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_第1页
2019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_第2页
2019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_第3页
2019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_第4页
2019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测评卷一、读句子,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1 .站在山上向下望,村边那条清澈的小河像一条弯曲.(qu q"的丝带。2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zh do zhu J子。3 .我方援兵仿佛从天而降.(ji d ng xi a i)g,敌军自知没有胜算,只好投降.(ji d ng xi a ng o4 .爬山虎的叶尖一顺儿朝下,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kd ng k。加押, 二、看拼音,写词语。(7分)1.你看,mu s e( )中,还有几位学生在ca o ch a)上踢足球,是我们学校足球队的健儿们。2.买房子的时候要xu a n

2、z <) ke南的房子,这样的房子住着b i ji a( 三、选择题。(8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谦逊(xu重叠(di e)B.认制(shu)优国(li anC.均(j 匀牢固(gu)D.叶加(bi嫩茎(j i的2.下列短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嫩绿的叶子建筑住宅B.伟大的工程漾起波纹C.细小的脚抛出泥土D.柔弱的工具挖掘隧道t 1) ft wo sh 1()都朝)sh u fu () o)临(I i B时住宅(za j)住址(zh i)枯萎(w6 j)洞穴(xu6)布置(zh i)专(zhua »家倾(q i n斜住所简朴墙壁光滑排水优良房间宽阔3.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墙壁光滑 春光明如B,毫不可惜 毫不犹豫 C.题西林壁 小题大做D.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巴巴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暮江吟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暮”是傍晚的意思。B.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上,形状像蜗牛的触角。C.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D.蟋蟀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建造的房子非常隐蔽、美观。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不但而且因为所以要是就即使也1 .爬山虎茎叶密集,()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2 .()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你()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3 .()叶圣陶爷爷对爬山虎进行了仔细、连续的观察

4、,()才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形象4 .这件事情()不是你干的,你()脱不了干系。五、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4分)1 .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2 .蟋蟀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3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4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141. 绿绿的爬山虎爬满了学校北边的院墙。(缩写句子)2.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写的。(修改病句)3.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鸣叫。(把蟋蟀当作人来写)4.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铺得那么均匀。(用加点字造句)

5、七、默写古诗题西林壁,并按要求填空。(8分)平台。当四周很(安静平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坦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1. 用“”在文中括号内选出合适的词语。(3分)2. 这两段从、两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2分)3. 用原文内容填空:“ ”意味着住宅有排水功能;“ ”说明住宅十分隐蔽,很安全;“ ”说明住宅不仅能够居住,而且有休闲娱乐的功能。(3分)4. 为什么作者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3分

6、)21 / 141.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其中蕴含的道理是2. 李白也有一首描写庐山的诗,写的是庐山的瀑布,其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6分)(一)课内阅读。(11分)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 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平整)。这就是蟋蟀的(二)课外阅读。(15分)蜘蛛不知什么时候,我家的阳台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只大蜘蛛。一天,我想观察这只

7、大蜘蛛。我发现蜘蛛总是白天休息,晚上活动。傍晩,蜘蛛从阳台上的缝中爬出来,沿着细长而又柔软的丝爬到网上。你别看它样子挺笨重的,但在细丝上爬起来比耍杂技的人还敏捷呢!忽然,一只蚊子闯入了“法网”,这只大蜘蛛闪电般地冲了过去。转眼间,那只蚊子就成了蜘蛛的美餐。蜘蛛的网很精巧,它总是先织纵的线,再织横的线,然后,一圈一圈地织,织成的网像布下了“八卦阵”一样。每过几日,它总是会把网吃了,再织一张新网。这样,新网比旧网更有黏性,可以捕到更多的食物。蜘蛛的活动是有规律的。我常常拿着闹钟,看着时间来观察。它总是晚上七点左右才出来活动,早上天蒙蒙亮时,就回窝了。蜘蛛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的劳

8、动人民不也是这样的吗?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柔软() 笨重() 敏捷()2. 加点的词语“不速之客”的意思是 ,在文中指。(2分)3. “这只大蜘蛛闪电般地冲了过去。”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2分)4. 读文中画“ ”的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4分)( 1)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2)这句话赞扬了劳动人民怎样的特点?5. 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蜘蛛?你从中学到了怎样的观察方法?(4分)九、习作。(30分)写一则观察日记。要求: 1. 注意日记的格式;2. 把观察的过程写具体;3. 不少于 350字。洞穴 ( xi é)倾 ( q ng)斜住宅 ( zh

9、ái )铺 ( p )开触角干躁修理操场粗糙隐蔽1、 1. q2. zhu 3. j i à ng xi á ng 4. kò ng2、 1. 暮色 操场 2. 选择 客厅 卧室 比较 舒服3、 1.B2.D3.B4.C4、 1. 不但 而且 2. 要是 就 3. 因为 所以 4. 即使 也5、 1. 结实 2. 谨慎 3. 平整 4. 认真6、 1. 爬山虎爬满了院墙。2.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或:昆虫记是法布尔写的。)3. 示例: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4. 示例:天空蓝得那么干净,那么清爽。七、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

10、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 宋 苏轼 我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分析,就容易被局部现象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八、(一)1. 平坦 安静 平整3. 外部 内部4. 倾斜的隧道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5. 因为蟋蟀的住宅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结构复杂,然而蟋蟀用来建筑这座住宅的工具却又非常简单。(二)1. 坚硬 轻巧 迟钝2. 不请自来的客人蜘蛛3. 夸张 蜘蛛的速度非常快4. ( 1)我们的劳动人民也是这样的。( 2)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丰硕的成果。5

11、. 从活动时间、捕食、织网三个方面介绍了蜘蛛。学到的观察方法:拿着闹钟看着时间来观察。九、略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改正。1. 卧 (wò )室均 (j n )匀叶柄( bng)2. 痕 (hén )迹弯曲( q)输 (sh )赢3. 空隙( x)慎 (shèn)重嫩茎( j ng)4. 住址( zh ) 临 ( l í n)时g蜗 ( w)牛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庐山沸过舒服收拾光滑B.山峰牢固C. 题诗休想平坦优良选择D.波纹皮劳三、读句子,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打上“” 。1. 我们要多吃(新鲜鲜艳)的蔬菜和水果。2. 因为蟋蟀建造房

12、子的工具很(柔软柔弱) ,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3. 他的生活很(简朴简单),除了一些日常的必需品,他什么都不舍得买。4. 教室里很(安静寂静) ,同学们都在认真写作。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但是有温和的阳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 不仔细观察,怎么能发现爬山虎的脚的秘密?(去掉问号,意思不变)3. 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了。(把太阳当作人来写)4. 爬山虎用脚巴住墙。(把句子写具体,至少增加两处)5. 即使 有骤雨,这里也 立刻就会干的。(用加点字词造句)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朝诗人,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2. “梅雪

13、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出自宋朝诗人卢钺的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3. 爬山虎的脚是我国著名作家写的,作者在介绍爬山虎的脚的时候,先讲爬山虎的脚的、和,再讲爬山虎,最后讲爬山虎的脚与墙的。4. 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国昆虫学家。作者把蟋蟀当作来写,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和两方面的内容。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北宋时期有个著名画家叫文与可。( )人物、动物,( )山水、花草,他都画得十分出色。文与可特别爱画竹子。他家院子前后栽满了青翠的竹子。文与可每天都去观察竹子, 看看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竹子有什么变化。他看得高兴了,就挥笔作画。转眼之间,他的笔下就出现了一根根生动传神的竹子

14、。一次,文与可把一幅刚完成的画放在书桌上,走出了书房。画面上是几根新生的嫩竹,靠近竹根的地方,有几个刚出土的竹笋,生动极了。当他从外面回到书房时,发现一只猫正抓着那幅画玩呢。原来,那只猫把画上的竹子当成真的了。有人问文与可画竹的秘诀,他回答说:“我非常熟悉竹子,每当我要画竹子的时候,竹子的样子就在我心中出现了。我只不过是把心中的竹子画到纸上罢了。”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出色:秘诀:2. 下列词语,适合填入文中括号里的一组是()A. 不但而且B.无论还是C. 因为所以D.不是而是3.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文与可画的竹子“生动传神”?在文中用 “ ” 画出来。4. 文与可说自己能画好竹子的原

15、因是“非常熟悉竹子”,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对竹子如此熟悉呢?5. ( 1)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A. 势如破竹B. 竹马之交C. 胸有成竹D. 丝竹之音( 2)这个成语现在被用来比喻,用它写一句话:观察对象时间状态七、实践活动。小猫的眼睛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会呈现不同的样子,毛毛虫经过一系列的“变 身”最终会成为美丽的蝴蝶,蜻蜓在晴天和阴天的飞行姿态也有差异小动物们 的身上有很多神奇的变化,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动物进行连续观察,并记录变化的过 程。一 、 1. xi é改为xué2.q改为 q 3.x改为xì4. l íng改为l í

16、;n2、 C3、 1. 新鲜2. 柔弱 3. 简朴 4. 安静4、 1. “但是”改为“并且”2. 不仔细观察,就不能发现爬山虎的脚的秘密。3. 示例:太阳从东边露出了笑脸。4. 示例:爬山虎用细细的脚紧紧地巴住墙。5. 示例:即使老师不在教室,我们也要遵守纪律。5、 1. 宋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 雪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示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3. 叶圣陶 位置 形状 颜色 是怎样向上爬的密切关系4. 法 法布尔 人 蟋蟀住宅的特点蟋蟀怎样建造住宅6、 1. 特别好,超出一般。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的办法。2.B3.

17、 原来,那只猫把画上的竹子当成真的了。4. 因为他家院子前后栽满了竹子,他每天都会去观察竹子,看看竹子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变化。5. ( 1) C ( 2)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示例:他写作文前就胸有成竹,所以很快就写好了七、略第三单元测试基础卷一、积累与运用。(共 49 分)zhà n j ù()kw i ()suí y ù é r ( n1. 读拼音,写词语。( 10 分)yí n ch à n( g)yuá n gù( )j n yún ()y u li á n( gxu

18、n z é()zhù zh ()2. 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 6分)1)蟋蟀爬出弯曲 (qq )的隧道,来到平台上弹 ( t á n d àn )琴。2)那些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 ( chó ng zh ò n)叠起来的,也不留一 g点儿空 ( k ng k ò n)隙。 g3)这只水鸟大小和鸽子差 ( chà zhu)不多,爪 ( chà zhu)子细而长。3. 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 4 分)1)蟋蟀要花很长的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坦平整) 。2)浓密的绿叶下,(隐藏 隐

19、蔽)着爬山虎那细小的脚。3)我们的教室(宽阔宽敞)整洁,光线充足。4)小草(牢固坚固)地抓住泥土,昂着头,挺着胸,像无畏的战士。4. 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让表述更合理。( 3 分)1)蟋蟀常常郑重 地选择住址。()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震惊。 ()3)我在草地上搜查 黑甲虫的踪迹。()5. 下列动物的“家”的名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A. 狗窝鸡窝鸟窝B.蚁穴虎穴鸟穴C. 羊圈猪圈狗圈D.鼠洞狗洞蛇洞6.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或在横线上根据关联词语补充句子。( 4 分)( 1) ( )感到疲劳,它()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

20、会儿。( 2) ( )有骤雨,隧道()立刻就会干的。(3)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4)因为法布尔坚持不懈地观察昆虫,所以。7. 先补全诗句,再填空。( 7分)( 1)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的意思是 。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把比作,表达了作者。(2) ,只缘身在此山中。“缘”的意思是 ,“此山”指的是 。诗句告诉了我们的道理。(3)梅须逊雪三分白,。“逊”的意思是 。诗句的意思是: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9 分)1)树上开满小花。(扩句,至少扩两处)( 2 分)2)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呢?(改为陈述句)( 2 分)3)下了几场秋雨,妈妈把厚衣服拿出

21、来了。我知道是因为“,。”(填天气谚语) ( 2 分)4)仿照例子,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补全句子。( 3 分)例: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青蛙就在。9. 口语交际。( 4 分)小明经常用手机玩游戏,总是累得眼睛疼。这天,你和小明一起坐公共汽车回家,他又拿出手机在车上玩,你该怎么劝告他?二、阅读与理解。(共 21 分)(一)爬山虎的脚(节选)( 10 分)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

22、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使它紧()在墙上。爬山虎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 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1. 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2 分)拉贴变巴2. 爬山虎的脚长在,样子让人想起。 ( 2 分)3. 爬山虎的脚的生长离不开墙:当它的脚触着墙时,先是,然后,

23、接着逐渐变成色;要是没触墙,就。( 2 分)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2 分)1)爬山虎的脚长得跟新叶子一样。()2)从“不几天、后来”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长期的观察。()3)从“叶柄、六七根”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仔细认真,描写得准确具体。)4)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喻成图画上蛟龙的爪子,是因为爬山虎的脚非常坚硬。)5. 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逐渐”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2 分)(二)有趣的蜗牛(11 分)雨后的一个上午,妈妈带我到公园去玩。在花池边,我发现了五只小蜗牛,就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捡起来,带回了家。我把蜗牛装在一个大口玻璃瓶里,

24、贴着瓶内壁,放上菜叶和薄薄的黄瓜片,瓶口用窗纱封好,算是给蜗牛安了新“家”。不一会儿,五只蜗牛陆续从壳里钻了出来,并把软软的身体紧贴在菜叶和黄瓜片上。临近黄昏时再看,呵!新鲜的菜叶变得伤痕累累,那黄瓜中间被掏了个大大的洞,真没想到蜗牛的牙齿还真够厉害。我早就听说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于是,想马上找到蜗牛的嘴看个究竟。我把蜗牛的“家”搬到了我的书桌上。机会等来了,一只蜗牛吃饭后到窗纱上活动,因为这时蜗牛的肚皮向上,我终于在它那两对触角下寻到了它的嘴。随着身体的蠕动,蜗牛的嘴不时地张开,差不多与它的身体同宽。从蜗牛张开的大嘴里,我想看一看牙齿,可能是牙齿太小了,无论我怎么努力都看不到,真是急

25、死人了。不知道是不是让我给宠的,小蜗牛吃东西很挑剔,快要变质的黄瓜片,即使饿了也不吃。所以,每天我都要为它们打扫“家”,并随时换上新鲜的食物。蜗牛每天都出来吃食、活动,尤其是雨后天气凉爽的时候。可是有一天,一只蜗牛怎么也不肯从壳里出来,于是我把它拿出来仔细看。在蜗牛壳背面靠里边的部位,我发现有个白色小气泡状的东西在很有节奏地跳动,我又对每一只蜗牛同样的部位进行观察,发现都有这样的东西在跳动,我想我是发现蜗牛的心脏了。我高兴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观察后也持肯定态度,还夸我观察认真呢。蜗牛每次出壳,总是先出屁股,最后出头。爸爸说,这几只蜗牛是野生的,它们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养久了会对它们有不好

26、的影响。于是,临近开学时,我带着这几只小蜗牛重新来到了公园,把它们放入原来的花池中,然后与每一只道了别,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1. 为了观察蜗牛,“我”做了哪些事?( 3 分)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2 分)1)从“新鲜的菜叶变得伤痕累累,那黄瓜片中间被掏了个大大的洞”可以看出蜗牛的牙齿很厉害。()2)蜗牛的嘴长在肚皮上。()3)蜗牛只在雨后天气凉爽的时候才出来吃食、活动。()4) “我又对每一只蜗牛同样的部位进行观察”, 体现了“我”科学、 严谨的态度。)3. 下列不属于“我”的发现的一项是( ) 。 ( 2 分)A. 蜗牛嘴里长着很多牙齿B.

27、 蜗牛只喜欢吃新鲜的食物C. 蜗牛的心脏是白色小气泡状的,在壳背面靠里边的部位D.蜗牛每次出壳,总是先出屁股,最后出头4. “我”为什么要把小蜗牛放回原来的花池?( 2 分)5. 你从小作者的身上学到了什么?(2 分)三、表达与交流。(共 30 分)题目:观察的发现大自然无奇不有。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在横线上填写你曾经仔细观察过的事物,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把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具体。做到条理清晰,语句通顺。一、 1. 吟唱 缘故 占据 均匀 优良 枯萎 选择 住址 随遇而安2. ( 1)qt án (2)chó ngkòng (3

28、)chàzhu3. ( 1)平整 ( 2)隐藏( 3)宽敞( 4)牢固4. 示例: ( 1)慎重( 2)惊奇( 3)搜索5. A6. 示例:1)如果就( 2)即使也3)由于它的住宅4)他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7. ( 1)露似真珠月似弓可爱 露水 珍珠 月牙 弓 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 庐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3)雪却输梅一段香不及,比不上梅花虽逊于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8. ( 1)示例:路边的树上开满粉红色的小花。2)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3)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4)示例:池塘边打鼓冬季来临的时候鸟儿就去南方旅行9. 示例:小

29、明,经常玩手机游戏对眼睛不好,而且在车上玩手机容易引起晕车等不良反应。我们还是聊聊天吧。二、 (一)1. 变 巴 拉 贴2. 茎上 图画上蛟龙的爪子3. 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细丝由直变弯灰 萎了4. ( 1)×( 2)( 3)(4)×5. 不能删去。因为细丝和小圆片是一点儿一点儿变灰的,删去了体现不出变化的过程。1. “我”给蜗牛安了新“家”;“我”把蜗牛的“家”搬到了书桌上;“我”每天都要为它们打扫“家”,并随时换上新鲜的食物。2. ( 1)( 2)×( 3)×(4)3.A4. 这几只蜗牛是野生的,它们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养久了会对它们有不好的影响。5.

30、 示例:我从小作者身上学到了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观察、连续观察;还学 到了要尊重动物的生活规律。三、略第三单元测试提优卷一、积累与运用。(共 50 分)1. 判断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是否正确,画出来,并改正在括号里。( 4分)1)降服(ji à n)g侧 身(cè)2)嫩红(nèn )临 时(l ín g)3)洞穴 ( xuè) 吟 诵(yín )(4)爬山虎 (h ) 叶柄 ( b n)g占 领(zhàn)住宅(zhái)均 匀( j n)九寸(cùn )全对的打“”, 有错的用“大厅(t n

31、)g()选择(zé)()根茎(j n)g()住址 ( zh ) ()2. 用“ ”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 6 分)时间蚕豆黄豆油菜1)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劳固,要是你的手指不废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 ()2)它用前足趴土,还用钳子般掉较大的土块。() ()3)燕子以经不衔泥了,它们往窝里衔干草和绒毛,辅垫子。() ()3. 选择加点词语的意思。( 4 分)新鲜: A.(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B.新奇,稀罕;C.(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D.(事物)出现不久。1)军军第一次出国,感到什么都新鲜。()2)勇于接受新鲜 事物,可

32、能会让自己领略到更广阔的世界。()3)我们一家到郊外呼吸新鲜 空气。()4)爸爸从菜市场里买回来许多新鲜 的鱼虾。()4.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6 分)A. 地势险要B. 冰封雪冻C. 遮天蔽日D.人口稠密E. 寸草不生F. 浩瀚无际鸟类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生物之一。从()的南北两极到()的世界屋脊,从()的热带丛林到()的沙漠腹地,从()的大洋到()的城市,几乎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鸟儿矫健的身影。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7 分)1)爬山虎往上爬。(扩句,至少扩两处)( 2 分)2) 通过坚持写观察日记,使我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分)3)仿照例子,展开想象

33、写句子。( 3 分)例: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如果你仔细看银杏的叶子,你会想起。如果,你会想起。6. 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 ( 2 分)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A. 茎形态各异B. 茎连接植物身体C. 茎传送“食物”D. 茎的作用7. 根据情境写诗句和谚语。( 8 分)1)看到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我不由得念起白居易的诗:“一道残阳铺水中, 。 ”2)我最近才知道我所居住的村子一年前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我

34、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啊!3)正如宋代诗人卢钺所说的“,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个人都各有长处和短处,不用刻意攀比。4)俗语说:“。”可今年立秋过后,依然暑气难消。8.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0 分)1) 暮江吟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2) 雪梅一诗中“骚人阁笔费评章”中的“骚人”指的是诗人。()3)爬山虎的脚其实就是它的根。()4) 蟋蟀的住宅改编自昆虫记,作者是英国的麦加文。()5)观察记录的方法有图文结合法和表格法。()9. 根据以下观察结果,完成练习。( 3 分)3 月 31 日播下几颗种子、浇水播下几颗种子

35、、浇水播下几颗种子、浇水4月 6日长出一厘米高的小苗没有动静没有动静4月 8日又长高了一点只长出一棵逗号似的小苗长出三棵瘦弱的小苗4 月 20 日长得太高,快倒了长得最茁壮最小、最弱请把你的发现写下来。二、阅读与理解。材料二月亮在不同的日期,显露出来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新月(朔月,农历初一):基本看不见,或者隐约看见一弯细线蛾眉月(农历的初二初六):如眉似弓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半圆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十四):椭圆满月(望月,农历十五、十六):圆盘浙亏凸月(农历十七二十三):椭圆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半圆残月(农历二十四月末):如眉似弓材料三月亮是古诗文中被描写得最突出的自然对象。按照它所

36、呈现的形状,它的别称可分为: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钧;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1. 农历初二至初六和农历二十四至月末月亮的形状都是。 ( 2 分)2. 结合材料二的知识,可以猜测图二中当月的9 日星期二那天可能是农历2 分)3. 图二中,当月23 日星期二的月亮叫() 。 ( 2 分)A. 下弦月 B. 上弦月 C. 蛾眉月 D. 满月4. 下列诗词中,写满月的一项是() 。 ( 2 分)A.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B.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C.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D.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二)

37、树木怎样过冬(12 分)树木会不会被冻死?当然会。如果一棵树整个被冻透了,连芯儿都冻成了冰,那就冻死了。在我们这里,如果冬天特别冷,而且雪下得少,就会冻死不少树木其中大多数是小树。幸亏树木都有防寒妙策,它们有办法使寒气不致深入到自己身体内部去,不然所有的树木都得死光了。吸收营养、生长发育、传宗接代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热。树木在一个夏天里,积蓄充分的能量,到冬天就不再吸收营养,不再生长发育,不再把能量消耗在繁殖后代上。它们停止活动,进入深沉的睡眠。树叶呼出大量的热因此, 冬天树木不需要树叶!树木拋掉树叶,放弃树叶,就是为了把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热,保存在自己的身体里面。而从树枝上脱落的树叶,在地上腐烂了,也会发热,保护娇嫩的树根,不让树根被冻坏。这还不算!每一棵树都有一副甲胄, 保护它们的活的“皮肉”不受寒气的侵袭,每年,整个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不透水也不透空气。空气停滞在它的气孔中,阻挡住树木活杋体中的热,不使热向外散发。树的年龄越大,它的木栓层就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