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有效问题探究的开展_第1页
谈谈有效问题探究的开展_第2页
谈谈有效问题探究的开展_第3页
谈谈有效问题探究的开展_第4页
谈谈有效问题探究的开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体现了学生的发展历程。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与发展,我 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口由”,在不断的大胆设想,尝试探究,总结交流,反思回顾中,学的 意味自然地就曲“自学”转变为“治学”,随之而产生的意志、情感、能力、方法上的转变便 使学习的过程得到人性化的体现。同时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则成为了数学活动的核心。将数学知识蕴含于问题解决的过程z中,从问 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最终解决问题,曲此便形成了问题探究的基本思路。在本级 部的实践中我们积极反思,现以谈谈五年级苏教版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为例來在 有效问题探究活动中的具

2、体操作与思考:【活动一】提炼问题师:同学们这一阶段我们一直在研究分数,并且知道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将分数 转化成小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里有7个分数,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工具计算,将分数转化成小数,把计算结果记录卜來, 然后按结果的特点,把这些分数分一分类,行吗? 黑板(2_ 2_ a 2_ 2_ j_l 2_)h)' 忆、20 ' 25 ' e、70 ' 3977377生:=0.7=0.4375=0.15=0.28=0.5831016202512117 =0.57142571428 =0.1719487039(教师板书)师:观察这些结果,我们同学能不能将这些

3、数进行一下分类?从这个过程屮,你又可以得 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后交流)生1:我发现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可以分为能化成有限小数,和 不能化成冇限小数的两类生厶我也是这样来思考的。如?、?、三、z都可以化成有限小数,而?、11、l10162025127039只能化成无限小数。师:刚才同学通过计算将分数化成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与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两类,那这 次不计算你又能很快得出结论吗?h32生:能化成有限小数生2: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生3: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我用计算器除了。师:我也说它可以,不相信,验证一下。我可知道这其中的规律,你知道吗?我愿意和同学们分享。k说明:这一部分的

4、学习是一个实践思考的过程,作为产生课题研究的环节,我们主要是 通过学生对数的观察与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借助于计算工具快速的进行计算观察, 而呈现的方式是以教师提供为主,学生进行判断,分析。最后以活动猜想的方式来引发学生 对问题的思考,抛开计算工具,寻找木质规律。事实上,学生在这一活动层面屮,主要以自 主式猜想为主,回答全凭主观判断,也因此是这样,通过是非判断才引起了后来的认知矛盾, 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从心理层面引发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q【活动二】探究明理1、2、2、2、2可以化成冇限小数,而2_、ii、z却不能化成冇限小数,你想10162025127039想,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是由分数的

5、谁来决定的?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学生独立思考后快速作答)生1:我觉得由分子决定,因为我也不知道,反正是分子,是被除数吧。生2:我觉得由分母决定,分子有的是7,但有的能化为有限小数,有的却不能化为有限小 数。生3:我觉得由分子、分母决定的,可能是因为分子分母有一定的联系。2、师:刚才不少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再思考一下,如果研究分子你准备从什么方面 来入手,研究分母乂如何分析,能提供研究的初步想法吗?(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口答:)生1:分子是奇数与偶数可能有关系,我准备试试生2:分母分解质因数中间可能有些的关系。我去分解质因数。生3:分子、分母是奇偶性的分析,或者是质数和合数之间的关系。我准备

6、多举些例子。师:再到自己的小组里议议,最后每个小组是不是可以确定下个自己本组的方案。(学生交流,提出方案与假设)3、各小组交流。如是分子,教师想请你们组再举儿个例子,试试成立吗?如果有了问题,再议议,或是借鉴其他组的意见。此时大多数的组考察对象指向于了分母。4、师:看来,各组都有了一定的方案,动动手,动动笔,举举例子,来验证你的思路。如果 有问题及时提出,当然借鉴他人的方法也是可得的。最后各小组能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5、生1:将分母分解质因数后发现都只有2与5生2:分母分解质因数,如果只含有质因数2、5或2和5的能化成有限小数,如含有2、5 以外的其它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k说明:在这个

7、实践探究的环节屮,教师成为问题设计的策划者,而活动主体的学生大致经历 了 :独立思考一组内交流想法一一形成初步思路一一交流设想一一修改方案一一实践归纳一一 大组总结的过程。设计的全过程屮将学生的探究,看作是一个做数学,猜数学,玩数学的活动, 并不刻意地强调其逻辑性,与过程的科学性。w: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不对了,我们可以通过 小组内或全班性交流、实践后及吋进行修改。这样就将原木规定的探究历程打破,让学生在课 堂吋空屮任意的思考与实践假设,最终发现本质问题。而教学后,我们也发现,学生关注的主 要是两个方面:分母的特点和分子与分母的关系。而不少小组在验证假设的过程,思路也在不 断的调整,这吋的学牛呈

8、现出跳跃式的思维状态,也正是在这样的特性,学生活动才更加的真 实,体现了课标屮使学生经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化的过程q【活动三】质疑完善教师出示;小黑板:一组分数,其屮有一个分数为 2师:-能化成有限小数吗?1515牛: 能的,是0.2。师:难道我们总结出来的结论有错?生:这个分数述可以约分呀,变成了丄=0.2,我想一定要是最简分数才可以判断。5生:要符合刚才的规律,这个分数还必须是一个最简分数。师:是吗?对了,看来今后的所有的事都要仔细考虑。下课。k说明:最后的巩固练习,设计意图木意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并能及时的进行知识巩固。但 教学屮发现,学生发现的规律及举出的实例屮,全为最简

9、分数,因此分析分母的特点有一定误 差。怎样让每个孩子都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学习体验呢!我们就顺水推舟,在 总结屮不先急着提出“最简分数”的问题,而是设计在练习屮,学生产生问题质疑:难道我们 总结出来的结论有错?这又是一次具有挑战性的思考。从疑到思到知再到惑,将数学的无穷奥 秘集于问题思考的全过程屮,在应用数学的过程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木质q【反思l木节课是由教师在课堂屮提供学习素材,组织学生开展的“小课题”式的问题探 究活动。在课堂屮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策划者,通过问题设疑来引发思考,成为整个活动的策 划者,而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与组内的有效交流与实践验证来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在探究的过 程

10、屮学生又成为了方案实施、问题解决的策划人。1、不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容器,其实他们比我们聪明的多。为什么我会想到这一点呢?因为在我们教师的眼中,学生就是被我们管理与教授的工具, 他们无知所以來到课堂上进行学习。而事实上是这样的吗?我想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个想法太过 于肤浅了。可事实上,大多数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每日在重复着这样一个事件。“我们为什么明知不对,还在继续做呢? ”“因为我们不信任学生,因为我们把学生看作了自已生产的一 个商品。”其实,我们的学生在接触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的原始性的感性认识,只是在学 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将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结构。这也就决定着 课堂

11、的功能并不是简单的授,而更多的是一种思。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质是对一种对学习活 动思考的变化,而现实的问题是学生有需要,但不十分强烈与明显,我们教师就是要通过课堂 活动,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积极投入,在知识、情感、意志品质、能力、方法等方面实现提升, 并最终有意识地改善自身学习方式与行为,实现个体学习的优化。2、真止开展适合于全体学生的探究过程“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 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木华的这番话很好 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探究学习冇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而在这个课例中我 们注重了

12、学生三种学习意识的培养:1、问题意识 指一个人能经常意识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有目的意识状态。这是学生实现问题探究的前提。“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问题探究中,教师要努力将原先用于 讲授的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究的一个个冇价值的问题。这节课中教师正是将原有的呈现数 据,指导分类,讲授规律、集中练习进行了人胆的改革,使整节课中学生始终围绕“怎样的分 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來进行活动。从“准备酝酿豁朗验证”的过程中,教师鼓励 学生大胆尝试自主分析,从而促进了探究向深层次的推进与发展。2、实践探究意识 这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学习,不光是书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会 如何通过冇效的活动來发现、并内化自己

13、所需要的知识。实践探究的意识鼓励学生对自己及待 解决的问题,不保持沉默,在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中,探索未知领域,体验其产生过程,进而 能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进程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在此课中,学生正是在不断地进行猜想与 实践,从“分子”研究到“分母研究”进而提出规律,验证假设。从一次次的亲身失败与成功 中感受学习的过程与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正蕴含在此中。3、思辩意识指一个人能时刻用思辩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受传统观念,权威教条的束 缚,摆脱原冇知识范围的羁绊,对做什么和想怎样做作岀合理的决策。作为探究性的环境必须 努力营造起一种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使他们能人胆地表达自己对现实内容材料的看

14、法、主张, 提取岀有价值的“课题”原素,实现知识创新。借鉴与分析他组的方案正是木节课中促使学生 产生思辩意识的冇力契机,借且于全班性的合作交流,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实现了一次思维上的质的飞跃。最后在质疑中更体现了科学思维方式的渗透,学生在情不自禁中感受到了学习的无穷乐趣。体验数学思维活动,经历数学学习过程,需耍我们把每一堂数学课精心的钻研,也只有不 断地实践,问题探究活动才能得以更为深入的开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才能更为自由地、开放地 “再创造”岀数学知识,而问题探究才更具有其生命意义。此外这节课作为基于学生问题探究活动的一个课例,也提岀了以下几个新的需要面对的问 题。1、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做些什么才是高效率的?2、活动化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