主旨,表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二是用河景与海景这样具体的景物互相比照,来衬托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28o三、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比喻人的认识不可能超越其生存活动的客观环境,因而是有限的,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等几个比喻,说明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十分有限,

16、因而应该不断开拓自己视野。29o四、本文采用逐层推进式论证方法。 由小及大,由河伯至大海;再由大至小,说明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层层比较得出“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的道理。文章运用排比与反诘两种修辞手法,使说理极有气势。30(1)东面而视。(向东面看去)(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3)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4)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不正像米粒存放进粮仓中吗?)()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以孔子的学识为少,以伯夷的义行为轻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31(

1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耻笑。)()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能跟他们谈大道理,是因为他受的教育少,见闻有限)()望洋向若而叹。(茫然若失地仰视着海神若叹息道)()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伯夷以辞让君位而取得名声,孔子以谈说天下事而显示渊博 )32(1) 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2)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 之义者。(“少”、“轻”均为意动用法,认为少;轻,认为轻)(3)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多,夸耀)(4) 以天下之美尽在己。(以,认为;尽,全)(5)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于,介词,表示被动)(6) 拘于

18、虚也。(同“墟”,居住的地方)解释下列句中重点词语:33()秋水时至,百州灌河。(时,按季节;灌,注入。) ()人处一焉。(处,居,占;焉,于此) ()任士之所劳。(指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 34选择题 :o1. 下列句中( )属于宾语前置句 A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 我之谓也 C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D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35“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以为莫己若者(“己”是“若”的宾语。文言中,疑问句、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往往前置。)36o.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庄子是( ) A 道家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37o. 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

19、冰”作喻来说明( )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38分析题:o秋水篇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河伯、若指的是什么?这段话中包含什么成语?39o答:这段景物描写一是形象地表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观点;二是河景与海景的对照,对河伯与北海若两人不同的认识境界起了陪衬烘托作用,使本文要说明的两种对立思想更加鲜明。“河伯”指河神,是庄子思想的对立面的代表。“若”指海神,是庄子思想的代言人。这段话中包含的成语是:望洋兴叹。 40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今属河南)后到秦国游

20、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重用,拜为客,就是所谓的“客卿”。而那此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到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的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文章从秦国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驱逐客卿的错误,理足辞胜,雄辨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逐客书也就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4、*谏逐客书41o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始终正反并论、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掌握本文排比、对偶等修辞手

21、法和选词炼句的特点。o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自“臣闻地广者粟多”至“此所谓藉寇兵而赉盗粮者也”。 42重点段落翻译: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我听说,地域广的,粮食必多;国家大的,人民必众;武器锋利的,兵士一定勇敢)。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所以泰山不拒绝土壤,方能成为巍巍大山;河海不遗弃溪流,方能成为深水;称王的人不抛弃民众,才能表现出他的德行) 。43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所以,地不分东西,民不论国籍,一年四季都富裕丰足,鬼神也会来降福。这正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

22、敌的原因啊!)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j)盗粮者也。(现在陛下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以壮大诸侯,使天下之士退出秦国而不敢往西,裹足不敢入秦,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把粮食送给强盗,把武器借给敌人啊!)44(1)来丕豹、公孙大于晋。(2)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3)强公室,杜私门。(4)举地千里,至今治强。(5)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6)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7)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5 本文是西晋时李密写给武帝的奏疏。 了解作者所陈述的不能出仕的个

23、人理由,是为侍奉自幼相依为命、先已年老病多的祖母;体味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一“抗命”行动的积极内涵。 掌握本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方式。 理解本文夹叙夹议,以情动人的艺术特色。 了解本文骈、散结合的文体特点。 掌握沿用至今的成语、短句,并理解其意义。 5、陈情表46有关背景资料:o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就是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47o李密是蜀汉旧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古人讲“

24、一仆不事二主”,“忠臣不事二君”。李密不想马上出来做官,而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得很紧。“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轻慢皇帝,违抗皇命是要杀头的。为了摆脱这个困境,达到不出来做官的目的,李密就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价值观念中去。 48o李密说自己“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我不出来做官完全是为了供养祖母刘,是为了“孝”。但是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李密供养祖母是孝,但不听从君主的诏令,不出来做官,就是不忠。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李密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即先尽孝,后尽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等我把祖母刘养老送

25、终之后,再向您尽忠,这样晋武帝也就无话可说了。49o祖母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作者与祖母也有深切的感情。他倾述祖母年老多病孤单无依的境况:第一段写她“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写她病情“日笃”;第三段则写她“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他以一位晚辈对长者的关切与怜爱,以具体的实情说服晋武帝体谅他的苦衷,所摆的实情,均染上了浓郁的感情色彩,使晋武帝感到李密强调的孝是悲孝,而不是不仕晋的托辞,这便是作者所拟想达到的写作效果。 50o人们常说“忠则出师,孝则陈情”。据史所载,由于李密所陈述的情况充满了感情色彩,果真使晋武帝为之动容。晋武帝阅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不仅没对李密的辞

26、不赴诏表示不满,而且还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甚至赏赐他两个奴婢,命郡县按时给他的祖母送饭。足见陈情表所体现出的“情”的力量。 51文章结构和内容:一、叙“辞不就职”的种种事由:1、家庭的不幸 2、祖母的病情。3、朝廷之优礼。上述种种事由,都是李密抒写“不能废远”的拳拳私情的前提。 521、因“沐浴清化”而对朝廷深深的感恩之情 2、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 3、因“刘病日笃”而割舍不下的尽孝之情 这种种情感,尽孝之情才是中心。忧惧之情和感恩之情,从正反两面突出了李密对祖母孝情的深厚,都是对李密深挚孝情的铺垫。 二、抒“不能废远”的拳拳私情 53三、阐“愿乞终养”的条条理由1、圣朝以孝治天

27、下,成全李密是以孝治天下的一个范例。 2、孤苦皇天后土所鉴。3、尽节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于事于情于理都写得娓娓动人,所陈之情,发自内心,出自肺腑,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让晋武帝叹为观止,霁怒为怜,予以怀柔,终于恩准了李密的请求,并“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54(1)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出生才六个月,慈父就去世了)(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外面没有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孤单单,行影相伴) (3)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因为如此我似下里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28、:55(1)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2)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祚薄,福薄;儿息,儿子)(3)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婴,缠绕;蓐,草垫子,代指床褥)(4)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猥以,以我,猥,我,谦辞;当,担当)(5)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但以,只是因为)解释重点字词:56分析题:o阅读,回答问题: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

29、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57问题:、这段文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作者采取了什么办法来说服武帝?、指出这段文字中的成语。58分层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

30、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59层意:、表明自己奉亲就是在实践朝廷“以孝治天下”的号召。、说明自己的请求完全是为了亲情,不是为了名利。、再次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关系。、采用对比手法,说明侍奉陛下来日方长。60说理方法:o“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自己之所以不能奉诏,完全是因为奉亲,完全合乎“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宗旨,如果硬要他奉诏,就违背了圣朝的宗旨。61成语:o“日薄西山”o“气息奄奄”o“人命危浅”o“朝不虑夕”o“皇天后土”62 作者韩愈,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议论文。 理解本文提出的作家品德、学问修养与写作的关系。 6、答李翊书63 (1) 根之茂者其实

31、遂; (树的根系长得繁茂壮实,树的果实才能长得好) (2)膏之沃者其光晔。 (灯的灯油充足灯光就明亮) 这是以培植树木和为灯添油来比喻作文要加强自身修养的道理。掌握两个比喻句的意思:64 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耶? (但是我不知道你的理想,是要求胜过一般人而被人学习呢?还是要求达到古代著书立说的圣人的标准呢? ) 这段话的用意在于要李翊明确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想胜过别人,这个目的不难达到;如果是想达到古时圣人立言的境界,就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培植好根基,打好基础。理解并翻译重点句子:65(1) 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几,近,接近)(2) 仁义之人

32、,其言蔼如也。(和美的样子)(3) 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亟,屡次;所以劝之,以此来激励他)(4) 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诸,“之于”的合音)解释下列重点词语:66 理解韩愈“唯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 韩愈提倡学习古文(指先秦时代的散文),反对当时盛行的骈文,提出在作文时要去除一切时下流行的陈词滥调、陈言熟语,力求学习古人,力求创新。这是韩愈推行古文运动的具体主张。 67 理解韩愈“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的写作主张。 这是韩愈提出的关于古文写作的理论。他把作文前的道德修养和文学修养比作水的蓄积,认为这种蓄积到了一定的程度,作文就可以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无论长篇还是短制

33、,长句还是短句,声调的高低,都会恰倒好处。古人曾有所谓的“养气说”,而韩愈明确地把养气同作文联系起来,是对古文理论的一大贡献。68 作者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也是一篇史论。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国家的兴亡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 掌握本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对比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了解本文所使用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7*五代史传官传序69课文翻译: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

34、以知道了。70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

35、藏入祖庙。71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72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

36、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73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37、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74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歌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以散文的造诣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作家。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而又简括有法,议论既纡徐有致而又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他写的朋党论新五代史伶

38、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著集古录跋尾十卷,开创记录古物(金石学)的风气。有欧阳文忠公集。作者介绍:75文章结构和内容:o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o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

39、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76o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o 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先写得天下的情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一故事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这一故事是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论的依据。 77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

40、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78o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作者引用尚书中的话,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论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

41、”的内涵。作者又进一步议论。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79论证方法 : 1.例证法。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本文第

42、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80论证方法 : 2.对比论证法。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

43、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81(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82(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

44、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83(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84(1)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2)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3) 请其矢,盛以锦囊。 (4)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5)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6)智勇多困于所溺。 解释下列句子中重点词语85词类活用和句式 o1.词类活用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振兴

45、,使兴盛;亡,使亡。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夜,在夜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时间。东,向东,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86o2.被动句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天下笑” 即“被天下笑”。“为”是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智勇多困于所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于”是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词类活用和句式 87 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针对性。 掌握本文驳论点的反驳方法。 理解王安石反驳司马光观点的说理步骤。 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柔中寓刚,语言

46、委婉有理,意志坚决果断。8答司马谏议书88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答司马谏议书这篇文章,反映了我国北宋时代革新派和保守派之间的一场激烈斗争。通过对官僚大地主阶级顽固派的批判,表现了王安石反对因循守旧,主张革新,坚持把新法进行到底的斗争精神。 文章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与司马光分歧的实质和答书的原因。 89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是答书的中心内容,针对来信强加给自己的“罪状”逐条加以驳斥,粉碎了保守派妄图扼杀新法的打算,表现了王安石把革新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在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长信中,对新法极尽了诬蔑攻击之能事,对王安石本人也进行了威胁和恫吓。王安石把他的毁谤攻击之词

47、高度概括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然后逐条加以驳斥。 90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第三段是信的结尾,只有两句,是书信往来常用的客套话。 91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翼君实或见恕也。(又想到君实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92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

48、恨和诽谤。)93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3)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94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5)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 (6)盘庚不为恕者故改其度。 (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95(1)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聒,声音嘈杂,罗嗦;见,被)(2)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视遇,看待)(3)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49、。 (所以,原由;冀,希望;或,或许)解释下列句子中重点词语:96(4)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胥,相与)(5)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辟,排斥;壬,同“任”,指花言巧语)(6)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事,用作动词,“做”的意思)解释下列句子中重点词语:97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理解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 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一段文字:自“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至“不义不暱,厚将崩。”16郑伯克段于鄢98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公元前722年,在郑国统治者内部发生了一件骨肉相残的事件,春秋做了如

50、下记录:“郑伯克段于鄢”。而专门阐释春秋的史学巨著左传则对这六个字有这样长长一段的具体精彩注释,它包含着事件的起始,事件的曲折过程,还有各种议论和讨论以及事件的结尾和评论等等,可以说是一相当完整的叙述式的故事。 “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99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标准的记叙文。记叙性文章的情节结构形式一般是: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等六部分。 序幕:庄公寤生,姜氏欲立共叔段,挑起了对君位的争夺。 开端:庄公继位,姜氏为共叔段请制、请京。 发展:共叔段扩展势力,一直到廪延。 高潮:共叔段准备袭击郑都,姜氏将为内应。 结局:大叔失败出奔共,庄公将姜氏安置于城颖

51、。 尾声:颖考叔献计,庄公母子隧中相见。100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制是险要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地方惟命是从)(2)姜氏何厌之有?(姜氏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3)不如早为之所。(不如早点为大叔作出安排。)(4)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101(5)君将若之何? (您究竟打算怎么办?)(6)公赐之食,食舍肉。 (庄公赏赐给他事物,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挑出来放在一旁)(7)其是之谓乎? (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02(1) 亟请于武公。(屡次)(2) 都城过百雉。(城墙)(3)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

52、鄙贰于已。(边邑)(4) 无庸,将自及。(庸,通“用”;及,赶上)(5)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完聚,修葺城郭,集结百姓;甲兵,铠甲兵器)解释下列重点词语:103(6)公伐诸鄢。(“之于”的合音)(7)请以遗之。(赠送)(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阙,同“掘;隧,名词用作动词,挖掘隧道;其,语气词,放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9)爱其母,施及庄公。(影响,推广)解释下列重点词语:104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整理编订者是西汉刘向。 了解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了解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蕴含的“民本”思想及积极意义。

53、分析冯谖的性格特征,掌握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17冯谖客孟尝君105背景: 战国时代,盛行养士之风。孟尝君等战国四公子就以养士闻名。在他们的三千食客中,不乏智能之士。有的甚至进入政治舞台,脱颖而出,身手不凡,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若干影响。冯谖就是在为孟尝君效力的一系列活动中,显露了他的政治识见和办事才干。本文在极力褒扬冯谖的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的世态以及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社会关系,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当时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 106人物分析: 冯谖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作者通过他对具体事件的见解和处理,来表现他的足智多谋和对复杂的政治关系的洞察力。围绕着冯谖这个中心人物

54、,又辐射出互相关联的几起事件。因事写人,事由人发,人物形象与事件内容同步展现,是本文刻画冯谖的一个特色。107人物分析: 本文的中心情节是冯谖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即:收债于薛、复谋相位、请立宗庙。作者通过这三件事来表现冯谖的识见和才干。收债于薛,这是冯谖初试锋芒的机会。这一事件由冯谖签署受命、矫命焚券、买义复命以及由此所显示的政治效果几个环节组接贯穿起来,环环相扣,曲折缜密,生动的情节像近镜头一般把冯谖这个本来默默无闻的人物突现了出来。108人物分析: 齐湣王废除了孟尝君的相国位置,冯谖敏锐地感到孟尝君还不能“高枕而卧”,于是提出了“复凿二窟”的策略,终于使孟尝君复归相位,并在薛地建立了象征

55、着统治荣耀的宗庙。冯谖善于利用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宗法关系,为孟尝君的长治久安出谋划策,在这两件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孟尝君的三窟已就,冯谖这个有谋略、有胆识、为主人统治基业的稳固竭忠尽智的策士形象也就豁然了。 109人物分析: 作者表现冯谖的才能识见,采取欲扬先抑、欲露先隐的曲折的手段。文章开头不写冯谖如何能干,而偏偏一再写他的“无能”“无好”,三次写他弹铗长歌,他好像只是个“贪而不知足”的庸碌之辈,整天只会对“食无鱼”、“出无车”的生活待遇大发牢骚。孟尝君及众门客一再对他轻慢、讥笑、厌恶,似乎都在着力渲染他不过是个无才无德、志短性贪的市井小人。随着经营“三窟”的渐次展现,他的才干崭露头角,始

56、若无能的形象以及他佯装俗态 截然一变。 110(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贫穷困乏不能养活自己,叫人把自己嘱托孟尝君 )(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左右的人因为孟尝君轻视他,就拿粗糙的饭菜给他吃)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11(3)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左右的人说:“就是那个老是唱长铗回去的人啊”。)(4)窃以为君市义。 (我私下用债款给您买回了“道义”。)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12(1)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食之,给他吃;比,比照)(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揭,举起;过,拜访;客,意动用法,以为客,把当“客”待)

57、(3) 孟尝君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怪异)解释下列重点词语:113(4)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责,通“债”;以何市,即“以市何”的倒装形式,用债款买了什么;反,通“返”)(5)驱而之薛。 (之,往)(6)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市义,买道义;乃,竟然)解释下列重点词语:114 本文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 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说明作者通过李广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裁剪方法;理解本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中的作用。 18*李将军列传(节选)

58、115说明: 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智勇双全。他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取胜,以致匈奴人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避之数岁”。李广又最能体恤士卒。他治军简易,对士兵从不苛刻,尤其是士卒同甘共苦的作风,深得将士们的敬佩,使士兵都甘愿在他麾下,“咸乐为之死”。然而,这位战功卓著、倍受士卒爱戴的名将,却一生坎坷,终身未得封爵。本文通过李广的悲剧结局揭露并谴责了统治者的任人唯亲、刻薄寡恩以及对贤能的压抑与扼杀,从而使这篇传记具有了更深一层的政治意义。116说明: 作者抓住李广最突出的特点,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细节着力加以描写,使人物形象极为鲜明。如写他以百骑机智地吓退匈奴数千骑,

59、受伤被俘而能飞身夺马逃脱,率四千人被敌军四万人围困,仍能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等等。这几个惊险的战斗故事,突出表现了李广的智勇双全。尤其是对李广的善射,作者更是不厌其详地精心描写,如射杀匈奴射雕手,射杀敌军白马将,射退敌人的追骑,误以石为虎而力射没簇,甚至平时还常以射箭与将士赌赛饮酒等等。这些精彩的片断犹如一个个特写镜头,生动地展示了这位名将的丰采。 117 1、 (课文第二段)“匈奴大人上郡”至“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

60、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118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 (课文第二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