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岁时风俗岁时风俗文化的显型表现文化的显型表现 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 婚姻、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婚姻、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 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 现的行为方式。现的行为方式。 一、除夕一、除夕 又称“岁除”、“大年夜”。原指一年 的最后一天的晚上。 段玉裁说文注对“除”字解释道: “凡去旧更新皆曰除”。而去旧更新又 是在夜里,故名“除夕”。 1、行傩活动、行傩活动 所谓行傩,即是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 周礼夏官说:在岁终之时, “方 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
2、裳,执 戈扬眉,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2 2、贴春联、贴春联 源于五代时后蜀皇帝梦昶。 贴福字、门吊、窗花、贴年画等。 3、押岁钱 又称“压岁钱”、“压祟钱”、“压胜钱”。 最早始于汉代,汉魏六朝时即已流行。 由名称来看,最早写作“压祟钱”,用作驱邪 镇魅的。 4、年夜饭 又称“守岁酒”、“团圆饭”。 除夕夜吃饺子的文化内涵除夕夜吃饺子的文化内涵: : 饺子状如元宝,音又如宋代纸币“交子”, 具有新岁招财进宝的吉祥意义。“子”亦可作 “子时”理解,吃饺子象征着新旧两年在子时 相交过度,因此,吃饺子既有辞旧迎新的意义, 也寓含着人们招财进宝的希望。 二、春节二、春节 关于“年”字的来历有
3、两种说法: 一是“禾熟说”。 (尔雅释天说: “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 二是“神话说”。 2、拜年。 1、放爆竹。 3、贺年卡。 三、元霄节三、元霄节 又称“上元节”。 1、元霄节的来历: 一是汉明帝刘庄提倡。 二是汉文帝在正月十五日诛灭诸吕之后,定 此日为升平之日,后于此日都与民同乐,逐渐形成 元宵佳节。 三是汉武帝之说。 2 2、元霄节的文化涵义:、元霄节的文化涵义: 考其风俗的全部内容,当与道教的祭星有关。人 世间张挂无数灯笼,是对天上灿烂群星的模拟。 元霄,本意即是至高无上的天空,后借用为正月 十五食用的糯米粉做成的球状食品。元霄节在锅 里煮熟后,漂浮在米汤里,似天
4、空中的繁星,故 南宋周必大有诗云:“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 中。” 四、上巳节四、上巳节 也称“上巳”、“重三”、“祓禊”。 祓禊,即用水洗去身上的污垢与冲刷掉身上的秽气。 1、祓禊的习俗源于周代。 周礼春官女巫曰:“女巫掌岁时祓禊衅浴”。 2、晋代:祓禊已成了郊野野宴的行乐活动。如“曲水流觞” 的佳话。 3、唐代,杜甫丽人行。 五、清明节五、清明节 周礼春官冢人说: “凡祭墓, 为尸。” “尸”是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 受祭的人。 寒食节 六、端午节六、端午节 在农历五月五日。又称“重午节”、“端阳 节”、“端五节”、“重五节”等。 1、“端午”一词的由来 周处的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端,初也。
5、” 2、龙舟竞赛的缘由 一是源于以龙舟为图腾的原始祭祖活动。 二是用来送走瘟神。 三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四是为了纪念屈原。 七、乞巧节七、乞巧节 1、乞巧风俗的由来。 2、形成时间:至迟到西汉,此风俗即已 盛行,一直延续到本世纪中叶。 八、中元节八、中元节 亦称“盂兰盆节”、“鬼节”,俗称 “七月半”。 由来:目连救母的故事。 九、中秋节九、中秋节 1、 中秋节的由来 一是源于先秦时代的君王祭月仪式。 礼记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二是由朝鲜传入。 三是源于唐玄宗赏月游仙。 四是由赏月诗演化而成。 2、吃月饼、吃月饼 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的诗句。 南宋
6、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 食”中有了“月饼”这一词语。 到了清代以后,月饼上都刻有与月有关 的图案和文字,如“嫦娥奔月”、“西 施醉月”等。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一说。 十、重阳节十、重阳节 1、“重阳”一词的出处 “重阳”一词最早见于屈原的诗句“集 重阳入帝宫兮”。 曹丕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 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 会。” 由此可见,至迟在东汉末年,就有了重 阳节。 2、重阳节的活动、重阳节的活动 登高避灾登高避灾 采插茱萸采插茱萸 3、文化含义: 从传统哲学观念来解释,应为:深秋季节北风 萧杀,阴气深重,而“九”为阳数,“九月初
7、 九”,是重阳的日子,这一天阳气振动,借助于 这阳气能去阴逐邪。登高则近天,能得到更多的 阳气,而茱萸则因其药性有避瘟邪的作用而被人 人们也用作去阴。 后魏贾思勰在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齐民要术卷四中说卷四中说 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 患害也患害也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 中,饮此水者无瘟病。中,饮此水者无瘟病。 由重阳节登高又带来了吃由重阳节登高又带来了吃“重阳糕重阳糕”之之 习俗习俗,“糕糕”与与“高高”谐音。谐音。 十一、腊八节十一、腊八节 腊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祭礼,腊礼在夏腊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祭礼,腊礼在夏 朝叫朝叫“
8、嘉平嘉平“,在殷朝叫,在殷朝叫“清祀清祀”。 “腊腊”是周代才有的称呼。是周代才有的称呼。 腊,同于腊,同于“猎猎”,两字在这里的意义是,两字在这里的意义是 相通的,即用冬天打猎时得来的野兽祭相通的,即用冬天打猎时得来的野兽祭 祀众神。祀众神。 将腊日定为十二月八日,与佛教在我国将腊日定为十二月八日,与佛教在我国 的盛行有关。的盛行有关。 十二、送灶十二、送灶 这一节日有两天,俗称这一节日有两天,俗称“官三民四官三民四”, 即官家祭灶在腊月二十三,民家则在腊即官家祭灶在腊月二十三,民家则在腊 月二十四。月二十四。 “灶神灶神”又叫又叫“东厨司命东厨司命”、“家主司家主司 命命”、“护宅天尊护宅
9、天尊”、“灶王爷灶王爷”“”“灶灶 君菩萨君菩萨”等等。等等。 祭灶程序祭灶程序 祭灶风俗的由来祭灶风俗的由来 请选择中国传统岁时风俗中的一种,谈谈 它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 。 作业作业 十一、腊八节十一、腊八节 腊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祭礼,腊礼在夏腊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祭礼,腊礼在夏 朝叫朝叫“嘉平嘉平“,在殷朝叫,在殷朝叫“清祀清祀”。 “腊腊”是周代才有的称呼。是周代才有的称呼。 腊,同于腊,同于“猎猎”,梁子在这里的意义是,梁子在这里的意义是 相通的,即用冬天打猎时得来的野兽祭相通的,即用冬天打猎时得来的野兽祭 祀众神。祀众神。 将腊日定为十二月八日,与佛教在我国将腊日定为十二月八日,与佛
10、教在我国 的盛行有关。的盛行有关。 莲鹤方壶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壶体作锤方形,置于两条莲鹤方壶壶体作锤方形,置于两条 卷尾小兽之上,方壶通体满饰蟠螭卷尾小兽之上,方壶通体满饰蟠螭 纹,这些蟠螭纹相互缠绕,不分主纹,这些蟠螭纹相互缠绕,不分主 次,上下穿插,四面延展,似乎努次,上下穿插,四面延展,似乎努 力追求一种昂扬的生命意志。力追求一种昂扬的生命意志。 方方 壶装饰最为精彩的乃是盖顶仰起盛壶装饰最为精彩的乃是盖顶仰起盛 开的双层莲瓣,以及伫立莲芯之上开的双层莲瓣,以及伫立莲芯之上 展翅欲飞的一只轻盈立鹤。展翅欲飞的一只轻盈立鹤。 (二)青铜拟形器(二)青铜拟形器 1、特点:把器物整体塑造成动物
11、或人物、特点:把器物整体塑造成动物或人物 造型,主要包括人物和动物形饰件、器造型,主要包括人物和动物形饰件、器 座以及虎、象、牛、鸟等动物造型的容座以及虎、象、牛、鸟等动物造型的容 器。器。 2、代表作品:青铜犀尊、代表作品:青铜犀尊 、错金银铜虎噬、错金银铜虎噬 鹿屏风座鹿屏风座 青铜犀尊,形象属非洲犀牛一类。战国时期制作,出土于陕西 兴平县。 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座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座 (三)独立青铜雕塑(三)独立青铜雕塑 1 1、特点:数量多、体积大,其中以人头像和人、特点:数量多、体积大,其中以人头像和人 面具数量最多,铸造水平惊人。面具数量最多,铸造水平惊人。 2 2、代表作品:神面像
12、、青铜面具、立人像。、代表作品:神面像、青铜面具、立人像。 这是一件青铜面具,它表现神这是一件青铜面具,它表现神 话中半人半兽的形像。话中半人半兽的形像。它的额它的额 际低而扁宽,眉阔目凸,鼻形际低而扁宽,眉阔目凸,鼻形 圆硕,大口紧闭,两只尖状兽圆硕,大口紧闭,两只尖状兽 耳高翘外张。整个面具高达耳高翘外张。整个面具高达 16.516.5厘米,表情威严肃穆,表厘米,表情威严肃穆,表 现手法夸张,尤其是两眼作圆现手法夸张,尤其是两眼作圆 柱状外凸,最为神异。此面柱状外凸,最为神异。此面 具是古代帝王嵌于宗庙内木柱具是古代帝王嵌于宗庙内木柱 之上作供奉用的。之上作供奉用的。 青铜面具青铜面具 出
13、土于广汉三星堆二 号祭祀坑,连座通高 2.62米。重180公斤, 铸造历史距今已有 3000多年,如此庞大 的青铜巨人,迄今为 止,在国内出土的商 周文物中,尚属首例, 因此被誉为“东方巨 人。 二、石、玉雕刻二、石、玉雕刻 1 1、先前石雕作品不甚丰富,均属小型雕塑,小者、先前石雕作品不甚丰富,均属小型雕塑,小者 数厘米,大者也不过数厘米,大者也不过3030余厘米,皆用大理石雕刻余厘米,皆用大理石雕刻。 2 2、玉石雕刻在先秦时代取得了重要成就,除大量、玉石雕刻在先秦时代取得了重要成就,除大量 工艺工艺 装饰性礼装饰性礼 玉、饰玉和少量实用器具外,玉、饰玉和少量实用器具外, 相对独立的小型玉
14、雕作品也很丰富,如玉人、玉相对独立的小型玉雕作品也很丰富,如玉人、玉 龙、玉凤、玉象、玉鹰等。龙、玉凤、玉象、玉鹰等。 三、陶塑与漆木器三、陶塑与漆木器 (一)陶塑(一)陶塑 特点特点:体量很小,一般在体量很小,一般在1010厘米以内。厘米以内。 作品基作品基 本上采用捏塑的手法造型,造型拙稚,作风原本上采用捏塑的手法造型,造型拙稚,作风原 始。始。 (二)漆木雕(二)漆木雕 1、时间、地点、时间、地点:漆木雕塑于战国晚期开始流行,主要集漆木雕塑于战国晚期开始流行,主要集 中在漆器制造业发达的南方楚地。中在漆器制造业发达的南方楚地。 2 2、类型:装饰性雕塑、独立圆雕。、类型:装饰性雕塑、独立
15、圆雕。 3、代表作品:梅花鹿(彩漆木雕)(战国)、代表作品:梅花鹿(彩漆木雕)(战国) 彩漆凤鹿木雕座屏彩漆凤鹿木雕座屏 ( (战国战国) ) 梅花鹿(彩漆木雕)战国梅花鹿(彩漆木雕)战国 高 高77 77厘米 厘米 湖北湖北 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 湖北省博物湖北省博物 馆收藏。馆收藏。 第三节第三节 绘画绘画 1 1、人物御龙帛画人物御龙帛画 2 2、人物龙凤帛画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人物龙凤帛画 二、壁画二、壁画 先秦时代的壁画遗迹,目前仅发现三例先秦时代的壁画遗迹,目前仅发现三例 ,商、,商、 西周、战国各一例,其中一例为宫室壁画,二例西周、战国各一例,其
16、中一例为宫室壁画,二例 出自墓葬。出自墓葬。 三、工艺装饰性绘画三、工艺装饰性绘画 1 1、漆器绘画、漆器绘画 代表作品代表作品: 河南信阳长台关河南信阳长台关1 1号楚墓出土的号楚墓出土的锦瑟漆画锦瑟漆画; 湖北荆门包山湖北荆门包山2 2号楚墓出土的号楚墓出土的漆奁绘画漆奁绘画; 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棺和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棺和漆箱绘画漆箱绘画。 2 2、铜器画像、铜器画像 1 1、画像铜器:以图象为装饰的铜器,俗称画像、画像铜器:以图象为装饰的铜器,俗称画像 铜器。铜器。 2 2、时间: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后来流行于整个战、时间: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后来流行于整个战 国
17、时代。国时代。 3 3、主要手法:一是锥刺或线刻(即以单线条刻成花、主要手法:一是锥刺或线刻(即以单线条刻成花 纹图案);二是减地阳刻纹图案);二是减地阳刻 ;三是嵌错三是嵌错 。 其中,南方铜器以线刻为主,北方铜器则以减地阳其中,南方铜器以线刻为主,北方铜器则以减地阳 刻和嵌刻为主。刻和嵌刻为主。 4 4、内容及其特点、内容及其特点: 宴乐、祭祀、水陆攻战、狩猎、采桑、神怪灵异、 房屋建筑等 ,已完全不同于此前青铜器上的抽象 纹样,在空间概念和时间表述方面显示出明显进步。 图像或平面散布,或横向展开,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和叙事性。画像虽然以雕刻形式出现,但绘画特征 也非常明显。 绘绘 画画 雕
18、雕 塑塑 三类三类 壁画壁画 本课知识回顾本课知识回顾 夏商周 美术 青铜雕塑青铜雕塑 石、玉雕石、玉雕 刻刻 陶塑于漆木器陶塑于漆木器 帛帛 画画 人物龙凤帛画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人物御龙帛画 人物龙凤图人物龙凤图以及以及人物人物 御龙图御龙图的艺术特征及其历的艺术特征及其历 史地位史地位。 作作 业业 马马 羊羊猴猴 请你猜一猜,认识多少字,开始吧!请你猜一猜,认识多少字,开始吧! 7 8 9 鸡鸡 兔兔 猪猪 请你猜一猜,认识多少字,开始吧!请你猜一猜,认识多少字,开始吧! 10 11 12 鼠鼠 牛牛 虎虎 兔兔 龙龙 马马 羊羊 猴猴 鸡鸡 蛇蛇 狗狗 猪猪 十二生肖 猜字大比
19、拼!猜字大比拼! 姓氏姓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田田 高高 林林 吕吕 吴吴 6 7 8 9 10 朱朱 王王 周周 孙孙 任任 你猜对了吗你猜对了吗 猜猜看这是什么字!猜猜看这是什么字! 1 2 3 4 5 6 7 8 你猜对了吗!你猜对了吗! 山 走走鸟鸟 鱼鱼 光光门门人人 母 5 6 7 8 1 2 3 4 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座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座 什么是金文?什么是金文? 铸刻在铸刻在青铜器青铜器上的文上的文 字,称为铭文,又叫字,称为铭文,又叫 金文。金文。 食食 器器 鼎鬲l 甗yn 簋gu 盨x敦豆盂 酒酒 器器 爵角 斝ji 觚g觯z
20、h 尊 彝 觥gng 盉h 水水 器器 鉴 盘 匜y 乐乐 器器 鼓钟 铙(no) 兵兵 器器 戟矢蔟钺 殳(sh) 矛 戈 剑 原器一九三八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原器一九三八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 市,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市,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 高五十八点六厘米,重近三十四点高五十八点六厘米,重近三十四点 五公斤。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采用五公斤。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采用 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象与立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象与立 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状有机地结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状有机地结 合起,是青铜器里面的精品合起,是青铜器里面的精品。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 谁知道这个青铜器的名字?
21、谁知道这个青铜器的名字? 司母戊鼎司母戊鼎 1、此鼎为什么叫司母戊鼎?、此鼎为什么叫司母戊鼎? 2、司母戊鼎有多大多重?、司母戊鼎有多大多重? 3、当时的统治者为什么要铸造、当时的统治者为什么要铸造 这么大的鼎?这么大的鼎? 材料: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主要有制范和烧铸两道工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主要有制范和烧铸两道工 序,在制范前先用泥土制成铸件的完整模型,序,在制范前先用泥土制成铸件的完整模型, 经烧后,再贴泥土进行翻范,司母戊鼎经烧后,再贴泥土进行翻范,司母戊鼎 全身全身 用八块范,每条足用三块范,鼎底及鼎内各用八块范,每条足用三块范,鼎底及鼎内各 用四块范,鼎身还需先用范另外铸成,然后用四块范,
22、鼎身还需先用范另外铸成,然后 再拼合成巨大的整体,技术非常复杂,烧铸再拼合成巨大的整体,技术非常复杂,烧铸 此鼎,如果以每一锅溶铜此鼎,如果以每一锅溶铜12.5千克计算,烧铸千克计算,烧铸 800多千克的铜液,至少需要多千克的铜液,至少需要70个锅同时进行个锅同时进行 溶化,每个锅需要三至四人,共需要溶化,每个锅需要三至四人,共需要250人左人左 右同时行动,共同协作。右同时行动,共同协作。 (1)此材料说明了商朝工匠的什么精神?)此材料说明了商朝工匠的什么精神? (2)反映了商朝国力的什么情况?)反映了商朝国力的什么情况? 商朝时期青铜器有什么特点?商朝时期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种类多、工艺高超、种类多、工艺高超、 制作精良、纹饰华丽、制作精良、纹饰华丽、 气势宏大等气势宏大等 1 2 3 4 觚,是一种饮酒器,觚,是一种饮酒器, 盛行于商代,其基本形盛行于商代,其基本形 制为长筒状身,大喇叭制为长筒状身,大喇叭 形口,斜坡状高圈足。形口,斜坡状高圈足。 据专家考证,饮酒时如据专家考证,饮酒时如 需温酒而饮则用爵,不需温酒而饮则用爵,不 需温酒而饮则用觚。需温酒而饮则用觚。 妇好觚妇好觚 莲鹤方壶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壶体作锤方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设计(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 12 干点家务活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核心价值观友善教育
- 树干儿童画课件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Friends and Colours Lesson 8 Letters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起)
- 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22 In the Restaurant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Unit 7 Happy Birthday Section A(2a-2e)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3《月迹》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艺术培训年终工作总结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是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学设计(1)(新版)苏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SH∕T 3097-201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 2023年婚检培训试题
- 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数学三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医院医共体理事会章程
- 2024年陕西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 NY∕T 2537-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
- 工程公司考勤制度
- 各省市光伏电站发电时长和量速查
- 危重患者的液体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