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相减法并非等差乘等比型数列求和的唯一方法_第1页
错位相减法并非等差乘等比型数列求和的唯一方法_第2页
错位相减法并非等差乘等比型数列求和的唯一方法_第3页
错位相减法并非等差乘等比型数列求和的唯一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错位相减法”并非“等差乘等比型”数列求和的唯一方法具有突破观念性的创新型解法裂项求和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奋斗中学 0504班 陈一帆 指导老师:李国梅一、问题的提出我们都知道,高一课本第一册(上)在推导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 的过程中运用了著名的“错位相减法”,随即在书中的第137页复习参考题三B组中出现了运用该方法来解决的求和问题:6、。这类数列的主要特征是:已知数列满足其中等差,等比且公比不等于1,老师们形象地称这类数列为“等差乘等比型”数列。求这类数列前项的和时通常在和式的两边都乘以组成这个数列的等比数列的公比,然后再将得到的新和式和原和式相减,转化为同倍数的等比数列求和,这种方法即所谓

2、的“错位相减法”。而且近年来的各地乃至全国高考的试卷中频频出现此类型的数列的求和问题,解法当然是不变的“错位相减法”,而且老师在平时的讲题中也一再强调该类型的前项和只能用错位相减法来解决,似乎成了“自古华山一条道”的绝法。难道真的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了吗?这的确没有让我墨守成规,反而激起了我无限的探索欲。二、特例解决带来的启发当时等比数列通项可变形为=于是前项和+=受到上面变形的启发,我想既然等比数列的通项可以裂成两项的差的形式,那么公比不为1的“等差乘等比型”数列的通项如果也能裂成类似的形式,那么让我苦思冥想的那个求和方法不就神奇的找到了吗?在此之前,我们老师还一再强调此类数列的求和不能用裂项

3、相消,如果这一设想成功的话,算不算是观念和方法上的一次突破。三、一个方法的发现裂项求和也是数列求和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本质是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化为两项之差,并且前一项的减数恰好与后一项被减数相同,求和时中间项相抵消。裂项求和法简单易行,不易出错。这一方法绝好,但其难度在于如何对数列通项实施裂项。下面就将采取裂项求和的方法来处理“等差乘等比型”数列的求和问题。先看定理1 :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数列是等差数列,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则数列也是“等差乘等比型”数列。这个结论很容易证明。不妨设等差数列首项为,公差为,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为,则=令,显然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于是

4、,故数列也是等差乘等比型数列。有了上面的重要结论,我不禁猜想任何一个等差乘等比型数列是不是总可以拆成一个新的等差乘等比型数列的相邻两项的差,即能否存在一个等差数列,使得,事实上,利用待定系数法可以很容易地求出数列。所以有定理2: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存在一等差数列使,其中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分别为 我把它称为裂项公式,上述结论可直接计算验证。利用定理2,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前项和公式+ =+ =三、应用举例下面就利用上述所得裂项公式求几例等差乘等比型数列前项和。例1. 求+解:设,则, 由裂项公式于是可裂为 = = =例2. (2003年北京(理)第16题)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令 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解: 知 当 由裂项公式知 于是 所以 = = = 又当时,综上所述:当时, 当时,本课题的意义不仅在于打破了以往固有的思维模式所造成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