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基本功能_第1页
细胞的基本功能_第2页
细胞的基本功能_第3页
细胞的基本功能_第4页
细胞的基本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基本功能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生理学生理学 第二章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组组 成:成:脂质,蛋白质,糖类脂质,蛋白质,糖类 基本结构:基本结构:流体镶嵌模型流体镶嵌模型 脂质双分子层脂质双分子层组成:组成: 7070磷脂,磷脂, 30 30 胆固醇胆固醇存在形式:存在形式:双分子层双分子层特点:特点: 具有流动性具有流动性功能功能: 1. 1. 屏障作用屏障作用 2. 2. 传递信息传递信息 镶嵌蛋白质镶嵌蛋白质:酶蛋白酶蛋白 转运蛋白转运蛋白 受体蛋白受体蛋白功能:功能:转运物质转运物质 传递

2、信息传递信息 免疫标志免疫标志 特点:特点:流动性(横向移动)流动性(横向移动)扩散的物质:扩散的物质:脂溶性高、分子量小的物质。脂溶性高、分子量小的物质。 O2、CO2、N2、乙醇、尿素、水、乙醇、尿素、水细胞外细胞外载体载体 carriercarrier细胞内细胞内细胞膜细胞膜 2通道易化扩散通道易化扩散 概念概念: 带电的离子如带电的离子如NaNa+ +、K K+ + 、 CaCa2+2+、 CICI- -等借等借 助于助于通道蛋白的介导通道蛋白的介导, ,由膜的顺浓度梯度由膜的顺浓度梯度 或电位梯度的跨膜扩散。或电位梯度的跨膜扩散。 特点特点 : a. a. 通道具有开放和关闭状态通道

3、具有开放和关闭状态; ; b. b. 对转运物质有选择性对转运物质有选择性, ,但无载体蛋白那但无载体蛋白那么严格么严格Channel 通道通道 分类分类: 化学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 膜两则(外测)出现膜两则(外测)出现 化学信号时开放。化学信号时开放。电压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膜两则电位差改变决膜两则电位差改变决定定其开放或关门。其开放或关门。离子通道功能状态:离子通道功能状态: 静息状态静息状态- -通道关闭通道关闭: ( (备用状态备用状态) )刺激能开放刺激能开放激活状态激活状态- -通道开放通道开放: 离子扩散离子扩散失活状态失活状态- -通道关闭通道关闭: : 刺激不能开放刺激

4、不能开放三三.(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概念概念: : 指细胞通过直接利用能量将小分子物质指细胞通过直接利用能量将小分子物质( (离子离子) )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的过程。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的过程。化学本质化学本质: 钠泵是钠泵是NaNa+ +-K-K+ +依赖式酶的蛋白质。依赖式酶的蛋白质。 也称也称NaNa+ +-K-K+ +- -酶。酶。启动机制启动机制: 启动和活动强度与膜内多启动和活动强度与膜内多NaNa+ +和膜外多和膜外多K K+ +有关。有关。 钠泵活动时钠泵活动时 泵出泵出Na+和泵入和泵入K +同时进行或同时进行或“耦联耦联”在一在一

5、起起 细胞膜上的钠泵活动的意义:细胞膜上的钠泵活动的意义:(1 1)使膜内外的)使膜内外的NaNa+ +、K K+ + 保持一定的浓保持一定的浓度差,建立一种势能贮备,是神经、度差,建立一种势能贮备,是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细胞产生电活动、维持肌肉等可兴奋细胞产生电活动、维持细胞兴奋性的基础;细胞兴奋性的基础;(2 2)钠泵活动形成的)钠泵活动形成的NaNa+ +势能贮备也为势能贮备也为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的葡萄糖和氨基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实现主动转运提供了能量。酸实现主动转运提供了能量。继发主动转运协同转运同向转运继发主动转运协同转运同向转运: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钠通道转运与

6、钠通道转运与钠-钾泵转运模式图钾泵转运模式图 被动转运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比较比较 单纯扩散、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易化扩散 泵泵转运物质转运物质 脂溶性小分子脂溶性小分子 水溶性小分子、离子水溶性小分子、离子 水溶性小分子、离子水溶性小分子、离子动力动力 浓度差浓度差 浓度差、浓度差、电压电压差差 ATPATP 顺梯度顺梯度 顺梯度顺梯度 逆梯度逆梯度特点特点 扩散速度取决于扩散速度取决于 膜蛋白介导膜蛋白介导 膜蛋白介导膜蛋白介导 浓度差浓度差 通道通道 载体载体 原发性、继发性原发性、继发性 浓度差浓度差 饱和饱和 膜通透性膜通透性 特异性特异性 电压电压差差 竞争抑制竞争抑制 不耗

7、能不耗能 不耗能不耗能 耗能耗能 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的区别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的区别主动转运主动转运被动转运被动转运需由细胞提供能量需由细胞提供能量不需外部能量不需外部能量逆电逆电-化学势差化学势差顺电顺电-化学势差化学势差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大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大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小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小二、大分子物质和颗粒物质的跨膜转运二、大分子物质和颗粒物质的跨膜转运(一)入胞作用作用1 1)定义)定义:物质团块或大分子物质(某些血浆蛋白、抗原、细菌、物质团块或大分子物质(某些血浆蛋白、抗原、细菌、病毒等)进入细胞的过程称为入胞。病毒等)进入细胞的过程称为入胞。 固体物质入胞称为吞噬;液体物质入胞称为

8、吞饮。固体物质入胞称为吞噬;液体物质入胞称为吞饮。2 2)过程:)过程: (二)出胞作用1 1)定义:)定义:大分子物质(激素、酶原、神经递质)排出胞外大分子物质(激素、酶原、神经递质)排出胞外2 2)过程)过程:出胞(动画)出胞(动画)入胞(入胞(endocytosis) 一、由特异性通道完成的信号转导一、由特异性通道完成的信号转导 离子通道受体离子通道受体 1.电压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 主要分布主要分布: 神经轴突、骨骼肌、心肌细胞的一般质膜 中, 控制这类通道开、关的因素是通道所在 膜两侧的跨膜电位的变化膜两侧的跨膜电位的变化。第二节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

9、能2. 化学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 因化学门控通道具有受体功能,也称为因化学门控通道具有受体功能,也称为通道型受体通道型受体 控制通道开、关的因素控制通道开、关的因素-化学物质。化学物质。 主要分布主要分布: 肌细胞终板膜、神经细胞突触后膜等二、由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二、由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受体: 1 1)定义:)定义:是细胞中能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某种化学物质,是细胞中能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某种化学物质,继而引起各种生理效应的功能蛋白质。继而引起各种生理效应的功能蛋白质。2 2)类型)类型: :膜受体、胞浆受体、核受体膜受体、胞浆受体、核受体3 3)本质:)本质:蛋白质。蛋白质。4 4)特点:)

10、特点: 特异性;特异性; 饱和性;饱和性; 可逆性。可逆性。5 5)激动剂:)激动剂:与受体结合后与受体结合后, 引起特定生物效应的物质引起特定生物效应的物质6 6)阻断剂:)阻断剂:与受体结合后与受体结合后,不引起或减少生物效应的不引起或减少生物效应的物质物质Receptor 受体受体 cAMP cAMP的传递的传递 ( (受体受体-G蛋白蛋白-AC-PKA途径途径) ) 激素激素(H)(H)膜受体膜受体(R)(R) 蛋白蛋白( (s,s,i)i) ATP ATP 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 MgMg2+2+ (AC (AC,效应器酶,效应器酶) ) cAMPcAMP(环一磷酸腺苷(环一磷酸腺

11、苷, ,第二信使第二信使 ) )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A A (PKAPKA) 蛋白质磷酸化蛋白质磷酸化 生物学作用生物学作用343页,图页,图11-2第三节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跨膜电位:跨膜电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跨膜电位或简称为膜电位。 安静时安静时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 受刺激时受刺激时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一、静息电位(一、静息电位(RP)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一)(一)概念:概念: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测量方法:测量方法:细胞内电位记录方法细胞

12、内电位记录方法 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内为负,膜外为正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特征:特征: 静息电位在大多数细胞是一种稳定的直流电静息电位在大多数细胞是一种稳定的直流电位位,但不同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可以不同但不同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可以不同; 只要细胞未受刺激、生理条件不变只要细胞未受刺激、生理条件不变,这种电这种电位将持续存在。位将持续存在。 静息电位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外正内负状态称为膜的极化极化(polarization); 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 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去极化或除极化除极化(depol

13、arization); 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进一步变为正值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进一步变为正值称为反极化反极化,膜电位高于零电位的部位称膜电位高于零电位的部位称为为超射(超射(overshoot)。 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恢复到极化状态,则称作复极化复极化(repolarization) (二二)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离子流学说:离子流学说: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不均匀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不均匀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基础条件:基础条件:安静状态下膜对安静状态下膜对K K+ +有通透性,有通透性, K K+ +外流外流 钾外流,带负电的蛋白不

14、能外流,使膜外带正电荷钾外流,带负电的蛋白不能外流,使膜外带正电荷 ,膜内,膜内带负电荷。带负电荷。 当促使钾外流的浓度势能差同阻碍钾外流的电势能差相等时,当促使钾外流的浓度势能差同阻碍钾外流的电势能差相等时,钾跨膜净移动量为零,相当于钾跨膜净移动量为零,相当于EkEk。膜两侧的电位差也稳定于。膜两侧的电位差也稳定于某一数值不变,这个电位差称为某一数值不变,这个电位差称为K K+ +的电化学平衡。的电化学平衡。 细胞内外主要离子分布细胞内外主要离子分布 Na K Cl 细胞外细胞外 148 5 114 细胞内细胞内 10 142 25静息状态静息状态细胞膜内外离子扩散细胞膜内外离子扩散chem

15、ical driving forceelectrical driving force+- - - - - - - - - - - - - - - - -electrochemical balance静息电位形成原理静息电位形成原理二、动作电位二、动作电位 (一一) 动作电位的动作电位的概念:概念: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其膜电位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础上,其膜电位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可逆的)、扩布性电位变化称为动的、可逆的)、扩布性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ction potential,AP)AP)。

16、stimulatr0mV0mV神经纤维神经纤维AP兴奋的共有标志兴奋的共有标志: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上升支 去极化 (-70 到0 mV) 峰电位 超射 (0到+30 mV ) 动作电位 下降支 复极化 (+30到-70 mV ) 负后电位-后去极化 后电位 正后电位-后超极化 (负值大于-70 mV) 阈电位阈电位当剌激引起膜内去极化达到引起正反馈Na+ 内流的临界膜电位称为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它一般比静息电位小1020mV。 动作电位上升支:动作电位上升支: 1.细胞受剌激剌激时,迅速增加Na+电导电导, 2.动力:动力:Na+在很强的电化学驱动力作用下,形成

17、Na+内向电流,膜内负电位的迅速消失; 3.超射超射:膜外Na+较高的浓度势能,Na+在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时仍可继续内移,出现超射。 4.阻力阻力:内移的Na+在膜内形成的正电位足以阻止的Na+静移动为止;这时膜内所具有的电位值,理论上应相当于根据膜内、外Na+浓度差代入Nernst公式时所得出的Na+平衡电位值平衡电位值。 动作电位降支:动作电位降支: Na+通道失活,Na+电导减小形成峰电位降支,同时K+电压门控性通道的开放。在膜内电-化学梯度的作用下,出现了K+外向电流,使膜内电位变负,加速了膜的复极,参与峰电位降支的形成。 后电位后电位:正后电位一般认为是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特征:特

18、征:“全或无全或无”性质。当刺激未达阈值时,性质。当刺激未达阈值时,动作电位不会出现,一旦达到阈电位动作电位不会出现,一旦达到阈电位水平水平 ,动作电位便迅速产生,并达到,动作电位便迅速产生,并达到最大值,其幅度和波形不随刺激的强最大值,其幅度和波形不随刺激的强度增强而增大。度增强而增大。动作电位能沿细胞膜向周围不衰减性动作电位能沿细胞膜向周围不衰减性传导,其幅度和波形始终保持不变。传导,其幅度和波形始终保持不变。具有不应期,峰电位不可融合叠加。具有不应期,峰电位不可融合叠加。局部电位的特征局部电位的特征:1.1.不表现不表现“全或无全或无”特征;特征;2.2.不能向远处传播不能向远处传播,

19、,只能以电紧张的方式只能以电紧张的方式, , 使邻使邻近的膜也产生类似的去极化。电紧张扩布随扩近的膜也产生类似的去极化。电紧张扩布随扩布距离增加而衰减;布距离增加而衰减;3. 3. 可以总和可以总和 局部兴奋与动作电位的区别局部兴奋与动作电位的区别: :不衰减扩布不衰减扩布电紧张扩布电紧张扩布传播特点传播特点无无有有总和现象总和现象有有无无全或无全或无特点特点大大小小膜电位变化幅度膜电位变化幅度多多少少钠通道开放数钠通道开放数阈或阈上刺激阈或阈上刺激阈下刺激阈下刺激刺激强度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局部兴奋局部兴奋区别区别(三)动作电位的传导(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无髓鞘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无髓鞘

20、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1.1.某一小段纤维受到足够强的外加剌激;某一小段纤维受到足够强的外加剌激; 2.2.局部出现膜两侧电位的暂时性倒转;局部出现膜两侧电位的暂时性倒转; 3.3.在已兴奋的神经段和相邻的未兴奋神经段之间,电位差的在已兴奋的神经段和相邻的未兴奋神经段之间,电位差的出现而发生电荷移动,称为局部电流出现而发生电荷移动,称为局部电流(local current)(local current), 4.4.方向:巳兴奋的膜部分向未兴奋的膜部分。方向:巳兴奋的膜部分向未兴奋的膜部分。特点特点: :直径大的细胞电阻较小传导的速度快。直径大的细胞电阻较小传导的速度快。传导机制传导机制局部电流

21、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上传导神经纤维上传导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有髓鞘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有髓鞘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跳跃式传导(跳跃式传导(saltatory conduction)(三)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三)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细胞在发生一次兴奋后,将经历一系列兴奋性的变化。细胞在发生一次兴奋后,将经历一系列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当出现锋电位的时期内,不能再接受任何强大的刺激而出现新的锋电位,因而也不可能发生两次锋电位的叠加。这一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处

22、在绝对不应期的细胞,Na+通道是失活状态,细胞兴奋性降低到零。绝对不应期之后的一定时间内,细胞对阈上剌激可发生兴奋。标志着一些失活的Na+通道已开始逐渐复活,细胞兴奋性从无到有逐渐向正常恢复的时期。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超常期:超常期:相对不应期之后,阈下剌激就可引起细胞再兴奋,表明此时的兴奋性轻度的高于正常。膜电位接近静息电位,相当于动作电位的负后电位后期。 低常期:低常期:需用阈上剌激才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细胞的兴奋性轻度的低于正常。膜电位处于超极化状态,与阈电位距离加大。 动作电位与兴奋性各时期的对应关系是动作电位与兴奋性各时

23、期的对应关系是: 峰电位-绝对不应期, 负后电位-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 正后电位-低常期。 分 期 兴 奋 性 原 因 时 间 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钠通道均失活钠通道均失活 0 -60 mV 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正常正常 少数钠通道复活少数钠通道复活 -60 -80 mV 超常期超常期 正常正常 多数钠通道复活多数钠通道复活 -80 -90 mV 低 常 期低 常 期 正 常 正 常 超 极 化超 极 化 -90 mV 1. 1.兴奋性变化分期:兴奋性变化分期:2. 2.绝对不应期的意义:绝对不应期的意义: 其长短决定细胞兴奋的最高频率其长短决定细胞兴奋的最高频率例:绝对不应期例:绝对不应

24、期 2 ms 兴奋的最高频率兴奋的最高频率?1000/2 =500 Hz使动作电位不会重合使动作电位不会重合0mV-70-9020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超常期0100兴奋性兴奋性低常期低常期组织组织其其 骨骼肌骨骼肌 横纹肌横纹肌 肌肉肌肉 (功能特性)功能特性) 心肌心肌(形态特点形态特点) 平滑肌平滑肌横纹肌横纹肌一、一、 神经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结构基础:结构基础: 接头前膜接头前膜电镜下神经电镜下神经-肌肉肌肉 接头间隙接头间隙 接头后膜接头后膜(终板膜终板膜)轴突末梢中含有许多轴突末梢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内含大量的突触小泡内含大量的Ach终

25、板膜上有终板膜上有N2型型ACh受体受体 传递过程:传递过程:神经末梢处神经冲动 接头前膜电压门控性前膜电压门控性Ca2+通道瞬间开放通道瞬间开放 膜对Ca2+通透性增加 Ca2+内流进入轴突末梢内流进入轴突末梢 触发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突触小泡膜与轴突膜的融合,融合处出现裂口、释放递质释放递质ACh 接头间隙 ACh 扩散到后膜扩散到后膜(终板膜终板膜) N2型型ACh受体阳离受体阳离子通道子通道亚单位结合亚单位结合终板膜Na+ 、 K+ (以Na+为主,)通道开放,Na+内流内流(为主) K+外流后膜去极后膜去极化化, 为为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 EPP)

26、终板电位总和总和邻近肌膜的电压门控钠通道,肌膜肌膜去极到阈电位水平去极到阈电位水平而产生动作电位。 ACh发挥作用后被接头间隙中的胆碱脂酶分解失活。发挥作用后被接头间隙中的胆碱脂酶分解失活。特点:特点: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通过“电电-化学化学-电电”的单向传递形式。的单向传递形式。2.兴奋传递是兴奋传递是1对对1的的3. ACh合成部位与释放:合成部位与释放: 合成部位:合成部位:轴浆中 储存:储存: 突触小泡内 影响神经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因素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因素 药物:药物: 特异性阻断受体通道:特异性阻断受体通道: 筒箭毒、筒箭毒、-银环蛇毒银环蛇毒 胆碱酯酶抑制剂胆

27、碱酯酶抑制剂: 新斯的明新斯的明 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胆碱酯酶磷酰化胆碱酯酶磷酰化 胆碱酯酶失活胆碱酯酶失活 接头间隙接头间隙ACh 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和收缩原理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和收缩原理(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肌原纤维和肌节肌原纤维和肌节: 每条肌原纤维的全长都呈现规则的明暗交替每条肌原纤维的全长都呈现规则的明暗交替, 分别为明带和暗带分别为明带和暗带;明带的中央有一条横向的暗明带的中央有一条横向的暗线线,称为称为Z线。线。肌节肌节 肌肉进行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功能单位。基本功能单位。电镜下肌小节电镜下肌小节 明带中含有细肌丝; 暗带中含有

28、粗肌丝; 粗细肌丝在空间上呈规则的排列。 细肌丝是粗细肌2倍 粗肌丝粗肌丝 肌球蛋白肌球蛋白(亦称肌凝蛋白亦称肌凝蛋白)杆状部分由两条重链的尾部相互缠绕形成,头部由两杆状部分由两条重链的尾部相互缠绕形成,头部由两条重链的末端分别结合一对轻链。条重链的末端分别结合一对轻链。 tropomyosin)(actin)(troponin)细肌丝细肌丝: actin) tropomyosin) troponin)(收缩蛋白质)(收缩蛋白质)调节蛋白质调节蛋白质肌管系统肌管系统横管横管终池终池 肌丝肌丝 横管(横管(T管)管)肌管系统肌管系统 纵管(肌质网纵管(肌质网,SR)三联管:三联管: T管与两侧管

29、与两侧终池(兴奋收缩终池(兴奋收缩-耦联过程)耦联过程)(二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骨骼肌的收缩原理肌丝滑行理论肌丝滑行理论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不变,明带缩短,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不变,明带缩短,同时同时H带相应变窄。带相应变窄。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横纹肌的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组走向平行横纹肌的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组走向平行的蛋白丝构成。肌肉运动时,缩短和伸长均通的蛋白丝构成。肌肉运动时,缩短和伸长均通过粗、细肌丝在肌节内的相互滑动而发生,肌过粗、细肌丝在肌节内的相互滑动而发生,肌丝本身的长度不变。丝本身的长度不变。 肌肉舒张状态,横桥-ATP被其头部的ATP酶分解,形成的ADP和无机磷酸仍留在头部,

30、使横桥处于高势能状态,与细肌丝垂直,并对细肌丝肌动蛋白有高度亲和力2.肌肉收缩的过程肌肉收缩的过程 当肌质中当肌质中Ca2+浓度增浓度增高高;肌钙蛋白与肌钙蛋白与Ca2+结合结合后发生构像改变;后发生构像改变; 肌钙蛋白与肌动蛋白肌钙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减弱,原肌球蛋白结合减弱,原肌球蛋白向肌动蛋白的双螺旋沟向肌动蛋白的双螺旋沟内移动内移动,暴露出肌动蛋暴露出肌动蛋白的横桥结合位点;白的横桥结合位点; 肌动蛋白与横桥头部结合肌动蛋白与横桥头部结合,导致横桥头部构像导致横桥头部构像改变,头部向桥臂方向摆动,并托动细肌丝向改变,头部向桥臂方向摆动,并托动细肌丝向M线方向滑动,横桥头部贮存的能量转变为

31、肌线方向滑动,横桥头部贮存的能量转变为肌丝滑动引起肌节缩短,同时横桥头部的丝滑动引起肌节缩短,同时横桥头部的ADP和和无机磷酸与之分离。无机磷酸与之分离。 ADP解离的位点上,横桥头部结合一个解离的位点上,横桥头部结合一个ATP分子后,横桥头部与肌动蛋白解离。分子后,横桥头部与肌动蛋白解离。 解离后的横桥头部迅速将其结合的解离后的横桥头部迅速将其结合的ATP分解分解为为ADP和无机磷酸,恢复垂直于细肌丝的高势和无机磷酸,恢复垂直于细肌丝的高势能状态。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摆动、复位和能状态。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摆动、复位和新位点的再结合的过程,称为横桥周期。新位点的再结合的过程,称为横桥周期。I

32、nteractIon of myosIn and actInInteractIon of myosIn and actIn(四四 ) 横纹肌细胞的兴奋横纹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收缩耦联过程1.概念概念: 将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将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中介机制称为兴奋-收缩耦联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2.结构基础结构基础: 肌管系统肌管系统,关键部位为三联管结构。关键部位为三联管结构。3. 兴奋兴奋-收缩耦联基本过程收缩耦联基本过程电兴奋通过横管(T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激活激活T管膜和肌膜的管膜和肌膜的L型钙通道型钙通道(不开放)。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L型钙通道变构,型钙通道变构,激活连接肌质网(junctional sarcoplasmic reticulum, JSR)膜上的ryanodine受体受体(RYR或称钙释放通道)开开放放,使JSR内的Ca2+释放入胞质释放入胞质。胞质内Ca2+浓度升高,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引发肌肉收缩。胞质内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