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资料推荐 泪液膜的功能有哪些? 一、 (1)使角膜表面光滑; (2)湿润角膜; (3)冲刷异物、细胞碎屑及细菌; (4)构成角膜气体交换的媒介; (5)营养角膜上皮; (6)泪液中的溶菌酶使角膜表面相对无菌; (7)黏液层填补角膜上皮之间的缝隙,减少散光,提高角膜的光学性能。 二、角膜是如何进行氧代谢的? 角膜所需要的氧气80%来自于外界空气,15%来自于角膜缘毛细血管网,5%来自于 前房水。空气中的氧不能直接进入角膜参与角膜的代谢,氧溶于泪液中依靠泪液循环到达角膜上皮层,当泪液不足或泪液循环不好时会影响角膜的正常代谢。在闭眼时氧由睑结膜和角膜缘毛细血管弥散而来,其氧分压约为55mmHg。
2、角膜基质深层和内皮所需的氧来自前房水。 二氧化碳( C02)的排泄主要通过角膜前表面向大气中直接扩散。与上皮相比房水中含有较高C02浓度,在非离子状态下它是脂溶性的,很容易由内向外扩散。在闭眼时C02通过房水排出。角膜每消耗5rnl/( CII12“)的氧气需要排出215ml/( cm2h)的c02。 三、.影响镜片透氧性能的因素是什么? (1)材料特性和镜片厚度: 相D材料的新镜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中,影响其透氧能力的主要因素为厚度,镜片的厚 度与其Dk/t值呈负相关。 对于水凝胶镜片(软镜),Dk是含水量的函数,通常是线性的,镜片的含水量与其Dk 值呈正相关,Dk值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
3、2)镜片的设计、配适状态、老化程度和环境: 镜片材料的弹性、镜片以及镜片边缘形态的设计等会影响到泪液泵的功能,镜片的配适 状态也会对镜下泪液的量及交换速度产生影响。 镜片材料老化、镜片变形、镜片上的沉淀物以及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海拔等的变化也都 会改变镜片的透氧能力。 四、简述裂隙灯检查在接触镜验配中的意义。 裂隙灯检查是CL验配的必要项目,在配戴者初选评估、配戴配适评估、随访复查中都 是主要的项目,需要检查者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验配经验。在验配前的检查 中,主要是为了确定眼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且评估眼球的整体情况和能否配戴CL的相 关特征;在验配过程中,主要是对SCL配戴者的处方进
4、行配适评估,以及对RGPCL、Ortho-K CLii-戴进行配适评估;在随访复查中,作为主要的项目之一,检查者需着重观察CL的中心 定位、活动度,有无破损、污染、蛋白质沉积和划痕。 1 最新资料推荐 五、简要说明接触镜与框架眼镜相比的优势。 角膜接触镜 框架眼镜 视野 不受限制无遮挡 狭小 视网膜成像的大小 几乎无变化 随屈光度增大物像被扩大或缩小 外观 自然 带来影响 视物的稳定性 随眼球运动,视物稳定 在快速运动中无法保持稳定的视力 适合运动 更适合(软镜) 安全隐患、不便 起雾 不受天气影响 下雨天雨水遮挡视线 舒适度 柔软舒适 压迫鼻梁摩擦耳部 不规则散光 可矫正(硬镜) 不可矫正
5、六、简述更换型镜片的特点 指更换周期为2周、1个月的镜片,不配戴过夜,需要日常护理。 典型的更换周期是2周和1个月。该类镜片采用日戴方式,在短时间内即更换以减少镜片上累积的沉淀物和病原微生物,可保证配戴者视物清晰、眼睛健康和戴镜舒适。短期更换型镜片多采用高含水材料制成,因此镜片具有了更好的透氧性能和舒适度。 七、简述软镜试戴评估的内容。 (1)中心定位:观察配戴者在第一眼位时,镜片中心在静止状态下的位置。 配适良好:眼球静止时,镜片中心与瞳孔中心重合,瞬目时镜片移动,返回中心位。 (2)角膜覆盖:观察配戴者在任何眼位时,镜片周边和角膜缘的距离。 配适良好:在任何眼位时,镜片都覆盖角膜。 (3)
6、移动度:指镜片在角膜上自然滑动的程度,自然瞬目时镜片被牵引向角膜上方, 然后匀速垂直下落,稳定在角膜中央。眼球左、右转时,可见一瞬间迟滞现象。 配适良好:在第一眼位时,自然瞬目后镜片移动0.20.5mm;在旁侧眼位时,滞后量在 1.5mm之内。 (4)上推试验:可以用下睑上推试验检查镜片与角膜配合的松紧程度。即:让配戴者 向上看,检查者用手指向上轻推下睑,用下睑向上推动镜片下缘,镜片可略微向上移动;放 开后,镜片应能平滑地恢复到静止位置。 配适良好:下睑上推试验中镜片应能平滑地恢复到静止位置。 八、4简述软性接触镜的验配流程。 2 最新资料推荐 九、简述取下软镜镜片的方法。 (1)配戴者向下看
7、,用取镜手的中指将下眼睑缘向下拉,并固定。保证睫毛压在手指 后方。 (2)配戴者向上看,用非取镜手的示指或中指将上眼睑缘往上拉,固定在上眉处。保 证睫毛压在手指后方。 (3)取镜手的示指接触镜片下缘,用连续的动作将镜片拖到下方巩膜。 (4)取镜手的拇指和示指轻轻夹出镜片。 十、角膜曲率计的作用是什么? 1通过测量已知大小的物像经角膜前表面反射所形成的第一反射像的大小来计算角膜前表面的角膜曲率半径,角膜曲率半径与像的放大率成正比。 2可定量地反映角膜一定范围的形态特征。 3用于测量角膜前表面中心区域的两个相互垂直子午线轴向上的弧度,但大约只有直径为3mm范围;不能确定角膜后表面的形状; 4帮助了
8、解角膜散光,但对过平或过陡的角膜精确度差。 十一、RGP镜片配适评估中荧光素染色的作用是什么? 少量的荧光素钠滴人泪液中,通过钴蓝光滤光片能观察到亮的黄绿色反光,使我们有可 能观察到角膜和镜片之间的泪液。这样能真实地评估镜片配适,亮的荧光随泪液层的厚度而 增加,这个常常用来推断镜片和角膜之间的距隙,镜片没有荧光素的区域,表现出的是黑或 暗的颜色,镜片和角膜之间的距离和接触都可以显现出来。 十二、RGP镜片配戴的适应证都有哪些? (1)高度近视、远视,近视控制; (2)角膜散光较高者(3.OOD以内),少量内部散光; (3)因镜片蛋白质沉淀或角膜缺氧等眼部反应而不能再戴SCL者; (4)因屈光性
9、角膜手术(如RK、PRK、LASIK)、角膜外伤、角膜移植术后的不规则 角膜散光者; (5)无晶体眼(白内障术后、外伤后): (6)圆锥角膜。 十三、RGP相比SCL的优势 (1)透氧性高,戴镜不易引起角膜缺氧反应; (2)完全矫正2.50D以内的角膜散光; (3)视力效果佳; (4)不易形成顽固沉淀物,保养容易,使用寿命长约1.5年; (5)较少引起结膜过敏反应,长时间配戴较舒适; (6)可进行抛磨修正; (7) -定程度控制儿童近视发展。 3 最新资料推荐 十四、RGP非适应症 (1) -般接触镜禁忌证; (2)长期处于多风沙、高污染者; (3)经常从事剧烈运动者; (4)警察、消防员等特
10、殊职业者; (5)眼睛高度敏感者。 RGP验配程序 十五、 (1)问诊咨询,眼部参数测量,常规眼部检查和验光,RGP种类选择(材料、透氧性、设计); (2) RGP直径和基弧的选择,选用RGP试戴镜,适应30分钟左右; (3)荧光素染色,配适状态评估,反复调整基弧和直径,反复评估; (4)良好配适状态,初步可以接受; (5)确定RGP度数(追加矫正); (6) RGP处方(基弧、直径、屈光度、品牌、型号); (7)配戴指导,培训患者正式戴镜,指定复查日期。 RGP理想的偏松偏紧配套特征 (1)理想的配适:动态:定位中心,稳定,在第一眼位时上睑覆盖住镜片上部,镜片在垂直方向平均有12mm的平滑运
11、动。静态:中心区及旁中心区染色均匀呈淡绿色,无明显暗区,边缘染色带约为0.4mm。泪液距隙约6070肛m。如果有了理想的静态配适特征,那么镜片动态配适特征常常表现为镜片中央定位好和稳定。 (2)过松的配适:动态:镜片偏位,过大,可在角膜上高跨或侧向偏位,并且镜片不稳定,镜片常常会出现极不正常的镜片运动特征,速度通常较慢。静态:中心区出现明显的黑色暗区,旁中心区与边缘区无界限,形成极宽的绿色染色带,泪液距隙极细,小501xm。 (3)过紧的配适:动态:中央定位好,稳定,第一眼位时上睑覆盖住镜片上部,镜片的运动度较少,通常少于l.Omm,但速度较快,当角膜散光增加时,镜片趋向于在最平坦子午线上作摇
12、摆运动。静态:中心区出现绿色染色积液,旁中心有宽大明显的黑色暗区,边缘染色带极细,泪液距隙较宽,大于90 ym。 十六、现代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的弧分布及作用? 1角膜塑形镜的第一弧为基弧( base curve,BC),是角膜塑形镜的光学区内曲面的曲率半径。 2角膜塑形镜的紧邻基弧的第二弧为反转弧( reverse curve,RC),反转弧半径比基弧弯,用于补偿基弧与角膜中心曲率的差异所带来的矢深改变。 3第三弧为配适弧( alignment curve,fitting curve,AC),在角膜塑形镜中紧邻反转弧,比反转弧平,但比基弧弯,是配戴镜片时与角膜适配定位的弧面。 4第四弧为周边弧(
13、 peripheral curve,PC),曲率比通常的RGP镜片略陡,边缘翘起与角膜之间的间隙0.060.07mm,弧宽约0.5mm。 4 最新资料推荐 十七、角膜塑形镜佩戴人群及眼部参数的选择? (1)8岁以上年龄,少年儿童进行性近视。 (2)球镜度- 0.75- 6.OOD,球镜的度数越高,塑形效果的预测性越差。高于- 6.OOD的 中高度近视能否接受角膜塑形术,需由医师根据自身经验和配戴者个体条件及需求决定。 ( 3)1.75D顺规角膜散光,或散光度少于1/3球镜度,1.50D逆规散光。 (4)角膜曲率为40.0046.OOD。 (5)角膜形态周边部更平坦,e值较大。 (6)正常范围的
14、瞳孔直径。 (7)正常范围的眼压。 (8)患者无角结膜疾病,其他眼疾或配戴RGP的禁忌证。 (9)常参加娱乐和体育活动,或某些特殊职业,既需要良好的裸眼视力,日间又不希望 任何矫正眼镜的近视患者。 ( 10)有经济能力承担治疗期间所有的费用。 十八、角膜塑形镜片的荧光素染色评估图形。 1 角膜塑形镜的荧光素图形中包含有基弧、反转弧、定位弧、周弧。 2 在角膜塑形镜理想的配适图形中,基弧区压平附着,呈黑色圆形暗区,应有足够的宽度(4mm),并尽可能中心定位。 3 反转弧区为围绕平坦基弧区的宽而深的荧光素图形。反转弧区游离,呈鲜绿色环形亮区。 4 配适弧区平行附着,可稳定镜片的位置,呈均匀环形淡绿
15、色暗区,宽度由试戴片的直径决定。 5 周边弧区游离,呈鲜绿色环形亮区,宽度0.5mm左右。 十九、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前检查项目。 (1)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包括远、近视力); (2)屈光检测,包括主观和客观检影验光,儿童需睫麻验光; (3)角膜中心曲率检测; (4)角膜地形图检测; (5)角膜直径检测; (6)角膜厚度检测; (7)角膜内皮检查; (8)眼轴长检测 (9)眼压检测; (10)泪液膜分析; (11)外眼部常规检查; (12)眼底检查; (13)根据条件酌情施行对比敏感度眩光对比敏感度及波前像差等检查。 5 最新资料推荐 二十、角膜塑形镜的摘、戴镜片操作方法。 戴镜: 将镜片用护理液
16、适当冲洗,内曲面向上托在右手示指指端上。在镜片内曲面注满润眼液 或人工泪液,防止戴镜后发生片下气泡。嘱配戴者面向下俯,注视桌面上的平面镜,验配师 用左手示指或中指按住配戴者右眼上睑睑缘,将眼睑向上充分撑开。用右手中指按住配戴眼 下睑睑缘下充分撑开。将右手示指指端上的镜片快速轻柔地放置在配戴眼暴露的角膜上,嘱 配戴眼轻眨数次。按上述方法先右后左依次配戴。 摘镜: 吸棒法:配戴眼滴数滴润眼液,轻轻眨眼数次,撑开上下眼睑,将吸棒的盘端挤压在镜 片表面,轻轻取下镜片。 用手操作法: (1)双手操作法:摘镜片时也可利用双手进行操作,用左手示指拉开上睑后再轻轻下 压,使上睑缘顶住镜片上缘,用右手的示指拉开下睑,并利用下睑缘使镜片下缘脱离角膜。 (2)单手操作法:睑裂大的配戴者可试用单手进行操作。嘱配戴者睁大眼睛,充分暴 露镜片的边缘,面部朝向正前方或略朝向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 课时1 化学实验安全 过滤与蒸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12 富起来到强起来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Unit 2 What's your number Lesson 8(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3四年级数学下册 6 小数的认识6.5 数的改写教学设计 冀教版
-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Unit 1 Making friends B Let's tal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年五年级品社下册《南湖游船》教学设计 苏教版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邻居之间怎样相处(三)教学设计 未来版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七年级地理上册 2.2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1 (新版)新人教版
- 沈阳市地图课件
-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 上海大学通信学院复试专业课英语
- 企业管理基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 清明节传统文化知识主题班会184
- UL987标准中文版-2019固定和固定电动工具第八版
- 自考《英语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 新材料领域新型建筑材料研发及市场推广计划实施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第八章坚持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 SB004-呼吸机标准操作规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
- 施工单位穿透式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