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战国的文化课件 中华书局版(1).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战国的文化课件 中华书局版(1).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战国的文化课件 中华书局版(1).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战国的文化课件 中华书局版(1).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战国的文化课件 中华书局版(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科技活跃繁荣 文学艺术百花竞艳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1 生产力的发展 2 社会处于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3 继承了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勃兴 4 诸侯争霸中民族融合 社会逐渐趋向统一 一 哲学思想 诸子并起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各派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各代表哪一势力的利益 其学说有何积极意义 1 老子和孔子 1 老子思想内容 核心是 道 道即无 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实质是唯心主义思想 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即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 是相互依存而且是相互的转化的 政治上主张 无为 反对采用严刑峻法治理天下 糟粕 2 孔子 称谓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政治思想思想核心是 仁 的学说 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a 认为历史是不断变化的 旧制度可以 损益 改动 具有新思想 新观念 b 主张以德治民 反对苛政和刑杀 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思想 c 主张维护周朝的 礼 主张贵贱有序 具有历史局限性和思想上的糟粕 3 教育思想突出特点 有教无类 兴办私学 培养人才 打破了奴隶社会 学在官府 和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4 文化贡献编订和整理了 诗经 尚书 礼 易 春秋 儒家五经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思想核心 兼爱 非攻 尚贤代表的阶级利益 平民代表作 墨经 1 墨子 思想主张 主张实行仁政 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主张给农民一定土地 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 宽刑薄税 代表利益 贵族地主在政治上的代言人 2 孟子 思想主张 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认为人定胜天 代表利益 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 3 荀子 唯物主义思想家 4 庄子思想主张 鄙视富贵利禄 痛恨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认为世界就是 我 的主观产物 发展了老子的唯心主义 代表利益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代表 反映了他们对前途悲观失望的精神状态 5 韩非子思想观点 认为历史上向前发展的 当代必然胜过古代 政治改革要按照现实需要进行 核心是法治思想 主张以法治国 代表利益 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表 作用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 为秦朝结束诸侯割据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 6 影响a 活跃了思想 传播了文化 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的繁荣 起了促进作用 b 后世各种思想文化的渊源 1 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 春秋时代的孔子b 战国时期的庄子c 春秋时代的老子d 战国时期的孟子 课堂巩固 2 孔子兴办私学 起主要目的是a 缓和阶级矛盾b 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c 可以因材施教d 做一个大教育家 课堂巩固 3 我国古代提出 人定胜天 的思想的是 a 墨子b 孟子c 荀子d 庄子 课堂巩固 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者 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持此观点的是a 道家b 儒家c 墨家d 法家 课堂巩固 5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 故人主自用其刑德 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 道家b 儒家c 墨家d 法家 课堂巩固 6 古籍记载 战国时期 孔墨之弟子徒属 充满天下 其反映的现象是a 儒家 墨家垄断教育b 教育开始普及民间c 各国推行儒 墨思想d 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课堂巩固 二 繁荣的文学和艺术春秋战国时期文学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他们有何特色 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如何 1 文学 1 诗经 a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 记载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分风雅颂三部分 共305篇 c 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对我国和世界文化史具有重要作用 2 屈原和 离骚 a 称谓 我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 b 成就 创造楚辞 皆书楚语 作楚声 纪楚地 名楚物 故可谓之楚辞 c 代表作 离骚 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以丰富的想象 真挚的感情 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鲁迅称赞屈原 被谗放逐 乃作 离骚 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 d 他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也是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宝贵财富 中国爱国诗人屈原 波兰天文学家尼古劳斯 哥白尼 法国作家弗朗索瓦 拉伯雷斯 古巴作家何塞 马蒂四位文化名人哀怨托 离骚 生面别开诗赋祖孤忠报楚国 余风波及汉湘人 3 诸子散文 2 艺术 1 绘画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 依据 许多贵族府第都有壁画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两幅帛画 妇女凤鸟图 和 御龙图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青铜器的装饰为完整画像 四川成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宴乐 采桑 射箭 狩猎 攻战 水陆交战等 这两幅世界上最早的丝织物绘画均是随葬的 铭旌 具有送死者灵魂升天的含意 表达了楚文化中简朴的道家思想 御龙图 妇女凤鸟图 2 音乐达到较高水平依据 湖北随州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和其他乐器 三 先进的科学技术1 成就 1 天文学 bc 613年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纪录 春秋时历法基本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 战国时期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甘石星经 2 物理学 墨经 杠杆原理 浮力理论 声学和光学的记载 光影关系 光的反射 小孔成像 球面镜成像规律 墨经 光学八条 3 医学 战国医生扁鹊 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 2 原因 思考 1 生产力的发展 农业发展要求有更精确的 天时 2 战国时生产的发展 商业的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的加强 课堂练习 一 墨子说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欲天下之治而恶之乱 当兼相爱 交相利 又说 战争 春则废民耕稼树艺 秋则废民获敛 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 不可胜数 就上引言论 指出其思想核心 2分 说明其社会根源 6分 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6分 这些言论的思想核心是 兼爱 非攻 2分 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 当时 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封建经济初步形成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 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 要求摆脱贫困 渴望温饱富裕 4分 同时 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 生灵涂炭 生产破坏 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 渴望安定 2分 二 阐述 兼爱 非攻 的积极意义 按以下3个层次评分 不得累计 即最高得分为6分 第一层次 墨子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2分 第二层次 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反对掠夺战争 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4分 第三层次 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 互助互利 和睦安定 共同富裕 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2分 他反对掠夺战争 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 这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2分 墨子提出 兼爱 非攻 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发展生产 有利于社会进步 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1分 墨子的这些言论 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是值得弘扬的 1分 三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文化高峰 概括这一文化高峰的表现 简要分析这一局面的原因及对后世文明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