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有效护理探讨_第1页
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有效护理探讨_第2页
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有效护理探讨_第3页
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有效护理探讨_第4页
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有效护理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有效护理探讨(作者:_单位: _邮编: _) 作者:张雪芳,徐桂华,李海,陈金珍【摘要】 目的 探讨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震动排痰机的叩击和震动原理缓解与治疗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卧床72小时以上患者130例进行分组护理,并对照分析。试验组:常规护理加叩击震动;对照组:常规护理加腹部按摩。结果 试验组的排便效果明显改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用震动排痰机的叩击和震动原理来缓解与治疗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可为临床实施生物反馈治疗及有效护理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功

2、能性便秘; 卧床患者;生物反馈 ;护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卧床的患者,常由于疾病、饮食、药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功能性便秘。便秘可使含氨胺类和其他有毒物质与结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促进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诱发各种并发症,加重了患者的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粪性溃疡、肠梗阻、尿潴留,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至猝死等1。如何根据病人产生便秘的具体因素和临床表现实施有效护理是值得探讨的课题。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卧床72小时以上同时发生功能性便秘的患者130例。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为: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结2。随机分为试

3、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5例,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5588岁;对照组65例,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龄538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 05)。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加腹部按摩;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叩击震动。(1)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训练有意识的定时排便及提供有利于排便的体位与环境等3。(2)腹部按摩方法如下:依结肠走向由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做环形按摩,起到刺激肠蠕动的作用。每日清晨饮水后30min及餐后30min做腹部按摩1次,每次1015min。(3)叩击接头震动方法如下:利

4、用多频震动排痰的叩击和震动原理,采用叩击加229型号叩击头分别于早餐后1. 5小时和下午时间;患者取舒适侧卧位;部位:从尾底到腰椎,每侧叩击和震动5min,频率1030cps。1. 3 观察指标 所有病人自入院后即开始观察并记录排便及便秘的发生情况,并于入院后第7天和第14天对两组病人的便秘发生情况及排便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显效:24h内排便,大便性状正常;有效:72h内排便,大便性状正常;无效:72h后排便,大便干结难排。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 0 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p=0. 05为检验标准,p0. 05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二组患者

5、经治疗一周、二周后的疗效比较,见表1、表2。表1 入院后第1周两组便秘病人排便效果比较表2 入院后第2周两组便秘病人排便效果比较3 讨 论功能性便秘由于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而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长期便秘及滥用泻剂所带来的危害,长期的便秘使结肠憩室、肛周病变等的发病率增加,又可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致死率,同时还增加了女性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病危险性4,因此,如何有效合理地治疗功能性便秘,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研究重点。林庆等5研究认为,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除了传统的增加食物纤维及水的摄量、定时排便、药物等治疗方法以外,生物反

6、馈治疗效果明显。生物反馈治疗是利用专门的设备仪器,将与生理活动有关的某些生物学信息加以放大处理,转换成易于识别的信号,患者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识,并根据屏幕上不断变化的压力和肌电图案而做出正常的排便动作。经过反复训练,重返生物反馈通路,最终掌握正确的排便动作。中医传统疗法推拿也是非药物疗法,采用生物反馈结合推拿的方法使其治疗优势互补,同时避免了药物可能带来的危害。胡学军6等研究认为;按摩运动疗法及饮食行为、排便行为干预可以减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在不用泻剂的情况下,运动按摩及行为干预23周,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腹肌和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加肠蠕动和肌张力,促进排便。对长期卧床者,可经常做主动收腹

7、运动和提肛肌运动,可促使降结肠的内容物向下移动并可增加腹压,促进排便。配合多食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的食物,以增加肠蠕动,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对卧床患者便秘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已有相关报道。于淑燕等7提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制定健康教育的路线图式,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进行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规范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出可以显著降低便秘的发生率。综合上述学者的诸多观点和方法,可以认为,功能性便秘是老年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过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运动按摩等虽能改善便秘的症状,但存在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行为干预能力、患者的理解和主动配合能力等问题,如何能解决上述矛盾,使卧床患者在卧床期间能保持

8、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模式,值得我们探讨。呼吸科以老年慢性肺心病卧床患者为主,为了降低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临床上采了多种方法,包括:应用各种缓泻剂、调整饮食、用开塞露或甘油低压灌肠、人工排便、针灸等,但不是疗效不理想,就是操作繁琐,护士及病人不易掌握,或者药物气味太重,患者难以接受,或者其他不良反应而中止。由于呼吸科的护理人员在对肺部感染的患者作治疗时,发现经使用震动排痰治疗的患者便秘发生的比率明显下降。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由于心肺功能失代偿及右心衰竭所致的体循环淤血,使胃肠粘膜充血、水肿、肠壁平滑肌肌力减低,加之老年人肠管分泌液减少,肠管张力,蠕动减弱,粪便的传输减慢。

9、(2)长期或大量应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肠神经系统的药物(如阿片类)、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的药物(如钙通道阻制剂)及抗胆碱能药物,均可导致医源性便秘。(3)患者食欲差,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中纤维素及含渣物少,对肠道蠕动的刺激减弱。(4)病史较久,长期受病痛折磨,精神压力大,是导致便秘的精神因素。(5)即使轻微的用力排便,都会使患者喘憋,心慌症状加重,由于惧怕心理,无意中减少了排便次数。加之长期卧床,使便秘与肺心病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胃肠动力学是近年发展最快,被认为可能揭示胃肠运动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学者们因此对长期卧床导致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发现。首先,功能性便秘患者

10、通常都表现出结肠的高振幅蠕动性收缩(hapcs)数量显著降低,也可表现为其幅度的下降和持续时间的缩短,这就提示了结肠推进性活动受损,其次,功能性便秘患者全部结肠节段在进食后对其内容物的动力反应(如胃结肠反应)比正常人迟钝或缺如,这说明肠总体上对物理性(食物)刺激的反应存在功能障碍。 研究发现,腰骶部位的叩击和震动可改变腹压,并协调和增强直肠复合运动,反射性引起肛门内括约肌松弛,随后肛门外括约肌也自主性松弛,对粪便顺利排出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将振动排痰机的叩击和振动原理应用于治疗和缓解卧床患者便秘中,可认为是生物反馈的一种生物行为疗法,它是通过电子工程技术,把一些不能或不易被人体感知的生理和病理

11、活动,转化为声音、图像等可被或易被感知的信息,然后利用生物反馈机制,让患者根据其观察到的自身生理活动信息来调整生理活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振动排痰机在临床应用有多种工作模式:(1)振动;(2)叩击;(3)振动和叩击相结合。振动排痰机有很好的深穿透性,使用频率和人体组织的自然频率接近,能很好传导到肺的深部组织,广泛作用于中小气道,排除痰液,改善肺通气,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它在排痰方面的功效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认可。受其启发,可利用g5振动排痰机的深穿透性,使用频率和人体组织的自然频率接近的特点,将其广泛作用于胃肠的深部组织组织。由于g5振动排痰机低频振动接近人体的固有频率,可通过反射调节

12、,使中枢受到抑制,从而使位于降结肠和直肠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抑制,最终使降结肠,直肠蠕动增加,肛门内括约肌松弛,为粪便的排队创造有利条件。此外,接近人体的固有频率叩击时产生的垂直向下的力,可明显改变腹压,并协调和增强直肠复合运动(rmc),这种腹压的增加和rmc的增强,能反射性引起肛门内括约肌松弛,随后肛门外括约肌也自主性松弛,使粪便顺利排出。同时叩击与震动本身也是使患者被动运动的过程,其所表现出来的水平和垂直固有频率又可能对大小肠所固有的运动方向产生影响,同时腹腔和盆腔为一大腔,压力较为恒定,如果受到外力作用,势必改变系统内能,转移局部压力,从而激荡体内器官,当胃肠受到激荡时其肠道便会

13、因机械性的压力作用而发生形变或位移。加上激荡后,胃肠本身的蠕动,即胃肠动力势必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叩击与震动对胃肠功能(动力)的影响是直接、特殊和无可替代的。我们目前采用生物反馈治疗配合相应护理来缓解老年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症状,并与传统护理干预方法对比,效果显著。综合有关文献和本组病例的治疗情况,我们认为,老年慢性肺心病卧床便秘患者的生物反馈治疗配合相应护理,近期疗效满意,它具有相对非侵入性,易忍受,费用低等优点。本研究项目可为卧床患者预防便秘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提供实用价值的借鉴,为临床护理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参考文献】 1 吴燕平,任利群.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循证护理j.现代医学,2007,35(1):57-58. 2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7. 3 孟 清,崔丽君.护理干预对肛门直肠病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4):356-357. 4 郑 树.大肠癌高发现场病因筛查方法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