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学基础 4-1 杀虫剂_第1页
农药学基础 4-1 杀虫剂_第2页
农药学基础 4-1 杀虫剂_第3页
农药学基础 4-1 杀虫剂_第4页
农药学基础 4-1 杀虫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什么是纲举目张?是一种发展、学习的途径是种现象,纲、目、科什么是害虫: 危害农林作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以及鸟兽等。).Pictures。认识害虫的原因国家新标签的实施有的放矢的使用农药北方常见害虫300多种一、同翅目1、粉虱科:温室白粉虱2、叶蝉科:黑尾叶蝉、茶小绿叶蝉3、飞虱科:褐飞虱、灰飞虱4、蚜科:棉蚜 麦蚜:a麦二叉蚜 b麦长管蚜(抗性强) 桃蚜 萝卜蚜 高粱蚜高效氯氰菊酯简介高效氯氰菊酯简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生物活性较高,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生物活性较高,是氯氰菊酯的高效异构体,氯氰菊酯的高效异构体,具有触

2、杀和胃毒作用。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击倒速度快,杀虫活性较氯氰杀虫谱广、击倒速度快,杀虫活性较氯氰菊酯高。菊酯高。适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果树、茶树、森适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果树、茶树、森林等多种植物上的害虫及卫生害虫。林等多种植物上的害虫及卫生害虫。8、绵蚧科:吹绵蚧、绵蚧科:吹绵蚧9、盾蚧科:桑盾蚧、梨圆蚧10、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 昆虫纲,同翅目,盾蚧科 (Homoptera)蚧壳虫,雌虫无翅,足和独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无口器。体外被有蜡质介壳。卵通常埋在蜡丝块中、雌体下或雌虫分泌的介壳下。每一种的宿主植物有一定的范围。侵袭植物的根、树皮、叶、枝或果实。北方常

3、发生的介壳虫有草蛎盾蚧、梨园蚧、北方常发生的介壳虫有草蛎盾蚧、梨园蚧、康氏粉蚧、球坚蚧、龟蜡蚧等。主要危害康氏粉蚧、球坚蚧、龟蜡蚧等。主要危害苹果、梨、杏、柿树、花椒、石榴等植物。苹果、梨、杏、柿树、花椒、石榴等植物。以若虫和成虫附着在枝干、果实和叶片上以若虫和成虫附着在枝干、果实和叶片上吸取汁液,造成枝干裂皮、干枯和落叶,吸取汁液,造成枝干裂皮、干枯和落叶,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果实受害后呈畸形,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果实受害后呈畸形,失去商品价值。失去商品价值。 介壳虫的防治应抓住两个关键时期:介壳虫的防治应抓住两个关键时期: 第一次是惊蛰后至芽萌动时;第一次是惊蛰后至芽萌动时; 第二次在套袋

4、后第二次在套袋后5月下旬至月下旬至6月份月份(当地麦收当地麦收前后前后)的卵孵化期和若虫期。的卵孵化期和若虫期。 这两个时期介壳虫的介壳和蜡质层均未形这两个时期介壳虫的介壳和蜡质层均未形成,虫体对药剂极为敏感,此时进行药剂成,虫体对药剂极为敏感,此时进行药剂防治,效果最佳。但多数果农未抓住这两防治,效果最佳。但多数果农未抓住这两个关键时期,而是在个关键时期,而是在7月至月至9月介壳虫的蜡月介壳虫的蜡壳形成后用药,效果甚微。壳形成后用药,效果甚微。 杀扑磷杀扑磷 作用特点:是一种广谱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渗透作用,能渗入植物组织 内,对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有杀灭效力,尤其对介壳虫有

5、特效,对螨 类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适用于果树、棉花、茶树、蔬菜等作物上防治多种害 虫,残效期1020天。二、鳞翅目二、鳞翅目1、谷蛾科:谷蛾、衣蛾2、刺蛾科:黄刺蛾、褐刺蛾3、麦蛾科:麦蛾、棉红铃虫4、菜蛾科:小菜蛾5、蛀蛾科:桃小食心虫6、卷蛾科:大豆食心虫、苹果梢卷叶蛾7、夜蛾科:A食叶类:a斜纹夜蛾、b甜菜夜蛾、 c、造桥虫 B、切根类、地老虎 C、蛀食类:大螟、棉蛉虫 甜菜夜蛾甜菜夜蛾 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属鳞翅目夜蛾科,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各虫态耐高温能力强,抗寒能力不强。甜菜夜蛾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9和12.2,在温度25时,卵期、幼虫期、蛹期分别为3天

6、、18天和8.5天。各地一般79月是为害盛期月是为害盛期,在78月,降水量少,湿度小,有利大发生。 小菜蛾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其繁殖力强,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其繁殖力强,世代周期短,是目前世界上易产生抗药性的农田世代周期短,是目前世界上易产生抗药性的农田害虫之一。害虫之一。 小菜蛾以蛹越冬,翌春小菜蛾以蛹越冬,翌春5月羽化,成虫昼伏夜出。月羽化,成虫昼伏夜出。平均每雌虫产卵平均每雌虫产卵100-200粒,多产于叶背间凹陷粒,多产于叶背间凹陷处。卵期处。卵期3-11天。初孵幼虫潜入叶肉取食。天。初孵幼虫潜入叶肉取食。2龄初龄初从隧道中退出,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上表呈从隧道

7、中退出,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上表呈开天窗开天窗。3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严重时仅留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严重时仅留叶脉。幼虫共叶脉。幼虫共4龄,发育历期龄,发育历期12-27天。老熟幼虫天。老熟幼虫在叶脉附近结薄茧化蛹,蛹期约在叶脉附近结薄茧化蛹,蛹期约9天。在北方,天。在北方,于于5-6月及月及8月呈两个发生高峰,春季为害重。月呈两个发生高峰,春季为害重。 斜纹夜蛾:斜纹夜蛾:斜纹夜娥在国内各地都有发生,是一种暴食性害虫,斜纹夜娥在国内各地都有发生,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江苏、湖南、湖北、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江苏、湖南、湖北、浙江、安徽;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

8、东等省。浙江、安徽;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它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蔬菜中对白菜、甘蓝、芥它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蔬菜中对白菜、甘蓝、芥菜、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南瓜、丝瓜、冬菜、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南瓜、丝瓜、冬瓜以及藜科、百合科等多种作物都能进行为害。在瓜以及藜科、百合科等多种作物都能进行为害。在分类中属于鳞翅日夜藜科。它主要以幼虫为害全株、分类中属于鳞翅日夜藜科。它主要以幼虫为害全株、小龄时群集叶背啃食。小龄时群集叶背啃食。3龄后分散为害叶片、嫩茎、龄后分散为害叶片、嫩茎、老龄幼虫可蛀食果实。其食性既杂又危害各器官,老龄幼虫可蛀食果实。其食性既杂又危害各器官,老龄时形成暴食

9、,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老龄时形成暴食,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甲维盐简介甲维盐简介 作用机制可以增强神经质如谷氨酸和可以增强神经质如谷氨酸和一氨基丁酸一氨基丁酸(GABA)的的作用,从而使大量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功作用,从而使大量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功能丧失,扰乱神经传导,幼虫在接触后马上停止进能丧失,扰乱神经传导,幼虫在接触后马上停止进食,发生不可逆转的麻痹,在食,发生不可逆转的麻痹,在3-4天内达到最高致死天内达到最高致死率。率。由于它和土壤结合紧密、不淋溶,在环境中也不积由于它和土壤结合紧密、不淋溶,在环境中也不积累,可以通过累,可以通过Translaminar运动转移,

10、极易被作物运动转移,极易被作物吸收并渗透到表皮,使施药作物有长期残效,在吸收并渗透到表皮,使施药作物有长期残效,在10天以上又出现第二个杀虫致死率高峰,天以上又出现第二个杀虫致死率高峰,同时很少受环境因素如风、雨等影响。同时很少受环境因素如风、雨等影响。 防治对象n尤其对鳞翅目、双翅目,超高效,如红带卷尤其对鳞翅目、双翅目,超高效,如红带卷叶蛾、烟蚜夜蛾、棉铃虫、烟草天蛾、小菜蛾叶蛾、烟蚜夜蛾、棉铃虫、烟草天蛾、小菜蛾粘虫、甜菜夜蛾、旱地贪夜蛾、纷纹夜蛾、甘粘虫、甜菜夜蛾、旱地贪夜蛾、纷纹夜蛾、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马铃薯甲

11、虫、墨西哥瓢虫等。番茄天蛾、马铃薯甲虫、墨西哥瓢虫等。 地下害虫又称根部害虫。这类害虫生活在土壤地下害虫又称根部害虫。这类害虫生活在土壤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或植株的根部、嫩茎及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或植株的根部、嫩茎及幼芽等。常见的有蝼蛄、蟋蟀、蛴螬、金针虫、幼芽等。常见的有蝼蛄、蟋蟀、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种蝇等。这类害虫种类多,分布广,地老虎、种蝇等。这类害虫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危害隐蔽,常给育苗和花木生产带来食性杂,危害隐蔽,常给育苗和花木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严重的损失。 毒死蜱为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在叶片上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因此,对地下害虫的防治

12、效果较好,适用于棉花、叶菜、苹果、柑橘、水稻、甘蔗等作物三、半翅目盲蝽蟓绿蝽蟓(下午施药) 蟋蟀、蝼蛄、蝗虫 蝼蛄:俗称蝼蛄:俗称拉拉蛄、土狗子拉拉蛄、土狗子。属直翅目,蝼蛄科。分布全国各地。属直翅目,蝼蛄科。分布全国各地。 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华北蝼蛄华北蝼蛄,主要分布于我国,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北方;二是;二是非洲非洲蝼蛄蝼蛄,主要分布于我国,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南方。两种蝼蛄食性都很杂,是苗圃、花方。两种蝼蛄食性都很杂,是苗圃、花圃、草坪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以若虫和成虫咬食幼虫苗的根和圃、草坪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以若虫和成虫咬食幼虫苗的根和嫩茎以及刚播下的种子,并在地表挖掘坑道

13、把幼苗拱倒,造成缺嫩茎以及刚播下的种子,并在地表挖掘坑道把幼苗拱倒,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苗木和花卉生产。苗断垄,严重影响苗木和花卉生产。 发生时间:月底月初开始活动危害,月中、下旬危害最发生时间:月底月初开始活动危害,月中、下旬危害最严重。严重。六、鞘翅目1、叩头虫科:金针虫2、螵虫科:龟纹螵虫、七星螵虫(益虫) 茄28星螵虫、马铃薯螵虫3、丽金龟科:铜绿金龟子4、鳃金龟科:暗黑金龟子、华北大金龟子5、天牛科:桑天牛、星天牛(蛀虫)七、膜翅目 小叶蜂、梨实蜂、赤眼蜂八、双翅目1、瘿蚊科:小麦吸桨虫2、潜蝇科:美洲斑潜蝇3、花蝇科:种蝇、葱蝇 生活习性:属双翅目潜蝇科,世代历期短,各生活习性:

14、属双翅目潜蝇科,世代历期短,各虫态发育不整齐,世代严重重叠。在海南虫态发育不整齐,世代严重重叠。在海南1年发年发生生2124代,广东代,广东1417代,在海南、广东可代,在海南、广东可周年发生,无越冬现象。周年发生,无越冬现象。1526完成完成1代需代需1120天,天,2533完成完成1代需代需1214天。平天。平均温度均温度27.7,卵期,卵期1.53天,天,25.3时幼虫期时幼虫期33.5天,北方地区周年发生天,北方地区周年发生1011代,其中露代,其中露地可完成地可完成67代,保护地代,保护地4代左右,完成代左右,完成1代需代需1530天,其繁殖速率随温度和作物不同而异。天,其繁殖速率随

15、温度和作物不同而异。九、脉翅目:蜻蜓、螳螂十、螨虫红蜘蛛、白蜘蛛(黄螨) 分类地位:分类地位:螨类俗称红蜘蛛,是蛛形纲害螨类俗称红蜘蛛,是蛛形纲害虫,常见的害螨多属于真螨目和蜱螨目,虫,常见的害螨多属于真螨目和蜱螨目,是危害多种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是危害多种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 分布范围:分布范围: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华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及华北地区等广泛地区。国中地区,东北及华北地区等广泛地区。国外分布在同纬度经济作物区。外分布在同纬度经济作物区。 为害作物:为害作物:果树、蔬菜、小麦、棉花、玉果树、蔬菜、小麦、棉花、玉米、花卉、豆类及多种杂草。米、花卉、豆类及多种

16、杂草。 为害特点:为害特点:危害植物的危害植物的叶、茎、花叶、茎、花等,刺吸植物等,刺吸植物的茎叶,初期叶正面有大量针尖大小失绿的黄褐的茎叶,初期叶正面有大量针尖大小失绿的黄褐色小点,后期叶片从下往上大量失绿卷缩脱落,色小点,后期叶片从下往上大量失绿卷缩脱落,造成大量落叶。有时从植株中部叶片开始发生,造成大量落叶。有时从植株中部叶片开始发生,叶片逐渐变黄,不早落(苹果叶螨)。叶片逐渐变黄,不早落(苹果叶螨)。 发生特点:发生特点:螨类的发育繁殖适温为螨类的发育繁殖适温为15-30度度,属于,属于高温活动型高温活动型。在热带及温室条件下,。在热带及温室条件下,全年都可发全年都可发生生。温度的高低

17、决定了螨类各虫态的发育周期、。温度的高低决定了螨类各虫态的发育周期、繁殖速度和产卵量的多少。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繁殖速度和产卵量的多少。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往往会导致其大发生。螨类发生量大,繁殖周期往往会导致其大发生。螨类发生量大,繁殖周期短,隐蔽,抗性上升快,难以防治。短,隐蔽,抗性上升快,难以防治。 九、脉翅目:蜻蜓、螳螂十、螨虫红蜘蛛、白蜘蛛(黄螨)十一、软体动物蛞蝓、蜗牛 危害特点危害特点: 蜗牛属杂食性害虫,能危害豆科、十字花科和茄科蔬菜,也能危害棉花、甘薯、桑树、果树等。初孵幼贝只取食叶肉,稍大后刮食叶、茎,形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幼苗咬断,造成缺苗断垄。 俗称:俗称:“水牛水牛”,“

18、蜒蚰螺蜒蚰螺”。软体动物门、腹。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足纲 分布: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主要是亚洲)。分布: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主要是亚洲)。中国各地都有分布。中国各地都有分布。 形态特征:蜗牛形态变异大,贝壳一般呈圆锥形形态特征:蜗牛形态变异大,贝壳一般呈圆锥形或球形。左旋或右旋。体螺层大,膨胀。壳面光或球形。左旋或右旋。体螺层大,膨胀。壳面光滑,常有深褐色带。头部有滑,常有深褐色带。头部有2对触角,眼位于后对触角,眼位于后1对触角顶端。雌雄同体。在干燥或寒冷时分泌白对触角顶端。雌雄同体。在干燥或寒冷时分泌白色的粘液膜封闭壳口。色的粘液膜封闭壳口。 发生规律发生规律: 各菜区同型巴蜗牛每年发生

19、各菜区同型巴蜗牛每年发生1代。以成贝和幼贝越冬。代。以成贝和幼贝越冬。越冬场所多选在潮湿阴暗处,如菜田的草堆下、石块下、越冬场所多选在潮湿阴暗处,如菜田的草堆下、石块下、土缝中。土缝中。3月初开始活动取食。月初开始活动取食。45月成贝交配产卵。月成贝交配产卵。因为蜗牛雌雄同体,除异体交配受精外,也可以自体受因为蜗牛雌雄同体,除异体交配受精外,也可以自体受精繁殖。每只成贝可产卵精繁殖。每只成贝可产卵30235粒,并能多次产卵。粒,并能多次产卵。蜗牛喜阴湿,如遇雨天,昼夜活动危害,干热时昼伏夜蜗牛喜阴湿,如遇雨天,昼夜活动危害,干热时昼伏夜出,干旱或气候不良时,分泌粘液形成蜡状膜将口封住,出,干旱或气候不良时,分泌粘液形成蜡状膜将口封住,隐蔽起来不活动,干旱过后又恢复活动。隐蔽起来不活动,干旱过后又恢复活动。 四聚乙醛是一种选择性强的杀螺剂。外观浅蓝色,遇水软化,四聚乙醛是一种选择性强的杀螺剂。外观浅蓝色,遇水软化,有特殊香味,有很强的引诱力。当螺受引诱剂的吸引而取食或有特殊香味,有很强的引诱力。当螺受引诱剂的吸引而取食或接触到药剂后,使螺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大量释放,破坏螺体内接触到药剂后,使螺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大量释放,破坏螺体内特殊的黏液,使螺体迅速脱水,神经麻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