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调查报告_第1页
二类调查报告_第2页
二类调查报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基本情况房山区位于首都的西南郊,是一个典型的平原与山区交错的过渡区 域,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首都西南的绿色生态屏障。房山也是北京市郊 区农业大区之一,大力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推动首都及房山区经济、 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保护和建设好房山 区的生态环境,为房山和首都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资源、 环境、社会、人口的协调发展,房山林业的建设便成为各项工作的基础。1.1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房山区总面积198954平方公里,地处北京市西南部,属华北平原与 太行山脉交界地带,北邻门头沟区,南与河北省涿州市接壤,东部和东北 部同大兴区、丰台区毗连,西邻河北省涞

2、水县。房山区西北部为山区,东 南部为平原,以100米等高线为界,山区面积1327.2平方公里,占全区 总面积的65.7%,平原面积691.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4.3%。气候条件房山区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境内地貌复杂,山区与平原间相对高差较大,气候有明显差异。主要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春季多 风少雨,增温快;夏季炎热、多雨且集中;秋季天高气爽,降温快;冬季 寒冷、干燥而漫长。年平均气温10 12 C,平原为11.6 C,山区为10.8 C, 其中:西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10.8 C,无霜期150天,平原为204天, 山区为199天;大石河以西的山区、丘陵地带,属北京市山前暖区,年

3、 平均气温在12 C以上,无霜期185天左右。十年平均降水量为516.3mm , 降水集中在6 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5%,水资源贫乏。项目区冬春 季盛行偏北和西北风,夏季盛行西南和偏南风。地质地貌房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 2035米(白草畔主峰),最低 海拔26米(立教洼),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中山、低山、丘陵、岗台地 和冲积平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房山区为石质山区,山区岩石主要为石灰岩,煤炭产区则以砂岩、页 岩为主,丘陵区有少量花岗岩。土壤类型多样,由山地至平原依次发育有 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山地褐土、潮土、水稻土、风沙土等土壤,且随 海拔高度呈规律性分布。水文条件房山区内主要

4、河流有13条,其中国家二级河流有永定河、拒马 河,三级河流有小清河、大石河,四级河流有刺猬河、丁家洼河、东沙河、 马刨泉河、周口店河、瓦井河、牤牛河、胡良河、南泉水河。在四条较大 河流中,仅大石河为境内发育河流,其余为过境河。以上述河流为构架, 境内有145条小流域发育。全区年均水资源总量 8.7亿立方米,其中地 表水常年平均径流量4.7亿立方米。目前已建成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 7座、截流塘坝66处、拦河闸9处,全区有地表水1.7亿立方米,地下 水可开采量3.2亿立方米,可用水量4.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 550 立方米。植被概况房山区植物种类繁多,有种子植物96科426属878种,占北京

5、市种 子植物总数1419种的61.9%。区内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并混 生温带针叶林,其森林建群种主要有辽东栋、栓皮栋、白桦、枫桦、棘皮 桦、山杨、槭树、白蜡及油松、侧柏等。植被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 布,平原地区主要有杨、柳、榆、槐、苹果、梨、桃等;低山及丘陵地带, 山杨、栓皮栋、北鹅耳枥、油松、侧柏、柿子、枣等为主要乔木树种,灌 木丛则主要为荆条、酸枣、黄草、白草等;在中山地区乔木主要有辽东栋、 山杨、桦木、山柳、北鹅耳枥、落叶松等,灌木丛以绒毛绣线菊为主。1.2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及组成全区共有25个乡(镇、地区办事处),462个行政村。截止2009年 底,全区总户数34.71万户

6、,户籍人口 7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6.38 万,非农业人口 40.3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1.21 %。经济状况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55.04 亿元,第一产业 13.85亿元,第二产业150.83亿元,第三产业90.36亿元。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2195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14.6元。1.3 “十一五”林业发展回顾九五”、十五”期间,通过森林经营方案全面实施,房山区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森林资源稳步增长,质量明显改善。2004年底林木绿化率比 1995年增长了 14.6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 1.46个百分点(不含非规划林地

7、);林分蓄积稳中有升;生态林比例增长, 实现了新时期林业建设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向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变;树种结构有所调整,生物多样性增加;中幼龄林比例下降,林分林龄结构更为合理。二是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成效显着。从1996年到2005年,共完成太行山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爆破整地造林、防沙治沙造林、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建设、退耕还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工程、二道隔离区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累计人工造林30346.9 公顷,飞播造林 17813.3公顷,封山育林15807.3公顷,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生态屏障 基本形成。三是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经营期内,结合

8、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提质增效为目 标,加强了林业产业化建设,果品、花卉、林木种苗、森林旅游、速生丰产林、养蜂业等林业产 业已初具规模,林业产业已逐步成为房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森林安全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林政执法、森林消防、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机构完善、管理水平先进,装备优良,林业信息化、电子政务位于全市领先水平,有效地保障了森林资源的 安全。五是林业科技教育全面展开,林业科研成果丰硕,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提 高了林业科技整体水平。第二章调查工作概况2.1调查范围在全区范围内,以乡镇为单位调查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国有林经营单位,调查该单位所有经营

9、管理的土地。2.2调查内容1)核对行政区域范围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复 查)经营区划。2)调查各类林地面积及其权属关系。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2.3调查时间外业调查从2009年6月开始,2009年11月结束,历时五个月。 内业整理从2009年11月开始,2009年12月结束,历时两个月。2.4调查方法小班区划利用航空遥感正射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在 2004年小班区划的基础 上,进行小班修订。外业调查1)现地调绘小班外业调查时,对室内区划的小班进行现地核对,勾绘不准确或不

10、合理 的部分,以及航空影像上反映不出的近期新造林地,须现地修正,用GPS或比例尺为1 : 10000的地形图进行现地调绘确定小班界线,并及时输入计算机中。2)小班因子调查在进行小班因子调查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按照北京市森林资源 规划设计调查操作技术细则 的要求,实测各项调查因子,输入PDA中。 有林地和疏林地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用角规绕测每公顷蓄积,角规点用GPS定出坐标点。宽度小于50米或林地内林木胸径1.3米处透视条件差 不宜使用角规测算的,采用布设临时标准地的方法调查样地(1亩左右)的林分因子。平原林带采用抽取标准段的方法,用围尺测量林木的胸径, 选取标准段的长度一般为60米。243内

11、业数据处理将PDA中采集的外业数据直接导入计算机中进行逻辑检查、统计、 分析和汇总。第三章 森林资源现状3.1 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3.1.1 土地分类系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土地类型是根据土地的覆盖和利用状况综合划定的,分为林地和非林地2个一级地类。其中,林地划分为 8个二级地 类,13个三级地类,非林地分为5个2级地类,详见表3 - 1。地类划分 的最小面积为0.067公顷(1亩)。表3-1 土地分类系统表一 级二级三级林地有林地针叶林地阔叶林地混交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其它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未成林封育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宜林荒山荒地

12、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非林地农地水域草坪未利用地其他十地3.1.2 土地利用结果全区土地总面积198954.00公顷,据本次调查结果,其中林地面积134027.49 公顷,占土地面积的 67.4% ;非林地面积 64926.51 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2.6%,其中四旁占地面积2955.87公顷。(表3 2)表3-2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地类面积(公顷)比例总面积198954.00100.00林地合计134027.4967.37有林地51209.5025.74疏林地881.060.44灌木林地62802.8131.57未成林地960.720.48苗圃地1930.170.97无立木林地2

13、31.040.12宜林地16010.938.05林业辅助生产用地1.260.01非林地64926.5132.633.2 林业资源情况321林业用地资源概况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34027.49公顷,森林覆盖率25.74%,林木绿 化率53.33%。从现有林地资源现状来看,灌木林地的面积比例最高,面 积为62802.8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6.86% ;有林地次之,面积为51209.50 公顷,占林地面积的 38.21% ;宜林地16010.93 公顷,占林 地面积的11.95%。(表3 2)1、森林面积分布全区森林面积51209.50公顷,其中林分面积为37618.28公顷,占 有林地面积的73.

14、46%,经济林面积为13591.22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 26.54%。全区森林主要分布在霞云岭、张坊镇、史家营、大石窝等乡镇, 森林面积最大的是霞云岭乡,为7475.09公顷,占全区森林面积的14.60%。经济林主要分布在长阳、大石窝、霞云岭、青龙湖等乡镇,最 多是长阳镇,经济林面积 1246.61公顷,占全区经济林面积的 9.17% (表 3 3)2、各类林木蓄积情况2009年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441456.29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 为1124702.3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 78 %;疏林地蓄积为 4766.98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0.3% ;散生木蓄积为20737

15、.83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4% ;四旁树蓄积为291249.18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 20.3%。表3-3各乡镇森林面积统计表单位合计林分(公顷)经济林(公顷)面积(公顷)百分比(%)房山区51209.5100.0037618.2813591.22大安山乡1380.272.70960.77419.5史家营乡3950.577.713613.29337.28佛子庄乡2051.54.011255.44796.06河北镇1856.53.631176.27680.22青龙湖镇2728.335.331577.861150.47蒲洼乡2390.594.672043.17347.42霞

16、云岭乡7475.0914.606301.941173.15南窖乡1183.72.31350.22833.47燕山663.571.30645.418.17十渡镇2911.635.691997.17914.46张坊镇5019.569.803924.121095.44韩村河镇2793.165.452274.29518.87周口店镇2505.94.891815.14690.76城关镇868.921.70731.62137.3阎村镇563.221.10389.49173.73良乡镇378.450.74263.52114.93长阳镇2381.284.651134.671246.61大石窝镇3255.316

17、.362050.781204.53长沟镇1250.712.44689.45561.26石楼镇302.130.59300.61.53窦店镇819.731.60627.72192.01琉璃河镇2562.595.001713.67848.91新镇00.0000京煤集团1044.642.041044.640周口店林场141.020.28141.020上方山管理处321.780.63321.780复兴苗圃00.0000拱辰街道321.020.63185.91135.11西潞街道88.330.1788.330表3-4各类林木蓄积统计表单位:立方米统计单位活立木卄 j a r,-fvt:工口四旁树畜积总蓄积

18、量森林蓄积疏林地蓄积冃攵生木畜积房山区1441456.291124702.34766.9820737.83291249.18大安山乡28674.5327868.47068.39737.67史家营乡129029.89126510.232012.33288.58218.75佛子庄乡6822.375983.20496.63342.54河北镇19287.3116359.361547.68613.16767.11青龙湖镇28848.2618206.1105722.534919.62蒲洼乡74420.1874127.220161.37131.59霞云岭乡140023.9136888.701308.1418

19、27.06南窖乡4642.163379.070947.37315.72燕山7185.617185.61000十渡镇38775.5937891.563.98548.33331.72张坊镇31080.427481.190826.672772.54韩村河镇66788.9857674.7903549.885564.31周口店镇40095.5427923.3203505.488666.74城关镇41618.8436767.490239.554611.8阎村镇35127.7929379.24017.375731.18良乡镇19775.116023.67076.533674.9长阳镇81274.896872

20、5.480168.3712381.04大石窝镇34572.9428467.04588.68965.454551.77长沟镇29447.3426516.810319.152611.38石楼镇40952.9935051.080230.845671.07窦店镇71003.4653750.60151.417101.46琉璃河镇177287.46167889.41369.07297.958731.03京煤集团25167.8624728.3490.47183.39165.66周口店林场4366.394357.6808.710上方山管理处35314.7635295.69019.070拱辰街道22264.68

21、22062.87154.7723.5223.52西潞街道8208.078208.07000323林分资源情况1、林分资源的林种结构情况按林种分,全区防护林面积23428.96公顷,占林分面积的62.28% ,蓄积658796.89 立方米,占林分蓄积的58.58% ;特种用途林面积11471.95公顷,占林分面积的30.50%,蓄积252395.85立方米,占林分蓄积的22.44% ;用材林面积2717.31公顷,占林分面积的7.22% ,蓄积213509.56立方米,占林分蓄积的18.98%。(表3 5)表3-5不同林种结构林分面积、蓄积统计表林种面积(公顷)比重(%)蓄积(立方米)比重(%

22、)合计37618.28100.001124702.3100.00防护林23428.9662.28658796.8958.58持种用途林11471.9530.50252395.8522.44用材林2717.377.22213509.5618.982、林分资源的龄组结构情况林分按龄级可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其中幼龄林面积23349.03公顷,蓄积296902.27立方米,单位蓄积为12.72 立方米/公顷;中龄林7678.53公顷,蓄积403330.88立方米,单位蓄 积为52.53立方米/公顷;近熟林2500.12公顷,蓄积120161.43立方 米,单位蓄积为 48.06

23、立方米/公顷;成熟林 3129.61公顷,蓄积 212351.71立方米,单位蓄积为 67.85立方米/公顷;过熟林960.99公 顷,蓄积91956.01立方米,单位蓄积为95.69立方米/公顷。表3-6不同龄组结构林分面积、蓄积统计表林龄组面积(公顷)比重%蓄积(立方米)比重%单位畜积(立方米/公顷)合计37618.28100.001124702.3100.0029.90幼龄林23349.0362.07296902.2726.4012.72中龄林7678.5320.41403330.8835.8652.53近熟林2500.126.65120161.4310.6848.06成熟林3129.6

24、18.32212351.7118.8867.85过熟林960.992.5591956.018.1895.693、林分优势树种结构情况林分面积按优势树种(组)所占比重依次为:侧柏 15397.95公顷, 占林分面积40.93 %;油松6102.89公顷,占林分面积16.22 %;杨树 5382.16 公顷,占林分面积14.31 %;柞树4844.46公顷,占林分面积 12.88 %;其余依次是落叶松、阔叶树、刺槐、山杨和桦木。林分蓄积按优势树种(组)所占比重依次为:杨树514151.08立方米,占林分蓄积45.71 %;油松171521.02 立方米,占林分蓄积的15.25 %;落叶松12102

25、7.82 立方米,占林分蓄积的10.76 %;柞树103231.7立方米,占林分蓄积的9.18 %;其余依次是侧柏、刺槐、阔叶 树、桦木和山杨。表3-7不同优势树种结构林分面积、蓄积统计表优势树种面积蓄积单位面积蓄积面积(公顷)%蓄积(立方米)%(立方米/公顷)合计37618.28100.001124702.3100.0029.90油松6102.8916.22171521.0215.2528.10落叶松2024.535.38121027.8210.7659.78侧柏15397.9540.9383350.777.415.41柞树4844.4612.88103231.79.1821.31桦木387

26、.971.0332792.92.9284.52刺槐1411.653.7545708.554.0632.38杨树5382.1614.31514151.0845.7195.53山杨440.171.1717828.841.5940.50阔叶树1626.54.3235089.623.1221.57324经济林资源经济林面积共13591.22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 26.54%,总株数 753.59万株。其中果树林面积13487.8公顷,总株数746.65万株;其 它经济林面积103.42公顷,总株数6.94万株;散生经济树746.63万株。1、按经济林生产期划分经济林按其树龄划分为三个生产期,即幼树期、

27、盛产期和衰产期。全区经济林中幼树期面积3346.83公顷,盛产期面积7063.93公顷,衰产 期面积3180.46公顷,分别占经济林面积的 24.6%、52.0%和23.4%, 说明全区的经济林目前结构比较合理,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产生经济效益, 同时还有处于衰产期的3180.46公顷需要更新改造。2、按经济林树种划分全区经济林中面积在前两位的是柿子和核桃,分别占31%和22.0%,大部分为近几年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 土肥条件较好。面积比较大成为规 模的还有梨、桃、鲜杏、仁用杏、苹果和枣等,经济林的规模化经营极大 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表3 8)表3-8经济林按树种组成统计表单位:公顷类别树种

28、面积百分比合计13591.22100.0鲜果小计9579.820.70苹果330.630.02梨1319.230.10桃1403.990.10葡萄289.210.02李子180.610.01鲜杏943.010.07樱桃98.730.01红果79.790.01柿子4182.150.31枣752.470.06干果小计3907.980.29核桃2961.790.22板栗172.380.01仁用杏773.810.06其它经济林103.420.4325用材林资源全区用材林面积2717.37公顷,蓄积213509.56立方米。表3 - 9用材林按龄组结构统计表龄组面积构成蓄积构成面积(公顷)比重%蓄积(立

29、方米)比重%合计2717.37100.0213509.56100.0幼龄林1317.8748.583003.7338.9中龄林793.3329.268825.0432.2近熟林303.911.229732.7313.9成熟林178.926.619262.369.0过熟林123.354.512685.75.9用材林中,各龄组的面积和蓄积如表3 9所示,幼、中、近、成、过面积比为48 :29 : 11 : 7 : 5,蓄积比为39 : 32 : 14 : 9 : 6。从构成来 看我区用材林的49%为幼龄林,这些幼龄林在短期内还不能产生较大的 经济效益。326天然林资源我区天然林为原生森林破坏后出现

30、的次生林或萌生丛。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主要分布在海拔 700米以上的深山区,树种以柞树为主,其次 为侧柏、山杨、桦树等。全区天然林面积为 7550.16公顷。1、天然林林分面积、蓄积按龄组构成天然林中面积最大的为中龄林,占天然林面积的 38.6%,其次为幼 龄林,占天然林面积的30.4%,中幼林面积共计占天然林总面积的 69%, 大部分为近年通过封山育林等措施形成的, 由于缺少抚育管理,林相结构 较差,应加强天然林中幼林的抚育管理工作。 (表3 - 10)表3 10天然林林分各龄组面积、蓄积统计表龄组面积蓄积平均每公顷蓄积公顷%立方米%总计7550.16100206003.2210027.3幼

31、龄林2296.1730.416723.978.17.3中龄林2915.3638.694300.4545.832.3近熟林1201.8915.930353.9914.725.3成熟林969.4512.862043.830.164.0过熟林167.292.22581.011.315.42、天然林林分面积、蓄积按树种构成天然林林分面积按树种构成情况为,柞树面积 4844.46公顷,占天 然林面积的64.2% ;侧柏面积1322.38公顷,占天然林面积的17.6% ; 山杨面积440.17公顷,占天然林面积的5.8% ;桦树面积387.97公顷, 占天然林面积的5.1% ;阔叶树面积206.47公顷,

32、占天然林面积的2.7% ; 油松面积348.71公顷,占天然林面积4.6%。(表3 11 )从蓄积量构成看,柞树蓄积103231.7立方米,占天然林蓄积的50.1% ;侧柏蓄积43541.86立方米,占天然林蓄积的21.1% ;桦树蓄积 32792.9立方米,占天然林蓄积15.9% ;山杨蓄积17828.84立方米,占 天然林蓄积的8.7% ;阔叶树蓄积4678.56立方米,占天然林蓄积的2.3% ; 油松蓄积3929.36,占天然林蓄积的1.9%。(表3 11)表3-11天然林林分面积、蓄积按树种构成统计表优势树种面积蓄积平均每公顷畜积公顷%立方米%合计7550.16100206003.22

33、10027.28侧柏1322.3817.643541.8621.132.93山杨440.175.817828.848.740.50油松348.714.63929.361.911.27柞树4844.4664.2103231.750.121.31桦树387.975.132792.915.984.52阔叶树206.472.74678.562.322.663、天然林林分面积、蓄积按林种构成天然林林分面积按林种构成情况为,防护林面积3539.1公顷,占天然林林分面积的94.6% ;特用林面积4011.06公顷,占天然林林分面积 的 5.4%。天然林林分按蓄积构成情况为,防护林蓄积95422.71立方米,

34、占天 然林蓄积的79.7% ;特用林蓄积110580.51立方米,占天然林蓄积的 20.3%。表3-12天然林林分面积、蓄积按林种构成统计表林种面积蓄积平均每公顷蓄积公顷%立方米%总计7550.16100206003.2210027.28防护林3539.146.995422.7146.326.96特用林4011.0653.1110580.5153.727.57327人工林资源全区起源为人工林的林地面积为27633.21公顷,其中林分面积27633.21公顷,林分蓄积900451.17立方米,主要树种为侧柏、杨树、 油松、落叶松、刺槐、阔叶树等。1、 人工林林分面积、蓄积按龄组构成在人工林林分中

35、中幼林占人工林总面积的 84.6%,方面说明造林 工作成绩卓着,另一方面要求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的工作, 以保证人工林 能够尽快成材、成林。(表3 13)表3 13人工林林分各龄组面积、蓄积统计表龄组面积蓄积平均每公顷蓄积公顷%立方米%总计27633.21100.0900451.17100.032.59幼龄林18676.6467.6263967.5829.3114.13中龄林4707.5117.0307029.834.1065.22近熟林1295.24.789770.889.9769.31成熟林2160.167.8150307.9116.6969.58过熟林793.72.9893759.9311

36、2.612、人工林林分面积、蓄积按树种构成人工林林分面积按树种构成情况为, 侧柏面积14039.21公顷,占人 工林林分面积的50.8% ;杨树面积5382.16公顷,占人工林林分面积的 19.5% ;油松面积3429.14公顷,占人工林林分面积的12.4% ;落叶松 面积2024.53公顷,占人工林林分面积的7.3% ;其余依次是刺槐、阔叶 树。(表 3 14)从蓄积量构成看,杨树蓄积 514151.08立方米,占人工林林分蓄积 的57.1% ;油松蓄积149350.79立方米,占人工林林分蓄积的16.6% ; 落叶松蓄积121027.82立方米,占人工林林分蓄积的13.4% ;刺槐蓄积 4

37、5708.55立方米,占人工林林分蓄积的5.1%;其它依次是侧柏、阔叶树。(表 314)表3-14人工林林分面积、蓄积按树种构成统计表优势树种面积蓄积公顷%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合计27633.21100900451.1710032.59油松3429.1412.4149350.7916.643.55侧柏14039.2150.839808.914.42.84落叶松2024.537.3121027.8213.459.78刺槐1411.655.145708.555.132.38杨树5382.1619.5514151.0857.195.53阔叶树1346.524.930404.023.422.583、

38、人工林林分面积、蓄积按林种构成人工林林分面积按林种构成情况为,防护林面积18511.62公顷,占人工林林分面积的671% ;特用林面积6404.22公顷,占人工林林分面 积的23.2% ;用材林面积2717.37公顷,占人工林林分面积的9.8%。(表 3 15)人工林林分蓄积按林种构成情况为,防护林蓄积548464.98立方米, 占人工林林分蓄积的60.9% ;特用林蓄积138476.63立方米,占人工林 林分蓄积的15.4% ;用材林蓄积213509.56立方米,占人工林林分蓄积 的 23.7%。(表 3 15 )表3-15人工林林分面积、蓄积按林种构成统计表林种面积蓄积平均每公顷蓄积公顷%

39、立方米%总计27633.21100900451.1710032.59防护林18511.6267.0548464.9860.929.63特用林6404.2223.2138476.6315.421.62用材林2717.379.8213509.5623.778.57飞播林资源我区自1987年开始实施飞播造林,主要树种为油松。为了提高造林 成效,近年来,在原播区内成苗率达不到要求的地方进行补植造林或人工 撒播,补植的树种以侧柏为主,撒播树种为油松。据调查,全区飞播林林 分面积已达2434.91公顷,蓄积18247.91立方米。1、飞播林林分面积、蓄积按龄组构成幼龄林面积2376.22公顷,占飞播林总面

40、积的97.6%,蓄积16210.72 立方米,占飞播林总蓄积的88.8% ;中龄林面积55.66公顷,占飞播林 总面积的2.3%,蓄积2000.63立方米,占飞播林总蓄积的11% ;近熟 林面积3.03公顷,占飞播林总面积的0.1% ;蓄积36.56立方米,占飞 播林总蓄积的0.2%。说明近20多年来飞播造林工作成绩卓着,同时由 于飞播林的林木生长条件较差,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2、 飞播林林分面积按树种构成飞播林林分面积按树种构成情况为,油松面积 2325.04公顷,占飞 播林林分面积的96% ;侧柏面积36.36公顷,占飞播林林分面积的1% ; 阔叶树面积73.51公顷,占飞播林林分面积的3

41、%3、飞播林林分面积、蓄积按林种构成在飞播林林分中,防护林面积 1378.24公顷,占飞播林林分面积的 57%,蓄积14909.2立方米,占飞播林林分蓄积的 81.7% ;特用林面积 1056.67公顷,占飞播林林分面积的43%,蓄积3338.71立方米,占飞 播林林分蓄积的18.3%。表3 16 飞播林林分面积蓄积统计表飞播林林分合计按龄组按树种按林种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油松侧柏阔叶树防护林特用林面积公顷2434.912376.2255.663.032325.0436.3673.511378.241056.67%1000.9760.0230.0010.960.010.030.570.43蓄积、

42、 、- 立方米18247.9116210.72000.6336.5618240.907.0414909.23338.71%1000.8880.1100.0020.9960.0000.0040.8170.183灌木林基本情况我区灌木林地面积62802.81公顷,按权属分国有2720.62公顷,集体60082.19 公顷。(表3 17)表3-17灌木林按覆盖度等级划分统计表(单位:公顷)权属合计覆盖度等级疏中密合计62802.81175.293584.7659042.76国有2720.6255.76524.922139.94集体60082 19119533059 8456902 823210苗圃基

43、本情况我区苗圃占地共1930.17公顷,其中按土地使用权分国有占地 86.78 公顷,集体占地 694.84公顷,个人占地1139.69公顷,其它占地 8.86 公顷。林地经营类型情况全区林地面积134027.49公顷(不含辅助生产林地),按经营类型分 可分为九个经营类型。其中封山育林(灌)型比例最大 ,为44.26%,其次 是造林型13.56%,经济利用型9.99%,幼林抚育型10.84%,管护型8.52%, 抚育间伐型5.57%,特种经营型1.14%,采伐利用型0.92%,补植型0.65%。 宜林荒山(滩)的基本情况全区宜林荒山荒地面积共计15975.86公顷,可造林面积还有不少, 但大部

44、分为立地条件较差,其中阳坡薄土占总面积的34.5%,是造林最困难的地区。3.3森林资源质量全区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为29.9立方米/公顷,其中天然林单位面积 蓄积27.28立方米/公顷;人工林单位面积蓄积32.59立方米/公顷;飞播 林单位面积蓄积7.49立方米/公顷。在林分资源中,针叶林面积为15815.19公顷,占林分总面积的42.0%,蓄积为333508.66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29.7% ;阔叶林面 积为12493.22公顷,占林分总面积的33.2%,蓄积为714663.59立方 米,占林分总蓄积的63.5% ;混交林面积为9309.87公顷,占林分总面 积的24.7%,蓄积为7653

45、0.05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6.8%。第四章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内部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有必然的联 系。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森林资源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森林 资源在时间、空间的消长变化,反映了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技术条件和林业 经营水平,通过对面积、蓄积和林分质量等方面进行客观的分析,力求寻找变化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为全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基 础的信息数据。4.1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的动态变化十一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表明,全区林木绿化率 53.33%,森林 覆盖率25.74%,与十五二类调查相比,全区林木绿化率增加了 0.97个

46、 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0.19个百分点)。森林面积变化趋势与第六次调查结果相比,森林面积由46069.6公顷增加到51209.5公顷,年均增加1027.98公顷,森林面积呈上升趋势。森林蓄积变化趋势与第六次调查结果相比,森林蓄积由958465.7立方米增加到1124702.3立方米,年均增加33247.32立方米,森林蓄积呈上升趋势。4.2近五年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421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第七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 林面积51209.5公顷,森林蓄积 1124702.3 立方米,分别比第六次二类调查的 46069.6公顷和958465.7 立方米,增加了5139.9公顷和166236.6立方

47、米,增长幅度分别为11.16%、17.34%,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2.23%和3.47%,进一步说明了 我区森林面积、蓄积呈持续增长。表4-1森林面积、蓄积对比表分期森林面积(公顷)森林蓄积(立方米)第六次46069.6958465.7第七次51209.51124702.3变化5139.9166236.6增长率(%)11.1617.34林种面积、蓄积变化分析1、林种面积动态变化防护林面积减少 1841.54公顷,减少 7.29% ;特用林面积增加 8853.65公顷,增加了 338.15%,保持增加的态势;经济林面积减少 1887.08公顷,减少12.2% ;用材林面积增加14.87公顷,增长率

48、为 0.55%。表4-2林种面积动态变化单位:公顷调查时期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经济林第六次25270.52618.32702.515478.3第七次23428.9611471.952717.3713591.22变化-1841.548853.6514.87-1887.08增长率(%)-7.29338.150.55-12.22、林种蓄积动态变化防护林蓄积减少144041.81立方米,减少17.94% ;特种用途林蓄 积增加172533.45立方米,增长率为216.04% ;用材林增加137744.96 立方米,增长率为181.81%。表4-3林种蓄积动态变化单位:立方米调查时期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

49、材林第六次802838.779862.475764.6第七次658796.89252395.85213509.56变化-144041.81172533.45137744.96增长率(%)-17.94216.04181.81优势树种(组)的林分面积、蓄积变化分析1、优势树种(组)的面积变化除落叶松、杨树外,其他树种(组)的面积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落 叶松、杨树面积减少主要是近年来的封山育林,促进了其他阔叶树种生长, 形成阔叶树混交林分;阔叶树的增加幅度最大,一方面是通过封育形成的 天然阔叶林,另一方面是近年来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丰富造林树种,形 成的混交林。表4-4优势树种(组)面积变化分析单

50、位:公顷调查时期油松落叶松柞树侧柏杨树山杨刺槐桦树阔叶树第六次5860.42076.54580.79373.65428.1418.81281.93651206.3第七次6102.892024.534844.4615397.955382.16440.171411.65387.971626.5变化242.49-51.97263.766024.35-45.9421.37129.7522.97420.2增长率%4.14-2.505.7664.27-0.855.1010.126.2934.832、树种蓄积变化除山杨,柞树外,其他树种(组)的蓄积都稳步增长。主要原因是: 一方面近年造林的树种进入了蓄积生长期,另一方面近几年的造林大多采 用大苗造林。表4-5优势树种(组)蓄积变化分析单位:立方米调 查 时 期油松落叶松柞树侧柏杨树山杨刺槐桦树阔叶树第六次12594991304.7153383.285108.23638792274457614.43271725766.2第七次171521121028103232.783350.775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