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念奴娇_赤壁怀古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_0_第1页
(完整版)念奴娇_赤壁怀古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_0_第2页
(完整版)念奴娇_赤壁怀古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_0_第3页
(完整版)念奴娇_赤壁怀古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_0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念奴娇赤壁怀古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 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作为高考 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己念奴娇 赤壁怀古有深刻记忆。为此,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 考生整理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知识点以及念奴娇 赤壁怀古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 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

2、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塵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注解: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 鼻矶”,在今湖

3、北黄冈西,并非赤壁大战处。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 壁市蒲圻县西北。 大江:指长江。 淘:冲洗,冲刷。 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故垒: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 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雪:比喻浪花。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小乔初嫁了: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 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 此处言“初 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雄姿英发: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

4、11) 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 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12) 檣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檣,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檣橹” 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祐 刻本,作“强虏”。延祐本原藏杨氏海源阁,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烈等名家收藏,卷 首有黄丕烈题辞,述其源流甚详,实今传各版之祖。 (13)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 想象、梦境中游历。 (14) 多情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愁善感,过早地生长出花白的头发。 (15) 尊还酹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

5、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尊:通“樽”,酒杯。 (16) 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及答案 1、 作者是如何描绘赤壁风景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4 分 ) 答: 答案: 风景:“江山如画”一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 作用:以赤壁风景勾勒古战场景象,以险要之势,暗写赤壁之战的激烈程度。 2、“千古风流人物”与“一时多少豪杰”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4 分) 答: 答案: 以“千古风流人物” 烘托赤壁之战中的英雄豪杰, 再以这些英雄豪杰烘托周瑜。 3、词中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答

6、: 答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也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 4、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A、 檣橹 (qi eng) 酹(1可 吟啸 (xi co) 羽扇纶巾(gu ai) B、 笺注 (qi m) 赤畀矶(j1) 蓑衣(su Q 料峭(qi ao) C、 针砭 (bi *) 粗糙(c e) 差别(ch 创伤 (chu ang) D、 战栗 (zh cn) 炽烈(ch i) 对称(ch Eg) 万箭攒心 (cu en)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A、萧瑟桅杆淘气永葆生机 B、已而 凭吊 纶巾 繁冗拖沓 C、赤壁风姿檣橹绘声绘色 D故垒酒樽罗网安份

7、守己 6、 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B)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故国神游 D故人西辞黄鹤楼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C) A、大江东去,浪淘尽 B、檣橹灰飞烟灭 C、卷起千堆雪 D都门帐饮无绪 8、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C)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故国神游” 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檣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 “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9、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

8、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 间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 而且化空间为时间, 从具体有形的长江, 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 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 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10、 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C)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

9、溅之状。 D 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1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 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 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 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 开豪放一派,对后世

10、影响很大。 12、 “遥想公瑾当年”句中“遥想”一词统领的内容是(B) A、小乔初嫁了。 B、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C、 小乔 羽扇纶巾。 D小乔 檣橹灰飞烟灭。 13、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D)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作者从眼前滚 滚东去的长江写起, 联想到历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 有多少风流人物, 都被历史长河 的波涛所淘尽。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 称道。“穿”“拍”“卷”三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形象地传达了赤壁两岸悬崖绝壁、 直插云霄的形态, 惊涛拍岸所发出巨大的涛声

11、, 以及像千堆雪一样汹涌的波涛的情状。 寥寥 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 C、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 “一 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 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但在词的最后,诗 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 14、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 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 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 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

12、 这首词便是明证。 B、 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 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 也是情理中的事。 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 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 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 又各有重点: 上阕由壮丽的赤壁, 联想到古代英雄; 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 感叹。 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 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 描摹, 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 二是把酒祭江, 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 功立业的豪情。 15、对这段话理解不正

13、确的一项是 (D) A、 这位幕士给柳词和苏词选择了不同的歌者和不同的伴奏乐器,意味着他们的词有不 同的艺术风格, 适合于不同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品味。柳词婉约,适于表达缠绵深婉之情,非 女孩持红牙板不能;苏词豪放,适于表达豪放激越之情。两者交换就不协调。 B、幕士用“杨柳岸晓风残月” “大江东去”分别代表柳词和苏词,很是恰当。因为, 这两句都是各自所在的词里最能反映作者艺术风格的句子。“杨柳” 句反映了作者的离情别 绪,“大江”句表现了长江的雄浑气势,衬托了英雄人物。 C、 这两句都是经典的意象。“杨柳”句中,杨柳关乎送别,残月令人想起人间的不圆, 清晨的风给人以清寒之感, 使词人更加回味与情人在一起的温馨。 三者在一起, 构成了最能 触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