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全科医师_第1页
心肺复苏全科医师_第2页
心肺复苏全科医师_第3页
心肺复苏全科医师_第4页
心肺复苏全科医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心心 肺肺 复复 苏苏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是针对心跳、呼 吸停止所采取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吸停止所采取的急救技术和方法。 包括:早期判断与呼救、早期胸外按包括:早期判断与呼救、早期胸外按 压与人工呼吸、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压与人工呼吸、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 命支持以及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疗。命支持以及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疗。 目的是恢复患者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目的是恢复患者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 使神经功能得到完全康复。使神经功能得到完全康复。 什么是心肺复苏 What is 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is a seri

2、es of life saving actions that improve the chance of survival following cardiac arrest. 历史上人类对心肺复苏技术的探索历史上人类对心肺复苏技术的探索 1、中国:主要集中在自缢的急救、中国:主要集中在自缢的急救 东汉张仲景东汉张仲景(约约145-208)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同时代同时代 华佗神方华佗神方(后人辑录后人辑录) 晋晋 葛洪葛洪 (284-364) 肘后方肘后方 隋代巢元方隋代巢元方 (610) 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 唐代孙思邈唐代孙思邈(581-682) 千金要方千金要方 明代冯梦龙明代冯梦龙 (

3、1627) 醒世恒言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张廷秀逃生救父 清代清代 胡其重胡其重 (1673) 急救危症简便验方急救危症简便验方 叶廷荐叶廷荐 (1801) 救急备用经验汇方救急备用经验汇方 程鹏程程鹏程 (1803) 急救广生集急救广生集 历史上人类对心肺复苏技术的探索历史上人类对心肺复苏技术的探索 2、国外:、国外: Elijah施行小儿急救呼吸施行小儿急救呼吸圣经圣经 公元前公元前1300-前前100年年 首次提出间隙正压通气首次提出间隙正压通气 (Vesalius, 1543) 对成人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成人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Tossach, 1771) 抬颌畅通气道抬颌畅通气道

4、(Heiberg 1874) 发现经喉气管插管方法发现经喉气管插管方法 (Macewen, 1880) 成功地对动物进行体外成功地对动物进行体外 CPR (Boehm, 1878) 并首先用于病人并首先用于病人 (Maass,1892) 对病人进行开胸对病人进行开胸 CPR(Igelsrud,1900) 现代心肺复苏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现代心肺复苏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1、现代心肺复苏技术核心环节的形成: 胸外按压:60年 William B. Kouwenhoven 人工呼吸:58年 Peter Safar 电除颤: 56年 Paul M. Zoll 现代心肺复苏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现代心肺复苏技术的发

5、展与完善 在技术规范的形成及完善 1、1966年第一届CPR会议 2、1973年第二届CPR国家会议 3、1979年第三届CPR国家会议 4、1983年第一届儿科复苏会议 5、1985年第四届国家CPR和ECC会议 6、1992年第五届国家CPR和ECC会议 7、2000年第一届国际CPR和ECC会议 8、200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9、2010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心脏骤停与生存链心脏骤停与生存链 1、心脏骤停、心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 2、生存链、生存链 (The

6、Chain of Survival) 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程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程 脑循环中断:脑循环中断: l10 10 秒秒 脑氧储备耗尽脑氧储备耗尽 l20-3020-30秒秒 脑电活动消失脑电活动消失 l4 4 分钟分钟 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l5 5 分钟分钟 脑内脑内ATP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l4-64-6分钟分钟 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l6 6 小时小时 脑组织均匀性溶解脑组织均匀性溶解 Epidemiology of SCA and CPR 1、美国及加拿大每年发

7、生、美国及加拿大每年发生SCA并接受并接受CPR的人数有的人数有35万。万。 2、在美国和加拿大院外、在美国和加拿大院外SCA的发生率是的发生率是50-55/10万人,医院内万人,医院内SCA的发的发 生率是生率是3-6/1000。 3、SCA患者如果能在患者如果能在5分钟内给于有效心肺复苏术的,自主循环的恢复率分钟内给于有效心肺复苏术的,自主循环的恢复率 (ROSC)是是49-75%。2000年统计美国及欧洲每天应用此项技术成功抢救年统计美国及欧洲每天应用此项技术成功抢救 1000例院外猝死病人,每年累计挽救例院外猝死病人,每年累计挽救30多万病人的生命。多万病人的生命。 4、不进行、不进行

8、CPR除颤每延迟除颤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7-10%;进行进行CPR的情况的情况 下除颤每延迟下除颤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3-4%;CPR可以使除颤成功率提可以使除颤成功率提 高高2-3倍。倍。 5、国内现实情况是:、国内现实情况是:SCA的复苏成功率不足的复苏成功率不足1%。由于人口基数大,。由于人口基数大, SCA 的复苏成功率的微小提高,每年就能多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的复苏成功率的微小提高,每年就能多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 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早期电除颤等基本抢救技术和方法,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早期电除颤等基本抢

9、救技术和方法, 其归纳为初级其归纳为初级 B B 、A A、C C、D D BLS BLS包含生存链包含生存链“早期识别、求救;早期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CPR;早期电除颤;早期电除颤;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心脏骤停后处理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心脏骤停后处理”中的前三个环节中的前三个环节 Basic Life Support(BLS) Basic life support (BLS) is the foundation for saving lives following cardiac arrest. Fundamental aspects of BLS Include: 1、 Immedia

10、te recognition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 and activation of the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2、 Earl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3、 Rapid de-fibrillation with an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1、Recognition of Arrest Tap the victim on the shoulder and shout : Are you all right? 2、

11、Activating the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lIf a lone rescuer finds an unresponsive adult (no-movement or response to stimulation) the rescuer should activate the EMS system (phone 911),get an AED (if available) ,and return to the victim to provide CPR and defibrillation if needed. lWhen 2 or more res

12、cuers are present one rescuer should begin the steps of CPR while a second rescuer activates the EMS system and gets the AED lIf the emergency occurs in a facility with an established medical response system. notify that system instead of the EMS system. lWhen phoning 911 for help the rescuer should

13、 be prepared to answer the dispatchers questions about location, what happened, number and condition of victims, and type of aid Provided ,The caller should hang up only when instructed to do so by the dispatcher and should then return to the victim to provide CPR and defibrillation if needed. 3、Pul

14、se Check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should take no more than 10 seconds to check for a pulse and if the rescuer does not definitely feel a pulse within that time period. the rescuer Should start chest compressions 判断循环-检查脉搏的方法是 1 用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以保持头部后仰,用另一只手的 二或三根指头找出气管的位置。 2 将这二根指头滑向气管及颈部的任意一侧肌肉的凹陷。 3 要用轻柔

15、的压力去触摸而不是去按压动脉 4 这个技术在靠近患者的一侧容易做到 3A、Pulse Check Definite Pulse: 1、Give 1 breath every 5 to 6 seconds 2、Recheck pulse every 2 minutes 判断循环判断循环-检查脉搏的方法检查脉搏的方法 1 用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以保持头部后仰,用另一只手的 二或三 根指头找出气管的位置。 2将这二根指头滑向气管及颈部的任意一侧肌肉的凹陷。 3 要用轻柔的压力去触摸而不是去按压动脉 4 这个技术在靠近患者的一侧容易做到 4、Chest Compressions lEffective c

16、hest compressions are essential for providing blood flow during CPR. For this reason all patients in cardiac arrest should receive chest compressions lTo provide effective chest compressions, push hard and push fast. It is reasonable for laypersons and health care providers to compress the adult che

17、st at a rate of at least 100 compressions per minute with a compression depth of at least 2inches/5cm rescuers should allow complete recoil of the chest after each compression, to allow the heart to fill Completely before the next compression lRescuers should attempt to minimize the frequency and Du

18、ration of interruptions in compressions to maximize the number of compressions delivered per minute A compression-ventilation ratio of 30:2 is recommended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部位:胸骨下部位:胸骨下1/21/2(双乳连线)(双乳连线) 频率:频率:至少至少100100次次/ /分以上分以上 幅度:幅度:至少至少5cm5cm High-Quality CPR Rescue Breathing 1、Deliver each rescue brea

19、th over 1second 2、Give a sufficient tidal volume to produce visible chest rise 3、Use a compression to ventilation ratio of 30 chest compressions to 2 ventilations. 4、When an advanced airway is in place during 2-person CPR,give1breath every 6to8 seconds without attempting to synchronize breaths betwe

20、en compressions (this will result in delivery of 8to10 breaths/minute). There should be no pause in chest compressions for delivery of ventilations 开放气道的方法 1、仰头抬颏法 Head tilt-chin lift 2、托颌法 Jaw thrust 清理呼吸道 开放气道后立即清理口腔内任何可见的呕吐物、异物、义齿,开放气道后立即清理口腔内任何可见的呕吐物、异物、义齿, 其方法是:其方法是: 1 1 、有戴手套或缠纱布的手除去从口中流出的液体或、

21、有戴手套或缠纱布的手除去从口中流出的液体或 糊状物。糊状物。 2 2 、用呈钩状的示指抠出固体物,同时用另一只手拉、用呈钩状的示指抠出固体物,同时用另一只手拉 起舌和下颌。起舌和下颌。 口对口人工呼吸 1、每次呼吸、每次呼吸1秒钟以上,每次呼吸秒钟以上,每次呼吸500-600ml气气 (6-7ml/kg),以胸廓起伏为度。以胸廓起伏为度。 2、没有自主循环时,每分钟、没有自主循环时,每分钟8-10次;有自主循次;有自主循 环没有呼吸时,每分钟环没有呼吸时,每分钟10-12次。次。 3、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与胸外按压可以不同步。、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与胸外按压可以不同步。 人工呼吸时的注意事项人工呼

22、吸时的注意事项 1、呼吸时气道要处于开放状态、呼吸时气道要处于开放状态 2、口对口呼吸时要捏紧鼻子,呼气时放开鼻子。、口对口呼吸时要捏紧鼻子,呼气时放开鼻子。 3、呼吸时要、呼吸时要1秒钟以上,用大约秒钟以上,用大约500-600ml气,以产生气,以产生 可见的胸廓起伏为度。可见的胸廓起伏为度。 4、人工呼吸的主要并发症是:胸内压增高回心血量减少、人工呼吸的主要并发症是:胸内压增高回心血量减少 气压伤、胃肠胀气、呕吐、反流误吸。气压伤、胃肠胀气、呕吐、反流误吸。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 1 1、无论单人或双人、无论单人或双人CPRCPR,按压,按压/ /通气比率均通气

23、比率均30:230:2;气管插管以后,;气管插管以后, 按压与通气不要求同步,此时每分钟按压按压与通气不要求同步,此时每分钟按压100100次,呼吸次,呼吸8-108-10次。次。 2 2、儿童双人复苏时按压与通气比例为、儿童双人复苏时按压与通气比例为1515:2 2单人复苏时仍为单人复苏时仍为3030:2 2。 除颤除颤 1、先除颤还是先、先除颤还是先CPR 2、除颤能量:、除颤能量: 单相电一次单相电一次360J 双相方波双相方波120J,双相截断指数波,双相截断指数波150-200J 或者根据厂家的建议或者根据厂家的建议 3、除颤后先作五组、除颤后先作五组CPR再检查循环及呼吸再检查循环

24、及呼吸 4、儿童除颤能量是、儿童除颤能量是2J/kg,再次除颤,再次除颤4J/kg(单双相电均如此)(单双相电均如此) 室颤与时间重要性 室颤发作室颤发作5分钟内分钟内 除颤容易除颤容易 室颤发作室颤发作5分钟后分钟后 除颤困难除颤困难 室颤与时间重要性 室颤发作室颤发作5分钟内分钟内 除颤容易除颤容易 室颤发作室颤发作5分钟后分钟后 除颤困难除颤困难 除颤、CPR、时间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 5分钟分钟: 首先做首先做CPR (3 分钟分钟) : 22 % (14 /40) 首先进行除颤首先进行除颤: 4 % ( 2/41) OR 7,42 (IC 95% 1,61-34,3) p=0,006

25、Wik L, et al. JAMA 2003; 289:1389-95 除颤、CPR、时间 -0.4 -0.2 0 0.2 0.4 0.6 -0.4 -0.2 0 0.2 0.4 0.6 -0.4 -0.2 0 0.2 0.4 0.6 室颤室颤1 1分钟分钟 室颤室颤3 3分钟分钟 室颤室颤5 5分钟分钟 小,除颤成功率越低。小,除颤成功率越低。 电波形的幅度和频率越电波形的幅度和频率越 室颤发作时间越长,心室颤发作时间越长,心 除颤、CPR、时间 -0.4 -0.2 0 0.2 0.4 0.6 -0.4 -0.2 0 0.2 0.4 0.6 -0.4 -0.2 0 0.2 0.4 0.6

26、室颤室颤 5 分钟分钟 CPR 3 分钟分钟 CPR 5 分钟分钟 ,提高除颤成功率。,提高除颤成功率。 心电波形的幅度和频率心电波形的幅度和频率 有效的有效的CPR,明显改善,明显改善 lVF/VTVF/VT应立即电除颤,只应立即电除颤,只 做做1 1次电击次电击, ,之后做之后做5 5组组 CPRCPR,再检查心律,再检查心律 l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 量选择量选择360J360J l双相波除颤首次能量选双相波除颤首次能量选 择为择为150150200J200J 不再主张胸前叩击复律及盲目除颤不再主张胸前叩击复律及盲目除颤 除颤成功的标志就是无脉性除颤成功的标志就是无脉性

27、VT或或VF终止终止 判断复苏有效的指标判断复苏有效的指标 1、出现自主循环、出现自主循环 2、面色红润、面色红润 3、散大的瞳孔缩小、散大的瞳孔缩小 4、恢复自主呼吸、恢复自主呼吸 5、神志清楚、神志清楚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1、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 2、使用先进设备和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使用先进设备和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 3、ECG监测、监测、12导心电图判读和心律失常的辨别。导心电图判读和心律失常的辨别。 4、建立和维持静脉通路。、建立和维持静脉通路。 5、治疗性低温。、治疗性低温。 6、治疗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

28、病人(包括使其保持复苏后的稳定状态)、治疗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病人(包括使其保持复苏后的稳定状态) 7、治疗可疑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病人,包括、治疗可疑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病人,包括AMI。 8、快速评估病情,对适合的脑卒中病人尽快使用、快速评估病情,对适合的脑卒中病人尽快使用rt-PA。 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 一、药物治疗:一、药物治疗: 1、给药途径:、给药途径: 主张静脉给药或气管给药,避免直接心内注射。首选主张静脉给药或气管给药,避免直接心内注射。首选 肘静脉或颈外静脉,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可以在肘静脉或颈外静脉,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可以在 未建立静脉通路而已经进行气管插管

29、时气管内给药,剂量未建立静脉通路而已经进行气管插管时气管内给药,剂量 时静脉用量的时静脉用量的2-2.5倍,用倍,用10ml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 碳酸氢钠不能气管内给药。碳酸氢钠不能气管内给药。 复苏药物的选择 常用药物常用药物 l血管加压药物血管加压药物 1.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epinephrine) 2. 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 l 阿托品(阿托品(atropine) l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 1. 胺碘酮(胺碘酮(amiodarone) 2.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lidocaine) 3. 镁剂(镁剂(magnesium) l碳酸氢

30、钠(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 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 2、药物、药物 (1) 肾上腺素:每肾上腺素:每3-5分钟一次,每次分钟一次,每次1mg。大剂量肾上腺素是。大剂量肾上腺素是 指指0.070.2mg/kg,能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但不增加生存率,能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但不增加生存率, 现不主张应用。现不主张应用。 (2) 血管加压素:一般用于第一次或第二次除颤后,剂量为血管加压素:一般用于第一次或第二次除颤后,剂量为40单单 位,治疗难治性室颤。位,治疗难治性室颤。1毫克肾上腺素和毫克肾上腺素和40单位血管加压素和用,单位血管加压素和用, 效果优于单用肾上腺素。效果

31、优于单用肾上腺素。 2、药物、药物 (3)阿托品:每)阿托品:每35分钟给分钟给0.5-1mg,除非有机磷农药中毒否则总量,除非有机磷农药中毒否则总量 一般不超过一般不超过3mg。3mg能完全拮抗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能完全拮抗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4)利多卡因:)利多卡因:12mg/kg,目前已不时首选。,目前已不时首选。 (5)胺碘酮:)胺碘酮:150-300mg 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 2、药物、药物 (6)碳酸氢钠:首次)碳酸氢钠:首次1mmol/kg(1ml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 =0.6mmol),以后根据血气结果调整。用于:心脏停),以后根据血气结果调整。用

32、于:心脏停 跳前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三环及巴比妥类药跳前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三环及巴比妥类药 物中毒、长时间心肺复苏时。物中毒、长时间心肺复苏时。 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 2、药物、药物 心肺复苏时常规应用碳酸氢钠不合理心肺复苏时常规应用碳酸氢钠不合理 (1)不提高除颤能力或存活率)不提高除颤能力或存活率 (2)降低冠状动脉的灌注压。)降低冠状动脉的灌注压。 (3)引起细胞外碱中毒及氧离曲线右移)引起细胞外碱中毒及氧离曲线右移 (4)引起高溶质及高钠血症。)引起高溶质及高钠血症。 (5)使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内酸中毒。)使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内酸中毒。 (6)可能使使用的儿茶酚胺类药

33、物失效)可能使使用的儿茶酚胺类药物失效 脑死亡脑死亡 脑死亡,属于生物学死亡的一个过程,其脑死亡,属于生物学死亡的一个过程,其 定义是:脑死定义是:脑死 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的不可逆状态(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的不可逆状态(1968年世界年世界 医学大会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脑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医学大会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脑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 出)出)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哈佛标准哈佛标准 :昏迷、无自主呼吸、无自主运动、瞳孔散大、反射:昏迷、无自主呼吸、无自主运动、瞳孔散大、反射 消失、脑电静息。这些特征需观察消失、脑电静息。这些特征需观察24

34、小时,并且除外毒物和低温的小时,并且除外毒物和低温的 影响。影响。 脑死亡脑死亡 脑死亡脑死亡 2004年中国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讨论稿):年中国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讨论稿): 1、先决条件:、先决条件: (1)明确昏迷的原因,原发性脑损伤包括颅脑外伤、脑血管疾)明确昏迷的原因,原发性脑损伤包括颅脑外伤、脑血管疾 病,继发性脑损伤主要指缺氧缺血性脑病,如心跳猝停、麻醉意病,继发性脑损伤主要指缺氧缺血性脑病,如心跳猝停、麻醉意 外、溺水窒息等。昏迷原因不明者不能实施脑死亡的诊断。外、溺水窒息等。昏迷原因不明者不能实施脑死亡的诊断。 (2)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如急性中毒(一氧化碳、镇)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如急性中毒(一氧化碳、镇 静安眠药物、麻醉药、神经药物、肌肉松弛剂)、低温(肛温低静安眠药物、麻醉药、神经药物、肌肉松弛剂)、低温(肛温低 于或等于于或等于32度),严重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及内分度),严重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及内分 泌紊乱(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泌紊乱(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 2、临床判定、临床判定; (1) 深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深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3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