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水城大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某市水城大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某市水城大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某市水城大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某市水城大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聊城市水城大道工程K0+000K3+592.568施工组织设计(初稿)编制单位:二0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聊城市水城大道工程K0+000K3+592.568施工组织设计初稿编制单位:二0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以业主提供的聊城市水城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一册(路线、路基路面图纸)以与国家现行设计与施工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参照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并结合自身施工能力进行编制。本施工组织遵循“系统组织、均衡统筹、分段实施、强化重点、专业施工、平行推进、质量一流、安全高效”的原则进行设计;做到总体工程和分项工程相结合、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相结合,根据本工程的现

2、场实际施工条件和施工特点,在施工方案上充分发挥本公司施工方面的特长,采用机械化施工与先进施工工艺,科学组织施工,提高施工效率、满足施工工期要求和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由于业主提供的图纸不全面因此本组织设计比较粗糙只能作为初步方案参考,具体施工前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全面的施工图与资料重新细化本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1.1 设计文件华鑫公路勘察设计XX公司设计的聊城市水城大道工程设计图。根据设计图纸对本工程的各项施工进行具体施工方案编制工作。1.2 施工规和验收标准国家现行设计与施工规、质量检验评定验收标准与有关法规;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现行和规与标准等。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公

3、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F40-2004)沥青路面施工与验收规(GB50092-9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F10-200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1.3 其它文件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等。2. 工程综述2.1 工程概况2.1.1 工程名称聊城市水城大道工程2.1.2 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聊城市南外环路南,为聊城市凤凰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南北向主要交通干线,北连聊城市南外环路,沿原S254线往南延伸,过南水北调河,规划王河,止于凤凰生态旅游度假区远景南外环路。2.1.3 工程规模道路路线全长3592.568m,道路

4、红线宽度70m,双向十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标准横断面为双向10车道,机非分离,设中央分隔带,路基全宽70m。道路两侧各30m绿化带,总宽130m。各部分组成为:绿化带30m + 人行道3m + 非机动车道5.5m + 侧分带4m + 机动车道18.5m + 中央分隔带8m + 机动车道18.5m + 侧分带4m + 非机动车道5.5m + 人行道3m + 绿化带30m ;2.1.4 设计单位本工程设计单位为华鑫公路勘察设计XX公司。2.2 自然条件2.2.1 地形、地貌线路区属于鲁西堆积平原区(级)冲积平原亚区(级),系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海拨高度31至38m,自西向东逐渐顷斜,总体地形

5、平坦,地面平均坡降约为1/5500。微地貌类型主要为河滩高地、缓平坡地和浅平洼地。2.2.2 水文线路区所涉与的河流主要有徒骇河、南水北调输水干渠等。水位与流量,均具季节性,其中以徒骇河流量最大。2.2.3 气象本区位于鲁西平原,属暖湿带半干旱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大陆度为67.2%。平均气温为13.3,全年以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2.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6.8。本区最大标准冻土深度0.48m。年平均降水量582.1mm,月降水量以7月份最大,平均为201.2mm,降水量最少在1月份,平均仅为5mm。相对湿度平均在66%。2.2.4 地震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6、(GB18306-200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JTGC20-201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与附近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勘区场地的覆盖层厚底大于50米,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第4.1.64.1.8条规定按照探孔地层资料,估算1#、12#、37#、48#钻孔等效剪切波速值Vse172.76191.02m/s。2.2.5 地质1)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拟建区属稳定场地,可以进行工程建设。2)岩

7、土体工程性能评价:拟建区属稳定场地,可以进行工程建设(局部不良地质现象如:沟塘、暗沟、坟墓、管道等应予单独处理。2.3 外部施工条件2.3.1 施工现场的特点本工程包含道路、排水、管线综合、交通设施、照明等工程,工序繁杂,施工期间预留好沿线居民出行通道,保证居民能正常出行。为按期优质完成本工程,施工组织必须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施工前期交通组织宣传工作,通过报纸、新闻、广播、现场指挥等各种方式、多渠道的宣传交通组织方案。应注重交通设施的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规设置并完善施工期间临时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护栏、警示灯等设施。2.3.4供水、供电本工程跨越区河流密度较大,地表水相当丰富,

8、地下水位较高。工程开工后,在河水或地下水取用前对水质加以化验分析,符合标准后再进行利用,尽量使用自来水。沿线电力线路布设密集,临时设施与拌合站区域采用外接高压电经变压器变压后作为工程用电。2.3.5通讯条件施工现场通讯主要为固定和配备移动。现场办公室采用固定与外界联系,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联系方式主要采用配备移动。2.3.6外部交通施工现场交通便捷,公路网较为发达,交通较方便。3. 施工组织和管理机构本工程实行项目管理,根据项目法施工办法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选派经验丰富、具有项目经理资质的高级工程师担任项目经理,同时配备相应资质的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部。健全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努力

9、做到组织有序、权责到位、政令畅通。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体系项目部全面负责本工程的一切管理,直接进行落实项目部的管理,现场管理人员由30人左右组成。项目部领导层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经营部、综合部、财务部、总工室、中心试验室。项目部经理项目总工程师支部书记项目经营副经理项目生产副经理项目财务副经理综 合 部 (质量安全部)工程技术部经 营 部总 工 室中心试验室财 务 部经营财务科机械设备科安全质量科工程技术科综合办公室下属施工综合二队下属施工综合三队下属施工综合一队3.2主要人员职责3.2.1 项目经理职责(1)负责工程的总体管理,对工程的进度、

10、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行总体决策,对有关部门与项目部的工作进行协调安排,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2)规定本项目部组织机构的设置,规定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根据考核结果批准实施奖惩。(3)认真贯彻执行政策法规、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工程的各类考核指标。(4)组织实施工程项目有关合同,保证合同的履约。(5)执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公司贯标文件,建立质保体系,搞好过程服务,达到顾客满意。3.2.2 项目总工程师职责(1)贯彻执行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协助项目经理建立本项目部的质量体系和质保组织机构。(2)领导本项目部技术和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3)组织制订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11、方案,负责图纸会审,参加设计交底,组织技术交底工作。(4)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技术文件、技术工作的指导决定,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提高工程质量活动,处理施工中工程的技术问题和质量事故。(5)指导、督促有关人员做好检验、监视、试验工作,负责项目不合格品的处置工作。3.2.3 施工员职责(1)贯彻执行局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公司贯标文件,学习贯彻执行各项技术规、评定标准、施工手册、施工图纸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2)负责实施过程、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防护和交付等控制。(3)负责编制施工生产计划,负责工程材料计划、设备、劳动力计划的编制。(4)按照项目经理部生产计划要求,具体做好施工生产的实施。(5)做好过

12、程的自检、互检等工序交接工作,做好现场检验资料,参与质量事故调查分析。(6)参加施工图纸会审与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3.2.4 质量员职责(1)执行局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公司贯标文件,学习贯彻执行各项技术规、评定标准、施工手册、施工图纸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2)实施检验、监视和试验、不合格产品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质量记录的控制,收集过程服务有关记录,搞好数据分析工作。(3)参加施工图纸会审,做好记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典型施工方案,制订施工工艺。负责施工图纸(顾客财产)的管理工作,做好施工图纸的更改工作。(4)组织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和隐蔽工程验收,督促和实

13、施“三检”制度,签署砼浇灌令(一次浇筑30m3以)。(5)负责本项目经理部实际或潜在不合格原因信息收集、反馈,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6)负责质量统计月报工作,控制质量记录,编制整理竣工资料。3.2.5 材料员职责(1)贯彻执行局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公司贯标文件。(2)负责复核材料供应计划,并报公司物资部,与时提供工程材料。(3)对物资部采购的材料应编制采购计划。(4)负责材料物资的检查、验证,做好验证记录,并根据材料的特点做好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负责材料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工作。(5)做好入库材料的保管、防护和材料、工具的领用、借用工作。(6)负责材料的验证、贮存、维护和标识。3.2.6 试验员职

14、责(1)贯彻执行局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公司贯标文件。执行国家与行业的规标准与试验办法。(2)负责对项目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验证,抽样试验(或送验)。(3)负责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可委托中试室试验)或应用,提供混凝土配料单,做好混凝土试验工作。(4)按照规和检验评定标准要求,按月或季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和评定。抽查混凝土强度日均方差。应用控制图,对施工生产的混凝土强度进行分析和控制,保证混凝土质量。(5)做好试验和检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维护试验室的工作环境。(6)妥善做好各类试验资料的记录、整理、归档、保管工作。3.2.1 安全员职责(1)贯彻执行局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公司贯标文件。(2)

15、负责本项目部现场安全管理的宣传、监督、检查、指导。(3)负责施工生产人员、管理人员与外来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并验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建立各类安全台帐。(4)督促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维护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5)负责本项目部的生产情况,组织安全管理计划书的编制和编制安全工作年度计划。(6)负责编制安全技术交底书,以与安全技术交底的检查落实。(7)按规定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4. 施工总体布署4.1施工布署和总体施工安排本工区施工容主要为路基工程、桥涵工程、路面底基层以与防护、排水工程的施工,施工计划工期为 个月,施工工期计划为2013年11月20日2014年1月15

16、日。为保证施工计划工期的完成,施工时采用分段平行流水作业进行施工,分为二个工作面同时施工作业,以缩短施工工期。路基工程施工与桥涵工程施工同时进行,其间具备施工条件的防护、排水工程穿插进行施工,路基施工时先进行临时排水沟开挖,确保路基施工时排水畅通,确保路基施工质量;清表完成形成施工作业面后进行软基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处理;然后分层填筑路基至路床顶面;最后进行路面底基层二灰土施工。本工区基本采用机械化作业施工,路基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路基填筑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装车,自卸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推土机推平,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成型;路面底基层灰土采用路拌机路拌施工,压路机碾压成型。4.1.1

17、 本工区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数量备注4.1.2 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时采用分段、分幅“一幅路面封闭施工,另一幅路面双幅通行”的交通组织方案。采取纵向隔离、横向隔断的措施对施工路段和通车路段予以分割,并按安全施工要求设置醒目、齐全的警告、安全、指示与限速标志的设施。具体详见附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4.1.3 主要施工任务的组织分工和施工队伍的安排本工区工程由于施工作业面较长,总长约为3.6Km,我项目部为加快施工进度,划分为二个施工作业段,进行分段平行流水施工,具体施工作业段划分如下:第一施工作业段:K0+2000,长度为2000m,第二施工作业段: K+2000K+3592.568

18、,长度为1592m。4.1.4劳动力的配备根据本工区工期要求和工程规模,施工队伍按照平行流水作业法施工,施工高峰期共计投入劳动力120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负责本工区工程管理;下设三个综合施工作业队,第一施工作业队配备作业人员35人,第二施工作业队配备作业人员45人,第三施工作业队配备作业人员40人,承担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各施工作业队由项目经理部统一协调指挥。4.1.5 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本工区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如下表:项 目设备名称数量备注路基土石方工程挖掘机5台推土机2台压路机4台路拌机3台平地机1台装载机2台自卸汽车20辆洒水车1辆4.2 临时设施4.2.1 生产生活和辅助生产用房

19、按实际情况描述4.2.2 临时水电本工区跨越区河流密度较大,地表水相当丰富,地下水位较高。在河水或地下水取用前对水质加以化验分析,符合标准后再进行利用,尽量使用自来水。沿线电力线路布设密集,施工现场前期用电量较大,施工现场拟采用外接高压电经变压器变压后作为工程用电,施工少量用电主要考虑采用自备发电机供电。4.2.3 施工便道本工程施工便道,全线贯通,施工便道不采用另行征地,主要采用工程征地围的30m绿化区域修筑施工便道,施工便道修筑在沿线前进方向的左侧,采用路基宽7m,路面宽6m,路基顶标高在+2.5m左右,采用两层灰土结构填筑;路面结构采用25cm厚的泥灰结碎石面层,供施工车辆临时行车。(根

20、据实际情况描述)4.3 典型施工安排4.3.1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本工区路基采用3%石灰土填筑,在路基填筑大面积施工前,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做好试验路段,试验路段不小于100m,从而确定路基施工的最佳方案指导全线施工。通过试验段确定以下技术参数:(1)最佳含水量;(2)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3)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本工区试验段按松铺厚度30cm进行试验,确定压实层的匀质性。试验段施工完成后,与时写出试验报告,指导施工。5. 主要施工方案5.1 测量工程5.1.1 施工坐标和水准点本工程施工坐标系与设计坐标系均采用1954年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21&#

21、176;00;施工高程与设计高程均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施工控制坐标点、水准点一览表编号X坐标(m)Y坐标(m)高程(m)埋设情况控制点来源J453528161.661514346.1882.406埋石提供J443528109.201514034.22.379埋石提供J423527925.47513386.9392.608埋石提供J353527269.227511000.4742.999埋石提供J313526932.97509439.9783.821埋石提供J293526797.686508708.8563.488埋石提供H343526666.945507968.1173.2埋石提供H3

22、33526444.494507682.3623.433埋石提供5.1.2 首级控制网和加密点的设置根据设计和规要求我工区采用一级导线对导线点进行控制测量。测量时角度观测采用测回法观测两测回,距离采用全站仪光电测距,测量时进行气压、温度修正。导线测量结果精度符合设计与规要求:测角中误差5,每边测距中误差17mm,方位角闭合差±10,导线全长闭合差1/15000。水准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测量结果符合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高程闭合差mm,每测站前后视距差5m且达到最佳视距。为了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我工区还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加密,并进行加密测量,加密导线测量精度符合一级导线精度要求,水准加密

23、测量精度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每项测量成果都上报测量监理工程师批复。并每三个月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以保证其精度。加密导线点与水准点成果表编号X坐标(m)Y坐标(m)高程(m)埋设情况控制点来源J453528161.661514346.1882.406埋石提供J443528109.201514034.22.379埋石提供D13528033.484 513757.117 2.181 加密点J423527925.47513386.9392.608埋石提供D23527809.608 512947.766 5.327 加密点D33527624.380 512707.902 2.963 加密点J3

24、93527494.011 512285.298 2.515 加密点J383527368.965 511991.831 2.738 加密点D43527321.787 511611.152 2.792 加密点D53527394.882 511307.633 2.976 加密点J353527269.227511000.4742.999埋石提供D63527159.553 510782.606 加密点D73526979.105 510285.695 3.099 加密点D83527060.277 509845.473 4.243 加密点J313526932.97509439.9783.821埋石提供D93

25、527060.277 509278.366 加密点D103527000.868 508780.756 3.346 加密点D113526788.272508463.505 4.175 加密点D123526761.697 508235.719 2.318 加密点J293526797.686508708.8563.488埋石提供H343526666.945507968.1173.2埋石提供H333526444.494507682.3623.433埋石提供5.1.3 结构测设(定位方法)和测量控制方案5.1.3.1路基测量(1)认真阅读、研究设计图纸对其数据进行计算复核。(2)对线路中线、标高与横断面

26、进行复测并计算土方量,计算结果如与设计不符应与时上报。(3)路基施工放样采用极坐标法放样,放样前应对其中线坐标和边线坐标进行计算。(4)路基施工放样时应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控制点。对于软基处理地段必须严格控制中线、宽度、基地标高和换填顶标高。路基填筑时应控制中线位置、横断面方向和标高,对于分层填筑的路基应严格控制分层填筑厚度。对于挖方路基严格控制开口线位置,路堑开挖成型时应对基床顶面高程、宽度、横向坡度进行测量。路基边坡放样时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5)路基各项放样精度要求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纵断面高程(mm):+10 -15 中线偏位(mm):±50 宽度、边坡均符合设计要求 横坡():

27、±0.35.1.4测量精度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点,后细部的施测原则进行测量。    (2)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仪器、工具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查,不符合规要求的仪器、工具不能使用。(3)对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检查校正,符合规要求方能使用。(4)测量人员、测量仪器以与水准线路测量必须固定。 (5)测量定位放线后,经自检合格后须报监理复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每阶段测量完成后,必须提交正式资料,作为最后交工资料的一部分。(7)控制点位每三个月进行复测一次,确保控制点精度。(8)测量人员对工作应严肃认真、

28、实事、精益求精。原始资料记录应工整、清楚,不得随意涂改。(9)严格执行复核制度,测量所采用数据必须有专人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是使用。5.1.5 路基沉降观测与施工控制本工程路基沉降观测点布置在软土地基处理高填方段(填高2m),沉降标布设在处理段的中央分隔带。5.1.5.1路堤填筑期的沉降观测(1)基准点的观测为保证沉降观测的可靠性,必须保证基准点稳定可靠,要对基准点进行定期检测。检测原则:按水准测量规要求的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施工时注意对沉降观测点的保护和沉降标的修复工作,一旦发现沉降标被破坏,要立即进行修复,以便保证沉降观测数据的连续性,提高观测数据的可靠性。(2)填土速率的控制在软土路堤

29、的填筑过程中,为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严格控制施工速率。 控制路基中心沉降速率不大于15mm/d; 通过填筑期的沉降实测资料进行路基沉降的反演算,推算出路基工后沉降与路基稳定系数,要求推算出的各项指标小于相应的控制指标。当路堤施工沉降速率出现异常情况而可能失稳时,立即停止加载并采取果断措施,待路堤恢复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3)沉降板从基底顶面开始埋设,沉降管需要钢套筒保护,防止填筑时衩破坏。5.1.5.2路堤沉降稳定期的沉降观测(1)观测频率沉降稳定期的观测率视沉降量变化情况而定。根据工程实践经验,预压期第一个月的沉降量较大,之后逐渐减小为几毫米的沉降量,故在沉降稳定期第一个月每7d观测一次,

30、从第二个月开始每月观测2次。(2)接管工作为便于挖点,每个测点的管顶接到压实面以下520cm,即管顶不超过填筑面。接杆的方法可以逐节加高,也可以用一根自来水管连接到位。(3)观测精度沉降稳定期沉降速率逐渐减少,当减少到小于10mm/月时,按三等水准观测。5.3 挖方施工本工区中挖方施工包括路基挖方等。5.3.1 路基挖方施工5.3.1.1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采用经纬仪进行路线中桩和边桩放样,标出路堑开挖围;采用水准仪测出地面高程,控制路堑开挖深度,确保不超挖或挖深不够等现象。 施工前切实做好地表排水工程,排出的水不得危与附近建筑物、道路和农田。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视土质情况作好防

31、渗工作,土方工程施工期间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机械准备开挖和运输设备主要为反铲挖掘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配备性能可靠、符合标准、种类齐全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在施工前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试机工作,确保在施工期间正常作业。(2)路堑土方开挖本工程土方开挖均为土质路堑,且开挖高度不大,采用小松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开挖时采用横挖法施工,一次开挖成型。开挖土方分为利用方和弃方,利用方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填筑地点,视土质情况经处理作为路基填筑土方,弃方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土场。(3)边坡整修边坡随开挖随成型,保持边坡平顺,早做边坡防护。5.3.1.2 施工技术质量要求(1)开挖出

32、的适用材料,用于路基填筑,挖出的各类材料不应混杂,以免影响路基填料质量。(2)高边坡边开挖边防护。当防护不能紧跟开挖进行,应暂时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待做防护时再刷坡。(3)雨季未完工程要做好施工中临时排水处理。(4)路堑基床施工,开挖接近堑底时,鉴别核对地质,然后测量放样,开挖修整,或采取压实、换填等措施。5.4 路基填筑施工5.4.1 概述本工区工程主要为填方路基,土石方方量大,主要包括沟塘清淤后的回填碎石土、基底回填碎石土、素土填筑与石灰土填筑等。其中回填碎石土方量为229282m3,素土填筑方量为453297 m3,5%石灰土填筑方量为199632 m3,3%石灰土填筑方量为346549

33、 m3。总填筑方量为约为130万m3。石灰土施工采用路拌法。5.4.2 施工工艺5.4.2.1 施工准备(1)路基清表处理路基填筑前对原地表进行清表处理,清除路线围表土、杂草、树根等不适宜材料,将其运出路基围外堆放,清表厚度为25cm;(2)临时排水设施做好场地临时排水工作,特别是基底换填期间的排水,开挖临时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3)特殊段填筑准备对于需清淤换填的鱼塘路基地段,先将原地面不良的淤泥开挖并清除干净,清淤厚度为5080cm,后用碎石土分层回填并压实。(4)机械设备准备土方填筑设备主要为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平地机、路拌机、压路机等。配备性能可靠、符合标准、种类齐全的施工机械和

34、设备,在施工前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试机工作,确保在施工期间正常作业。5.4.2.2 测量放样路基填筑前进行测量放样,定出路基中桩、路基边桩与路堤坡脚等相关位置。5.4.2.4 土方运输路基填料碎石土、素土或石灰土在料场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进行上料,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5.4.2.5 分层填筑和碾压(1)分层填筑填方路基分层填筑,填筑时按照设计横断面逐层整体填筑,分层填筑时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路床的分层厚度不超过20cm,层顶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基底换填碎石土的摊铺厚度根据最大粒径确定。分层填筑时,自卸汽车卸料间隔距离经过试算,避免填料过于集中或不够,减少倒料工作量。每层

35、填土在压实前先整平,自路中线向路堤两侧做2%的横坡,利于排水。(2)碾压填料整平完成后,先采用20t以上重型压路机碾压(静压),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原则。初压成型后用推土机修整,再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压,由两侧向中心碾压,碾压遍数不少于3遍,每次碾压轮迹应重叠一半,直到满足设计压实度要求为止。土基经碾压后必须达到稳定、密实、均匀的要求,填筑土基抗压回弹模量E030Mpa。5.4.2.6 验收分层填筑碾压达到设计要求后,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入下层填筑施工。未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严禁进入下层填筑施工。5.4.3 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中桩、边桩原地面清表整平料场

36、装料自卸汽车运输填料分层填筑推土机、平地机整平压实度检测压路机碾压达不到压实度要求成型.4.4 施工技术质量要求(1)石灰土填料采用路拌法施工;(2)地面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挖成台阶状,台阶宽度大于2m;(3)为保证路基边坡部的强度和稳定,填筑时每侧超宽30cm,与路基同步填筑,严禁出现贴坡现象;(4)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先填路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于于2m;(5)为保证均匀压实,注意压实顺序,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掺灰剂量和均匀性;(6)为减少桥头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桥头跳车,对桥头一定长度路基围的特别

37、压实区,分层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预留缺口时留2m宽台阶,缺口回填分层交叠填筑;(7)构造物回填与特别压实区的压实度比同层位路基的压实度提高1%;(8)路基填筑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路基回填料的质量与压实度,因此在施工时应按设计与规要求严格控制填料强度、粒径与压实度。填料强度、粒径与填筑压实度指标如下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CBR)(%)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填方路段上路床030969586下路床3080969554上路堤80150949443下路堤150以下939232零填与路堑路床030969586(9)鱼塘、地下水位较高路段基底换填碎石土

38、质量控制标准如下表: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重度(KN/m3)孔隙率(%)上路堤0.81.5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2下路堤1.505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4(10)路基施工质量检验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具体实测项目如下表: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备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1压实度(%)零填与挖方(m)00.89695挖方(m)00.896950.81.594941.593922弯沉代表值(0.01mm)1001203断面高程(mm)+10,-5+10,-204中线偏差(mm)5.010.05宽度符合设计要求6平整度(mm)1

39、5207横坡(%)±0.3±0.55.5 排水工程施工5.5.1 概述本工程排水系统主要由路基排水和路面排水两部分组成。其中路基排水包括边沟(分明边沟和暗埋式边沟)、急流槽、集水井等;路面排水包括中央分隔带纵向盲沟、集水槽、侧分隔带纵向盲沟、集水槽等。路面雨水主要通过路面横坡排入中央分隔带和侧分隔带,透过中粗砂层渗入纵向盲沟,横向采用PVC塑料排水管流入路基两的暗沟或明沟,再流入排水渠或当地沟河,形成通畅的排水系统,从而保证路基、边坡与沿线土体避免雨水冲刷、保持稳定。5.5.2 路基排水施工5.5.2.1 边沟施工本工程路基两侧边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矩形明边沟;另一种为

40、暗埋式矩形边沟。(1)明边沟施工本工程中明边沟较少,长度为388.6m。矩形明边沟基底铺筑10cm砂垫层,边沟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沟底设纵坡,明沟采用底宽1.2m(沟底净宽为60cm),沟底砌石厚度为30cm,沟深0.60.7m的矩形断面。(2)暗埋式边沟本工程边沟主要采用暗埋式矩形边沟,长度为12450m。暗埋式边沟基底铺筑10cm砂垫层,沟底铺砌30cm厚M7.5浆砌片石,沟底宽为1.2m(沟底净宽为60cm),沟身为60cm高度M7.5浆砌片石和25cm现浇C20砼垫座,沟顶为预制C30水泥砼盖板。5.5.2.2 急流槽施工排水沟出口与排涝河、沟衔接处,在河、沟岸坡上设置急流槽,避

41、免路基排水冲刷沟渠岸坡,急流槽采用M7.5号浆砌片石砌筑。断面尺寸一般为60cm×60cm的矩形,壁厚30cm,底层厚30cm,下设10cm的砂垫层。当急流槽长度较长时,采取分段砌筑,其分段长度控制在510m,接头处用沥青麻筋填塞。本工区工程中共有急流槽8道,M7.5号浆砌块石180.8m3。5.5.2.3 集水井施工沿暗埋式边沟每隔25m设一处集水井,另路线纵断面最低处必须设集水井,本工程共有558处集水井。暗埋式边沟集水井施工基本与暗埋式边沟一样,集水井盖采用开孔井盖,为C30水泥混凝土预制。5.5.3 路面排水施工路面排水主要通过中央分隔带和侧分隔带纵向盲沟将雨水汇集到集水槽,

42、通过横向塑料排水管将水排入明边沟或暗埋式边沟。中央分隔带和侧分隔带填筑中粗砂,为防止中央分隔带的水下渗至土基,在中央分隔带底部铺设防渗土工布。中粗砂顶面铺设透水土工布。中粗砂层下设纵向盲沟,盲沟宽度为40cm,深为20cm,盲沟填筑级配碎石;横向排水采用11PVC塑料排水管,其中中央分隔带每30m设一处,侧分隔带每60m设一处。本工区工程中纵向盲沟长度为22070m;防渗土工布107637m2;中粗砂回填16058m3。5.5.4 施工技术质量要求(1)浆砌砂浆配合比准确,砌缝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2)浆砌片石、混凝土质量和规格符合施工规规定和设计要求;(3)预制盖板质量符合规规定和设计要

43、求;(4)盲沟的设置与材料规格、质量等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规定;(5)盲沟碎石采用石质坚硬的较大粒料填筑,保证排水孔隙度;(6)边沟、集水井、急流槽、盲沟等施工质量检验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5.6 防护工程施工5.6.1 概述本工程路基防护采用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以绿色生态防护为主。水塘沟塘路基、边坡受水流或波浪冲刷时,采用M7.5浆砌片石护坡防护,一般水塘均不考虑防护措施。本工区工程中预制C25空心六角块为151.38m3,路基M7.5浆砌片石防护约100m3;桥头段锥坡防护M10浆砌片石约244m3,现浇C25砼踏步约4m3;水塘、沟塘M7.5浆砌片石防护约1400m3。

44、5.6.2 路基边坡防护当路基填高H3.5m时,采用植草防护;填高H3.5m与桥头段20m采用六角形预制块植草砖防护,边坡坡度为1:1.5,边坡底护脚采用M7.5浆砌片石护脚,坡面上铺设预制空心六角块,空心块培土植草。预制六角块采用机器压制,有一面必须光滑,保证外观质量。预制六角块铺砌完成后,砌缝采用M7.5砂浆勾缝。5.6.3水塘路基边坡防护本工程中部分水塘路基、边坡受水流冲刷时,采用7.5号浆砌片石全坡防护,边坡坡度为1:1.75,浆砌片石厚度为25cm,其下设10cm砂砾垫层。5.6.4施工技术质量要求本工区路基防护要待路基稳定后再进行,为了确保工期,在防护施工前,将准备充分的防护材料,

45、一旦条件成熟,将开展多个工作面同步进行,同时为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中将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路堤稳定后,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进行施工放样、边坡整修和基础开挖。边坡砌筑要立杆拉线或样板控制,并要经常复核验证,以保证线形顺直、砌体面平整。(2)砌体施工时将严格控制砌体、石料质量,砌体砂浆的配合比准确、坐浆饱满、砌缝均匀、勾缝平顺密实、表面平整。(3)路基防护,按设计与规要求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应整体通缝,并用沥青麻筋填塞。(4)石料和预制块在使用前将浇水湿润,并将表面的泥土、水锈清除干净。所有石块均坐在新拌的砂浆上,砂浆缝做到饱满,砌筑时确保石块不直接紧靠,不得采用灌浆法施工,用小石子砼填塞竖缝时,

46、使用扁铁捣实。石块砌筑时做到长短相间、交错排列;砌块将平砌,外圈定位行列和镶面石块按“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5)砌体分层砌筑,对于较长砌体将分层分段砌筑。对已砌好的砌体如发现石块松动或灰缝开裂,将按工程师的要求给予补救或拆除重新修筑;砌体完工后将清除积土,疏通排水沟,整理现场,直至工程师认可;(6)勾缝前将认真清理缝槽并用水冲洗、湿润,并采用工程师认可的勾缝工具进行勾缝作业;勾缝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将刷洗干净,并用麻袋或湿布覆盖养护。(7)浆砌片石护坡、C25砼空心六角块护坡等施工质量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5.7 路面底基层(石灰土3:7)施工5.7.1 概述本工区工程采用石

47、灰土路面底基层,即由石灰和土按3:7比例拌和均匀作为路面底基层填料。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底基层厚度均采用40cm。路面底基层石灰土采用路拌法施工。单层厚度20cm,一次压实成型,施工时石灰分别由自卸汽车运至路基上,按设计配合比拌和均匀,平地机整平后碾压成型。5.7.2 施工工艺5.7.2.1 施工准备(1)准备下承层下承层即路基顶面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2)材料准备 石灰:符合级或级以上石灰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 土:采用塑性指数1218的粘质土(亚粘土),有机质含量10%的土不得使用; 水:饮用水均可使用,对于可疑水源,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3)配

48、比设计 取工地实际使用具有代表性材料,按不同配合比制备至少五组混合料 采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二灰土的生产配合比,用重型击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4)机械设备准备石灰土施工设备主要为装载机、自卸汽车、平地机、路拌机、压路机等。配备的施工机械性能可靠、符合标准、种类齐全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在施工前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试机工作,确保在施工期间正常作业。5.7.2.2 测量放样(1)在路基顶层上采用经纬仪恢复中桩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2)采用水准仪进行水平测量,在

49、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二灰层边缘的设计标高。5.7.2.3 运输和摊铺集料(1)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各路段石灰层的宽度、厚度与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各种材料的重量,根据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与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每车料的堆放距离;(2)堆料前在下承层上先洒水,使其表面润湿;(3)材料装车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通过试验确定各种材料与混合料的松铺系数;(4)先将土运到路基上,摊铺均匀后,先用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然后再运送拌和均匀的石灰和粉煤灰并摊铺;5.7.2.4 拌和与洒水(1)拌和采用路拌机进行拌和,先进行干拌24遍。拌和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

50、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2)洒水拌和采用喷管式洒水车将水均匀的喷洒在干拌后的混合料上,洒水距离应长些,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超出拌和段2m以上;拌和机械紧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拌和,尤其在纵坡大的路段上要配合紧密,减少水分流失;在洒水拌和过程中,与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水分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5.7.2.5 整平和整型(1)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先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型。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侧向外侧进行刮平;(2)用平地机快速碾压12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3)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形,整形过程中,与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4)对于局部低洼处,用

51、齿耙将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二灰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型一次;(5)每次整型均按照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保证接缝顺适平整。5.7.2.6 碾压(1)整型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即可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不足,适当洒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2)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直到表面无明显轮迹,一般需碾压68遍;压

52、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路面的两侧,多压23遍;(3)碾压过程中,二灰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与时补洒少量的水;(4)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符合设计要求。终平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处,不再进行找补,留待上层施工时处理。5.7.2.7 接缝处理(1)两工作段的搭接部分,采用对接形式。前一段拌和整平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2)二灰土施工尽量避免纵向接缝,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垂直相接,不得斜接。5.7.3 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运输和摊铺土测量放线洒水与路拌机拌和整平与整型压路机碾压接缝与调头处理压实度检测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备料达不到压实度运输和摊铺石灰粉煤灰混合料成型5.7.4 施工技术质量要求(1)石灰土各项原材料石灰、土均应符合设计与规要求;(2)石灰土作为底基层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3)拌和完成后,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或“带”,且水分合适和均匀;(4)严禁洒水车在正在拌和的以与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防止局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