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PLC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中数据可接受标准讨论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规定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
2、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本文提出了在对HPLC 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大家讨论。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应不大于2.0%。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5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 ),峰面积为纵坐标(Y ),进行
3、线性回归分析。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 )不得小于0.998,Y 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或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
4、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5检测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6定量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7耐用性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 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选择至少三个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的同类色谱柱,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应大于1.5;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
5、.0%。8、系统适应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应大于1.5,供试品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取耐用性试验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的同类色谱柱的平均值的100%-120%。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法是一种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史。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油及石油化工的突起促使了GC 技术大发展,而七、八十年代生命科学、生化、制药工业的发展推动了HPLC 的迅速发展。目前除分析化学外,生物化学,石油化学,有机化学,无
6、机化学等学科都普遍采用色谱技术。现代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其高效,快速和自动化等特点成为当代分析仪器中发展最快的仪器。HPLC 已成为操作方便、准确、快速并能解决困难分离问题的强有力的分析手段。 适用范围广:已知有机物中仅20%不经预先化学处理,可用GC 分析;而其余80%有机物可用HPLC 分析。HPLC 适于分离生物、医学大分子和离子化合物,不稳定的天然产物,种类繁多的其它高分子及不稳定化合物。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环氧乙烷残留量测试方法G1 测试目的以此确定产品消毒后启用时间,当产品原料与消毒工艺改变时应予测试。G2 样品采集于环氧乙烷灭菌后,立即从同一消毒批号的三个大包装中随机抽取一定量小包装
7、样品,采样量至少应够作两次测试用。分别于环氧乙烷灭菌后24h 及以后每隔数天进行残留量测定,直至残留量降至4.2条所规定的标准值以下为合格。G3 仪器操作条件仪器:气相色谱仪,氢焰检测器。操作条件:柱:Chromosorb W.HP,80目;玻璃柱长2m ,直径3mm 。柱温:120。检测器:150。气化:150。载气量:氮气:35mL/min;氢气:35mL/min;空气:350mL/min。柱前压:108kPa 。G4 操作步骤G4.1 标准配制用100mL 玻璃针筒从纯环氧乙烷小钢瓶中抽取环氧乙烷标准气(重复放空二次,以排除原有空气),塞上橡皮头,用10mL 针筒抽取上述100mL 针筒
8、中纯环氧乙烷标准气10mL ,用氮气稀释到100mL (可将10mL 标准气注入到已有90mL 氮气的带橡皮塞头的针筒中来完成)。用同样方法根据需要再逐级稀释23次(稀释100010000倍),作三个浓度的标准气体。按环氧乙烷小钢瓶中环氧乙烷的纯度、稀释倍数和室温计算出最后标准气中的环氧乙烷浓度。计算公式为:式中:c 标准气体浓度,g/mL;K 稀释倍数;t 室温。G4.2 样品处理至少取2个最小包装产品,将其剪碎,随机精确称取2g ,放入萃取容器中,加入5mL 三氯甲烷或丙酮,充分摇匀,放置4h 或振荡0.5h 待用。G4.3 分析待仪器稳定后,在同样条件下,环氧乙烷标准气体各进样0.5L
9、,待分析样品各进样2L 。 根据保留时间定性,根据基线构成之面积称峰面积。A ××h 2.507h 1.064 Wh/2h>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计算。G4.4 计算以所进环氧乙烷标准气的微克(g )数对所得峰面积(或峰高)作环氧乙烷工作曲线。 以样品中环氧乙烷所对应的峰面积(或峰高)在工作曲线上求得环氧乙烷的量A (g ),并以式(G2)求得产品中环氧乙烷的残留量。式中:X 产品中环氧乙烷残留量g/g;A 从工作曲线中所查得之环氧乙烷量,g ;m 所取样品量,g ;V 萃萃取液体积,mL ;V 进进样量,mL 。一次性输液(血 器环氧乙烷残留量检验方法探讨本产品关
10、键字:一次性输液血器环氧乙烷残留量检验方法探讨,资料,技术文章,说明,一次性输液血器环氧乙烷残留量检验方法探讨图片一次性输液(血 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国标GB83688369-93附录C 补充件又规定了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比色测定法。其操作方法的最后部分规定“用蒸馏水稀释至10ml, 室温放置1h, 于56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绘制吸光度-浓度曲线。”我们在近2年多来的检验过程中发现,室温下放置时室内温度的高低对检验结果影响很大。室温在15以上时,放置1h 后,标准曲线管与样品管明显出现显色反应,比色测定结果稳定。室温在15以下时,特别是10以下放置1h, 标准曲线管与样品管几乎无显色反应,
11、继续放置1h, 时,显色反应仍不明显,测定结果含量偏低。而显色反应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显色越快,反之,显色慢。为此,当室温在15以下的,采用恒温水浴(18±2放置1h ,得满意结果。1 仪器与材料7520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一次性输液(血 器(常熟市医用器材厂 。2 实验结果取同一厂家输液(血 器10批,依法操作,按规定环氧乙烷残留量不得超过0.5mg, 结果见附表。附表 不同温度下的检验结果(mg编 号6±2恒温水浴(18±2室温(251 0.04 0.23 0.232 0.06 0.25 0.253 0.05 0.24 0.254 0.04 0.23 0.235 0.03 0.21 0.206 0.05 0.23 0.247 0.04 0.23 0.228 0.05 0.24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6《比例尺》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 七 分一分与除法第4课时 分香蕉配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观察物体第1课时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毕业论文课题答辩汇报
- 7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Unit5 Drink Lesson 1(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一年级下册
- 胰体尾脾切除护理
- Unit 3 Lesson 2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6《骑鹅旅行记(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SY∕T 7298-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钻井废物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 电梯门系统教学课件
-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四单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课时(2)人教新课标 (共20张PPT)
- 核科普知识学习考试题库(400题)
- 六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共16篇)
- 线面平行判定定理
- 轮扣式模板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
- abb继电保护615系列操作手册
- 甘肃省审图机构
- 挖掘机部件英语对照表
- 办公室口号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