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问题_第1页
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问题_第2页
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问题_第3页
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问题_第4页
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计划单元名称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内容:学前教育课程概述学前教育课程的编制原理特点: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实施的载体,是学前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本章阐述了幼儿园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原理,为幼儿园课程面向实践的编制与实施提供铺垫。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问题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原理重点及难点重点:幼儿园课程的内涵难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原理主要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课时安排学前教育课程概述 6课时学前教育课程的编制原理 4课时思考题 (作业)参考资料学前教育学,黄人颂主编,人教社,2000学前教育学,阎水金,上海教育社,1998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

2、上、下册),黄人颂主编,人教社1991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唐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许卓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赵寄石学前教育论稿 赵寄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幼儿园课程王春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题:学前教育课程概述目的: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 课型:新授课方法:讲授、讨论教具:内容: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 学前教育课程的形态与结构 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重点: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课时:6课时过程:第1、2课时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 (一)对课程的理解 1.课程的语义 (1)汉语“课程”的出现 南宋学者朱熹朱子

3、全-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外松内紧),“小立课程,大做功夫”(教少学多)。 (2)西文“课程”的出现 拉丁文“currere”“curriculum”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 (3)“课程”作为教育术语 近代日文对英文的翻译 课程作为近代教育术语:教育的内容及其进程安排。 2.课程的几种定义(1)计划类:教学的预先计划(2)经验类:学生活动的经验或体验(3)结果类:教育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4)知识类:课程内容,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5)活动类:帮助学生获取有益经验,促其全面发展的活动总和。课程定义的复杂性 3.课程的形态与结构(1)影响课程的基本要素知识、儿

4、童、社会知识本位课程:以文化知识作为课程编制的基点,其核心主要源于学科。儿童本位课程:以儿童当下的直接经验、儿童的需要和动机、儿童的兴趣合心理发展为课程编制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儿童的经验生长和人格发展。社会本位课程:以源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为课程编制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学习者适应或改进当代社会生活。(2)学问中心课程与人本主义课程学问中心课程人本主义课程(3)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二)对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解 1.学前教育课程的定义(1)20世纪20、30年代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2)20世纪50年代以来幼儿园所设科目幼儿园教育总体结构幼儿园教育活动总

5、和(3)目前的定义学习活动或经验有组织、有系统、有意义的有目的的 2.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1)基础性(2)适宜发展性第3、4课时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形态与结构 (一)著名的学前教育课程 1.福禄倍尔式课程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唤醒人类内在的精神本性和力量,培养万物统一的人生观。 设计了一整套完整的课程,包括:宗教教育、体育卫生、游戏活动、语言、手工、绘画和颜色辨别、唱歌和诵诗、自然科学常识。 2.蒙台梭利式课程 经验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人通过感官收集信息而获得。 课程设计中,感官训练具有突出的地位,还包括语言教育、纪律、计数等。 3.张雪门的“行为课程”认为课程是“适应生长的一切有价值的材料”,生活

6、就是教育。课程强调以儿童行为为中心,注重行为的实践,并依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兴趣和能力,拟定中心活动。 4.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 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强调课程结构的整体性,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课程实施上,提出了“整个教学法”,也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的、有系统的去教儿童学。 (二)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常见的模式 1.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是以科目为单位对课程内容进行编制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儿童获得系统的知识,但容易忽视各科目间的联系及组织教育活动时忽视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 2.主题课程

7、主题课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知识在某些主题上交叉、相互联系。通常从儿童能接触到的自然、社会现象中,选取重要课题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其它科目则围绕它与之搭配。有利于儿童获得完整的生活经验,不利于儿童掌握系统的知识。产生于改革开放的背景,受到了各种儿童发展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影响,致力于解决分科课程的弊端。比较有影响的是“综合主题教育”。国家层面有力举措是1989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 3.领域课程是指能够涵盖某一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这种课程必须打破学科的界限,使不同领域的内容整合起来,与生活联系紧密。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重要的指导。这种课程结构融合我国当前重视儿童发展和一般素养的获得的

8、教育价值取向,并结合儿童心理特点而给出的比较成熟而科学的课程结构。 4.其它课程 “田野课程”由虞永平提出,强调课程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幼儿自主探究性学习,将儿童置于真实的情景中,围绕主题开展活动,让儿童主动探索、观察、访问、调查、交往等,使幼儿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其情感、道德、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也得到充分发展。第5、6课时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一)如何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1.课程的价值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2.课程的不同价值取向 3.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全人格、主体性 (二)21世纪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1.承认童年生活的独特性

9、 (1)幼儿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童年期不可缩短 (2)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2.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凸显儿童主体性案例分析:晶晶为何总是尿裤子? (1)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的普遍趋向 (2)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 (3)生活世界对儿童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具有重要的课程意义 生活世界是构成儿童各种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 生活世界能帮助儿童确立生活信念和获得发展内趋力。 (4)课程改革要踏上回归生活的世界旅途 3.整合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追求主体的个性化发展 (1)人类社会内部的危机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问题:突出表现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支离。 (2)人类社会要摆脱危机需要复归个人与社会

10、彼此之间原本相濡以沫、其乐融融的关系。思考题: 1.如何理解课程的多种含义?这些含义之间有何关联? 2.不同类型的课程定义能否沿用到幼儿园课程的定义上?如何分析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课程定义? 3.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中的分科课程、主题课程与领域课程? 4.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作业: 你觉得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有何不同?为什么?请举例说明。你如何给幼儿园课程下定义?(不少于300字)课题:学前教育课程的编制目的:了解学前教育课程编制所涉及的依据、模式、逻辑、过程课型:新授课方法:讲授、讨论教具:内容: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依据 课程编制的基本模式 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逻辑 课程编制的基本过

11、程重点:课程编制的基本过程课时:4课时过程:第1、2课时教师讲授本节思路及要点,布置学生阅读书本,归纳讲授提纲,学生自己讲授本节内容。学生阅读与提问。第3、4课时学生上台讲课,4个学生各讲1个问题,每人不超过10分钟。学生点评,小组点评,教师点评。教师强调要点,归纳提纲。 一、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依据 (一)教育哲学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影响 1.各种教育思潮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 (1)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2)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影响下的课程方案 方案教学 蒙台梭利方法 意大利瑞吉欧方法 2.经验论和唯理论 (1)经验论: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否认天赋观念。 洛克的“白板说” (2)唯理论

12、:认识不起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自理性本身。 福禄贝尔的课程 3.不同的哲学立场,不同的知识观 新纲要的知识观:是一种关系体系,是主体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之后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二)心理学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影响 1.心理学为课程的编制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 2.不同的心理发展观对学前教育课程的编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行为主义的影响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学说的影响 (3)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影响 (三)社会学研究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影响 1.课程受社会各种因素影响,并受不同社会观的支配 2.教育应该明确反映社会文化的价值

13、观 3.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技术变革等因素时时刻刻影响着学前教育课程 二、课程编制的基本模式 (一)目标模式 1.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编制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编制的模式。 2.泰勒原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3.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 (1)学校要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要提供哪些内容达到目标 (3)如何有效组织教育内容 (4)如何确定目标是否实现 4.目标模式的影响 (1)学前课程的预设性 (2)课程目标的系统化和线性化 (3)课程的封闭性 (4)教师与儿童关系的不平等性 (二)过程模式 1.过程模式就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

14、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斯藤豪斯 2.过程模式的特色是给了教师充分的自主权,让教师在课程编制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但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20世纪90年代以后,过程模式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4.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虽然在理论上对立,但课程编织者可以吸取两种模式的长处 5.新纲要背景下,教师开始参与课程开发 三、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逻辑 (一)两个基本因素 1.作为教学内容的“学问的知识结构、知识系统以及学问逻辑” 2.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方式、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 3.教学逻辑 (二)课程编制的根本原则 1.一方面要考虑儿童的“认识逻

15、辑”以及“教学逻辑”,另一方面,又不能丧失学问知识所具有的逻辑性和科学性,这就是课程编制的根本原则 2.学前教育课程编制必须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在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必须考虑学问本身的逻辑性、科学性。 四、课程编制的基本过程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灵魂 1.在课程编制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显然是确定目标这一阶段。 2.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社会文化生活和人类知识是制定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依据。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心脏1.必须系统考虑教育目的、教育价值等这些基本的教育哲学问题,以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为出发点。2.必须考虑技术、意识形态、社会状况等现实的文化条件。3.明确作

16、为现代人所应当具备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具体的知识体系。4.根据儿童身心特点,选择、组织符合儿童特点的、符合学问逻辑和教学逻辑的教学内容。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1.课程实施是把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以课程计划为依据而组织儿童活动的过程。2.美国课程学者古德莱德总结课程的五个层次(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理解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 (四)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1.学前教育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进行考察和分析,以确定其价值和适宜性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以便调整、改善、选择和推广课程,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2.课

17、程评价可分为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1)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的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被评价者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教育计划或解决问题搜集资料,做好准备。(2)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了解过程,总结经验,及时改进。(3)总结性评价是指在完成某个阶段的教育活动之后,对其成果作出价值判断,对评价对象达到的目标程度进行评价。3.为了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积极作用,应该做到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单元计划单元名称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与组织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内容: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学前教育课程

18、的组织特点:根据泰勒的经典课程模式,课程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和环节,本章主要阐述前三个要素,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了解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层次及类型,学会拟定课程目标;理解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范围及选择要求,初步学习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理解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及过程的组织重点及难点重点: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难点: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范围主要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课时安排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 2课时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2课时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 2课时思考题 (作业)根据本章所学内容,分析幼儿园活动设计“老鼠在哪里”参考资料学前教育学,黄人颂主编,人教社,2000学前教育学,阎水金,上

19、海教育社,1998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下册),黄人颂主编,人教社1991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唐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许卓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赵寄石学前教育论稿 赵寄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幼儿园课程王春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题: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目的:理解学前教育课程目标,掌握课程目标的表述,尝试拟定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课型:新授课方法:讲授、讨论教具:内容: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 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表述 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重点: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课时:2课时过程:

20、一、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 教育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高一层次的概括性目标必须转化为低一层次的具体目标才可能实施。(一)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层次 学生任务:阅读书本,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层次及关系 1.总目标:即幼儿园教育目标 2.年龄阶段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目标 3.学期目标:即各年龄段目标在第一、第二学期的分布实施 4.月(周)计划(主题)的目标:较短时间内所期望达到的成果,是学期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5.具体活动目标: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成果,是阶段目标在每日教学过程的具体反映,是实现课程总目标的最小单位。分解目标的要点:1.通过观察研究,把握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实际

21、发展状况2.把握实现目标的“梯度”,层层分解目标,使之具体、细化3.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水平层次的活动目标 (二)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结构 1.儿童心理结构的维度 (1)认知:由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及智力发展诸目标组成。 (2)情意:由兴趣、态度、价值观与正确的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诸目标组成。 (3)技能:由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和运动技能诸目标组成。 2.教育范畴或内容的维度 (1)从教育范畴的角度提出体智德美(2)从教育内容领域的角度提出五大领域读图:学前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论建构模式 二、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表述 (一)目标表述的角度 1.从教师角度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

22、教育效果。 2.从幼儿角度表述,指明儿童通过学习应达到的发展。 (二)目标表述的性质1.行为目标:一种用可观察到的或可测量的儿童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1)核心行为(2)行为产生的条件(3)行为表现的标准 2.表现性目标:与行为目标相对,描述的是幼儿身心的一般变化,而非某种特定行为。 三、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 (一)目标的内容要有机整合 1.目标尽量涵盖儿童在五大领域获得的发展,不宜只就某一领域提出目标。 2.目标要能够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态度、动作和技能的全面发展,不宜只就某一方面提出。 3.教育活动目标的整合,并不是说每个教育活动的目标都要面面俱到。某一活动目标可以有所侧重。但

23、从一段时间看、从整体上来看,应当保证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不可偏废。 (二)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 目标的层级不同,其内涵、阐述的方式都是不同的。越是上位的目标越宏观、笼统、概括,反之则越微观、明确、具体。 (三)目标的表述要清晰1.认知、情感和态度、动作和技能三方面的内容分别阐述,避免交叉重复。2.表述的角度要统一 (四)目标的水平要符合儿童的实际 目标拟定要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 (五)上、下位目标要保持一致 (六)要根据儿童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目标课题: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目的:理解学前教育内容,了解学前教育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课型:新授课方法:讲授、讨论教具:内容:正确理解学前教育课程内容 选

24、择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选择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课时:2课时过程: 一、正确理解学前教育课程内容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课程内容 1.对课程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对课程内容的取向也是不同的。 2.随着课程观的转变,人们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 3.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和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的,通过学前教育机构的一日生活使儿童习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和基本行为方式。 4.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应该为儿童提供广泛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以满足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需

25、要。 (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范围 1.关于自己及其周围世界的粗浅的知识经验(1)知识是学前儿童学习的重要内容,传授知识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2)系统化知识能引起儿童思维活动变化,使之形成掌握知识的新方法。(3)深入评定各种知识,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儿童已有经验,使知识系统化,是课程组织的重要任务。 2.关于基本的活动方式方法的知识技能和经验(1)做事情一定要掌握好方式方法,方法对了则会“事半功倍”。(2)学前儿童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活动方式往往存在于他们经常进行的活动中。 3.关于发展儿童智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经验(1)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一种必备的心理条件。只有抓住关键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

26、幼儿每个领域的长远发展。(2)儿童能力的发展是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实现的。(3)认识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儿童的思维能力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得到发展。 4.关于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的经验(1)积极的情感是个体发展的持续动力。幼儿的学习兴趣、自信心、责任感、独立性、合作精神、友好、尊重、同情等都是应着重培养的情感态度。(2)创设良好的情境,在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感,是幼儿阶段培养良好情感、品质的有效途径。 (三)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类型1.按学科划分课程内容2.按学习领域划分3.按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划分4.按幼儿心理发展领域划分5.其它形式的划分 二、选择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

27、(一)与课程目标相一致1.教师心中一定要装着目标2.目标和内容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要重视各种良好品质的培养(二)考虑发展的适宜性1.选择课程内容时,要与本地区、本园、本班儿童以及个体儿童的实际相符合2.课程内容的难度处于“最近发展区”内进行的学习活动才是最适合儿童发展的活动。(三)能够让儿童获得直接经验“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四)是儿童感兴趣的、关心的1.儿童的兴趣、需要及已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动力和基础。2.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顺应他们的兴趣,生成教育内容。3.还要注意引导儿童的兴趣,深化教育内容。(五)源于生活,并加

28、深对生活的认识1.课程内容可源于儿童生活中的真实事件2.课程内容要能加深儿童对于生活的理解(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儿童的长远发展(七)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课题: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目的:课型:新授课方法:讲授、讨论教具:内容:重点:选择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课时:2课时过程: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及其组织线索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课程组织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的指导下,将所选取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的组织成课程结构,使各种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的实现课程目标。(二)学前教育课程组织的线索1.纵向组织(1)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组织课程内容(2)根据学习者的心理逻辑,

29、即儿童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来组织内容2.横向组织(1)学前儿童经验的整合(2)知识内容的整合(3)社会生活的整合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一)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1.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1)分科组织形式(2)相关课程形式(3)融合课程形式(4)广域组织形式2.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围绕着有关社会问题的解决来组织内容。核心课程是这类组织形式的代表。3.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要求1.连续性:强调的是后续的学习经验与先前的经验之间的关系。2.顺序性:要根据儿童的认知、学习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3.整合性:把课程当中不

30、同的课程内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以整合由于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达到最大的学习累积效果。三、学前教育过程的组织(一)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途径1.教师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2.游戏3.日常生活活动4.其他类型活动5.家、园、社区的合作(二)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1.集体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教学(三)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直接教学直接教学表现为教师直接、明确的传递教育意图。这是一种明确简捷、系统有效的教学方式。言语活动是主要媒介,以接受学习为主。直接教学虽然是必要的,但不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直接教学的适用情况:对儿童进行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社会的观念、行为规范、约定俗成的规则;

31、必需的社会知识或概念,与健康活动有关的安全、卫生等常识,周围环境的有关信息的传递;某些技能的传授,如工具、物品的适用方法的讲解和指导。2.间接教学间接教学是指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的传递教育意图。与直接教学相比,间接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育意图是借助于教学环境的中介传递给儿童的,而不是借助于语言。间接教学常常以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为中介。以物质环境为中介是教师把教育意图客体化为物质材料,通过引导儿童与材料的直接相互作用,获得经验,促进发展。以人际环境为中介是教师借助于集体生活的教育力量,引导幼儿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积极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模仿、同化、强化等学习方式,使儿童学到人与人之间

32、的交往规则,形成对人对己对事的正确态度,形成分享合作的习惯。3.支架式教学支架一词形象的比喻了教师在促进儿童的发展中应扮演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包括了三个环节:(1)创设问题情境;(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3)儿童独立学习。四、学前教育课程计划的制定(一)课程计划的内涵学前教育课程计划是教师根据学前教育课程目标,有计划、有系统的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内容和教学活动,创设适宜的环境,合理安排儿童的生活。课程计划一般包括: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动;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环境

33、的创设与利用;家长工作和与社区的联系等。(二)课程计划的类型1.学年计划2.学期计划3.月(周)计划4.一日计划5.具体活动计划课题: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目的:了解并掌握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实质及影响因素 理解学前教育课程计划与实施的关系 课型:新授课方法:讲授、讨论教具:内容: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实质 影响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因素重点:学前教育课程计划与实施的关系课时:2课时过程:分析问题情境举例:参见公开课上的“意外”讨论:文中的例子说明了幼儿园课程中的什么问题? 一、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实质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是通过拟定各层次的教育教学计划,并把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使课程目标通过学前儿童在教育机构的

34、生活以及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活动落实于儿童的具体发展上。(一)学前教育课程计划学前教育课程计划是教师根据学前教育课程目标,有计划、有系统的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内容和教学活动,创设适宜的环境,合理安排儿童的生活。课程计划一般包括: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动;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家长工作和与社区的联系等。(二)学前教育课程计划和实施的关系1.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忠于课程计划(1)优点:目的性较强,教师相对容易把握。设计得好,教育目标容易落实,能够保证儿童的基本发展。(2)问题:过分拘泥于预定的、具体的教育目标,过于强调其确定性、准确性,不利于

35、儿童主体性的发展,不利于教师临场发挥和专业成长。2.教师可根据课程实施中的具体情况适当、适时加以调整教师在不改变基本设计的情况下,根据个人主观的理解可以对计划进行微调,但这种调整仅仅是教师单方面进行的。3.教师与儿童共建课程课程计划是由教师引导儿童一起商定的,课程实施的步骤并没有在计划中作出严密的制定,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课程实施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与儿童共同围绕儿童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而相互作用,合作学习,不断生成新的学习机会的过程,即生成课程。共建和生成课程的最大优点是在课程实施和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及活动情况,随时进行调整。(1)在考虑教育活动方案时,多几种假设,多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以便在实施课程中能够对孩子的不同反应有所应付。(2)当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时,大胆打破原有的计划,调整教育活动内容。(3)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不要拘泥于原定计划,应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因势利导。(4)教育活动后对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结构进行反思,如果发现有不适宜的,应该及时调整课程计划。预设课程 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生成课程二、影响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因素(一)组织制度因素良好的组织制度具有保障正常的教养工作秩序、提高管理成效、建设良好教育机构风貌、规范行为指向、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作用。(二)时间因素课程实施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