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_第1页
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_第2页
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_第3页
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第一课时乜;【学习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结构。2. 掌握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重点)3充分认识“雨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难点)电【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地球赤道的南北两边,有几片终年湿润的土地,那里气候炎热潮湿,雨水充沛,是动 植物生长的乐园。这些地区,茂密的森林终年常绿,宛如环绕地球的一条翡翠项链;上千种 走兽飞禽自由地在花丛间穿梭、攀缘、飞舞,这就是热带雨林。二、自主预习1. 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毁灭(hu 1) 警告(j I ng) 濒临(b i n)栖息(q i )摧毁(cu i )灰烬(j n)脆

2、弱(cu X摄取(sh f循环(x tn)泛滥(l rt)滥砍滥伐.(f九2理解词义。濒临:接近;临近。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焚烧:烧毁;烧掉。恶化:向坏的方面变。刀耕火种:一种原始的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连锁反应:比喻若干个相关的事物,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其它都跟着发生变化。意味深长:指意义深远,有无限的情趣。3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读完课文,你能说说目前雨林的现状是怎样的吗?明确:目前,雨林正在遭受人类的滥砍滥伐,它已成为破坏最严重的生态区。文章第段告诉我们:“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38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每年有一个纽约州大小的雨林永远消

3、失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读完本文,你能说说本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吗?明确: 文章以大量数据说明雨林的消失, 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动植物物种, 而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毁灭又将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 进而引起全球气温升高、 冰川融解、 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灾难。告诫人们保护雨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的家 园。2文中说了哪几层意思?你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体现各层中心意思的句子?(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明确: 四部分。第一部分 (1 自然段 )雨林以每分钟 27 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第二部分 (25自然段 )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第三部分

4、(610自然段 )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第四部分 (1113自然段 )警告人们: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 会经历第 6 次大规模灭绝。3雨林的毁灭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明确:珍贵植物物种濒临灭绝:水果品种,蔬菜品种,植物药源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猩猩类昆虫动物药源破坏大气:冰川融解,气候变化 水土流失:全球气温升高一轮,雨林毁灭,洪水泛滥(二)说明方法探究1 刘易斯 斯科特的雨林一书列出的数字表明,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38 个足球场 )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每年有一个纽约州大小的雨林永远消失。明确: 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以

5、雨林中有力的资料说明了雨林正在遭受彻底毁 灭的现状;使用 “每分钟 27 万平方米 ”这样的数据来说明雨林遭到彻底毁灭的速度;同时 为了使读者对 “27万平方米 ”有个形象的概念, 即在括号中以 “相当于 38个足球场 ”作比 较,给人以直观、形象和深刻的感受。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给读者以触目惊心之感,并 能留有深刻的印象。2据估计,需毁掉 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方可换得 100克汉堡包。明确: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兴建牧场的效益之低直观地凸现在读者面前,产生令人震惊的效果。 毁掉6平方米的雨林只能换来微乎其微的100克汉堡包,数据的比较突出了伐木建农牧场的效率之低。3. 最严重的那

6、次大约发生在 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明确:举例子、列数字。用事实和数据准确生动地说明了雨林的毁灭给地球带来的危害, 使读者更明白,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四、课外拓展(中新网湛江2013年3月12日电)12日,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启动万亩热带雨林项目, 当地近2000民众在曲界镇虎头岭植下菩提等树种60000株。徐闻县旅游部门官员表示,万亩热带雨林基地是该县今年全力推进的旅游开发项目,12日当天植树面积 207亩,数年后,万亩热带雨林将现徐闻广袤的红土地,成为广东一张旅游名片。据了解,徐闻古时被称为蛮荒之地,境内原始森林遍

7、布,树高林密,野兽出没,是华南 虎的繁殖之地。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徐闻的原始森林还随处可见,成为当地人躲避匪贼、日 寇及兵乱的藏身之所。上世纪末,随着全国开荒造田热潮的影响,徐闻各地存活了数万年的一片片热带雨林也遭到“灭门”砍伐。(1)“当地近2000民众在曲界镇虎头岭植下菩提等树种60000株”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列数字。有力地说明了徐闻县种植的热带雨林树木之多。(2)从上述材料中可知,热带雨林的再次种植可能会给当地带来哪些变化?明确:森林遍布,树高林密,野兽出没,华南虎再次在这里繁衍生息,旅游业的兴起也 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本文说明和议

8、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重点)2. 体会文章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表达效果。(难点)3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明白了雨林的消失, 意味着人类将丧失大批物种, 你们愿意看到这样 的恶果吗?这一节课我们接着学习雨林的毁灭 世界性灾难 。二、自主预习 毁林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性后果?明确: 物种灭绝、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三、合作探究(一)表达方式 全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雨林的毁灭及其严重影响。 但文章首尾引用了著名科学家和 学者的话,其用意何在?明确: 首尾两段引言,实是巧发议论,意在向世人发出警告。首段引言在警示世人的同时, 又能为下文展开说明做铺垫

9、; 尾段引言更具警示作用, 使人在思考中增加对环境的忧患 意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二)语言探究 1“人们都不会想到,雨林的土壤居然又薄又脆弱,几场大雨可冲走所有的表土。” 一句中“居然”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竟然之意。 之前作者强调了毁坏雨林来建农牧场效益极 低:花了如此大的代价毁林兴建的牧场, 本该能够长久使用, 但出乎意料的是, 牧场极为 “ 短 命” ,这就显得伐木建农牧场的做法更加愚蠢了。“居然”加重了作者表示反对的语气。2“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 2.45 亿年前的二叠纪, 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 77%到 96% 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一句中的“大约”能去掉吗?为什么?明确:不能。 “大约 ”表估计,如果去掉由估计变成了肯定,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四、板书设计 雨林的毁灭 世界性灾难珍贵植物物种濒临灭绝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破坏大气水土流失告诉人们:保护地球多样性的重要性五、课外拓展1文中说“所有家鸡都是亚洲丛林禽类4 种物种的后代”,你能否再举一个我们现在的家禽或蔬菜水果从野生归化或驯化的例子?示例: 绿头鸭在 6000 年前被驯化为家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