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仅供个人参考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一、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Radio-freque ncy Electr onic Circuits(三)开课对象: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本科(四)课程性质: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必修课程,它是研究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关于信号的产生、发射、传输和接收即信号传输与处理的一门科学。其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和信号与系统。(五)教学内容高频电子线路主要介绍无线电信号传输与处理的具体基本单元电路的基本原理以

2、 及应用于通信系统、 高频设备中的高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原理、分析、设计方法,为进一步学习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非线性电路为主,学习谐振动率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六)教学时数教学时数:80学时学分数:4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绪论224第一章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12214第二章咼频功率放大器10212第三章正弦波振荡器10212第四章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22第五章振幅调制

3、、解调及混频12618第六章频率调制与解调12214第七章反馈控制电路44合计641680(七)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60%。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绪论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掌握无线电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相关概念,信号的频谱与调制等特性,了解学习的对象及任务。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通信系统组成2、信号、频谱与调制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

4、成3、课程特点、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考核要求:1、通信系统组成(识记)2、信号、频谱与调制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领会)3、课程特点、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识记)第一章高频谐振放大器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高频电路中的元件(电容、电阻、电感等)的特性;熟 练掌握LC回路的选频特性与阻抗变换电路、抽头并联振荡回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特性; 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稳定性;了解多级谐振放大器;了解集中选频滤波器等;掌握电子噪声的来源与特性。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1、LC选频网络1.1 、选频网络的基本特性1.2 、LC 选频回路1.3 、LC 阻抗变换网络2 、

5、高频小信号放大器2.1 、谐振放大器的等效2.2 、放大器性能分析3 、集中选频放大器3.1 、集中选频滤波器 石英晶体滤波器3.2 、集成宽带放大器3.3 、集中选频放大器应用4 、电噪声4.1 、概述4.2 、噪声的来源、性质4.3 、噪声系数和温度考核要求:1 、LC 选频网络1.1 、选频网络的基本特性(识记)1.2 、LC 选频回路(应用)1.3 、LC 阻抗变换网络(应用)2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2.1 、谐振放大器的等效(领会)2.2 、放大器性能分析(了解)3 、集中选频放大器3.1 、集中选频滤波器 石英晶体滤波器(识记)3.2 集成宽带放大器(了解)3.3 、集中选频放大

6、器应用(了解)4 、电噪声4.1 、概述4.2 、噪声的来源、性质(识记)4.3 、噪声系数和温度(领会)第二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 C 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工作状态、外部 特性;理解 A、B、D 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线路;了解宽带高频功 放、功率合成与射频模块放大器。教学时数: 10 学时教学内容:1 、概述2 、两类功放的工作原理2.1 、工作原理分析2.2 、功率和效率分析3 、高频功放的动态分析4 、高频功放的实用电路5 、宽带高频功放、功率合成电路考核要求:1 、概述(识记)2 、两类功放的工作原理2.1 、工作原理分

7、析(领会)2.2 、功率和效率分析(应用)3 、高频功放的动态分析(领会)4 、高频功放的实用电路(识记)5 、宽带高频功放、功率合成电路(了解)第三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分析:平衡条件、起振条件、稳定条 件;熟练掌握 LC 振荡器的组成原则、电容反馈振荡器、电感反馈振荡器、两种改进型电容 反馈振荡器; 了解场效应管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 E1648 单片集成振荡器; 了解频率稳定度; 掌握石英晶体振荡器;了解振荡器中的几种现象教学时数: 10 学时教学内容:1 、概述2 、反馈型自激振荡器的工作原理3、LC正弦波振荡电路3.1、互感耦合LC振荡

8、器3.2 、三点式 LC 振荡器4、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5 、石英晶体振荡器6 、集成电路振荡器7 、压控振荡器考核要求:1 、概述(识记)2 、反馈型自激振荡器的工作原理(领会)3、LC正弦波振荡电路3.1、互感耦合LC振荡器(应用)3.2、三点式LC振荡器(应用)4、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识记)5 、石英晶体振荡器(领会)第四章 频谱变换电路基础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模拟乘法器及其基本单元 电路的分析。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1 、概述2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3 、模拟乘法器及其基本单元电路考核要求:1 、概述2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识

9、记)3 、模拟乘法器及其基本单元电路(识记)第五章 振幅调制、解调混频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幅度调制原理及其特性(AM波、DSB波、SSB波);掌握振幅调制电路;熟练掌握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及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同步检波电路; 掌握混频、混频电路及混频器的干扰。教学时数: 12 学时教学内容:1 、概述2 、振幅调制原理及特性3 、振幅调制电路4 、调幅信号的解调4.1 、调幅解调的方法4.2 、包络检波4.3 、同步检波5 、混频器原理及电路5.1 、混频器的干扰6、AM发射机与接收机考核要求:1 、概述(识记)2 、振幅调制原理及特性(领会)3 、振幅调制电路(领会)4 、调幅

10、信号的解调4.1 、调幅解调的方法(领会)4.2 、包络检波(应用)4.3 、同步检波(领会)5 、混频器原理及电路(识记)5.1 、混频器的干扰(领会)6、AM发射机与接收机(识记)第六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调频信号特性(参数与波形、频谱、带宽、功率, 调频波与调相波的比较);掌握调频器与调频方法、调频电路;掌握鉴频器与鉴频方法、鉴 频电路;理解限幅电路;了解调频收发信机及特殊电路等。教学时数: 12 学时教学内容:1 、概述2 、调角信号分析3 、调频电路3.1 、实现调频、调相的方法3.2 、直接调频电路3.3 、间接调频电路4 、调频波解调原理及电路

11、4.1 、鉴频方法及实现模型4.2 、振幅鉴频器4.3 、相位鉴频器5 、调频制的抗干扰性及特殊电路6、FM发射机与接收机考核要求:1 、概述(识记)2 、调角信号分析(领会)3 、调频电路3.1 、实现调频、调相的方法(领会)3.2 、直接调频电路(领会)3.3 、间接调频电路(领会)4 、调频波解调原理及电路4.1 、鉴频方法及实现模型(识记)4.2 、振幅鉴频器(领会)4.3 、相位鉴频器(识记)5 、调频制的抗干扰性及特殊电路(领会)6、FM发射机与接收机(了解)第七章 反馈控制电路 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及AGC勺性能指标;掌握自动频率

12、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理解: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的定性分析及 应用;了解频率合成器,高频电路新技术介绍。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2 、反馈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3、自动增益控制电路4、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5 、锁相环路 (PLL)6 、锁相环的典型应用7 、高频电路新技术介绍考核要求:1 、概述(识记)2 、反馈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领会)3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领会)4 、自动频率控制 (AFC) 电路(领会)5 、锁相环路 (PLL) (识记)6 、锁相环的典型应用 ( 了解 )7 、高频电路新技术介绍、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2004.1、高频电子电路,王

13、卫东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2、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第三版) ,曾兴雯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83、高频电子线路,高吉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4、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通信电子线路(第二版),高如云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6、通信广播电路原理与应用,孙景琪等,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87、通信电子线路(第二版)学习指导,张企民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14、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verwendet werden.Pour l '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goic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员 B30BaTbCEb KOMMepqeckuxqe 员 ex.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