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导学案_第1页
《扬州慢》导学案_第2页
《扬州慢》导学案_第3页
《扬州慢》导学案_第4页
《扬州慢》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扬州慢?导学案?扬州慢?导学案学习目的:、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重点难点:、稳固有关知识、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清冷的意境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一知识链接:1.走进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他屡试不中,布衣终生一生没有做过官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工诗,尤以词著称他的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2.写作背景: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享乐,不思恢复词人21岁时路过扬州,目睹扬州破败荒凉的景象,联想起了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

2、3.扬州简介: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场建城,至今已有2490年的历史扬州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成都二之称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4.填写有关扬州的诗句:A,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暮霭生

3、深树,斜阳下小楼,?题扬州禅智寺?B.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二首?其一C.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遣怀?D.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寄扬州韩绰判官?E.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二梳理根底知识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淳熙初霁荠麦怆然自度其曲黍离窥江戍角豆蔻2.解释字词夜雪初霁霁:丙申至日至日:荠麦弥望弥:入其城,那么四顾萧条那么:寒水自碧自:予怀怆然怆然:因自度其曲因:度:淮左名都淮左:解鞍少驻初程少:自胡马窥江去后去:清角吹寒吹寒:杜郎俊赏俊赏:纵豆蔻词工工:算而今重到须惊算:念桥边红药念:渐黄昏渐:3.翻译小序:4.尝试着把全

4、词翻译成现代诗歌:5.用双斜线标出朗读节奏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6.写出词的韵脚:二、内容梳理一小序解读学生朗读词前序言、词前小序交待了哪几方面内容?明确:词作的时间,所见所闻扬州风光,感慨今昔,别人的评价、小序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你找到这一句了吗?明确:详细一点,是哪一个字?明确:二整体感知,把握表现手法、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如今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上

5、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如今的特点?明确:、请结合作者的所见所闻详细谈谈扬州城空在何处明确:就“空写一段赏析文字50字左右赏析:、下阕中,词人穿越时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请用一字概括明确:因为:、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明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明确:、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明确:、“名都是作者联想的,非眼前之景,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作者眼前所见空城之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就虚实结合特点,写一段赏析文字赏析:9.那么造成此种

6、情形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三赏析名句综观全词,有情有景,有虚有实,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步是理解想象,这就需要紧扣语,把握主要意象,注重修辞效果,擅长联想想象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算真正理解了诗歌请你选出体会较深的两个诗句,进展理解鉴赏、“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赏析: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抒发了什么情感?、“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三课堂稳固练习一根底知识练习1.以下黑体的字形音义全对的一组是:A.酹è古人祭奠把酒洒在地上江月凝噎è似霰s&

7、agrave;n雪珠雪霁ì雨雪停顿,天晴暮霭天气扁舟bin小舟B.转徙迁移碣石jié山名恬á安静拂fú还来天姥年老的妇人滟滟yàn波光荡漾随波C.东南倾歪、斜剡溪渌ù清水谪é封建时代特指贬官居捣衣砧zhn芳甸din开满花的郊野D.佃à金花头银篦塘拗ò水边地汀tn水塘上訇声音很大然江畔pàn彷徨hui2.以下括号前注音有错的一组是:A.暮霭凝噎夜雪初霁ì戍ù角B.怆然豆蔻ò荠ì麦弥í望C.

8、姜夔í萧条留恋á窥江D.那堪俊赏芍á药黍ù离3.以下句子都是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顿用“表示,划横线的部分是领起的内容选出划线范围全不当的一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对长亭晚,骤雨初歇A.B.C.D.4.下面诗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解鞍少驻初程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尽荠麦青青C可怜楼上月彷徨,应照离人装镜台自胡马窥江去后D.鸿雁常飞光不度,鱼龙潜跃

9、水成文淮左名都,竹西嘉处5.根据诗词诵读节奏的知识,选出下面节奏划分正确的一组:A.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绿树村西合,青山郭外斜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D.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元嘉草草,封锒居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6.下面对诗歌?春江花月夜?的内容和写法讲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将“春江“花“月夜这些充满

10、诗情画意的意象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无限优美的场景B、?春江花月夜?的语言清丽纯洁,虽然是宫体诗题材,却没有丝毫的敷衍做作C、本诗属于近体诗,单句字数和韵律固定不变,但句数有打破,写景抒情竭力铺陈D、全诗融入了情人离别的思念,对时间长远,空间无限,个体渺小的无奈,悠悠情思,绵绵不尽7.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非常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非常丰富,下面用典分析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郎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

11、非,就算擅长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8.以下诗句都是写景的,其中实写的是:渐黄昏清角吹寒杨柳岸晓风残月一片神鸦社鼓墙橹灰飞烟灭枫叶荻花秋瑟瑟亲朋无一字青冥浩荡不见底秋天漠漠向昏黑暮霭沉沉楚天阔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A.B.C.D.9.下面各句中涉及到的人物正确的一组是:谢公宿处今尚在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出师一表真名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岩

12、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A.谢灵运杜甫刘义隆刘备杜甫孟浩然B.谢棻杜牧辛弃疾楚怀王王昌龄王之涣C.谢灵运杜牧霍去病诸葛亮诸葛亮孟浩然D.谢灵运杜牧刘义隆刘备贺知章李白10.对下面词句,理解正确的选项是:“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A.主语是拟人化的“废池乔木,说明惨遭金兵破坏摧残的城池、大树,还厌恶谈到战争,创伤仍然严重B.主语是拟人化的“废池乔木,说明惨遭金兵破坏摧残的城池、大树,还厌恶谈到战争,渴望安定C.主语是幸存的少数扬州市民省略,说明他们看到被金兵破坏的残破城池、枯槁的大树,还厌恶谈到战争,物质、感情创伤似很严重D.主语是幸存的少数扬州市民省略,说明他们看到被金兵破坏的残

13、破城市、枯槁大树,还厌恶谈到战争,渴望安定生活11.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深意是多项选择:A.叹“扬州芍药甲天下,如今自生自灭B.化景物为情思,托名卉以寄哀思C.表现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情伤感之情D.遥念恋人的孤寂,抒发离情之苦E.表现了扬州的寥落,名都的沉沧12.对“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这句话的翻译准确的一句是:A.千岩老人认为?黍离?这首诗很悲哀B.千岩老人认为这道词像?黍离?一样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C.千岩老人的诗我认为它像?黍离?一样悲哀D.千岩老人认为?黍离?这首诗表现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13.对诗句理解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今宵酒

14、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幽静清新风光,表达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B.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扬州战乱的惨状C.海上明月共潮生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在水边望去,就好似月亮和潮水一起涌出一样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作者想到“扬州芍药甲天下,将来芍药盛开时节,有谁来欣赏呢?表达作者可惜之情二阅读?扬州慢?,完成1418题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4.“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写了

15、昔日;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那么写出,这是运用了手法,抒发了词人之情15.“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16.“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在词中起什么作用?答:17.?扬州慢?写了哪些景象?写一段赏析文字答案:18.在这首词中,姜夔大量化用杜牧的词句,这是为什么?答案:三综合拓展提升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921题?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注:吴松:即今吴县,属江苏省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生前隐居之地第四桥:即甘泉桥,在吴江城外,以泉品居第四得名天随,天随子,唐代诗人陆龟蒙号

16、陆龟蒙,苏州人,居松江甫里辛文房?唐才子传?谓其时放扁舟,备书籍、茶社、笔床、钓具等,优游于太湖之上19.“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写燕雁之远去,旨在说明什么?答案:20.试分析“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一句的意境答案:2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述此词“无穷哀感,都在虚处,即哀感通过景物写出,试结合词句评析答案:附参考答案:一、预习部分一3.A.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B.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二首?其一C.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遣怀?D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E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

17、陵?李白二1.注音略2.解释词语略3.淳熙丙申冬至日,我路过扬州昨晚的雪停了,天气转晴,放眼望去尽是荠麦走进扬州城,四面都是萧条景象,冬河仍然碧波荡漾暮色渐渐降临,军营的号角发出悲凉的声音我的心多么悲伤,面对扬州的今昔,感慨万千,于是自创词牌?扬州慢?千岩老人认为有?诗经.黍离?诗的悲凉感伤4.译文参考:扬州,这淮水东南的名城,竹西亭有着美丽的风景,我解鞍下马,只作短暂的走过昔日繁华的街道,不见人影,只有青青的荠麦在冷风中哀鸣自从金人扫过长江之后,荒废的池塘,憔悴的树木,都怕提起那场战争夜色渐渐降临,清冷的号角声,久久回荡在这座空城杜牧哟,你有着卓越的鉴赏力,当你此时和我一道同来,这残破的景象

18、也会使你震惊纵然你年轻英俊,才华缤纷,曾在美人的闺房中享受过春梦,此时,忧伤会断却你的诗魂二十四桥仍然无损,月光摇荡在水波中,清冷无声最可怜的是桥边的芍药花,花开花落,无人过问5.6.答案略二、内容梳理一1.交待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风光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别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2.明确:“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明确:“悲字一个“悲字,奠定了本诗悲切伤感的感情基调二整体感知,把握表现手法.明确:“空城破败荒凉、明确: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冷月、桥边红药等赏析: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

19、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营造出了凄清的气氛,结住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关眼、明确:“惊因“空而“惊,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此时次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那么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心惊心痛了、明确:名都一“名都,一“空城,形成鲜明比照、明确:“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明确:繁华热闹这些景象词人和我们并没有看到,而是通过杜牧的诗句想象得来词中化用杜牧诗句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的繁盛情景今昔比照、明

20、确:虚写、明确:实写赏析:A.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B.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边是实C.两副比照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明确:“自胡马窥江去后,说明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争三1.A.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B.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那场浩劫的目睹者,战争的恐惧、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C.深化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2.赏析步骤同上3.A.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寂静,B.这是用声来衬托宁静同时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C.来突出“黍离之悲4.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场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欣赏,可是如今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欣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