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完美版)_第1页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完美版)_第2页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完美版)_第3页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完美版)_第4页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完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目 录1、设计任务书-22、设计计算书-43、平面结构布置-44、板的设计-45、次梁的设计-86、主梁的设计-12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20附图1、板的配筋图-21附图2、次梁的配筋图-22附图3、主梁配筋图-2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一、 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二、 设计资料1、题号 题号见表1,表中有56道题目,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目。设 计 题 号 表14(kN/m2)4.5(kN/m2)5(kN/m2)5.5(kN/m2)6(kN/m2)6.5(kN/m2)7(kN/m2

2、)7.5(kN/m2)31.2×18.91234567833.0×19.891011121314151633.6×20.7171819202122232434.8×21.6252627282930313236.0×22.5333435363738394037.2×23.4414243444546474838.4×24.34950515253545556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层高4.5m。楼盖面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m厚水磨石面层。

3、板底采用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3、荷载(1)楼面活荷载,见表1;(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3)钢筋混凝土容重:;(4)混合砂浆容重:;(5)水泥砂浆容重:。4、材料(1)混凝土:C20、C25或C30。(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采用HRB400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300钢筋。三、 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板、次梁及主梁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剪力的包络图(5

4、)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四、设计要求要求完成全部的设计内容,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设计图纸一套,建议手工画图和计算机画图各占一半,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手画或计算机画图。课程设计时间一周。五、 参考资料1、混凝土结构(下册,第二版),彭少民 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2;2、混凝土结构(中册)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混凝土结构疑难释义附解题指导(第三版),沈蒲生、罗国强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建筑工程课程设计指南,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楼盖结构设计原理,沈蒲生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9;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 平面结构布置:由单向板的经济跨度23m,次梁的经济跨度46m,主梁的经济跨度68m,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的跨度为5.2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m。楼盖结构布置图见图一。二、板的设计:板的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板的L2/L1=5.2/2.1=2.48<3,宜按照双向板设计,按照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

6、筋,此设计为单向板。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取板厚。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 则,取。板的尺寸如图所示:1、荷载: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0.65×1=0.65kN/m80mm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0kN/m平顶粉刷 0.02×17=0.34kN/m 恒载: gk=2.99kN/m活载: qk=6×1=6kN/m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线恒载设计值:g=1.2×2.99=3.588kN/m线活载设计值:q=1.3×6.0=7.8kN/m合计:g+q=

7、11.388kN/m2、内力计算次梁截面为,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板的计算跨度:边跨: l01=ln+1/2h=1.88+0.08=1.92mln+12a=1.88+0.12/2=1.94mm取l01=1920mm ()中间跨: l02=ln=2.1-0.2-1.9m=1900mm ()计算跨度差:(1920-1900)/1900=0.105%<10,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计算简图如图三: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下表: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截面位

8、置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中中间跨中中间支座m1/11-1/111/16-1/143.82-3.822.62-3.003、截面承载力计算则1=1.0,连续板截面的配筋计算见下表: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表板带部位截面边区板带(、轴线间)中间区板带(轴线间)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及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及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M(kN/m)3.820 -3.820 2.620 -3.000 3.820 -3.820 2.096 -2.400 as=Malfcbh020.089 0.089 0.061 0.070 0.089 0.089 0.049 0.05

9、6 =1-1-2as0.094 0.094 0.063 0.073 0.094 0.094 0.050 0.058 As=bh0alfcfy247 247 167 192 247 247 133 153 选配钢筋82008200825082008200810082508250实配钢筋面积251251201251251251201201中间板带轴线之间,各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连续板的配筋示意图见图四(a)(b):各种构造钢筋如下分布筋选用8200。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8200。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

10、用8200。板角构造钢筋: 选用8200,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三、次梁计算: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取,则,取。次梁的有关尺寸见图五:1、荷载 恒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3.588×2.1=7.535kN/m 次梁自重: 1.2×0.2×0.4-0.08×25=1.92kN/m次梁粉 1.2×0.4-0.08×2×0.25=0.192kN/m g=9.647kN/m 活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 q=7.8×2.1=16.38kN/m设计值总值: g+q=26.027kN/m2、内力计算计算

11、跨度边跨: ln=5200-120-300/2=4930mml0=ln+12a=4930+2402=5050mm1.025ln=1.025×4930=5053mm取l0=5050mm ()中间跨: l0=ln=5200-300=4900mm ()计算跨度差:(5050-4900)/4900=3.06%<10%,按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简图见图六如下:连续次梁各截面弯矩及剪力计算见下表:连续次梁弯矩计算截面位置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中间支座m1/11-1/111/16-1/1461.04-61.0439.06-44.64连续次梁剪力计算截面位置端支座内侧离

12、端第二支座外侧离端第二支座内侧中间支座外侧、内侧0.450.600.550.5559.1576.5270.1470.143、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边跨:,取。离端第二跨、中间跨 梁高: 翼缘厚: 判定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接按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连续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支座中间跨跨内M(kN/m)61.04 -61.04 39.06-44.64as=Malfcbh020.02 0.20 0.02 0.14 =1-1-2as0.02

13、 0.21 0.02 0.16 As=bh0alfcfy471 488 304 374 选配钢筋218218214216实配钢筋面积509509308402、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连续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支座中间跨跨内V/kN59.1570.5270.1470.140.25cbh0202.3>V202.3>V202.3>V202.3>V0.7ftbh060.452<V60.452<V60.452<V60.452<V选用箍筋28282828Asv=nAsv1101101101101s=fyvAsvh0

14、V-0.7ftbh0654 654 654 654 实配箍筋间距2002002002005、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处开始布置,在简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次梁的配筋示意图见图七如下:四、主梁设计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柱高,设计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240。主梁有关尺寸和支承情况见图八:1、荷载计算恒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 主梁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 梁侧粉刷(折算为集中荷载): 活载设计值: 合计: 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 ,取中间跨:取l0=6.195mm计算跨度差:(6300-

15、6195)/6280=1.67%<10%,按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其计算简图见图九:在各种不同分布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表进行,跨内和支座截面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式计算: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式中K可由书中附表可查知,具体计算结果以及最不利荷载组合见下表:主梁弯矩计算序号计算简图边跨跨内中间支座中间跨跨内K/M1K/MBK/M210.244-0.2670.06796.23 -105.13 26.34 20.289-0.133-0.133155.08 -71.26 -71.14 3-0.045-0.1330.2-24.15 -71.26 106.98 40.229

16、-0.311-0.0890.17122.88 -166.62 -47.6890.93 51/3MB32.08 166.60 -47.6890.93 最不利荷载组合1+2251.31 -176.39 0.00 -44.80 1+372.08 -176.39 0.00 133.32 1+4219.11 -271.75 -47.68 117.27 1+5128.30 61.47 -47.68 117.27 主梁剪力计算序号计算简图端支座中间支座中间跨跨内VamVbexBcexVbin10.733-1.267-111.26745.8858-79.3142-62.662.679.314220.866-1

17、.134-1.1340054.2116-70.9884-70.98840040.689-1.311-0.7781.2220.08943.1314-82.0686-48.702876.49725.57146-82.7-5.57-76.548.782.07最不利荷载组合1+2100.10 -150.30 -133.59 62.60 79.31 1+489.02 -161.38 -111.30 139.10 84.89 1+5-36.81 -84.88 -139.10 111.30 161.38 将以上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四种弯矩图和三种剪力图分别叠画在同一坐标图下,即可得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及剪力包络图

18、,详见附图5 弯矩剪力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主梁弯矩包络图见图十:主梁剪力包络图见图十一:3、主梁截面承载力计算: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为,故取。并取 判定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按单排纵向钢筋考虑,取 。主梁正截面配筋计算截 面边跨跨内中间支座中间跨跨内弯矩M251.31-271.75133.32-44.812V022.67M-12V0-249.08as=Malfcbh020.167 0.024 0.088 0.030 =1-1-2as0.183 0.024 0.093 0.030 As=bh0alfcfy1182 1077 597 194 选用钢筋420420220220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2)12561256628628斜截面配筋计算截面支座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