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编 第1部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5 第2单元 文言_第1页
人教版】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编 第1部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5 第2单元 文言_第2页
人教版】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编 第1部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5 第2单元 文言_第3页
人教版】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编 第1部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5 第2单元 文言_第4页
人教版】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编 第1部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5 第2单元 文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编 回归课本第一部分古代诗文教材梳理必修五 第2单元 文言文基 础 梳 理一、通假字(找出下列通假字并翻译)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_通_,_2曷不委心任去留? _通_,_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_通_,_4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_通_,_5而后乃今培风 _通_,_6此小大之辩也 _通_,_7而征一国 _通_,_8旬有五日而后反 _通_,_9零丁孤苦 _通_,_1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_通_,_自我校对1衡横与“竖”相对2.曷何为什么3.销消消散4.机几预兆5.培凭凭借6.辩辨区别7.而耐能8.有又用于整数与零头之间;反返回来9.零丁伶仃孤独的样子10.闵悯指可忧患的事二、文言实词1写出古今

2、异义词的古义(1)幼稚盈室古义:_ 今义:见识少,没经验(2)悦亲戚之情话古义:_;父母为“亲”,与父母有关的亲属为“戚”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3)尝从人事古义:_ 今义:指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4)千里逢迎古义:_ 今义: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意思(5)四美具,二难并古义:_ 今义: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6)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古义:_ 今义:肆无忌惮。贬义(7)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古义:_ 今义:看形势,看机会(8)野马也,尘埃也古义:_ 今义:野生的马,野性不驯的马(9)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古义:_ 今义:大家,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3、(10)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古义:_ 今义:羊头上长的角(11)小年不及大年古义:_ 今义:丰收年(12)至于成立古义:_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有根据,站得住(13)告诉不许古义:_ 今义: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14)九岁不行古义:_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自我校对(1)指小孩(2)家中亲属(3)指出仕(4)迎接(5)良辰、美景、赏心、乐事(6)狂放,不拘礼法(7)看到细微的预兆(8)游动的雾气(9)一般人(10)旋风(11)长寿(12)成人自立(13)申诉(14)不能走路2.填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1)当(2)数(3)就(4)乘(5)策(6)区区(7)志(8)卒(9)

4、适(10)善自我校对 (1)任,充当,动词一定,副词抵挡介词,方,值动词,两者相抵动词,把守(2)拼命追求几,几个,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屡次数目、数量密、细密,读c计算,读sh(3)趋向,接近靠近登上成就即,随即走向,走上(4)驾,乘车利用,凭借顺着登上,升冒着,顶着量词,辆,读shng数词,四,读shng(5)竹制的马鞭拄着写字用的竹简计策,策略(6)拳拳愚拙,凡庸少,小诚挚(7)志向,想法,心意愿望标志名词,志向名词作动词,向往,追求记载,记录(8)终士兵同“猝”,突然终,完毕,结束死终于(9)动词,出嫁动词,适合,依照副词,刚才动词,往,到恰好(10)美好交好,友好善于,擅长同“缮”,擦拭喜

5、好,羡慕正确的,好的做好友好3.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意思,并指明活用类型(1)眄庭柯以怡颜(2)策扶老以流憩(3)或棹孤舟(4)乐琴书以消忧(5)尽东南之美(6)屈贾谊于长沙(7)窜梁鸿于海曲(8)雄州雾列(9)襟三江而带五湖(10)山原旷其盈视(1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2)历职郎署(13)臣具以表闻(14)而后乃今将图南自我校对(1)使动用法,使愉快(2)名词作动词,拄着(3)名词作动词,用桨划(4)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5)形容词作名词,俊杰(6)动词使动用法,使受委屈(7)动词使动用法,使逃走(8)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9)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10)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开阔

6、(11)形容词作动词,远离(12)名词作动词,做官(13)使动用法,使知道(14)名词用作动词,向南飞三、文言虚词(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作用)1之2何3而自我校对1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人称代词,他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得人称代词,他(他们)音节助词,无义动词,到,往,去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作宾语,可译为“什么”作定语,可译为“什么”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为什么,什么原因怎么,哪里,疑问代词什么,疑

7、问代词怎么,哪里,疑问代词3.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顺承,不译连词表递进,并且连词,表递进,并且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修饰人称代词,你四、文言句式1判断下列特殊句式(1)既自以心为形役(2)乐夫天命复奚疑(3)复驾言兮焉求?(4)农人告余以春及(5)纤歌凝而白云遏(6)俨骖于上路(7)怀帝阍而不见(8)齐谐者,志怪者也(9)而莫之夭阏者(10)奚以知其然也(11)而刘夙婴疾病(1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13)今臣亡国贱俘自我校对(1)被动句,“为”表被动(2)宾语前置句,即“疑奚”(3)宾语前置句,即“求焉”(4)状语后置句,即“以春及告余”(5)被动句(6)介宾短语后置,即“于上路俨骖

8、”(7)被动句(8)判断句(9)宾语前置句,即“莫夭阏之”(10)宾语前置句,即“以奚”(11)被动句(12)判断句(13)判断句2.指出下列各省略句省略的成分(1)稚子候门(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3)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4)拜臣郎中,除臣洗马(5)拜表以闻自我校对(1)稚子候(于)门(2)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3)雁阵惊寒,声断(于)衡阳之浦(4)拜臣(为)郎中,除臣(为)洗马(5)拜表以闻(之于皇上)五、名句名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悟已往之不谏,_。实迷途其未远,_。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_,_。3_,泉涓涓而始流。_,感吾生之行休。4物华天宝,_;人杰地灵,_

9、。5落霞与孤鹜齐飞,_。渔舟唱晚,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6适莽苍者,三餐而反,_;适百里者,_;适千里者,_。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_,_,此小年也。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9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0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_,_。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_。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_,死当结草。自我校对1知来者之可追觉今

10、是而昨非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3.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4.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5.秋水共长天一色响穷彭蠡之滨6.腹犹果然宿舂粮三月聚粮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9.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10.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生当陨首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小知不及大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愿陛下矜悯愚诚 D汤之问棘也是已解析:A项“知”通“智”;B项“闵”通“悯”;D项“已”通“矣”。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生生所资,未见其术资:资助B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望:声望C且

1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劝:劝说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逋:逃脱解析:A项,资,凭借;B项,望,期望;C项,劝,劝勉。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A问征夫以前路 B悦亲戚之情话C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D则告诉不许解析:A项,古义指行人;今义指出征的人。B项,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D项,古义指申诉(苦衷);今义指使人知道。答案:C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关系)B识盈虚之有数(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则风斯在下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D实迷途

12、其未远(句中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解析:C项,连词,则,就。答案:C5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园日涉以成趣 B或棹孤舟C臣具以表闻 D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解析:A项“日”,名词作状语;B项“棹”,名词用作动词;C项“闻”,使动用法。答案:D6与“复驾言兮焉求”不属于同一文言句式的一项是()A乐夫天命复奚疑 B奉宣室以何年C彼且奚适也 D之二虫又何知解析:“复驾言兮焉求”是宾语前置句,与之相同的是A、C、D三项,B项是状语后置句。答案:B7翻译句子(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译文:_(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译文:_(3)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

13、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译文:_(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译文:_(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译文:_(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译文:_(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译文:_答案:(1)本性自然流露,并非造作勉强所能得到。饥寒交迫虽然急迫,违反自己的意志,身心都感到痛苦。(2)既然把自己的内心交给形体役使,为什么还要感到失意而独自悲伤?(3)寄身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光?何不随自己的心意决定行止?为什么遑遑不安想到哪里去?(4)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5)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

14、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志?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6)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被准许。(7)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二、课外拓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柳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

15、时。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鸟之防弋,无时不然。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凡属鸣禽,皆当呼予为知己。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隔婵娟而不使见者,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然匪树木无心,人无心耳。使于种植之初,预防及此,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选自李渔闲

16、情偶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长则无袅娜之致致:获得B得时闻鼓吹者 鼓吹:此指蝉唱和鸟鸣C鸟之防弋,无时不然 弋:用系有绳子的箭射鸟D隔婵娟而不使见者 婵娟:指月亮解析:A项,致,此指景致、情态,名词。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在卧榻之上也但以刘日薄西山B此其不宜于昼也遂见用于小邑C此树为纳蝉之所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D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襟三江而带五湖解析:A项都是表示原因的连词。B项分别为介词,在;介词,表被动。C项分别为名词,地方、处所;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D项分别为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答案

17、: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垂柳之可爱写到蝉附鸟集,因而能让人“时闻鼓吹”,“耳则无时不悦”,于袅娜重柳的蝉唱鸟鸣中产生一片悦情,寻觅到一种生活的乐趣。B文章写鸟在白天有“虚患之念”,故“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清晨则无“防患之心”,故“自能毕其能事”“一鸣惊人”,两相对比,突出“鸟音宜晓听”的观点。C文章由“悦耳”引出一段关于“鸟声”的探幽发微的议论,句句写鸟,又似句句非止于写鸟:晓时鸟鸣,一无所虑,其声清越明澈,自由透脱,此间岂无寄欤?D文末由“种树之乐”写到种树之“不便”在于“枝叶繁冗,不漏月光”,这是“树木无心”与“人无心”造成的。看似闲笔,实则

18、体现了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思考。解析:此项有两错:一是作者认为种树之“不便”不是由于“树木无心”,而是因为“人无心”,如果“种树之初”“留一线之余天”则可避免;二是并非着意体现所谓“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思考”。答案:D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译文:_(2)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译文:_(3)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译文:_解析:(1)关键词“而”表转折,“宜”是适宜的意思,“未之察”属宾语前置句。“而其独宜于晓之故”译为“然而惟独它适宜在早晨听赏的缘故”亦可;“察”译为“仔细观察”“审察”亦可。

19、(2)关键词“即”表假设;“毕”是使动用法,译为“使全部表现”;“能事”指“本领,能耐”。“毕其能事”译为“全部表现出它的本领”亦可。(3)关键词“以”作目的连词,相当于“用以”;“月轮”指“明月”;“则”作连词,相当于“那么”。“月轮”译为“月亮”,“出没”当作偏义复词译为“出现”亦可。答案:(1)然而它单单宜在早晨听赏的缘故,人们就没有察觉它。(2)即使有起床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鸟儿没有防患的想法,自然能使它的本领尽情表现出来。(3)留下一线闲余的天空,用以等待明月(在树木之间)出没,那么白天晚上都得到它的好处了。【参考译文】柳树贵在柳枝下垂,柳枝不下垂就宁可没有柳树。柳枝贵在长,柳枝不

20、长就没有袅娜景致,只是下垂没有什么益处。这种树是招纳蝉的处所,各种鸟也往往栖息在上面。漫长的夏天不让人感到寂寞,能时时听到蝉唱鸟鸣,这树都有功劳,而高高的柳树是功劳最大的。总之,种树不只是让眼睛娱乐,还能使耳朵愉悦。眼睛有时却不能娱乐,因为人躺在卧榻上;耳朵就没有什么时候不愉悦。鸟鸣中最可爱的,不在于人坐着的时候,却偏在于人睡着的时候。鸟音适宜在早晨听赏,人们都知道这个情况;然而正是它单单适宜于早晨听赏的缘故,人们就没有察觉它。鸟儿防备射猎,没有哪个时候不是这样。过了卯时辰时之后,人们都起床了,人们起了床而鸟就不能自在安宁了。忧虑担心的念头一萌生,虽然想要鸣叫都不能,鸣叫起来也一定没有动听的声

21、音,这是它(听赏鸟鸣)不适宜在白天的原因。早上人们却都没起床,即使有起床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鸟儿没有防患的想法,自然能尽情表现它(善于鸣唱)的本领。况且舌头憋了一夜,心里痒痒的只想一展唱技,到这时都想摆弄歌喉了,所说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情况就是这样,这是它(听赏鸟鸣)适宜在早晨的原因。庄子不是鱼,能知道鱼儿的快乐;笠翁不是鸟,能懂得鸟儿的心情。凡是啼鸟鸣禽,都应当把我当作它们的知己呀。种树的乐趣有多种,但是它对于高雅的人不便的情况也有一个:枝叶繁茂,不透月光。阻隔着月亮而不使人看到(月光),这是它无意而造成的过错,不值得责备它。然而不是树木无心,而是人无心罢了。假使在种植树木的当初,预

22、防到这一点,留下一线闲余的天空,用以等待明月(在树木之间)出没,那么白天晚上就都能得到它的好处了。(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新修滕王阁记韩愈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

23、、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

24、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选自昌黎先生文集)【注】 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大号:年号。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壮其文辞壮:以为壮,认为壮美B窃寄目偿所愿焉 窃:私下里C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 燕:同“宴”,设宴席D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 槛:门槛解析:D项,槛,栏杆。答案:D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5、()A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B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C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复驾言兮焉求D子其为我记之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解析:B项都为连词,表承接。A项分别为介词,因为;介词,表凭借。C项分别为语气词,啊;代词,何。D项分别为副词,表期望语气,相当于“希望”;表选择,还是。答案:B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滕王阁是初唐时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官洪州都督时所建,危楼高耸,下临赣江,远览山川,俯瞰城府。后又曾改建,壮丽非凡,独为江南第一。韩愈在此正是以对滕王阁的赞美开始行文的。B因为有“壮美之辞”的“序赋记等”,作者自然“益欲往一

26、观而读之”,以忘却自己的烦忧。下面笔势一转,却是“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并未能如愿前去观赏。C末尾“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作者在叙事之外,又以不尽之言,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D全篇除用少数文字扼要记叙了滕王阁的修建过程外,几乎全是围绕登阁一事倾诉心向往之而不得偿愿之情,勾起读者去想象滕王阁的美。解析:C项“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错,应为寄寓了满腔不尽之意。答案:C8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译文:_(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译文:_解析:(1)而、假、安、以、勤,五个关键点。(2)伯、适、燕、乌、于此,五个关键点。答案:(1)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使您的接待之人辛劳呢?(2)现在,(您离开南昌)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一周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参考译文】韩愈年轻的时候听说江南多有(宜于)登临游赏的所在,只有滕王阁是第一,有瑰丽,雄伟、奇绝、独特的称号。等到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