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1-10-11 颁布
  • 2022-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3903.25-2021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鞋跟结合强度_第1页
GB∕T 3903.25-2021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鞋跟结合强度_第2页
GB∕T 3903.25-2021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鞋跟结合强度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标准分享口巴

ICS61.060

CCSY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03.25—2021/ISO22650:2018

代替GB/T3903.25—2008

鞋类整鞋试验方法鞋跟结合强度

Footwear Testmethodsforwholeshoe—Heelattachment

(ISO22650:2018,IDT)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iwiiits-

GB/T3903.25—2021/ISO22650:2018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903.25—2008«鞋类整鞋试验方法鞋跟结合强度》,与GB/T3903.25-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更改了“鞋跟结合强度”的定义(见3.1,2008年版的3.1);

——更改了术语“硬度”为“刚性”(见3.2,2008年版的3.2);

——更改了图2(见4.2.2,2008年版的4.2.2);

——增加了“刚性和形变计算公式”(见第7章);

——增加了“本文件编号”试验报告内容(见第8章)。

本文件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2650:2018«鞋类整鞋试验方法鞋跟结合强度》。

与本文件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16825.1-2008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ISO7500-1:2004,IDT)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丽荣鞋业(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中轻检验认证(温岭)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媛媛、丁思恩、任蕾、韩军、孟红伟、林先忠、畅文凯、赵国栋。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3903.25—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3903.25—2021/ISO22650:2018

鞋类整鞋试验方法鞋跟结合强度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鞋类的鞋跟结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中跟和髙跟女鞋。

本文件的试验方法测定了与穿用性能有关的三个方面:

正常行走时鞋后部的刚性;

——鞋跟上施加的后向力而引起鞋后部的永久形变量;

——分离鞋跟所需要的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7500-1金属材料静态单轴向试验机的校准和检验第1部分:拉伸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校准和检验(Metallicmaterials—Calibrationandverificationo£staticuniaxialtestingmachines—Part1:Tension/compressiontestingmachines—Calibrationandverificationoftheforce-measuringsystem)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SO和IEC维护的用于标准化的术语数据库地址如下:

ISO在线浏览平台:/obp

IEC电子开发平台:/

3.1

鞋銀结合强度heelattachmentstrength

在试验条件下,将鞋跟从外底与内底装配体上分离所需要的最大力。

注:鞋跟结合强度单位为牛顿(N)。

3.2

刚性rigidity

在试验条件下,200N的作用力使鞋后部发生的形变。

3.3

永久形变permanentdeformation

在试验条件下,400N的作用力使鞋后部发生的永久形变性。

4试验设备和材料

应使用以下设备和材料:

标准分享口巴

标准分享口巴

GB/T3903.25—2021/ISO22650:2018

4.1拉力试验机,应符合ISO7500-1中的要求,精度为B级,移动速度为100mm/min士10mm/min,低惯性并能自动记录力值。

4.2鞋跟固定装置,将鞋跟尖固定到拉力试验机上夹具钳的装置。在试验过程中鞋跟能转动。对于粗鞋跟和细鞋跟采用不同的固定装置,如下所述。

4.2.1粗鞋跟的夹具,如图1所示。夹具上直径为6mm的G杆,可拆卸,并且可穿过鞋跟上预先钻好的直径为6mm或7mm的孔(如图3所示)。位于夹具另一端的H块上有一个直径为13mm的孔,通过这个孔H块可代替上夹具直接与拉力试验机连接。或者,当所使用的拉力试验机的夹具不可移动时,用一个能夹在拉力试验机夹具上的部件代替H块。

注:G杆能插人粗鞋跟钻的孔中,或当细鞋跟进行试验时,能移去G杆换上图2所示的设备。

图1连接拉力试验机和鞋跟的1型夹具

4.2.2细鞋跟的夹具,如图2所示,包括U形的A部分,夹持鞋跟前部(跟口),B部分和C部分夹持鞋跟的后曲面。

使用四个螺钉D调节B部分和A部分的距离使其适合鞋跟的尺寸,C部分安装在两个B部分之间,它能将靠近鞋跟面的大部分鞋跟锥面套住。两个螺钉E突出的尖端钻人到鞋跟中,阻止夹具滑落。夹具深20mm。在A部分的每个端头有两个插销F,直径为6mm,中心点距A部分夹持面上10mm、距各边缘10mm。插销能保证夹具安装到图1中所示的连接设备中,取代G杆。

标引序号说明:

1跟面。

注:本夹具能安装到图1所示的连接设备中,取代G杆。

图2固定细鞋跟的2型夹具

#

标准分享口巴

标准分享口巴

GB/T3903.25—2021/ISO22650:2018

4.3测量仪,能够测定约100mm的距离。在测量鞋跟的移动距离时使用。

5取样和环境调节

试验鞋通常在试验前不需要进行环境调节。

将鞋前部的帮面剪切掉,与内底相齐,这样鞋底更容易夹持到拉力试验机的夹具钳中。当鞋帮面在腰窝部位有较长的补强材料时,保留腰窝处的帮面。保留鞋跟的跟面、包跟和卷跟皮。如果是使用过的鞋跟,保证其完整性。如果鞋跟没有跟面,仍能进行试验。

对于鞋跟太大不能安装到图2所示夹具中的鞋跟,在鞋跟上钻6mm或7mm直径的孔,位置如图3所示,与跟口和鞋跟/跟面的接触面平行,中心距离跟口和鞋跟/跟面交界处均10mm。为了提高钻孔位置的精确性,宜从鞋跟的两侧钻孔。

每组试样不得少于3个。

单位为毫米

标引序号说明:

1——跟口;

2 6mm或7mm的孔;

3 跟面。

图3G杆(图1)穿到鞋跟的水平孔

将鞋跟固定到细鞋跟夹具(见图2)上的操作步骤如下:把螺钉E拧松,直到它们的端头不再伸出C部分。拧松螺钉D,直到在A部分和C部分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插人鞋跟。将鞋跟的位置调正,跟口接触A部分,鞋跟与跟面的交界处与A部分的边相齐(见图2)。如果跟口明显呈曲面,最好将与夹具的上端接触的鞋跟上部磨掉一些。将四个螺钉均匀拧紧直到C部分与鞋跟的后部相吻合。在一些情况下,为了使C部分与鞋跟更好地吻合,事先磨去鞋跟后部的曲面部分。这样能有效阻止很尖的鞋跟在试验中滑落。将两个螺钉E拧紧,直到它们的端头钻人鞋跟,阻止夹具被拉掉。这样鞋跟就可固定在夹具上,如图2所示。

6试验方法

6.1试验原理

将鞋的前部夹持到拉力试验机的一个夹具钳中,以规定的方法将鞋跟固定到试验机的另一个夹具钳中,夹具钳以一定的速度分开。可使用实验室中有合适固定装置的拉力试验机。

3

标准分享口巴

标准分享口巴

GB/T3903.25—2021/ISO22650:2018

测定以下3个性能参数。

a) 在拉力为200N时鞋跟相对于鞋前部的移动距离。

注:200N比正常行走中鞋跟上被施加的后向力大2倍〜3倍,但在此试验中产生的形变量被认为是判断穿用时鞋后部是否有足够刚性的有效方法。

b) 拉力为400N时产生的永久形变量。

c) 将鞋跟完全分离所需要的力,并记录损坏类型。

6.2试验步骤

将图1所示的装置安装到拉力试验机的上夹具钳中,或不能安装时,将H块或等价物夹持到该夹具钳中。考虑到装置的质量或装置和夹具钳间的质量差异,必要时力值读数归零。

如“试验鞋的准备”所述,粗鞋跟已经过预钻孔。将G杆抽出一些(见图1),穿过鞋跟和第2根横棒J中,以此方式将鞋跟固定到夹具上,如图4和图5所示。尽可能固定住鞋,使鞋底面向操作人员。

对于细鞋跟,安装到图2所示的夹具上,从连接设备上取下G杆,将夹具插人其位置上,如图6所示。

将鞋的前部固定到拉力试验机的下夹具钳中,鞋底向外,从前面看鞋后部的纵向轴与拉力试验机轴吻合。夹持鞋前部的夹具钳边缘与勾心的端头有少许距离(见图5)。(注意:夹具钳不在鞋前部的中心夹持。)检查负荷测量系统在夹持操作中是否产生任何张力或压缩力。如果有,消除。

标引序号说明:

1—上夹具钳;

2——剩余的后部帮面;

3——下夹具钳。

-剪切掉前部帮面后的剪切面。

图4使用图1所示的固定设备将粗鞋跟的鞋夹持在拉力试验机中的侧视图

#

标准分享口巴

标准分享口巴

GB/T3903.25—2021/ISO22650:2018

标引序号说明:

1——上夹具钳;

2——下夹具钳。

•鞋后部的中心线。

注:此图给出了后部的中心线怎样同机器的轴线一致。标记X点和Y点测量鞋跟形变。

图5使用图1所示的固定设备将粗鞋跟的鞋夹持在拉力试验机中的正视图

标引序号说明:

1——跟面;

2——跟口。

图6图2所示固定细鞋跟的夹具和插入图1所示连接设备中的J部分中的侧视图

在鞋底上距下夹具钳上边缘几毫米处画一条平行线。标记此线的中心点,拉力试验机的纵向轴通过此点。此标记点为图5中的X点。使用测量仪(4.3)测定和记录鞋底上的X点和跟面的下边缘中心点(图5中的Y点)之间的距离,精确到0.5mm。如果不能测定鞋底上的参考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测定下夹具钳上边缘中心点到跟面的下边缘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跟面,取鞋跟的下边缘中心点。

标准分享口巴

标准分享口巴

GB/T3903.25—2021/ISO22650:2018

启动机器,夹钳移动速度为100mm/min±10mm/min。当力值达到200N时停止机器,在不移去拉力的情况下立即重新测定和记录跟面(或鞋跟)下边缘中心点和X点或夹具钳边缘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继续鞋后部的形变直到力值达到400N。反向驱动拉力试验机直到拉力回零。立即重新测定并记录跟面下边缘中心点和夹具钳边缘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最后施加拉力使鞋后部重新形变直到鞋跟脱落或出现其他损坏。记录最大负荷和相应于此负荷产生损坏的类型。

如果勾心较软或安装位置不正,在鞋跟还未发生分离时,位于鞋跟前部的鞋后帮有可能已经发生严重变形。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即使施加很大的负荷也不容易使鞋跟发生分离,因而测定不到最大力值,这种类型的鞋一般在400N时会有很大程度的永久形变量,所以通常在力值达到1000N后没有必要继续试验,以试图将鞋跟分离或出现其他类型的损坏。

7试验结果表达

200N作用力下X点与Y点之间的距离减去两点之间的原始距离,计算结果为200N时鞋后部的形变,单位为毫米(mm)。施加400N作用力后撤销作用力使之回零,所测X点与Y点之间的距离减去两点之间的原始距离,计算结果为鞋后部的永久形变,单位为毫米(mm)o

记录鞋跟结合损坏或出现其他鞋后部损坏时的最大力值,作为鞋跟结合强度,并记录与最大力值对应的损坏类型。

测量并记录鞋跟的高度,例如鞋跟后边缘上端点至地面(跟面平放在地面上)的垂直距离。(当鞋没有跟面时,假定有6mm厚的跟面。)

刚性率=(刚性/跟高)X100%

形变率=(形变/跟髙)X100%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本文件编号;

b) 鞋跟结合强度及损坏类型;

c) 刚性率(在200N作用力下鞋后部的形变);

d) 形变率(在400N作用力下鞋后部的永久形变);

e) 详细描述试样,包括商业货号、颜色、材质等;

f) 与本文件试验步骤的任何偏离;

g) 试验日期。

#

标准分享口巴http://ww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