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例1已精确测得下列反应的qv.m=-3268KJmol-1C6H6(l)+7.5O2(g)=6CO2(g)+3H2O(l)求:298.15K时上述反应在恒压下进行反应进度=1mol的反应热。解:qp.mqv.m=(Bg).RT其中(Bg)=(CO2)-(O2)=6-7.5=-1.5mol则:qp.m=qv.m+(Bg).RT=-3268KJmol-1+(-1.5mol)8.314KJ.mol-1.K-1298.15K=-3272KJmol-1,1,例2已知N2H4(l)、N2O4(g)、H2O(l)在298.15K时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50.63kJ.mol-1、9.66kJ.mol-1和-285.85kJ.mol-1,计算火箭燃料联氨和氧化剂四氧化二氮反应:2N2H4(l)+N2O4(g)=3N2(g)+4H2O(l)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和反应的等容热效应。解:2N2H4(l)+N2O4(g)=3N2(g)+4H2O(l)fHm/kJmol-150.639.660-285.85rHm(298.15K)=BfHm,B(298.15K)=(-2)50.63+(-1)9.66+30+4(-285.85)=-1273.64kJ.mol-1(注意:rHm=qp.m)qv.m=qp.m-(Bg).RT=(-1273.64)kJ.mol-1-(3-1)8.314J.mol-1.K-110-3298.15K=-1268.68kJ.mol-1,2,例1计算320K时反应HI(g)H2(g)+I2(g)的rGm和rGm,判断此温度下反应的方向。已知:p(HI)=0.0400MPa,p(H2)=p(I2)=0.00100MPa,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解:查表得,298.15K时HI(g)H2(g)+I2(g),fHm/kJmol-126.5062.4Sm/Jmol-1K-1206.6130.7260.7,3,rHm(298.15)=fHm(H2)+fHm(I2)-fHm(HI),=(0+62.5)26.5,=4.75kJmol-1,rSm(298.15)=Sm(H2)+Sm(I2)-Sm(HI),=(130.7+260.7)206.6,4,rGm(320K)rHm(298.15K)-320rSm(298.15K),=4.75320(-10.910-3),rGm=rGm+RTlnQ,,rGm(320K)0,正反应能自发进行.,5,例2、水煤气反应C(s)+H2O(g)CO(g)+H2(g)问:此反应在298.15K、标准状态下能否正向进行?若升高温度,反应能否正向进行?100kPa压力下,在什么温度时此体系为平衡体系?解:反应方程式为C(s)+H2O(g)CO(g)+H2(g)fGm/kJmol-10-228.572-137.1680fHm/kJmol-10-241.818-110.5250Sm/Jmol-1K-15.740188.825197.674130.684rGm=BfGm,B=(-1)0+(-1)(-228.572)+1(-137.168)+10=91.404KJmol-10在298.15K,标准状态下,反应不能自发向右进行。,6,rHm=BfHm,B=0+(-1)(-241.818)+1(-110.525)+0=131.293KJmol-10(吸热反应)上述反应为吸热,熵增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正向自发进行。故升高温度,该反应能正向进行。平衡时,rGm=rHm-TrSm=0,由此求平衡温度。其中rSm=BSm,B=(-1)5.740+(-1)188.825+1197.674+1130.684=133.793Jmol-1,7,例2.6(见P46)解:2SO2(g)+O2(g)=SO3(g)n0/mol1.202.000n变化/mol1.101.10/21.10neq/mol0.101.451.10eq/mol0.10/2.651.45/2.651.10/2.65各气体的平衡分压为:Peq(SO2)=p.(SO2)=101.325(0.10/2.65)=3.82kPaPeq(O2)=p.(O2)=101.325(1.45/2.65)=55.4kPaPeq(SO3)=p.(SO3)=101.325(1.10/2.65)=42.1kPa,8,该反应放热熵减的反应,所以高压低温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9,例:已知在1000K时,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的KP=3.45,试计算(1)在SO2、O2、SO3的分压分别为20.26510.133、101.325KPa下,反应的rGm,并判断反应的方向。(2)若SO2、O2的分压保持不变,而要使反应向右自发进行,SO3的分压必须低于多少?解:(1)rGm=RTln(QP/KP)已知T=1000K,KP=3.45,QP=(pB/p)B,10,QP=(PSO2/P)-2.(PO2/P)-1.(PSO3/P)2代入数据,求得QP=247则,rGm=3.55104J0,反应不能自发向右进行,逆反应能自发进行(自发向左)。(2)要使反应向右自发进行,必须使QPKP即(20.265/100)-2.(10.133/100)-1.(PSO3/100)23.45则PSO311.98KPa要使反应向右自发进行,必须使SO3的分压低于11.98KPa,11,例、根据实验结果,在高温时焦炭中碳与CO2的反应:C(s)+CO2(g)=2CO(g),其活化能为167.4kJ.mol-1,计算温度自1000K变化到1100K时反应速率的变化。解:,12,问题:什么叫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答:在标准状态下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1mol)的纯物质时反应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以符号fHm表示。推论:任何指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问题:什么叫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答:在标准状态下,反应的摩尔焓变叫做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m)。,13,第三章水化学与水污染,例1、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0.10molL-1HAc0.10molL-1HAc与0.20molL-1NaAc等体积混合液(已知HAc的),解:,14,例2、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0.10molL-1NH3H2O,0.10molL-1NH3H2O与0.20molL-1NH4Cl等体积混合液(已知NH3H2O),解:,15,16,3、欲配制pH9.00的缓冲溶液250mL,其中NH3H2O的浓度为0.50molL-1。问:(1)要取6molL-1的NH3H2O溶液的体积为多少?(2)需加入固体NH4Cl多少克?已知M(NH4Cl)=53.49g/mol,Kb(NH3H2O)=1.7610-5解:(1)C1V1=C2V2所需6.0molL-1的NH3H2O溶液的体积为V2V2=C1V1/C2=2500.5/6.0=20.821mL,17,(2)需加入固体NH4Cl的质量,18,4、已知室温时CaF2的溶度积为3.4510-11,求CaF2在下列溶液中的溶解度:(1)纯水中;(2)0.010molL-1CaCl2溶液中;(3)0.010molL-1NaF溶液中。,解:(1)纯水中;,19,(2)解:在0.010molL-1CaCl2溶液中:CaF2(s)=Ca2+2F-平衡时:s+0.0102s,20,(3)0.010molL-1NaF溶液中CaF2(s)=Ca2+2F-平衡时:s2s+0.010,21,什么是弱电解质的同离子效应?如何用平衡移动的观点来说明同离子效应产生的原因?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其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而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现象。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结果导致NH3H2O的解离度降低,该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22,什么是难溶电解质的同离子效应?如何用平衡移动的观点来说明同离子效应产生的原因?答: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其含有相同构晶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而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的现象。例:在pbCl2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结果导致pbCl2的溶解度降低,因Cl-产生同离子效应。,23,问题:设计一个实验,利用反应的现象说明盐的水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要求:叙述实验设计方案,写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提示:盐类水解可看成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由于中和反应是放热,盐类水解自然是吸热。例: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是利用“氯化铁水解”制得,“氯化铁水解”时是在不断加热下进行的,由此可以证明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24,例1、已知:MnO4-+8H+5e-Mn2+4H2O=1.507VFe3+e-Fe2+=0.771V将这两个半电池组成原电池,用原电池符号表示该电池的组成;计算下述反应的标准电动势,并判断标准状态时反应进行的方向;MnO4-+5Fe2+8H+Mn2+5Fe3+4H2O计算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和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当溶液的pH为1,其它各离子浓度均为1.0molL-1时,计算该电池的电动势。,第四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25,解:原电池符号:()C(s)Fe2+(c1),Fe3+(c2)MnO4-(c3),Mn2+(c4),H+(c5)C(s)()E=(MnO4-/Mn2+)(Fe3+/Fe2+)=1.507-0.771=0.736V标准状态时,反应正向进行。,26,27,例2、已知:Cr2O72-+14H+6e2Cr3+7H2O=1.36VBr2+2e2Br-=1.066V将这两个半电池组成原电池,用原电池符号表示该电池的组成,计算标准电动势;计算该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和标准平衡常数;当溶液的pH为2.00,其它各离子浓度均为1.0molL-1时,计算该电池的电动势。,28,原电池符号:()C(s)Br2(l),Br(c1)Cr2O72-(c2),Cr3+(c3),H+(c4)C(s)()E=(Cr2O72-/Cr3+)(Br2/Br-)=1.361.066=0.294V,29,当溶液的pH为2.00,其它各离子浓度均为1.0molL-1时,,E=(Cr2O72-/Cr3+)(Br2/Br-)=1.0841.066=0.018V,30,例4.5已知(Cr2O72-/Cr3+)=1.232v(Fe3+/Fe2+)=0.771v1判断标准状态下,下列反应的方向;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2计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3将上述反应组成原电池,写出该原电池符号,并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rGm);4、当溶液的H=5.0时,除H+(aq)外,其余相关离子均处于标准条件下,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E)。,31,解:1、1.232-0.771=0.461V0,反应正向自发进行(从左向右)2、其中n1=6,n2=1,n=6lgK=6(1.232-0.771)/0.05917=46.751046.75,32,3、原电池符号或图式:(-)Pt(s)Fe2+(c1),Fe3+(c2)Cr2O72-(c3),Cr3+(c4),H+(C5)Pt(s)(+)rGm=-nFE=-696485C/mol0.461V=-266877.51J/mol=-266.878kJ/mol4、其中E=0.461V,n=6Q=C(Cr2O72-)-1C(Fe2+)-6C(H+)-14C(cr3+)2C(Fe3+)6=1070E0,在pH=5.00时,反应逆向进行。,33,例3、已知:MnO4-+8H+5e-Mn2+4H2O=1.507VI2+2e-I-=0.545V将这两个半电池组成原电池,用原电池符号表示该电池的组成;计算下述反应的标准电动势,并判断标准状态时反应的方向;2MnO4-+10I-+16H+=2Mn2+5I2+4H2O计算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和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当溶液的pH为1.00,其它各离子浓度均为1.0molL-1时,计算该电池的电动势。,34,解:原电池符号:()Pt(c)I2(s)I-(c1)MnO4-,Mn2+,H+Pt()E=(MnO4-/Mn2+)(I2/I-)=1.507-0.545=0.962V标准状态时E0,反应正向进行。,35,36,问题:设计一个实验,利用化学反应的现象得出如下电对的电极电势的大小顺序,Fe3+/Fe2+MnO4-/Mn2+Sn4+/Sn2+I2/I-(要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设计,写出实验现象,得出电极电势的大小顺序)(1)将KMnO4溶液加入酸化后的Fe2+溶液中,看到KMnO4的紫红色褪去。MnO4-+5Fe2+8H+=Mn2+5Fe3+4H2O反应的发生证明:(MnO4-/Mn2+)(Fe3+/Fe2+)(2)将FeCl3溶液加入KI溶液中,并加入1mL淀粉,可看到溶液变为深蓝色。Fe3+I-=Fe2+I2反应的发生证明:(Fe3+/Fe2+)(I2/I-)(3)在I2溶液中加入1mL淀粉溶液,溶液变为深蓝色,加入SnCl2溶液时,深蓝色消失。I2+Sn2+=I-+Sn4+反应的发生证明:(I2/I-)(Sn4+/Sn2+)则各电对电极电势数值大小顺序为:(MnO4-/Mn2+)(Fe3+/Fe2+)(I2/I-)(Sn4+/Sn2+),37,钢铁发生腐蚀的主要类型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金属防腐的阴极保护法分为牺牲阳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法。如果要在某镀件上镀一层锌,则阴阳极材料分别是什么?答:以镀件作为阴极材料,以金属锌作为阳极材料,在锌盐溶液中进行电解即可。,38,例:按洪特规则,氧原子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原子的第三电子层最多可以容纳18个电子;4s轨道的能量低于3d轨道的现象称为能级交错。,第五章物质结构基础,问题:简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1)能量最低原理(2)保里不相容原理(3)洪特规则(包含洪特规则特例),39,问题:用保里(泡利)不相容原理及取值规则,说明第三电子层最多能容纳多少个电子?答:n=3时,l可取0,1,2。l可取0,1,2时,m可分别取0;0,1;0,1,2,合计m共可取9个值,即共有9条轨道。根据保里(泡利)不相容原理,每条轨道最多可以容纳2个电子,故第三电子层最多可以容纳18个电子。,40,16S:1s22s22p63s23p4p区、三周期、A、2个成单电子17Cl:1s22s22P63s23p5p区、三周期、A、1个成单电子19K:1s22s22p63s23p64s1s区、四周期、A、1个成单电子24Cr:1s22s22p63s23p63d54s1d区、四周期、B、6成单电子29Cu:1s22s22p63s23p63d104s1ds区、四周期、B、1成单电子,41,1、分子的极性与电偶极矩电偶极矩=0,非极性分子例:H2、CO2、SiF4、SiH4、BCl3为非极性分子。电偶极矩0,极性分子例:HCl、KCl、CH3COOH、HCHO、H2S2、分子空间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SP直线形HgCl2BeCl2=0SP2平面三角形BCl3BF3=0SP3正四面体形CCl4、CH4、SiCl4=0(不等性)SP3三角锥形NH3、PH30(不等性)SP3V字形H2O、H2S0,4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1)双原子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为非极性(H2、O2);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为极性(HF、HCl、CO)。(2)多原子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为非极性(有例外);不同种原子构成的:若结构为中心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CH4、BF3、BeCl2HgCl2CO2、CS2等);若结构不为中心对称,则为极性分子(NH3、H2O、H2S等)。,43,3、分子间普遍存在范德华力,它包括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极性分子间存在这三种力(色、取、诱),其中取向力随分子极性增强而增大,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以色散力为主。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色散力随摩尔质量增大而增大,熔点、沸点随之增大而升高。例:色散力HFHClHBrHI氢键存在于氢原子和电负性较大的原子(O、N、F)之间。H2O、HF、CH2COOH等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含氢键的物质熔点、沸点一般较高。例:沸点递增的顺序HClHBrHIHF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有所升高,分子内氢键则相反,44,问题:为什么常温下F2、Cl2是气体,Br2是液体,I2是固体?答:因为F2、Cl2、Br2、I2是结构相似的同系列物质,是非极性分子,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变形性增大,分子间力(色散力)逐渐增强,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所以常温下F2、Cl2是气体,Br2是液体,I2是固体。,45,问题:BF3分子具有平面三角形构型,而NH3却是三角锥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说明。解答:BF3分子中,B原子采用sp2杂化轨道成键;NH3分子中,N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轨道成键,N原子上还有一对孤电子对。,46,问题:乙醇(C2H5OH)和二甲醚(CH3OCH3)为同分异构体,为什么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高许多?答:乙醇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二甲醚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47,晶体的特征:(1)具有固定的几何外形;(2)具有固定的熔点;(3)(某些性质)具有各向异性。,48,原子晶体:晶格结点上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例:SiC、SiO2、Ga、As、Ge(锗)、单晶硅(Si)、金刚石(C)。离子晶体:晶格结点上微粒间的作用力是离子键。例:NaCl、kCl、NaF、BaO、MgO、CaO。金属晶体:晶格结点上微粒间的作用力是金属键。例:Fe、Cu、Al分子晶体:晶格结点上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分子间力。例: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4
-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夫妻有孩分居协议书8篇
- 2017秋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5章同步教学设计:5.5病毒
- 《森吉德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人音版(2012)音乐
- 《第一单元 欣赏 丰收欢乐而归》(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
- 9 正确认识广告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5)教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
- Chapter 3 When our grandparents were young(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新思维小学英语4A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11 Body language Unit 1 They touch noses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外研版
- T-CECS 10390-2024 建筑幕墙用背栓
- 国旗下讲话第三周校长讲话稿:以习惯铸舟楫 以品格扬云帆-让成长在坚守中绽放华章
- 三门峡水库实习报告
- 文化产业项目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3年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
- 价值共创理论形成路径探析与未来研究展望
- 破釜沉舟成语故事课件全
-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 【MOOC】民事诉讼法学-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种常见乔木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