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_第1页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_第2页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_第3页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_第4页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IDZ/T0004—2015 Ⅲ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24.1目的任务 24.2基本要求 25技术设计 25.1资料收集及踏勘 25.2测区布置 25.3测网布置 25.4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和误差分配 35.5重力基点网的设计 35.6测地工作布置 45.7地形改正 65.8密度工作 75.9剖面工作 75.10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76仪器准备 86.1重力仪调节和校验 86.2重力仪格值标定 86.3重力仪性能试验 86.4重力仪的保管和使用 6.5测地型GPS仪器 7野外工作 7.1重力基点的联测 7.2重力测点布设和重力观测 7.3重力测点的定位 7.4密度标本采集和测定 7.5近区地形改正 7.6剖面工作 7.7质量检查 7.8野外观测原始记录 8野外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 8.1整理内容 8.2资料整理基本要求 8.3计算精度 ⅡDZ/T0004—20158.4重力仪格值标定资料整理及精度计算 8.5重力基点网联测计算及精度评价 208.6测点重力值计算及精度评价 228.7地形改正计算及精度评价 238.8正常重力值改正及误差计算 248.9布格改正及误差计算 248.10布格重力异常及精度计算 268.11密度统计及误差计算 268.12野外资料检查验收 279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 279.1基本要求 279.2数据处理 289.3重力异常的定性解释 289.4重力异常的定量解释 289.5地质解释和推断 299.6成果表述 2910图件编制 10.1基本要求 2910.2图外要素与整饰 2910.3实际材料图的编制 10.4布格重力异常图的编制 10.5解释图件编制 11成果报告编写 3111.1编写基本要求 3111.2成果报告主要内容 11.3成果报告应附图件 12调查成果提交 3112.1原始资料提交 12.2档案成果提交 附录A(规范性附录)重力仪观测技术要求 33附录B(规范性附录)重力固体潮改正 附录C(资料性附录)重力基点网平差 附录D(资料性附录)GPS坐标系统转换方法 45附录E(资料性附录)常用地形改正计算方法 47附录F(资料性附录)密度测定方法 附录G(资料性附录)改变中间层密度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值的简化方法 附录H(规范性附录)表格样式 参考文献 Ⅲ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是对DZ0004—91《重力调查技术规定》(1:50000)的修订。本标准与DZ0004—9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补充和调整了规范的章节内容和结构。—提高了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将其分为平原地区0.080×10-5m/s²和丘陵0.160×10-5m/s²,及山区0.300×10-5m/s²。——修改了地形改正方法技术要求。——增加了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测点定位的技术要求,淘汰了航片定点法及综合法定点内容。——补充了剖面工作的布置及技术要求。——增加了利用DEM高程数据进行地形改正的技术要求及水域地区的资料整理。——增加了重力资料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推断的基本技术要求。——增加了设计和成果报告的编写要求。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安徽省勘查技术院。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000)本标准规定了1:50000重力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技术设计原则、仪器准备、野外工作、资料整理、成果提交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平原、丘陵和山区的1:50000重力调查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341—200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CH/T1015.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DZ/T0082区域重力调查规范DZ/T0153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重力基准gravitybasestation由若干高精度重力点(基准点、基本点)和重力仪格值标定场(长基线、短基线)组成的国家重力基准。通过在国家长基线或短基线上观测求得的对各类重力仪出厂时所附格值表的修正系数。非独立增量non-independentincrement三程循环观测法(观测路线为:1→2→1→2;2→3→2→3……)中由闭合段(1、2、1)或(2、1、2)所求得的2号点相对于1号点的增量值和1号点相对于2号点的增量值,称为非独立增量。独立增量independentincrement三程循环观测法中一个闭合段内的两个非独立增量的平均值或双程往返观测法求得的重力增量值称为独立增量。基点网各边段独立增量的均方误差平方和平均后的平方根。2用于测定未固结松散沉积物密度的方法,在原位按规则形体采集标本,测定其质量和体积,计算出标本的密度值。4总则在国家重力基准下,取得高精度的重力数据资料,查明测区重力场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解决地质调a)发现和圈定与围岩有明显差异的隐伏、半隐伏地质构造、岩浆岩体或岩层,配合基础地质调查进行地质填图。b)发现和圈定有密度差异且有一定规模的含矿建造或含矿地质体。c)圈定沉积盆地范围,详细了解基底起伏形态,研究沉积层系中各密度界面起伏和内部构造,推算沉积厚度。4.2基本要求4.2.1采用2000国家重力基准。4.2.2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4.2.3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学会(IAG)推荐的1980年公式计算正常重力值。5技术设计5.1资料收集及踏勘5.1.1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地区的各类重力基点资料。5.1.3工作设计制定前宜组织人员进行测区现场踏勘,特别是新区应进行5.2测区布置5.2.1测区工作布置应根据工作任务要求,结合测区地形、地质及以往物化探工作程度确定,并兼顾施5.2.2测区边界应尽量整齐规则,当测区与以往工作的相邻图幅拼接时,接边处应延伸相邻图幅中1~2个测点或1~2条测线。5.2.3测区应完全包括被探测对象,保证异常轮廓完整性,并尽可能有一定范围的背景场衬托。5.3测网布置5.3.1测网应根据测区地形特点、地质条件和研究目的布置,平原丘陵区一般布置规则网或准规则网,山区可采用自由网布设。5.3.2规则网的线距、点距一般为500m×250m或500m×500m,也可根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密。点位3允许变动范围不超过20%,特殊地区最大变动范围不能超过50%。5.3.3地形复杂地区采用自由网布设测点时,测点应分布均匀,每平方千米内测点数为4~8个,特殊困难地区不少于2个点。5.3.4测线应尽可能垂直于构造走向或所研究异常的走向。当测区内构造走向不同或变化时,测线应垂直于主体构造走向或主要勘查对象的走向,必要时可在同一测区内布置不同方向的测线。5.4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和误差分配5.4.1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是指对测点的重力值进行布格、地形、正常重力值等多项改正后得到的重力异常总精度。测地精度包含测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精度,均以均方误差来衡量。5.4.2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应根据测区地质特点、工作任务要求和仪器设备条件等合理确定,应保证工作精度能满足地质任务需求,同时兼顾资料的持续使用和综合利用等问题。设计精度应以能分辨(或研究)最小探测对象产生的最弱异常为原则。5.4.3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应按表1分配执行,在保证总精度的前提下,可根据工作方法、仪器性能等适当调配精度。表1单位为10~5m/s²5.4.4测点重力值的均方误差与重力基点网的均方误差和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有关,宜按表2执行。表2单位为10-5m/s²士0.035士0.045士0.065士0.1055.4.5地形改正均方误差按近、中、远区合理分配,宜按表3分配。表3单位为10~5m/s²近区(0m~20m)中区(20m~2000m)远区(2km~20km)士0.055士0.035士0.1155.5重力基点网的设计5.5.1应在2000国家重力基准控制下,在测区内建立1:50000重力测量的基点网,用于传递重力值及方便检查和校正重力仪混合零点位移,有关技术要求可按表4执行。根据表2中重力基点网的具体情况,也可调整表4中的具体指标。4作用1.传递重力值2.至少包含(或联测于)一个国家重力基点或省(区)I级重力基点作为绝对重力值起算点3.基点的分布力求均匀,符合测点重力观4.设计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每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段数1.用于联测的重力仪按三程循环或往返重复观测时均方误差e₀一般不大于土0.020×10~5m/s2.每个边段至少采用三台重力仪联测,至少3.采用快速交通工具运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4.应分区联测时,两区间应以独立增量数多一5.必要时可设引点或支基点,支基点只能由基点按支线发展一个,引点和支基点联测的独立增1.网精度不低于±0.030×10-5m/s²2.联测精度(en)不低于±0.015×10-5m/s²5.5.2测区重力基点网应与国家重力基点或省(区)I级重力基点进行联测,国家重力基点或省区I级重力基点应参与平差计算。5.5.3测区重力基点网可按自由网布设,测点重力值的推算应由国家重力基点或省(区)I级重力基点传递,单边传递边段的增量数应是网上边段增量数的两倍。5.5.4基点网中的重力基点布设应根据测区内国家重力基点或省(区)I级基点分布情况,兼顾测区交通、地形、重力仪测程等条件,并充分考虑重力测点观测时重力仪工作的闭合时间等多种因素合理布置。基点分布力求均匀,满足测点观测时就近闭合的要求。必要时可设支基点,但数量不能超过基点数的20%,且不应在支基点上再发展基点。具体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5.5.5测区内基点对高程应有所选择,应保证从该基点出发无测程调节便可完成附近全部测点的观测。5.5.6基点编号由1:50000重力调查工作代码“G5”、省区简称和基点顺序号三部分组成。支基点在基点后添加“支”和顺序号。省区代号如下:北京(京),天津(津),河北(冀),内蒙古(蒙),山西(晋),辽宁(辽),吉林(吉),黑龙江(黑),上海(沪),江苏(苏),浙江(浙),安徽(皖),山东(鲁),江西(赣),福建(闽),广东(粤),广西(桂),湖北(鄂),湖南(湘),河南(豫),四川(川),云南(滇),贵州(黔),西藏(藏),陕西(陕),甘肃(甘),青海(青),新疆(新),宁夏(宁),海南(琼),重庆(渝)。5.5.7若测区面积较小,可不布设基点网,只设立单个基点作为重力测量的起算点。该基点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标志明显的非异常地区。非异常地区作为相对重力测量的正常重力场,可依据小比例尺重力异常图或实测重力长剖面来确定。该基点应与国家重力基点联测。5.6测地工作布置5.6.1目的和精度要求重力调查工作中的测地工作任务是布设测网、确定重力基点和重力测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测点的5平面坐标和高程精度分配宜按表5执行。士55.6.2资料收集5.6.2.1收集测区内及周围地区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控制点成果,了解其施测单位、施测年代、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成果精度等,以便筛选精度可靠的控制点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点。5.6.2.2收集测区1:5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航摄资料等。5.6.2.3收集测区坐标转换参数与高程异常图、高程异常值等资料。5.6.3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布设5.6.3.1测量控制网是放样重力测点点位并施测平面坐标和高程等的基础,应采用导线、导线网或建立GPS加密控制网等方法建立。5.6.3.2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也可越级布设。控制网按精度划分为5.6.3.3测量控制网一般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静态模式测量,也可采用常规方法测量(三角测量、边角组合测量、三边测量和光电测距导线测量);一、二级控制网可选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5.6.3.4相邻平面控制点间的距离应不大于20km,且控制网应能全面控制测区的范围。5.6.4常规测量布设控制网的技术要求5.6.4.1三、四等平面控制网中的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1m,一、二级平面控制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1m。5.6.4.2控制网内应包含不少于4个高等级的控制点。5.6.5全球定位系统(GPS)控制测量布网原则5.6.5.1GPS控制网应视工作目的、预期精度指标、选用仪器、测区地形及交通状况等,采用三角网、单三角形、附合导线网、星型网等多种形式按照优化设计的原则进行。5.6.5.2GPS控制网应与附近国家地面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数一般不少于3个,困难地区不少于2个。5.6.5.3同一测区应建立统一的GPS控制网。5.6.6常规高程控制测量5.6.6.1测区的高程基本控制应为三、四等水准测量或四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亦可布设等外水准;当使用GPS进行高程测量时,应符合四等或等外水准测量精度要求。5.6.6.2测区的基本高程控制应能控制整个测区范围,并与国家等级水准点联测,GPS高程点与三角6点(或水准点)间距离应小于20km。定或三角高程测定。测区各等级水准网中最弱点高程中误差相对起始点不大于0.05m。5.6.7GPS高程控制测量5.6.7.1地形起伏较小且面积小于100km²的测区,应联测4~5个高精度的已知高程点;面积在100km²以上的测区,应联测6~10个高精度的已知高程点;测区面积较大或地形起伏较大时,联测已知高程点的个数也要相应增加,以能控制整个测区为宜。5.6.7.2所有GPS高程点均应构成网、闭合环或附合路线,且应均匀分布于控制网中。5.6.7.3GPS高程向1985国家高程基准转换时,宜优先采用如下方法,并在计算测点高程均方误差时考虑高程系统转换所带来的误差。a)利用经鉴定合格的高程异常模型中的高程异常资料,将GPS高程转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b)利用精细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图进行高程系统转换,高程异常图的精度应优于±0.1m、分辨率宜不低于1'×1';c)利用高程拟合方法求解控制点的海拔高度。5.7地形改正5.7.1一般要求5.7.1.1地形改正分为近区、中区、远区,其均方误差分配5.7.1.2地形改正所用密度参数应根据测区的密度统计结果、地层结构、地质任务及推断解释需要合理5.7.1.3地形改正计算中测点高程宜采用实测高程。当实测高程与地形图高程相差较大时,应通过试5.7.1.4中、远区地形改正计算应采用地形图或航摄资料的矢量化高程数据或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的DEM高程数据使用计算机计算。矢量化高程数据应使用专业软件或设备生成,并符合CH/T5.7.2近区地形改正5.7.2.1近区地形改正范围为0m~20m。5.7.2.2应根据设计精度采用野外实测或用地形图读图计算,也可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读图所用地形图比例尺不小于1:5000。5.7.3中区地形改正5.7.3.1中区地形改正范围为20m~2000m。5.7.3.2所用地形图或航摄资料比例尺一般为1:5000、1:10000,在没有1:5000或1:10000地形资料时,也可使用不超过1:50000最新地形图或航摄资料。DEM高程数据网格节点距一般为5m~5.7.4远区地形改正5.7.4.1远区地形改正分为远I区和远Ⅱ区,远I区地形改正范围为2km~20km,远Ⅱ区地形改正范75.7.4.2平原地区可只进行远I区地形改正,山区宜进行远Ⅱ区地形改正。5.7.4.3远I区地形改正应使用1:5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或航摄资料,其DEM高程数据的网格节点距为25m~200m。5.7.4.4远Ⅱ区(20km~166.7km)地形改正使用5'×5'平均高程数据进行。5.8密度工作5.8.1岩(矿)石密度资料是方法有效性分析、地形改正、布格改正及异常解释的重要依据,是重力调查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工作内容包括对前人所得密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由本单位在测区进行的标本采集、测定和整理等密度研究工作。5.8.2前人密度资料的收集力求广泛而详细,应包括采集地区、样品名称(时代、层位、岩石名称)、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及测定精度等,并尽可能收集采样位置等信息。应首先对所收集的密度资料进行分析,才能参与统计。5.8.3注意收集测区的密度(声波)测井、地震波速、深部地震等资料。5.8.4应围绕异常解释需要按地质单元(系或统)布置密度工作,要注意标本采集的系统性和代表性,分布合理均匀,并应在异常区采集足够数量的标本:a)对于沉积岩、变质岩,应选择地层发育完整、各类岩石产出齐全、出露良好的地区布置密度工作,并沿剖面采集各种岩石标本。b)对于岩浆岩,应按不同岩性,不同侵入期次采集。c)对于矿区,应按不同矿种采集矿石、近矿围岩和蚀变带标本。5.9剖面工作在面积工作和充分研究资料基础上,可在测区内有意义的重力异常区或重力场变化区布置一定数量的剖面工作,包括典型剖面和精测剖面工作。a)典型剖面主要是研究测区范围内重力异常与有关地质体(或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测区内主要地质体的地质一地球物理概念模型,为解释提供依据。b)精测剖面用于详细了解待研究异常的特征和细节,为定性和定量解释提供详细资料。典型剖面和精测剖面均应进行定量解释推断,提交物探、地质综合解释成果及图表。5.10技术设计书的编写5.10.1编写基本要求:应以本规范及其他相关技术规范为依据,充分分析测区已有资料,在踏勘工作基础上结合测区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编写。5.10.2设计书编写主要内容包括:a)工作任务。包括具体地质任务、任务来源、工作目的、测区角点坐标、工作量及要求、拟采取的物探方法及有效性分析等。b)测区概况。简述测区自然地理和区域构造位置、地层、矿产等地质概况;综述测区地球物理、岩石物性特点,物化探、矿产勘探工作及成果等。c)工作方法技术。分析研究测区已有的各种资料,根据踏勘总结和重力调查技术要求,提出野外数据采集、整理和资料处理的具体技术指标,拟定地形改正方法和异常解释推断的方法手段,制定总体工作流程或技术路线,预计可提交的成果资料及图件等。d)技术经济指标及生产管理。拟定工作进度计划,论证工作量及其费用,明确质量控制管理及安全生产的措施和要求。e)设计附图、附表。主要包括测区交通位置图、工作布置图、简要地质矿产图等。86仪器准备6.1重力仪调节和校验投入野外作业前和工作期间应定期对重力仪进行相应的调节和校验;在经过长途运输或震动后,应及时对仪器进行调节和校验。调节和校验方法应按照各仪器说明书执行。6.2重力仪格值标定6.2.1重力仪格值标定是有效消除系统误差的重要步骤,在重力仪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其进行格值校对,特别是在野外工作期间仪器经受剧烈震动、碰撞以及进行中、大检修后应进行格值标定。具体标定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6.2.2用于建立重力基点网的重力仪的格值标定应在国家级重力仪格值标定场进行标定,所用仪器格值标定的相对均方误差应小于1/5000。6.2.3用于重力测点观测的重力仪的格值应在国家认可的标定场进行格值标定,所用重力仪格值标定的相对均方误差应小于1/3000,且相邻两次格值标定的相对变化应不大于1/1500。6.2.4重力仪格值应分段标定并分段使用,要求在不重复的测段上单独标定格值;分段数由重力仪测程和所用标定场间段差值确定,并覆盖全部测程段。6.3重力仪性能试验重力仪性能试验包括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和多台仪器间的一致性试验:a)重力仪投入野外生产前应进行上述三项试验。野外工作期间,若重力仪经受剧烈碰撞或进行中、大检修后,应重新进行上述三项试验。b)野外工作时间大于三个月时应每三个月增加重力仪动态试验;野外工作时间不足三个月的测区,应在工作结束时进行动态试验和一致性试验。6.3.2静态试验6.3.2.1该试验用于了解重力仪静态零点漂移是否呈线性变化(在静止状态下零点位移大小和线性程度)。6.3.2.2选择地基平稳无震动干扰场所,连续观测时间应不少于24h,每30min读数一次。经理论固体潮改正后,计算出每次观测时刻的观测重力值,绘制出重力仪静态零点位移曲线,并用线性回归计算出平均零点位移率。静态零点位移曲线应近于线性,在设计闭合时间内,静态零点位移曲线与直线(用线性回归法求取)的最大偏差应小于设计的观测均方误差。6.3.3动态试验6.3.3.1该试验用于了解重力仪动态混合零点漂移的速率(位移大小和线性程度),动态观测下达到的可能精度及工作单元的最佳闭合时间。6.3.3.2动态试验可在两点或多点之间进行。6.3.3.3试验时间不少于10h。采用两点动态试验时,两点间重力差不小于3×10-⁵m/s²;采用多点动态试验时,相邻点间重力差一般在0.5×10-5m/s²~5×10-5m/s²之间,两点间单程观测时间间隔不大于20min。9 (1)6.3.3.7可根据动态试验结果估计基点联测时的观测均方误差e₀(只是在未进行基点联测前对仪器可6.3.4多台重力仪的一致性试验6.3.4.1一致性试验点数应不少于30个(不包含基点),相邻点间重力值的变化一般要求大于1×e,——一致性均方误差(多台仪器);n——一致性试验的观测点数(不包含基点);式中:Ej单——观测误差(单台仪器);a——第j台仪器在i点上的观测值;a;;——多台仪器在i点上的观测值的平均值m——参加一致性试验观测的仪器台数;n——一致性试验观测点数。6.3.4.4.2将各台仪器的一致性观测曲线及多台仪器一致性观测值的平均值曲线绘制在同一坐标系中,对比分析各条曲线相互之间的偏离规律(特别是各条曲线与平均值曲线之间的偏离),识别出偏离大6.4重力仪的保管和使用6.4.1重力仪的保管和使用应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仪器使用单位和使用人员对仪器安全负全责。仪器交接时,交接双方应进行检验并办理手续。未经主管单位或操作员同意,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仪器。6.4.3重力仪应放置在牢固、干燥的房间内,避免潮湿阴暗的环境,室内温度应与野外观测时的条件6.4.4重力仪使用事项:c)禁止将重力仪大角度倾斜和卧置,严禁在松摆的情况下搬运重力仪;g)工作中重力仪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带回驻地,交予具有一定检修经验的人员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检修;h)每天工作结束后应擦拭重力仪,应使用擦镜纸或软毛刷擦拭目镜,不得用代用品;脚螺旋应每周i)重力仪操作员应按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执行,并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雨防晒。6.5测地型GPS仪器6.5.1用于控制网测量的测地型GPS接收机,其标称精度应不低于5mm±3×10-⁶×D(D的单位为千米,下同);高程精度应不低于10mm±5×10-6.5.2用于重力点测量的测地型GPS接收机,其标称精度应满足不高于10mm±3×10-⁶×D,高程精度应不低于20mm±5×10~⁶×D。6.5.3对于经常使用的GPS接收机,每年应按有关测量性接收机检定规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新购置或维修后的GPS接收机,应经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检测单位检定合格,并在其检验有效期内6.5.4野外工作开展前应在测区内对GPS仪器的控制半径和有效接收时段长度进行试验。7野外工作7.1重力基点的联测7.1.1重力基点的点位要求没有震源、附近地形和其他引力质量近期内不发生较大变化、重力水平梯度变化较小、近期不被占用的地7.1.2重力基点的联测方法7.1.2.1使用标称精度不高于20×10-°m/s²的重力仪进行基点联测,可采用双程往返观测法进行(观测顺序为:1→2→3→…→n-1→n,n→n-1-…→3→2→1);使用标称精度高于20×10~⁸m/s²的重力仪进行基点联测,可采用三程循环观测法进行(观测顺序为:1→2→1→2;2→3→2→3;…;n-1→n→7.1.2.2相邻基点统一平差时应有两条以上公共边。7.1.2.3在各基点观测时重力仪高度应尽可能保持一致。7.1.3重力基点观测结果要求7.1.3.1每个基点的观测宜读取三个数据,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基点的观测值。每个读数值的要求见7.1.3.2构成一个独立增量的两个非独立增量之差,不超过单台仪器按三程循环观测法求独立增量观7.1.3.3构成一个平均增量的各个独立增量与该平均增量之差,不大于e。的√2倍。7.1.3.4任一闭合环的闭合差或附合路线闭合差不大于设计的平均增量的均方误差ei,的2√N倍(N为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段数)。7.1.4基点标志的建立和归档7.1.4.1测区重力基点需建立固定标志。当基点与已有标志的测量控制点重合时,不另埋设;当基点选在某些固定建筑物的一定部位时,可不另埋设,但应在该部位增设基点标志。7.1.4.2固定标志的规格:顶部面积为0.3m×0.3m的水泥台,底部面积应略大于顶部面积。顶部中档案格式应符合附录H的规定。7.1.4.4重力基点宜向当地有关部门办理托管手续。7.2重力测点布设和重力观测7.2.1重力测点的布设片上布设,确定其大致位置,在野外工作时可根据实地情况对点位进行微调,尽量选择在周边20m范围DZ/T0007.2.1.2重力测点的编号按点、线号顺序编排,其中重力测线编号按照从西向东顺序增大的方式编排,测点编号按照由南向北顺序增大的方式编号;采用自由网的区域,重力点编号按所在规则网就近编号。7.2.2重力测点观测技术要求7.2.2.1重力点的观测采用单程观测法,闭合时间的长短应根据仪器性能试验结果(动态、静态零点位移曲线)确定,不应超过10h。7.2.2.2重力测点观测的每个闭合段的零点位移值,应不大于重力测点观测精度的2~3倍。7.2.2.3单个闭合单元内不应调节测程。7.2.2.4野外工作期间,重力仪格值的相对变化K变(相对于使用格值)应不超过设计规定的格值测定相对均方误差的2倍。相邻两次格值标定的相对变化按公式(5)计算:K变——相邻两次重力仪格值的相对变化;K;——第一次标定的重力仪格值;K新——第二次标定的重力仪格值。7.2.2.5若格值变化K变超过规定要求时,应根据变化的原因进行处理。当确认由某种原因而导致格值发生突变时,应对格值变化以后的观测结果采用新格值重新计算;当无法确定格值变化原因时,参照表6执行。K变范围新测格值前的测点重力值使用原格值计算,以后使用新的当|gm—g新|≤eg时,新测格值前的测点重力值使用原格值计算,以后使用新的当|g原一g新|>E双且|g座一g平|≤et时,新后使用新的当|g一gγ|>eg时,观测结果报废(应查明格值变化的原因及变化最大的时段)注:g煎——用原格值计算的测点观测值;gx——用新格值计算的测点观测值;g平——用平均值计算的测点观测7.2.3重力仪操作准备工作7.2.3.1每日校对早基点前应先检查仪器性能及仪器温度。需调测程的重力仪,应根据计划观测点与早基点的高差及南北纬向相对变化初估测点重力值大小,将重力仪测程调至合适的位置,待仪器稳定后(一般不小于20min)方可校对早基点。7.2.3.2每日野外观测前应检查仪器的纵横水泡并测定光线位移灵敏度,带恒温的仪器还需检查恒温7.2.4重力仪操作技术7.2.4.1野外观测开始前应按基点—辅基点—基点的次序进行观测,以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辅基点与基点间的重力差不宜太小,距离应足够远,并且基点上两次读数间隔不少于5min。观测读数要求按照附录A执行。7.2.4.2测点观测时在基点上读取三个数,在测点上读取两个数。在读完第一个数后应转动计数器,并进一步检查和调准水泡,然后读第二个数,依此步骤读取第三个数。具体观测读数要求见附录A。7.2.4.3野外观测时,平盘脚架面与高程测量点的高度保持一致。7.2.5野外观测中意外情况处理7.2.5.1若仪器在施工结束前损坏,格值无法封闭时,应对该仪器所完成的重力点布置专门性检查工作,检查工作量不少于10%。若检查结果显示该仪器的观测精度低于设计要求时,该仪器所完成工作量7.2.5.2若重力仪在工作期间受到碰撞,应返回受撞前测点重复观测3~5个点,检查仪器掉格情况,如掉格不符合要求,则该仪器此闭合单元观测数据应作废。7.2.6专门性检查7.2.6.1对于零点位移超限的闭合段工作结果,应布置专门性检查。检查工作量不得少于该闭合段测点数的15%。检查的观测精度若满足要求,则原始观测结果可作为合格资料使用,反之,则该闭合段观测结果作废。7.2.6.2对布格重力异常图中的突变点、可疑点,应全面布置专门的检查工作。若检查结果证实原始观测质量有问题,则使用新的成果。若因仪器性能方面的原因,则应对该闭合段内的测点按15%的比例进行检查,视检查结果判定该闭合段的工作量是否合格,并对不合格点采取相应补救措施。7.3重力测点的定位7.3.1.1常规方法布网测量中的三角测量、边角组合测量、三边测量和导线测量的方法技术要求,应遵守GB/T18341—2001的第4章平面控制测量的规定;各等级水准、光电测距高程导线的技术要求应遵守GB/T18341—2001第5章的规定。7.3.1.2测量一、二级控制网工作应按DZ/T0153中物探一、二级控制网的要求执行。7.3.1.3GPS控制测量采用静态观测方法,应执行DZ/T0153和GB/T18341—2001中的4.6条的规定,观测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的规定。卫星高度角/(°)数据采样间隔/s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7.3.1.4RTK测量控制网可采用单基准站RTK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CORS工作站)两种方法进行。在通信条件困难时,也可采用后处理动态测量模式进行测量。观测基本技术要求按相邻点间高程起算点高程中误差中误差中误差一级四等及以上水准二级7.3.2测点定位测量7.3.2.1基本要求7.3.2.1.1测点定位包括测点的放样及获取三维坐标,应根据测区面积、地形特点、地物地貌状况,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施测(快速静态),也可采用常规方法施测(极坐标放样法);有条件采用CORS工作站测量的地区,宜优先采用CORS工作站技术。7.3.2.1.2对于地形起伏不大的滩涂、平原、沙漠、丘陵等地的测点定位作业,宜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7.3.2.2常规测量定位7.3.2.2.1用全站仪等采用极坐标放样法时,可利用测区已知控制点直接进行测点的放样并测定测点的坐标,也可在测区控制点间布设导线,以导线点作为测站点直接放样并测定测点的点位。7.3.2.2.2采用全站仪布设测点时,应根据测点理论坐标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站、定向,到达设计点位后,再用极坐标法测量测点坐标;水平角半测回、垂直角一测回测定测点坐标,最大观测视距不得超过2km,观测精度应符合DZ/T0153的规定。7.3.2.3GPS测量定位7.3.2.3.1使用测地型GPS进行测点定位(快速静态)应采用星型网施测,其观测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卫星高度角/(°)7~10(双频)数据采样间隔/s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7.3.2.3.2采用RTK方式施测测点时,每日施测前和施测后应在已知坐标点上进行检校,和已知点的位置较差应不超过0.1m,测点观测时间应不少于两个历元,其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卫星高度角良好可用5≥4且≤67.3.2.3.3采用快速静态法测量的流动站控制半径不大于10km,并适当增加观测时间;采用单基站的RTK方式定位时,控制半径一般不大于5km。7.3.2.3.4基准站应架设在GPS控制点、三角点(平面控制)上,观测基本技术要求见表11。卫星高度角/(°)数据采集间隔/s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7.3.2.3.5测站(流动观测站)工作要求:a)流动站采用差分GPS测量方法,有关技术要求见表11。b)GPS接收机天线高一般应不小于1m,其值应取准至毫米。c)GPS接收机在观测时,天线应调平(即天线杆应垂直),不能晃动,并避开干扰。7.3.2.3.6测点定位的具体方法:施测前宜根据设计的点线距、测线方位角、工区范围计算出测点的理论坐标,将理论坐标输入经过三参数校正的手持式导航型GPS中,结合地形图导航至测点的概略点位,点位的最终选取应符合7.2.1.1给出的细节要求,再使用高精度测地型GPS获取此点位的精确坐标,并在点位上标记醒目标志。手持式导航型GPS三参数的获取参见附录D。7.4密度标本采集和测定7.4.1密度标本的采集7.4.1.1密度标本的采集应由地质人员操作,使用手持GPS仪确定采集位置。7.4.1.2标本采集应力求新鲜,严禁采集风化层和转石标本;应在采集现场使用记号笔对标本进行编号,并记录采集点的位置(坐标)和有关地质情况。7.4.1.3标本的采集应有代表性,要大致均匀分布在地质体的各个部位。对于同一种岩石的标本,既要采集具有某些特殊现象的标本(根据需要还可进行专门采集,分别统计),更要注意采集能反映所采对象总体特征的一般性标本。7.4.1.4每类岩性应至少采集30块标本,主要岩(矿)石标本的采集数量应为50~200块,数量不足时可在测区外围采集,但同一地点不得采集三块以上标本。重力异常区应加大标本的采集数量。7.4.1.5每块标本质量宜为300g左右。固结岩矿石标本宜为体积不小于3cm×4cm×4cm的长方体或4cm×4cm×4cm的立方体;疏松层及未固结松散沉积物宜在原位采集体积不小于50cm×50cm×50cm的大样(避免雨后采集)。地表岩石风化强烈地区应使用浅钻采集标本。7.4.1.6尽可能采集钻孔岩心标本,了解测区物性(密度)的垂向变化规律。7.4.1.7应正确确定标本名称并进行描述,必要时可进行岩矿鉴定。7.4.2密度标本的测定7.4.2.2对致密岩(矿)石标本可采用密度计法或天平法测定。7.4.2.3对疏松的岩(矿)石标本可采用天平法测定,并应进行封蜡处理。7.4.2.4对未固结的疏松覆盖层或第四系沉积物,应采用大样法测定密度。7.4.2.5密度测定的均方误差应不大于±0.02×10³kg/m³。7.5近区地形改正7.5.1近区地形改正使用仪器法进行时,应现场实测0m~20m范围内的地形,采用八方位圆域法或方域法进行,并根据地形特点选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地形改正值,计算方法参见附录E。7.5.3采用地形图读图法时,在地形图上读取高程一般估读到等高距的二分之一,地形特别恶劣的地区可以放宽为等高距。地形改正计算中,圆域数图时测点高程应采用图上高程。7.6剖面工作7.6.1以地质找矿为目的的重力调查宜进行异常查证工作,主要针对测区内有意义的重力异常进行野7.6.2重力剖面宜按直线布置并尽可能垂直目标地质体,特殊情况下可分段折线进行,重力测点沿测线方向偏移应不大于相邻点距的十分之一,垂直测线方向偏移应不大于点距的五分之一。7.6.3剖面测点的定位方法和精度要求应符合DZ/T0153的规定。7.6.4剖面重力测量应从重力基点出发并闭合到基点。当附近重力基点的数量无法满足观测需要时,应按5.5的规定增设重力基点或支基点。7.6.5剖面上应布置地质和密度参数研究工作,沿剖面采集30块以上的不同地质体的密度标本。7.6.6典型剖面:a)典型剖面应布设在能反映工作区内主要地层、火成岩、构造、矿产和其他探测目标物的地方,进而反映出不同探测目标物上的重力场变化特征。工作精度一般与面积工作相同,必要时可适当提高(相当于1:50000或者1:10000比例尺的工作)。b)典型剖面的布设数量依据测区地质情况及其复杂程度而定,剖面长度应大于地质情况已知地段长度的3~5倍。a)测区内重要且可靠异常应布设精测剖面,工作精度应高于面积工作(相当于1:10000或1:5000比例尺的工作),并选择适合的综合方法进行详细研究,剖面数量要根据任务和异常复杂程度而定。b)精测剖面位置应通过拟重点研究的异常中心,布置在最能反映异常特征、干扰最小、最有利于定量计算的地段,并尽可能与已有勘探线重合或通过已知矿点、地质探矿工程等。剖面长度应使两端出现正常场或延伸到与该解释异常无关的另一异常的边缘。7.7质量检查7.7.1重力观测的质量检查7.7.1.1野外重力观测的质量应通过独立的质量检查观测来评定。检查工作应在检查时间、空间(点位分布)和所用仪器等方面保持均匀分布,应随野外工作的开展,有步骤地及时进行,贯穿野外工作全过程。严禁采用野外工作结尾时的总体突击性检查方式。7.7.1.2检查工作应按“一同三不同”(同点位、不同日期、不同仪器、不同操作员)方式进行。当测区面积较小,只有一名操作员时,应在不同时间在相同点位进行检查工作。检查结果应记录在专用记录本上。7.7.1.3质量检查点应均匀分布全区,检查率为重力测点数的3%~5%。当测区面积较小时,检查点应不少于30个。7.7.1.4对畸变点应100%检查,并判明原因,必要时检查相邻测点,以全面发现问题所在。当畸变点大于总测点数的1%时,检查工作量应增加至总测点数的10%。7.7.1.5质量检查统计结果中δ;/2(δ,为检查观测与原始观测之差)超过三倍设计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的点数不得超过检查点数的1%,否则,应扩大检查工作量。若仍超出1%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资料做妥善处理(如作废或降低精度使用等)。7.7.2测点点位和高程的质量检查7.7.2.1一般采用同精度重复观测或高精度复测方法检查测点定位精度,检查点应布置在测区内具有不同地形代表性的地区,并分布均匀。7.7.2.2采用同精度检查时,检查点应不少于测区总点数的3%,其中异站检查点数不少于总检查点数的10%;采用高精度检核时,应不少于测区总检查点数的1%(绝对点数不少于5个点)。7.7.2.3采用GPS施测测点时,应采用不同基准站检查,检查工作量不少于1%。7.7.2.4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高程测量(等外水准)检查重力点的高程时,检查工作一般按照路线测量方式进行,起闭于水准高程点,且与原始作业路线斜交,每一图幅一般不少于30个点。7.7.2.5检查点相对中误差按公式(6)计算:式中:mx——测点定位坐标x轴方向的相对中误差;my——测点定位坐标y轴方向的相对中误差;m₂——测点的相对高程中误差;mp——测点定位平面位置中误差;△x;,△y;,△z;——检查点的三维坐标较差;n——检查点总数。7.7.3密度测定质量检查密度测定检查工作以重复测定方法进行,检查工作量不少于10%。7.7.4地形改正的质量检查7.7.4.1近区地形改正的质量检查应选择在地形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检查方法采用不同工作人员对同一测点现场进行重复测量,也可采用加密方位重复测量方式进行;使用读图法改正时,质量检查可采用旋转量板半个方位或更换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方式进行。近区地形改正的检查工作量应与重力测点检查比例相同。7.7.4.2中区、远区地形改正的质量检查应使用更大比例尺高程数据或变换高程数据节点位置及其他适合方法进行。检查工作量应占重力测点数的5%~10%。7.7.5剖面工作的质量检查剖面工作的质量检查工作量宜不少于10%。7.8野外观测原始记录7.8.2记录本应按工作方法和测量性质分类使用,不得混记。7.8.3各项观测数据及测点周围的特殊地质条件、地形、人文干扰等备注应在观测时如实记录在正式记录本上,严禁追记或以转抄结果代替原始记录。7.8.6数据记录的有效数字应和所用仪器的读数精度以及测量的方法相适应,并在设计书中加以规定。7.8.7相同的读数应按实际结果逐一记录,不得用“””号等代替。时间记录统一采用北京时间24小时7.8.8原始记录包括:a)仪器调节、校验及格值标定记录;c)测点重力观测记录;d)近区地形改正记录;e)密度标本采集和测定记录;f)测量控制网原始记录和测点观测原始记录;g)各项质量检查及各种情况的处理记录。8野外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8.1整理内容野外观测资料的计算整理应包括如下内容:a)原始记录资料;b)仪器性能试验和格值(包括格值校正系数)标定资料;c)重力基点网联测、平差及精度统计资料;d)测点重力值计算及精度统计资料;e)测地成果资料及精度统计;f)地形改正、纬度改正和布格改正计算;g)布格重力异常计算及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统计;h)密度测定统计及精度计算;i)各项资料编录及测区索引编制。8.2资料整理基本要求野外观测资料的资料整理应包括如下内容:c)对室内计算的全部内容应由不同人员进行100%复算,确保正确无误;d)应及时完成野外资料的整理,以方便野外工作期间随时掌握资料的质量,指导生产;e)使用的计算软件应经有关专业部门审查通过。8.3计算精度8.3.1重力仪格值(或格值校正系数)标定计算结果应满足以下精度:a)重力仪读格差和平均读格差计算结果应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字;b)格值(或格值校正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小数点后六位数字。8.3.2各项改正值、重力值和布格重力异常计算结果取至0.001×10-⁵m/s²。最后结果仍取至0.001×8.3.3测点坐标和高程计算取至毫米。8.3.4各项重力精度计算结果应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字。8.4重力仪格值标定资料整理及精度计算8.4.1重力仪格值按公式(7)计算:K——重力仪格值;△g——格值标定场两点间的重力增量值(段差);△s——重力仪读格差的平均值,按公式(8)计算。△s;——第i个读格差;n——参与平均读格差计算的合格读格差的个数。8.4.2重力仪读格差及平均读格差的计算:a)三程循环法重力仪非独立读格差和独立读格差的计算。标定结果为例,读格差按m:重力仪读格差平均值的均方误差,按公式(14a)双程往返法基点重力联测结果计算应首先计算固体潮改正和零点位移改正,计算方法见附△g;——重力段差8.5.2三程循环法重力基点的联测计算:a)三程循环法重力基点联测结果计算应首先计算固体潮改正,计算方法见附录B。b)相邻两个基点之间的段差按公式(16)、公式(17)计算:相邻两基点之间平均段差按公式(18)计算:式(16)~式(18)中:t;,gu—i点第一次观测时间和观测重力值;t',gu——i点第二次观测时间和观测重力值;t;,gg——j点第一次观测时间和观测重力值;t;,g"——j点第二次观测时间和观测重力值。8.5.3重力基点网平差及联测精度评价:a)基点网平差应采用条件平差法,以各边段的独立增量数为权进行。平差后应计算各基点重力值的均方误差、基点网的精度。基点网平差计算方法见附录C。b)相邻重力基点网统一平差后,每个基点重力值的最大变化量小于基点网设计精度时,原始资料c)基点网联测精度评价应根据各边段平均重力增量的联测均方误差e;分区计算基点网的重力联测均方误差eb,按公式(19)、公式(20)计算:e,——第j边段平均重力增量的联测均方误差;es——基点网的重力联测均方误差;V——基点网第j条边段上第i个独立增量与该边段平均增量之差;n;——组成第j边段平均重力增量的独立增量数;N——基点网的联测边段数。d)基点重力值均方误差ec根据基点网重力联测单位权的均方误差μ计算,按公式(21)和公式 (21)r——多余条件数(闭合圈数);P;——第j边段平均重力增量的权(其数值等于该边段的独立增量个数n;);e)重力基点网的精度以基点网中最弱点重力值均方误差ec代表重力基点网的重力值均方误s6——s;所在格值段的首数;当检查观测多于一次时,均方误差按公式(27)计算:ee——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m——总观测次数(所有检查点的全部观测次数之和);δ;——第i个检查点原始观测重力值和检查观测重力值之差;V;——检查点第i次观测重力值和各次观测重力值平均值之差。8.6.5测点重力值均方误差(eg)与重力基点网的布设方式、测点观测时的闭合方式及观测精度有关,一ec——基点网重力值均方误差;ec——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8.7地形改正计算及精度评价8.7.1地形改正计算8.7.1.1近区地形改正计算参见附录E。8.7.1.2中区和远一区地形改正宜使用共用点法(或平移高程法)计算,计算方法参见附录E。8.7.1.3远二区地形改正采用球面圆域模型计算公式,计算方法见DZ/T0082。8.7.1.4地形改正值按公式(29)计算:0g中——中区地形改正值;8.7.2地形改正误差计算8.7.2.1地形改正均方误差分同精度检查和高精度检查两种情况计算。a)同精度检查时,均方误差按公式(30)计算:n——参与统计的检查点数。b)高精度检查时,均方误差按公式(31)计算:e——均方误差;n——参与统计的检查点数。8.7.2.2地形改正总均方误差按公式(32)计算:er——地形改正总均方误差;E近——0m~20m近区地形改正均方误差;E中——20m~2000m中区地形改E远——2km~20km远区地形改正均方误差。8.8正常重力值改正及误差计算8.8.1采用第十七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通过,由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推荐的1980年大地测量参考系统中的正常重力公式(33)计算大地水准面上的重力值:8.8.2正常重力改正(纬度改正)误差按公式(34)计算:ε=±0.000814sin2φ×ea (34)eg——纬度改正均方误差;φ——图幅或测区的平均地理纬度;ea——重力测点沿南北方向的定位均方误差,单位为米(m),一般可用定位均方误差代替。8.9布格改正及误差计算8.9.1陆地布格改正8.9.1.1布格改正按公式(35)计算:8.9.1.2布格改正误差按公式(36)计算:δg=0.3086(1+0.0007cos2φ)(h₁-h₀——重力观测时从1985国家高程基准起算的瞬时潮水的潮高(其数值一般在0m~5m范围内e,——重力测点高程均方误差,单位为米(m);8.10布格重力异常及精度计算8.10.1布格重力异常按公式(41)计算:式中:g——测点重力值;ôgr——地形改正值。8.10.2布格重力异常误差按公式(42)计算:ew,=±√e2+e+e?+………(42)式中:ea,——布格重力异常均方误差;ege——测点重力值均方误差;egb——布格改正均方误差;eg——点位误差引起的正常重力值均方误差;er——地形改正总均方误差。8.11密度统计及误差计算8.11.1密度统计8.11.1.1密度资料的统计应在正确定名、正确划分所属层位或时代基础上进行,般按岩性或地层分8.11.1.2当同类岩石密度标本的数量不足30块时,一般只计算其算术平均值。8.11.1.3当同类岩石密度标本的数量超过30块时:a)对岩石密度分布规律进行统计检验,同类岩石密度分布一般符合(或近似符合)算术正态分布,b)计算算术平均值和标准离差,也可作出频率分布曲线或累计频率曲线,从图上确定算术平均值和标准离差。具体方法参见附录F。8.11.1.4在岩性密度统计基础上,应计算某一时代的地层(或岩层)单元的加权平均密度值(以厚度为权),地层单元一般以系或统或同比例尺区域地质图的图例单元为参照。8.11.2密度测定误差计算8.11.2.1当检查测定只有一次时,误差按公式(43)计算: 8.11.2.2当检查测定多于一次时,误差按公式(44)计算: δ;——标本原始测定值与检查测定值之差;m——总测定次数;n——被检查测定的标本数;V;——标本某次测定值与该标本各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之差。8.12野外资料检查验收8.12.1检查验收依据检查验收依据包括:a)项目任务书和技术设计书及其审批意见;b)本规范;8.12.2检查验收要求8.12.2.1作业组检查验收:应每日或每一闭合单元进行,并填写日验收记录(见附录H.6)。算等检查比例为100%,合格率应达到100%。8.12.2.3项目承担单位检查验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进行野外实地检查验收,所有资料的整理和计算应按10%~20%进行抽查,合格率应达到100%。8.12.3检查验收内容检查验收内容包括;a)测网及测点布设;b)仪器检验;e)物性工作;f)各类质量检查;g)各类原始记录;h)资料整理。9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9.1基本要求9.1.1应广泛收集测区及周边地区的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成果资料,在充分了解各种地质认识基础上明确测区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9.1.2应通过深入分析各种资料、重力场图件和必要的定量计算来判别某一目标地质体的重力场标志,建立测区内与重力异常有关的地质一地球物理模型。9.1.3应结合其他资料采用综合方法进行重力成果的转化和解决相关的地质问题,数据处理、定性解释和定量计算应反复进行,始终贯穿,逐步深9.2数据处理9.2.1应根据测区地质任务经过试验选择有效且合适的方法,及适合的数据处理方案。对于测区不同的地质目标,宜通过试验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及参数。9.2.2处理方法的选择首先应了解所用方法的应用前提和优缺点,网度和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审慎且灵活使用处理结果。9.2.3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滤波、向上和向下解析延拓、多阶垂向导数、水平方向导数、各种剩余异常提取法、先验模型正演计算等方法。宜采用多种处理方法并组合使用,同时尽可能尝试新方法。9.2.4资料处理结果宜进行误差评估,对误差较大、可信度较低的区段,应加以说明或注释。9.2.5资料处理结果应经第二人复核,主要检查所用方法是否恰当、各种参量的选用是否合理、各环节是否正确等。9.3重力异常的定性解释9.3.1定性解释是根据重力场特征和勘探目标物的地质一地球物理概念模型及其识别标志,结合物性资料、地质成果及其他成果资料,对各类重力异常的地质成因进行客观、合理的解释和说明。9.3.2应认真研究布格重力场的变化特征,密切结合地质资料对测区布格重力场进行不同级别的分区,深入分析其地质意义。可将测区置于更大范围的背景场中进行分析研究,为地质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和参考。9.3.3应综合分析重力场的各种处理成果,结合地质及其他成果资料,研究测区内局部构造、沉积地层、岩体等地质体与重力异常之间的关系。9.3.4应综合考虑测区内地质体规模、测网的疏密程度和异常范围等因素识别局部异常,并逐一编号登记解释。异常区宜至少包含3~5个重力测点,异常值宜大于总精度的1~3倍。9.3.5应依据局部异常分析结果,对识别出的局部异常进行类别划分。宜按其与成矿地质条件的相关性进行分类,也可按其地质成因进行分类,如岩体异常、沉积地层异常等,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价。9.4重力异常的定量解释9.4.1定量解释是运用各种定量计算方法求取引起重力场效应的几何参数和物性参数,应建立在定性解释基础之上。9.4.2应具有一定数量的地质先验信息作为定量解释的约束条件,如钻井资料、地震勘探资料或其他地球物理资料等。9.4.3定量解释一般包括局部重力异常的定量计算、剖面解释推断、密度界面反演计算等内容。9.4.4凡有足够测点控制、异常形态完整、与测区内成矿条件关系密切的重力异常,均应进行定量计算和解释以确定其赋存状态。9.4.5定量解释时应根据测区重力场的变化特征及制约重力场变化的主导因素设计地质模型,宜采用2.5度体或3度体异常公式进行正演和反演计算,推断出合理的结论。9.4.6密度界面定量计算和解释应有已知深度和剩余密度等约束条件,可采用界面反演法或(多条)剖面式人机联作选择法等合适方法。9.4.7采用剖面法反演计算密度界面时,可采用图切剖面数据,剖面方位应和实际测线方向一致或垂直于构造线方向,剖面之间的间隔宜不大于3倍的线距或剖面间距小于1.5km,在构造复杂及局部构造发育地段,应增加剖面数量。9.5地质解释和推断9.5.1地质解释和推断应围绕测区地质任务展开,着力解决测区内急待解决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并尽可能提出新的地质认识。9.5.2应以重力资料及物性资料为基础,结合已知的地质资料和物探成果客观地解决地质问题,切忌生搬硬套,注重创新、提高,并有新发现和新认识。9.5.3应收集最新的地质资料和吸纳国内外的最新成果,运用地学界较为成熟的新理论、新观点进行解释推断,得出地质认识和结论,并阐述和判断其合理性。9.5.4应采用平面解释与剖面解释相结合的方法,二者互为补充和互为约束,使推断的成果或认识更为9.5.5在确认推断依据充分的前提下,若原有的地学观点或理论无法对重力场推断做出合理的地质解释时,要明确提出质疑并说明依据。在深入综合分析研究资料后,可按重力调查工作推断的结果做出新的地质解释。9.5.6宜对测区重力异常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分析,从地质构造格架、分布规律、成因机制、找矿方向等深层次地质问题方面进行探讨,尤其是对地质争议问题进行适当探讨。9.6成果表述9.6.1解释成果以文字表述为主,辅以图件和表格形式进行表达,应客观、合理、内容充实。9.6.2成果图件宜为平面图或剖面图。可根据需要编制单一地质内容的成果图(如火成岩、变质岩及各类盆地分布图,各类界面深度图,各类断裂分布图等),也可编制多项地质内容的综合性成果图以及专题性地质研究成果图。9.6.3所有推断成果图应突出显示所推断的地质体、地质现象,特别是隐伏或半隐伏的地质体、地质构9.6.4对于推断的各类地质体或现象可分类编号列表表示,简略叙述推断成果及其可靠性。表格内容应包括重力场特征(形态、走向、幅值、圈闭面积等)、地表地质情况、物性、重力推断结论及其依据、其他物探推断结论、是否为新发现(新认识)、验证情况等,具体可依据地质任务要求编制。9.6.5可根据任务需要编制成果报告附图册,数据处理基础图件及定量推断成果均可列入图册。10图件编制10.1基本要求10.1.1计算机编制1:50000重力调查基础图件、各种数据处理图件和成果图件。10.1.2应以国际分幅为单位分幅编制重力图件,对于小面积测区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分幅编制。10.1.3一般使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参测绘局等正式出版发行的地形图地理版作为重力图件的地理底图,宜根据需要对其中的地理要素进行适当删减,做到繁简适当,层次清晰。10.1.4绘图仪输出图件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图廓边长误差不大于±0.3mm;b)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大于±0.45mm。10.2图外要素与整饰10.2.1图外要素应包括图框、分度带、坐标注记、境界注记、图名、图幅名称、图幅编号、接图表、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投影类别、图例、技术说明、编图单位、编图日期等。各项要素布局应合理、美观协调。10.2.2技术说明宜根据图件中的异常性质注明计算公式、技术参数、坐标和高程系统等内容。10.2.3图框采用高斯投影系,按6°带或3°带分带。10.3实际材料图的编制10.3.1主要内容包括重力基点及其编号、高程控制点网及编号、重力测点点位及编号、标本采集位置及编号、各种质检点、剖面位置及编号等。符号应使用表12中列举的符号。底图绘制执行10.1.3。10.3.2不同级别重力基点使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参见表12)。当基点和测点重合时,保留基点符号及编号,保留重力测点编号。★国家重力基本点红[RGB(255,0,0),CMYK(0,100,100,0)]国家重力一等点红[RGB(255,0,0),CMYK(0,100,100,0)]△重力基点黑[RGB(35,31,32),CMYK(0,0,0,100)]O重力测点自定义P测网控制点自定义密度标本采集点自定义①重力检查点自定义①测量检查点自定义10.4布格重力异常图的编制10.4.1根据重力测区具体情况和解释推断的需要,结合测区实际密度资料选取合适的外部改正密度参数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值,具体方法见附录G。10.4.2编制布格重力异常图时应首先进行扩边处理,尽可能使用周边的原始数据进行扩边,扩边距离10.4.3宜对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计算机勾绘等值线。网格化方法及网格距应根据重力测点分布情况而定,并在报告中详细说明搜索类型、搜索半径等参数。10.4.4布格重力异常图宜用平面等值线表示。平面等值线均以零值起算,每5条绘制一条计曲线,重力异常正值、负值等值线均用实线表示,零值等值线用点划线表示,空白区不宜绘制等值线。等值线间距为总均方误差的2~3倍。在图面合适部位注记重力异常数值。封闭等值线最内圈应有注记,并在封闭等值线圈内加注“+”(重力高)或“—”(重力低)符号,其符号的大小以图面协调美观为原则。10.5解释图件编制10.5.1根据工作需要可编制剖面平面图,包括剩余重力异常和布格重力异常剖面平面图。图中参数比例尺应根据工作精度和异常强度等因素确定,每毫米代表的重力异常值应不小于总均方误差值,并能反映有意义的弱异常和低缓异常。10.5.2解释推断图主要内容包括推断地质体(岩浆岩体、盆地)的位置及编号、断裂位置及编号、预测的找矿靶区等,并使用不同颜色或符号对其可靠性加以明确标识。10.5.3解释推断图和剖面平面图的绘制应以测区的地质图或矿产图作为底图,图中要素可适当简化、相互协调,重要异常区和推断成果区域及其附近宜有地名标注。11成果报告编写11.1编写基本要求11.1.1成果报告应着重体现所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所解决的相应地质问题及其结论。11.1.2成果报告编写前应全面收集相关资料,并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确认其合格性。11.1.3成果报告所采用的重力资料应是经过正式验收或经过评估的合格资料。11.1.4报告中所用名词、术语、符号应符合相关专业规定要求。11.1.5成果报告的重点内容是异常解释推断及其依据、结论和建议等,应突出新成果、新发现和新认11.2成果报告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b)地质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分述测区地质概况、矿产条件、区域重力、航磁特征及物性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等概况;c)野外方法技术和质量评价;d)数据处理方法技术:包括地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