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1页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2页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3页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4页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殷墟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大邑商”。 1928 年 10 月 13 日,当年繁华的都邑废弃3000余年后,董作宾带人在安阳小屯挖下一铲浮土,拉开了殷墟持续发掘的序幕。 90 年后,我们隆重纪念殷墟,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它丰富的地下遗存,更因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并成为世界遗产,让我们实现了与世界其它文明的对话。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并非易事。2000多年前,司马迁坚定地写下史记殷本纪。然而对于这个比自己还早千年的王朝,司马迁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描述。当上世纪

2、初疑古派纵横史学之时,商王朝是否真的存在过,甚至也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疑问。上世纪 30 年代,考古学家在殷墟发掘的宫殿宗庙基址、王陵大墓,尤其是1936年临近收工时偶然遭遇的那一坑埋藏着1.7 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为商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1950年以后,发掘继续,证据延伸。布局严谨的“大邑商”逐渐清晰。复杂的路网、超过 2000 米的人工水渠,以及分布在近侧的居民点,勾勒出都邑的繁荣。无数的陶器、青铜器、玉器从居民点和居民点附近的墓葬中清理出来。商王朝从此不再停留在司马迁的区区三千言,而是可以放心谈论的真实历史。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1928年,随着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殷墟

3、发掘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场。殷墟发掘不同于前,首先是选点本身与中国传统学术相衔接。当时甲骨文已经发现近30 年。殷墟作为甲骨文出土地为学术界所知也已经 20 年,发掘殷墟已经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整个学术界的期待。其次,殷墟发掘是中国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除第一次发掘者是董作宾外,随后的发掘由受过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训练的李济、梁思永主持。第三, 殷墟的发掘是连续性的。 从 1928 年开始到1937 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共实施 10次发掘。发掘的连续性,使得田野考古活动广受关注,学科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第四,殷墟发掘诞生了真正的考古学方法。1931 年,梁思永在后岗确认的“三叠层

4、”, 奠定了考古地层学的基础,李济倡导的陶器分类法也是对现代考古类型学的有益探索。殷墟发掘是中国学术界对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的主动接受和有计划实施,鲜明地塑造和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性格。从殷墟出发,由此上溯更早的文明便有了坚实的支点。同样从殷墟出发,看商文明之后的中国历史,也可以有更为清醒的认知。面对王陵区层层叠压的无头人骨,不寒而栗的祭祀坑,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后来的孔子坚持要“复周礼”, 而不是“复殷礼”。 当然, 殷墟也让中国与世界对话。以殷墟为支点建立起来的中国上古史体系,已经换成了遗址、文化、古城等一系列新术语、新概念。有了这些概念,商王朝、夏王朝才可以与古埃及的中王国、新王国相比较,我们

5、才能真正理解图坦卡门法老墓的意义;有了这些概念,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才可以与两河流域的欧贝德、乌鲁克和古巴比伦对话;有了这些概念,中国才可能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殷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61 年 3 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际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遍认同, 也是对包括考古者在内的所有殷墟文化遗产研究者、守护者的肯定。韩国学者金秉模曾受国际古迹理事会 (ICOMOS委托考察殷墟,他对殷墟留下这样一段评价: “殷墟是最重要的世界遗产之一。 殷墟不仅对于中国人意义重大,对全世界人民同样弥足珍贵。”如今

6、殷墟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节选自唐际根殷墟发掘研究的贡献, 原载 2018年 10月 17日 人民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大邑商”的殷墟, 被废弃3000多年后,由董作宾拉开持续发掘的序幕。B.由于历史观的局限,司马迁写史记殷本纪的时候,除了记录王位世次, 并无过多描述。C. 1936 年临近年末偶然发掘的1.7 万片刻辞甲骨,为商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证据。D. 王陵区层层叠压的无头人骨,是商王朝统治者残暴统治的铁证,孔子因此不主张“复殷礼”。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7、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总述,中间五个自然段分论,最后一段总结, 思路清晰,论据充分。B. 文章主体部分,从证实商王朝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其他文明对话三个方面,论证了殷墟发掘研究的贡献。C. 作者把殷墟发掘与中国学术界在此之前的考古研究作对比论证,论述了殷墟发掘不同于前的四大特点。D. 文末运用引用论证法,引用韩国学者金秉模对殷墟的评价,是为了说明国际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遍认同。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殷墟居民点和居民点附近的墓葬中清理出来的陶器、青铜器、玉器,成为商王朝真实存在的有力证据。B. 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直接影响了中国学者对殷墟的发掘研究,

8、对中国考古学也产生了间接的影响。C. 以殷墟为支点,往前,可以上溯更早的华夏文明。向后,可以更为清醒的认知商文明之后的中国历史。D. 只有有了遗址、文化、古城等新概念,中国才可能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答案】1. A 2. C 3. D【解析】【 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由于历史观的局限”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 “历史观的局限”于原文

9、无据,文章第二段只是说“司马迁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描述”。C项,“1936年临近年末偶然发掘的1.7万片刻辞甲骨,为商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证据”错误,选项歪曲事实,文中说的是“1936 年临近收工时”,并非“年末”。D项,“王陵区层层叠压的无头人骨,是商王朝统治者残暴统治的铁证”错误, 从文中来看,这应该是商朝“祭祀”的铁证。 故选A项。【 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

10、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作者把殷墟发掘与中国学术界在此之前的考古研究作对比论证”错误, 选项对论证方法的表述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并未作对比论证。故选 C项。【 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

11、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只有有了遗址、文化、古城等新概念,中国才可能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作出贡献”错误, 选项偷换概念,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有了这些概念, 中国才可能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原文是“人类文明重大课题”,选项中漏了 “重大课题”。故选D项。【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 删除原

12、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 、“漏”(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 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 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 ( 如“它”“其”等 ) , 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 范围词 ( 如“都”“所有”“人人”等 ) , 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 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 ,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13、、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 ( 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 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 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 包括句子) ,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 重点抓关联词) ,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 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

14、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 结论 ) 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 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 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醉拳张三楸立我是张三。张三语气中荡漾着蔑视,平淡而又坚定。日本少佐美津智朗,上下打量了面容清瘦却棱角分明的张三。哟西,有胆量。斟得满登登的四十大碗酒,排满了两张条案,正宗鲁北烧刀子。美津智朗伸手道“请

15、”。你的,一碗酒放一个,四十碗我放四十人。张三爷点了点头,走了过去。张三德州武城人,几十年来,人们记忆中的张三总是身着长衫,袖口高挽,手端鲁北老酒,泰然自若,在柴家酒铺门旁的长椅上,有滋有味地品着。所有老人的记忆中,没人清楚张三爷以什么为生,有无子嗣,有人说他在辛亥革命去过东洋,有人说他参加过义和拳,还有人说他在马家作坊教过私塾。酒是张三爷的全部生活,酒持得稳,喝得淡,放得轻,一天没酒日子就不是张三爷的日子,日头从东方初升,张三爷的酒碗端起,日头落西,最后一滴酒也淌入肚子。张三爷微抖长衫,轻抬阔步的样子,反复在人们的记忆里。民国二十五年的冬天冷得早,可张三爷一身单布长衫早早坐到了柴家酒铺门口,

16、右手高擎海口酒碗,口称,武城张三烦请柴掌柜赐酒。早有伙计从坛子里舀出一提,斟到三爷的碗里,三爷泯了一口,扬手将酒泼在青石砖道上。掺水了。伙计赶忙又开一坛,十里香。苦,又泼。伙计热汗直流,柴掌柜闻听颠颠地跑上来,连开隔壁好、四季青、 一杯醉三坛老酒。张三泼了三碗,腥,涩,嫩,一时洒气冲满了整条青石街。柴掌柜面红耳赤,哭丧着老脸无 计可施。张三爷喝谁的酒是给谁家捧场子,是看得起你,你想请都轻易请不来。何家的“小米香”、 胡家的“杂粮酒”、 马家的“地瓜烧”和孙家的“状元红”,那都是张三爷给品出来,叫出来的。忽听一声银铃之声,请三哥品小女子的手艺。柴家掌柜大女儿双手捧着一碗高粱酒,轻迈金莲来到张三近

17、前。酒未沾唇早闻酒香,张三脖子一扬滴酒不剩。好一碗女儿红,抬足离去。自那次后,柴家红高粱酒坊叫响了鲁北一带。美津智朗是想夺柴掌柜的酿酒方子的,柴掌柜就是不吐个口话,美津智朗恼羞成怒。一个破坏大东亚共荣,就捆了柴家四十来口。张三爷端起一碗酒,咕咚一口,那边绳子头就松一个,张三爷连干二十碗。烧刀子常人一碗就会放倒在地,美津智朗不住点头。张三爷喝到三十来碗时候,身子晃动了一下,柴掌柜吓得体如筛糠。张三爷淡然地看了柴掌柜一眼,又一碗酒入口,柴掌柜那头绳子一松,人瘫倒在地上。张三两碗咕咚咕咚吞了下去,四十碗喝完,在场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美津智朗拍了拍军刀,放人。张三爷迈着八仙步,拨开日本兵的刺刀就向院

18、外走,美津智朗屋里哇啦地说一通日本话。张三爷止住了脚步,回头问美津智朗,你说中国人酒痞野蛮无酒德?告诉你,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我中华民族尚书 诗经 , 儒家有“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晋代断酒戒,唐代酒箴,宋代酒赋,元之饮膳正要,明之本草纲目,清之日知录,无不是酒德之说。小小番邦岛国无端侵略,竟敢陈说礼法,只如蜾赢螟蛉如侍侧在焉也。张三爷滔滔不绝,不觉兴起,身子晃动,嘴里兀自振振有词:铁拐李提腿把神起,回头观望汉钟离,韩湘子口中吹玉笛,李纯阳拔剑把头低,一套八仙拳使出来,如风如影飘逸出神,少顷收势站定,张三爷气不长出面不改色,更增神采。美津智朗没想到张三精通日语身怀武功,

19、狞叫:八嘎,把人留下。张三爷一鹞子翻身飘上了高墙,晃动几下就没了影子,从那以后,武城再也没有人见到过张三。张三爷后来的故事发生在建国后的五二年,武城县政府联合何胡柴马孙五家,各取其祖传酿酒秘方之精华,组建新国营酿酒厂。酿出新酒的第一天,大门口外,直直走进一位清瘦矍铄的七旬老者,说是来尝新酒的。门卫见来人仪表非凡,不敢阻拦,又恐是敌特分子,赶忙向厂民兵连报告,民兵连紧急集合赶到,那老人早不知去向。众人听到贮酒仓库有轻微声响,民兵们进去搜查,见一坛高粱酒封泥打开,一口空瓷碗放在当场,墙上用干树枝划得一行草字笔走龙蛇:好酒。故人张三到此。(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20、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以“我是张三”作开头,开门见山,将张三爷的形象简洁清晰地展现出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 小说通过对柴家酒铺伙计和柴掌柜的神态与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极度看重张三爷的评价。C. 美津智朗最后“狞叫”想把张三扣下,是因为张三的反驳让他愤怒,而且他发现张三不是一般人。D. 这篇小说语言特色鲜明,通过场景描写展现人物,读者从叙述和议论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情感倾向。5. 张三爷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请概括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从叙述的先后顺序看,小说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 4. D 5. 爱喝酒, 懂品酒。 张三爷每天都要喝酒

21、,从日出到日落,他品的酒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英勇无畏,有民族气节。面对日本侵略者毫无惧色,以喝酒的方式让美津智朗放人,面对日寇的谩骂予以反击。文武双全。从张三爷反驳美津智朗可以看出他饱读诗书;从他逃脱和到酒厂品酒后不知去向可见他有过人功夫。7. 小说采用顺序和插叙的叙述方式。顺序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张三爷喝酒救柴掌柜一家保护酿酒方子的全过程,和建国后到酒厂品酒的过程,符合人们阅读心理, 条理清晰;运用插叙介绍张三爷的背景、爱好和他品柴家酒铺的酒的过程,为下文救人保护方子作铺垫,突出张三爷的形象特点,充实文章内容,使行文错落有致。【解析】【 4 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

22、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 D 项,“读者从议论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情感倾向”错误, 从文中来看,作者全文都 是叙述,没有直接议论。故选 D项。【 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张三爷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请概括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

23、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 张三爷喜欢喝酒且酒量很大,如“人们记忆中的张三总是身着长衫,袖口高挽,手端鲁北老酒,泰然自若,在柴家酒铺门旁的长椅上,有滋有味地品着”“酒是张三爷的全部生活,酒持得稳,喝得淡,放得轻,一天没酒日子就不是张三爷的日子”,以及张三爷与醉弥陀比酒以及喝四十碗酒救人都能体现这一点,同时张三爷也善于品酒,如“张三爷喝谁的酒是给谁家捧场子, 是看得起你,你想请都轻易请不来。何家的小米香、 胡家的杂粮酒、 马家的地瓜烧和孙家的状元红, 那都是张三爷给品出来,叫出来的”; 张三爷很重情义且勇气过人,面对日本人的刺刀, 他连喝四十碗烧刀子来救人;张三爷身怀绝技且文武双全,喝过酒

24、之后的张三爷引经据典谈论酒德,打了一套八仙拳“如风如影飘逸出神”“气不长出面不改色,更增神采”,最后日本人要抓他的时候,他“一鹞子翻身飘上了高墙,晃动几下就没了影子”; 张三爷有民族自尊心, “美津智郎屋里哇啦地说一通日本话”“你说中国人酒痞野蛮无酒德”“告诉你,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我中华民族尚书诗经无不是洒德之说,小小番邦岛国无端侵略,竟敢陈说礼法,只如蜾蠃螟蛉如侍侧在焉也”。考生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即可。【 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从叙述的先后顺序看,小说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 然后

25、看小说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再看这些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从全篇来看,小说是采取顺叙的方式记叙,从张三爷喝酒救柴掌柜一家开始,到建国后到酒厂品酒,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即顺叙, 这种叙述方式符合读者的认知心理,很有条理;从小说的中间部分来看,小说从张三爷喝酒救人入手,然后在六到十二段却写张三爷的几则传闻,第十三段又回到喝酒救人的事件上来,由此可知,中间这几段属于插叙部分,这就让小说避免了平铺直叙,让小说有了波澜;从形象上来看,前后的救人部分体现出张三爷的重情义、有勇气,身怀绝技、能文能武,而插叙部分重点突出张三爷的善于品酒以及喝酒后的表现,这对于人物形象来说,丰富了

26、张三爷的形象;从与下文的关系来看,插叙部分张三爷的酒量过人以及为柴家品酒等内容都为下文喝酒救柴家人做了铺垫。考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答题即可。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点睛】 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

27、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9月 17日至 19日,人工智能进入“上海时间”。为期 3天的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著名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医疗、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广阔前景。空前的盛况、广泛的关注,映照着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连续6 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消费大国,人工智

28、能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40%,语音、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阿里巴巴、科大讯飞、依图等一批企业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有力竞争者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但也应看到,我国企业目前仍主要凭借丰富的数据、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开放的市场环境累积优势,而发达国家科技行业则依旧掌控着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优势,并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方面大幅领先。 这样的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瞄准核心关键技术和基础前沿理论,迎头追赶、久久为功。(摘编自人工智能是接地气的科技力量,要下好“先手棋”,人民日报2018

29、 年 09 月 19 日)材料二: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差距为何如此大?相关运用不断突破,促进各国不断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这是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得益于数据、算力和算法的集中突破,人工智能近年来开始进入落地实践阶段。以深度学习为主要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语音识别、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露强劲发展势头,相关应用突破还可能给医疗、交通、制造、金融、教育等领域带来巨变。正是看到其巨大潜力,全球各主要国家纷纷开始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纷纷加入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军备竞赛”。统计显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已经超过1000 家。而根据腾讯研

30、究院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报告,2017年中国有592家人工智能企业,员工数量为3.92 万人。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由于中国高校在较长时间内没有人工智能专业,这也导致了国内相关人才供给不足。(摘编自彭训文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紧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 年 12月03 日)材料三:40Q0提交入选2018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会议提交和入选的论文数量2018AI论文加权引用概况注: 加权引用 ( FWC)I 是 AI 作者在该地区接收的平均引用次数除以所有AI 作者的平均引用次数(摘编自 斯坦福2018 全球 AI 报告, 七大维度数据公开, 参考消息( 2018年 03 月

31、 25 日)材料四:记者:如何认识目前我国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情况?李德毅:当前,高中生的人工智能教育刚刚尝试。在高等教育阶段,高职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还处于无序状态。高职院校大多在计算机专业里开设零星的人工智能课程,教材零乱,深浅不一,更缺少技能型、应用型训练和应用型创新工匠的培养。 本科生在校学习智能科学和技术的课程,以选修为主,一般不超过4 个学分, 仅占总学分的四十分之一,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智能人才的需求。研究生的人工智能教育有“高开低走”现象。 例如, 清华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教学课程45 个学分中,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课程不到10 个学分; 在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32、中,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不到6 个学分; 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生教学课程中,甚至没有人工智能课程。(摘编自董洪亮怎样对学生进行人工智能教育(前沿访谈)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人民日报2018年 08月 23日)8.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8 年 AAAI 会议提交的论文中,中美论文数量巨大。表明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国和美国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B. 2018 年 AAAI 会议中,中国虽然论文提交数量多,但入选论文数和美国相差无几,表明中国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差距。C. 2000 到 2015年,美国论文加权

33、引用略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欧洲论文加权引用则较为平稳,二者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D. 2000 到 2015年,中国论文加权引用已大幅增加,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明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质量需进一步提高。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失衡,主要原因是各国不断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力求集中突破该领域的数据、算力和算法。B. 2017 到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表明我国掌控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优势。C. 全球人工智能学科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人工智能企业数量逐步增大,可通过企业自主培养来缓解需求压力。D. 重视人工

34、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情况,致力于高等院校开设和完善人工智能课程,与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有直接关系。9. 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有何优势和不足?请概括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 B 8. D10. 优势:市场需求大。中国企业凭借丰富的数据、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开放的市场环境积累了优势;智能企业数量巨大。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人工智能研究热情高涨。2018 年 AAAI 会议 , 中国提交的论文数量巨大。不足:理论和技术研究上没有优势。尚未掌握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优势,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方面被发达国家大幅领先;学校人工智能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人才供给不

35、足。人工智能研究质量不高。2018年 AAAI 会议中,中国虽然论文提交数量多,但入选论文数和美国相差无几。【解析】【 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 项,“表明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差距”错误, 从材料来看,入选论文数和美国相差无几,并不足以表明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只能表明中国虽然论文数量多,但论文的质量和美国还有较大差距。故选B 项

36、。【 8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 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失衡,主要原因是”错误,从材料来看,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失衡 的主要原因是“相关运用不断突破,促进各国不断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B 项, “表明我国掌控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优势”错误, 从材料来看, 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长,是因为“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开放的市场环境”, 并不能表明我国

37、掌握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优势。C项,“可依靠企业自主培养缓解求压力”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故选D项。【 9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有何优势和不足?请概括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然后到材料中圈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再根据这些内容分点概括即可。如材料一“我国连续 6 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消费大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40%语音、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近年来,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 如

38、材料二“统计显示,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已经超过 1000家2017年中国有592家人工智能企业,员工数量为3.92 万人”,如材料三的图表显示中国提交的论文数量巨大,这说明人工智能研究的热情高涨,这些都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从不足来看,如材料一“我国企业目前仍主要凭借丰富的数据、 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开放的市场环境累积优势,而发达国家科技行业则依旧掌控着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优势,并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方面大幅领先”,材料二“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由于中国高校在较长时间内没有人工智能专业,这也导致了国内相关人才供给不足”, 从材料三的图表来看,2018 年 AAA

39、I 会议中,中国虽然论文提交数量多,但入选论文数和美国相差无几,这说明我国人工智能研究质量不高,考生根据这些概括不足即可。【点睛】 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 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

40、筛选信息点和命题 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 发现选项与原文 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 (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 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 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 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41、,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 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 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 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 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 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 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杜诗,宇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 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

42、,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暴横民 问,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栗戟,复使 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 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 治。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 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诗 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诚 不胜至愿,愿退大都,受小职。帝惜其能,遂不许之。初,禁网

43、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 所以明著国命,敛持威重也。问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 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 奸端。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说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 丧无所归。 诏使治丧郡邸,财绢千匹。(选自后汉书?杜诗传,有

44、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 苟冒虚请/B.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 /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 /臣诗蒙恩 /尤深义 /不敢苟冒虚请 /C.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 /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D.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 /求欲降避 /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更始,指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创于秦始皇。B. 棨戟,有缯衣的戟,古时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出行时作为

45、前导,后亦列于门庭。C. 玺书,古代长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用泥封加印。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D. 虎符,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劈为两半,将帅持其中一半不能调遣军队。12. 下列有关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杜诗年轻有才,办事公平。担任侍御史时,因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在民间暴虐横行且不听杜诗的劝说,杜诗杀掉萧广并向朝廷汇报,得到皇帝的召见。B. 杜诗实干为民,清廉为官。担任汝南都尉时帮助百姓整顿农事;担任南阳太守时,使得南阳郡内家家殷实富足,被人们称为“召父杜母”。C. 杜诗思虑周密,善于谋划。进谏时用魏公子借助虎符调兵来解邯郸之围的例子来说明建立虎符制度的重要性。皇

46、帝认为有道理,采纳了他的建议。D. 杜诗一生清贫,家无余财。他生前没有田宅土地,致使遗体无处安葬。皇帝命令在郡守官邸里治丧,并赐绢匹作为治丧费用。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都,受小职。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2)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答案】10. C 11. A 12. B13. ( 1)(我)实在无法抑制迫切的愿望,希望从南阳太守的职位上退下来,接受低级的职务。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2)近来派遣军队, 只用带有皇上印章的书信, 有时用皇上的诏命。如有奸邪的人欺诈作伪, 就无法发觉。【解析】【 10

4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这段话是说“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 , 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 , 请求降职 , 让出职位给功臣, 于是上书给皇帝说:我受到的恩惠特别丰厚,按照义理,我不敢随便地假意请乞”, 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诗”“大郡”“功臣”“臣”, 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知识进行排除,如“以”是动词, 意思是“认

48、为”, 杜诗说自己自认为没有功劳,句子结构完整,应在“劳”后断开,排除BD两项;“避”的是“功臣”,且“上疏”的主语应是“杜诗”,而不是 “功臣”,应在“功臣”后断开,排除 A项,故选C项。【 11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始创于秦始皇”错误,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 年号。故选A项。【 12 题详解】本题考

49、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 B项,“担任汝南都尉时帮助百姓整顿农事”错误, 从文中来看,杜诗担任汝南都尉时,文中没有提及整顿农事,应该是担任南阳太守时才有相关举措。故选B 项。【 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诚”,实在;“

50、至愿”,迫切的愿望;第二个“愿”是动词,希望;“受”, 接受; “惜”, 爱惜; “其”, 代词, 他的; “许”, 同意; “退大郡”省略介词“于”,应为“退于大都”。第二句中,“间者”,近来;“发”,派遣;“但”,只;“玺书”,有皇上印章的书信;“或”,有时;“以”,用;“诈伪”,欺诈作伪;“知觉”,发觉。【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

51、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 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以、 于、 为、 则、 而, 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 “而”字前面要断开) 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

52、、是故、向使、纵使等等。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旬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 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 排比

53、、 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

54、文的意识。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 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杜诗 , 字君公 , 河内汲县人。年轻时有才能, 在郡里任功曹, 有公正平和的美称。更始年间 , 被征召做了大司马府的官员。建武元年, 在一年中升迁三次至侍御史, 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在百姓中横行霸道, 百姓惶恐不安。杜诗告诫晓谕萧广, 可他仍不改悔, 于是击杀了萧广, 回京后把这一情况向光武帝奏报。光武帝召见他, 赐给他一套棨戟。又派他巡视河东, 去讨伐、 降服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 听说贼人谋划北渡黄河, 于是与长史迅速焚毁他们的船只, 部署郡中士兵, 率领骑兵追逐袭击贼兵, 杀死杨异等人, 贼兵终于被消灭。再次升迁为沛郡都尉, 转任汝南都尉, 所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