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_第1页
滨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_第2页
滨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_第3页
滨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_第4页
滨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滨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1.1 生态修复模式设计考虑湖滨带类型、要实现的生态功能、生态修复目标等,提出湖滨带生态修 复模式,详见表3。1.1.1 缓坡型湖滨带(1)滩地型该类型湖滨带现状地势平缓,原有湖滨带生态系统仍有保留,但人为干扰造 成其生态退化。该类型湖滨带生态修复重点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一般按陆生生态系统向水生生态系统逐渐过渡的完全演替系列设计,植被类型包括乔灌草 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沉水植物带四带(图1)。湖滨大型底栖动物、鱼类退化严重的区域,可在沉水植物带增加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的栖息地的设计。根据水位高程及其变化设计植物带。 水位变幅小的湖泊,陆生乔木带设计在 最高水

2、位线以上,湿生乔木和挺水植物设计在常水位1m水深以内的区域,浮叶植物设计在常水位02m水深的区域,沉水植物设计在常水位 0.53m水深的区 域。水位变幅大的湖泊湖滨带植被应充分参考湖泊植被的历史状况及现状的季节 性变化,并以湿生草本植物带自然恢复为主。养灌草拦韌 理水H物|?曰1朝畐一*|砒植齡图1滩地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示意图(2)农田型该类型湖滨带现状受农田侵占,地形地貌受到一定的破坏。退田后在湖滨带 外围一般仍存在大量农田。农田型湖滨带以农田径流水质净化功能为主, 尽量恢 复成完全演替系列(图1)0植物配置中应采用根系发达的大型乔木净化农田区 浅层地下径流;在基底修复中应加固原有农田外围的护

3、岸设施维持基底的稳定性 (详见4.2)。由于护岸工程对浮叶带植物生长影响大,植物配置中也可设计成浮 叶带缺失的不完全演替系列(图2)。养灌韬 I«水腳帯I 淋酣帯 I I聊购刊)图2农田型湖滨带生态修复断面示意图(3)房基型该类型湖滨带现状被村落房屋侵占,湖滨生态系统被破坏。以生物多样性保 护为主的修复区,全部退房还湖并进行基底修复。植被尽量修复为完全演替系列 (图 1)。房屋不能完全清退的,拆除部分房屋并设计生态岸坡,做护岸处理,坡度小 于25° (详见4.2);植被带可设计成陆生植被带或浮叶植物带或挺水带缺失的不 完全演替系列(图3)I*水植粉带一I 豺植输帛一I 雕砂

4、亂和挪W黄图3房基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示意图(4) 鱼塘型该类型湖滨带现状为大面积鱼塘,湖滨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受损。鱼塘型湖 滨带一般修复为多塘湿地,基底修复是将鱼塘塘埂拆除至水面以下而仅保留塘基, 上部石料与塘埂内的土料混合后,就地抛填在塘埂两侧形成斜坡;水面以下部分 应每间隔一定距离将塘基清除,使塘内外土层沟通,塘基呈散落状分布,同时覆 土覆盖鱼塘污染底泥。针对底质污染较重、底泥较厚的鱼塘,应对污染底泥先进 行清淤,再拆除塘基,防止退塘时淤泥再悬浮污染湖泊水质。 植物修复根据各鱼 塘水深、水位波动种植挺水、浮叶、沉水植物等(图4 )。图4鱼塘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示意图(5) 水生植物的栽种水深一般

5、宜满足下列要求:水深110cm时,除部分荷花品种外,不适宜其他挺水植物布置;水深80110cm时,适宜布置的植物有荷花等;水深5080cm时,适宜布置的植物有芦苇、香蒲、水葱等;水 深2050cm时,适宜布置的植物有芦苇、香蒲、水葱、黄菖蒲、旱伞草、梭鱼 草等;水深v 20cm时,适宜生长的植物较多,除上述植物外还有千屈菜、长 根草、薏苡等水加:110cm|水深 80H0cm2050cm|水祥20cm水深 5080cm|图410岸坡带植物栽种水深要求示意图畋迈河流杯M怖鉀曲”灣单位:m20100120图5. 1缓冲带宽度设置参考示意图表5.1不同植被类型对缓冲带作用的影响参考表作用草地洋水乔木也39河岸低«中过鴻沉淀物、葺养特庚.杀虫剂高低中过涙地衣径流中的営殊枸庚.杀虫剂和做生物髙低中保护地下水和伏用水的供拾低中*改总水生生初栖息地低中抵制洪水低中高表52不同植被类型缓冲密对污染物的截流效果参考表实验恠被类型最俺歧被类型册住怔被截污效杲无憤被带、芦坊带、芦苇与香為混合带芦苇与香蒲混合席COD. TN、TP NH<*-N 去除皐 的周平均值井别为31 62%. 37-84 %. 30-6S%和 34-31%香根車+沉水塑转.涅生植将+香肅+芦苇香根单牛沉水植物对COD. NHTN幻TP的去斤J分别为 4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