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作文指导_第1页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_第2页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_第3页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议论文写作之“一事一议” 学习写好“一事一议”文 初中学生写议论文首先要学习“一事一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三年级议论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写出五六百字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做到论点明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 第一节 什么是“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这里的“事”含义较宽,可以指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种现象,也可以指用文字记载的某一材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就是指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某件事情、某种现象或某一文字材料有所感触,有所看法,抓住其中自己感受最强烈的某一点来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这类文章的特点是“就事论理,理从事来”。由于因事而发议论,为了让读者

2、了解其事情的前因后果,常常是先对所议论的事情或者现象作必要的简括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学过的纪念白求恩(事:白求恩的事迹;议:国际主义精神)、谈骨气(事:嗟来之食;议略)等课文,都是十分典型而又有议论深度、有文采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第二节 一事一议的作文应当着重注意什么 1选一件较为典型的事,能“以小见大”,从中悟出某一道理,给人以启示和教育。 2文章一般从叙述事件开始,叙事要简明扼要,不必进行具体描写。 3叙述事件的基础上,要把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揭示出来,做到就事论理,而所揭示的这个“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4围绕这个理即文章的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指出这个道理的普遍意义

3、或现实意义。论点要找准,这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 5写作要点可概括为四个字:引、议、联、结。力求“引要简明;议要精当;联要深入;结要有力”。具体来说,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一定要先从事件说起,再引出议论。这样就决定了写出来的作文必须遵从相应的文章结构要求,叙议相结合,先概要叙述事件,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论证。这样的文章结构好处在于:开门见山,读者易于把握。 第三节 怎样写好一事一议的论文? 一事一议,是简单议论文的别称。它是初中阶段应该重点掌握的文体之一。 “一事”是指作者在生活或阅读中所见到的现象。“一议”是指作者针对“一事”发表的简明扼要的议论。这种议论必须观点鲜明,辅之以有说服力的论据和

4、论证。如果说“一事”是摆出了现象的话,那么,“一议”便是在揭示本质。 优秀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往往是从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议出了别人没有意识到的见解。读这样的习作,能使读者思想上受到启迪。反之,如果只说些陈谷子烂芝麻的见解,毫无深度或新意可言,这样的习作便是软弱无力的。 例文: 启 示 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着童年这样一个难忘的故事 初夏的一天,阳光和煦,我洗了头发,就出去晒太阳。站在一米多高的石坎上,眺望着远方黛绿色的山峰,还有云朵在山上投下的倩影。 当我低头看那石块下绿茵茵的草地时,忽然看见一丛草叶上有一朵小花。那小花白中透着纯净的蓝色,花瓣很薄,在微风中轻轻抖动着,显得悠闲自得。它那似有似

5、无的蓝色,又好像显示出一种空灵的美。 当时,我很为自己的意外发现感到惊喜不已。我是酷爱花草的,于是绕道下了石坎,来到草地上,走到那丛小草旁,轻轻伸手去摘那朵小花,生怕惊醒了它的梦。可是,就在我的手碰着草叶时,那朵“花”飞走了。 啊!它留给我一个大大的惊讶,原来那是一只小粉蝶。 事情虽说过去好久了,当时我没有想很多,只觉得很失望,甚至有些委屈。可是今天,从这事中似乎得到一种启示:错觉有时也能造成一种美丽,但这种美丽终究不会长久。 由此,我想到当今一些青少年把宝贵光阴耗费在网络游戏上,不也是将这种生活错认为一种美吗?经过自己静思默想,我明晓了不少人生道理。 有人说:生活是一本书,我们每天都在读它。

6、是的,我们每天都在翻动着生活这本书,其中的道理,要我们自己去慢慢体会;韵味,要我们自己去慢慢品尝。 点评:由“叙”和“议”两部分组成。一只小粉蝶停在草丛中,乍看像朵小花,伸手去摘时却飞走了,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者却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错觉有时也能造成美丽,但这种美丽终究不会长久。”以此为出发点,打开思路,指出“生活是一本书”,必须用眼睛去看,用心去分辨,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哲理和韵味。 全文叙议结合精巧。叙述部分恰当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使画面鲜明、生动,景物描写与心理、动作描写均为“启示”的萌生铺垫好了浓重的气氛。议论部分以联想的方式展开,推己及人,层层深入,能给读者以较丰富的“启示”。 结尾

7、处并未说尽,属含蓄式作结,这样的一事一议的习作在写法上具有了散文的味道,也是颇有新意的。 第四节 从叙述到议论的桥梁 “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一)叙事部分。 叙事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议论中的叙述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叙事要有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的事情很多,我们要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 2叙事要清楚、简约。对所叙的事情

8、的叙述,既要清楚,以便于议论,又要简约。还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说理有关的部分要叙述得详一些,反之,与之无关的要少叙或不叙。 (二)议论部分。 “一事一议”的文章,总由“叙”生“议”,但重在“发表议论”。所谓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这就离不开对事情的分析。议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议论要有针对性。就是要针对事情谈见解。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

9、一个道理。 2议论的角度要新颖。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如从蜜蜂采花酿蜜这件事中,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蜜蜂多采多种花才能酿出佳蜜-博采众长的好处;索取极少而贡献极多-无私奉献的精神;蜂群各有分工-分工协作的重要性;采花酿蜜的行程远大-要-付出艰辛劳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第五节 教案从说起 1作文题目: 由“口味”想到的 电视上有这样的一条饼干广告,画面上是几个中国小孩嚼着饼,喜滋滋地舔着嘴唇说:“真正美国口味,我们都爱吃!”请你以“由口味想到的”为题,写一

10、篇600字左右的“一事一议的作文,谈谈自己的见解。 提示:对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如,要有民族自信心,崇洋媚外要不得,如何对下一代进行教育,广告的教育功能也可以从自己最有话可讲的角度出发,讲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注意所谈的见解应当尽量不片面、偏激。 2作文题目: 由说起 提示:可从身边的某一件事说起,也可从你看的某一本书说起,可以从一条标语、谚语、名言歌词说起,也可以从听到的一句话说起。针对这件事、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想到了什么,要对事物本身做些分析,确定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见解。不要就事论事,而要就事论理。如:小月过14岁生日时,父母把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请到某知名宾馆,摆了八桌酒席

11、,共花费一万多元人民币请你以“由说起”为题,写一篇一事一议的文章。 四、优秀例文 由重罚说起 在新加坡,一只上架销售的手提包,因未明码标价而被处以 5200元(相当于近3万元人民币)罚款,这是中央电视台 1994年 12月 10 H(正大综艺)仰告诉我们的事实。这样巨额的罚款,严厉得几乎今人难以置信,然而它又实实在在是真的。或许会有人认为新加坡的法治未免太残酷。可正是这种近乎“残酷”的法治,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极大限度地抑制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不文朋现象,使得新加坡不仅以富裕著称,更以治安有序、文明礼貌、美丽卫生令人惊叹。我们不同于新加坡,我们自有自己的一系列法治主张与原则。但新加坡的上述经验

12、却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法治的严厉,才有社会的安定与文明;只有对违法犯罪者严惩不贷,才能使守法者安居乐业。这许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法制建设,中央和地方立法之多,平均几天就有一部。这是非常令人欣喜和欣慰的。但也不可不注意到,我们有些地方在有些事情上,无论立法与司法,还远远不够严厉,致使法治很难形成应有的威慑力。以商品的明码标价而论,虽然屯有这方面的要求与规定,但又有多少人严守此规定?违者又有谁被重罚过?上海反暴利闹得轰轰烈烈,可日前看到公布反暴利的罚款没,总数屯不过几十万元而已。或许是无暴利可反所致吧。倘是如此,那自然幸莫大焉。当然,相对于拐卖妇女儿童、走私贩私、贩毒吸毒、卖淫嫖娼、贪污受贿、制售

13、假货等等严重犯罪问题,商品的是否明码标价,尚属“小事”,不提也罢。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披露:西安有人假办所谓“综合大学”,骗钱上百万元,数百名受骗学子云集西安无着无落。“访谈”表明,此骗局涉及不少为骗子提供种种方便的正牌大学、广告公司以及刊发不法广告的官方报社等等。可令人困惑的是,这么大的骗案,却居然很少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汉书曾云“狱者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群生也”。“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敌法之所用易现”。法律关系万民性命,其重要功能,在于禁止暴力与邪恶,使天下百姓得以平安生息。”法律只有使人慑于严酷而能警戒于卒后,其作用才能够充分显现。这些古训,都说明了法不严厉,则难以抑恶安良耳。正大。过去有句话说的:“对坏人的仁慈,就 是对人民的残忍。”或曰:我们要向文明社会迈进,法律不宜过分严峻,应以教育感化、治病救人为要。此说自然不无道理,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