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鉴赏李清照诗两首_第1页
比较鉴赏李清照诗两首_第2页
比较鉴赏李清照诗两首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比较鉴赏李清照词两首制作人:林萍2010年5月3日【学习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2、比较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悄。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学习重点】联系词句,想象悄景,比较两首词的悄感与意境,提高审美能力。【学习方法】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反复诵读,体悟悄感。一、预习内容(一)近儿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了一种新题型一一比较阅读。这种比较鉴 赏题型,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

2、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2003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宇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 (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 江卷、辽宇卷)采用了这种新题型。本类题型一般是两首诗词的比较阅读鉴赏,而 2007年高考浙江卷则是3篇作品的比较阅读。1. 内容、悄感比较理解内容、把握悄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儿种方法:读诗的题H, 题H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 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注意 诗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注意

3、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 显志,点明主旨。2. 意象、意境比较意象就是物象与悄意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 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 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与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 以谈意境。故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比较时要做到:披“象”入“意”, 由象”至境”。3. 语言赏析比较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 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 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

4、慨等。4. 手法、技巧比较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比较,一要熟知基本知识,如抒惜方式有直接抒情、1间接抒惜,其中间接抒悄多为借景抒悄、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 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 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 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方法。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 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二)基础积累整合1、辨识字音东篱.()戚戚.()永昼.()乍()暖还0寒憔悴0 02、释义永昼次第纱厨乍暖还寒怎生得黑(三)掌握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1、李清照生平及写作背景(参见励志成才P50-

5、P51)2、李清照和“闺怨词”: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 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 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 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 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 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二、课前作业(一)按照诗歌鉴赏方法鉴赏醉花阴和声声慢(小组合作)(温馨提示:请同学们找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词,花两分钟时间分析下,然后把自 己品味出来的意味与小组成员一起分享,看谁品得最到位

6、。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找 意象,品味感情入手)(二)同中求异,对比鉴赏1、两首词都写到了“酒”“风”“黃花”“黃昏”,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温馨提示:每个意象都有其特定意义与语境意义。)2、两首词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有何不同?3、两首词语言表达上有何不同?三、课堂讨论与展示(一)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2、提问学案的预习内容。(以板书或口述等形式)(二)链接高考考场演练1、(2007年高考辽宇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独坐(节选)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周弼虚堂入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两诗中均写

7、了夜景,乂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2、(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 并作简要说明。四、课外巩固:(200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登崖州城作李徳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白匝千遭绕郡城。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 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 的。(1) 两诗都着一 “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 了对君国的眷恋与向往,乂蕴含了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