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六章课件_第1页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六章课件_第2页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六章课件_第3页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六章课件_第4页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六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编启蒙主义至现实主义时代第六章德国古典美学(上)第一节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背景第二节康德哲学中的美学思考第三节

《判断力批判》本章概要第一节分别讨论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和德国的唯理主义传统对于康德学说的前提性意义,同时着重介绍康德对这两种传统的协调以及由此引出的认识论革命。第二节主要介绍康德“三大批判”的根本思路及其美学在这一思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通过当代西方学者对康德的评价,归纳其思想的独特价值。第三节分别对《判断力批判》的“导言”、“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等三个部分予以介绍,着重讨论其“人是目的”“自然的合目的性”等命题以及他对美与崇高的分析。第一节

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背景一、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所引出的问题一般而言,1760—1860年的欧洲历史是由两个重大事件所支配的,这就是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它们共同预示了浪漫主义的出现和形成。其实,与此同时,还有一场意义同样甚至更为深远的革命,那就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出现,其核心正是所谓的德国古典美学。这个以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为代表的美学流派,与德国古典哲学互为表里,具有以往的美学和文论难以比拟的系统性和思想深度,对于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无论怎样形容都不过分。但是其中的“古典”与“古典主义”或者“新古典主义”有所不同,并没有复兴古代传统的意义,所以也有研究者主张将其译为“经典美学”。一、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所引出的问题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一书,将西方文论的发展归纳为摹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而“实用说”无论是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还是“快适作用”,就它们总结和指向的艺术精神而言都没有离开西方古代的“摹仿说”传统。因此从总体上说,18世纪以前的西方文论主流,大致的逻辑都是向外而求“真”。其间除去中世纪以神学为背景的独特思路外,即使启蒙运动所张扬的“理性”,也基本上是认为理性的人可以正确认识现实的“真”。一、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所引出的问题真正使“表现”成为一种新的艺术精神之标志的,应该说是康德。而康德所涉及的“表现”之所以有别于其他,首先是由于英国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批判及其对“真”的质疑。其中对康德产生了明显影响的,是上一章有所涉及的休谟以及本来更多关注政治问题、却以“崇高”的论说留名文论史的柏克。一、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所引出的问题休谟(DavidHume,1711—1776)《人性论》的框架结构,基于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分类。其中第一卷“论知性”是讲认识论原理,第二卷“论情感”连及艺术和美学,第三卷“道德学”即是讨论“意志”问题。这种知、情、意的格局,也正是康德的“三大批判”所要涉及的。另外,休谟关于“印象”与“观念”的划分,也使他的“知觉经验”直接关联到康德所强调的“美感”问题。其要点可以表示如下:一、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所引出的问题【印象】1.感觉印象(或原始印象):直接从感官的刺激而来,如冷热、饥渴、苦乐等。2.反省印象(或次生印象):感觉印象所留下的“复本”,如欲望、希望、恐惧、厌恶等新的印象。

“反省印象”通过“记忆”和“想象”便成为“观念”。

【观念】1.“观念”刺激起相应的“情感”——这是“情感原因的表象”。2.“观念”又从“情感”落实于“自我”——这是“情感对象的表象”或“载体”。一、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所引出的问题这样,“美”具有一种可以引起情感的性质;而这种“可以引起情感的性质”,又寓存于某种与“自我”相关的对象。【美感及美的对象】1.“美”就是引起情感活动。2.情感活动通过“自我”而与“对象”相通。一、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所引出的问题柏克(EdmundBurke,1729—1797)同样在英国经验主义的传统中讨论美学的问题。他对康德的主要意义,在于他是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严格区分了“美”与“崇高”的思想者。这见于柏克《关于崇高与美两种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亦称《论美与崇高的两种根源》。柏克的看法与休谟相似,认为美和崇高的观念都与人性相关。而在柏克看来,属于人性的种种情感大体涉及两类基本的“情欲本能”。第一种是“自我保全的本能”,由此关联着危及自身安全时产生的情感,比如痛苦、恐惧等,这是“消极的”情感。第二种是“相互交往本能”,即有利于自身生存的处境所产生的情感,比如爱恋、欢乐等,这是“积极的”情感。简单地说,分别与这两种情感相联系的,是两种关于“美”的不同观念。前者是来自“痛感”的“崇高”,后者则是来自“快感”的“美”。在朗吉努斯提出那种修辞学意义的“崇高”之后,直到柏克才真正将“崇高”视为一种与“美”相对应的观念,并且从审美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成为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一个主要论题。一、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所引出的问题另外,柏克从他的“情欲本能”还谈及“爱慕”和“欲望”的区别。“我所说的美,指的是物体借以引起人们爱慕或某种类似激情的……品质。……我同样把爱慕与欲望和色欲区别开。爱慕指的是心灵在观照任何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满足,而欲望和色欲指的是促使我们想去占有某些对象的一种心灵力量——那些对象所以影响我们,不是因为它们……美,而是由于完全不同的原因。”从康德后来关于“美”的“无利害”性质的论说中,也可以看到他与柏克的一定关联。二、德国唯理主义传统与“美学”的诞生与英国式的经验主义相对应,在德国思想界占有统治地位的始终是唯理主义传统。其中与美学和文论直接相关的,主要是鲍姆嘉通。鲍姆嘉通的老师沃尔夫,将人的认识能力分为理性和感性的高低两级。而在其哲学体系中,哲学被等同于逻辑学,即研究人类高级认识能力(理性)的学问,所以较低级的感性认识实际上被哲学研究所排斥。因此在1725年的一部著作中,哲学家贝尔芬格尔就曾主张建立一种“以想象力为研究对象的逻辑学”(即哲学)。鲍姆嘉通沿着这一思路,在1735年出版了《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他在其中断言:逻辑学的扩展可能会产生一门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二、德国唯理主义传统与“美学”的诞生在此基础上,鲍姆嘉通将认识论学说分为两种:关于高级认识能力、理性认识、一般思维规律的科学,是逻辑学;而涉及低级认识能力、感性认识和想象之规律的科学,则是“关于感性的科学”(aesthetics),后来译作“美学”。正如他后来在《美学》一书中所说:“美学的目的是感性的完善,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二、德国唯理主义传统与“美学”的诞生鲍姆嘉通提出了四条解释性的定义:第一,美学是自由艺术的理论(“自由艺术”是与“技艺”相区别的纯艺术)。第二,美学是低级的认识论(这是针对研究思维规律的哲学逻辑学而言的)。第三,美学是美的思维艺术(“美的思维艺术”指向的是“想象的规律”)。第四,美学是与理性相类似的思维的艺术(这也许是德国唯理主义传统所注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鲍姆嘉通以“感性学”界说美的规律,他却并不认为美学理论可以来源于艺术发展的实际和美的对象。三、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及其影响如果说马克思称康德哲学为法国革命的德国思想,那么如何理解康德这样一种抽象哲学思考中的革命意义呢?其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自律”(autonomy)。对于康德来说,对于自律的诉求就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对康德来说,人的自由和理性是不可分离的,正是理性使人可以通过克服他律(heteronomy)而进入自律状态,从而摆脱自己的桎梏。从他律到自律的进展,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同时展开的,这也就是康德所划分的人的精神能力的两个部分:知性(认知理性)和理性(价值理性);前者为理论哲学(自然哲学),后者为实践哲学(道德哲学)。三、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及其影响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唯理主义的两种传统,为康德提供了一种思想的平台。按照鲍桑葵的说法,康德就是在这样的平台上,以三个根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目标:第一,康德要论证自然秩序的存在,即人的理解力和自然的必然律之关系。第二,康德要论证道德秩序的存在,即人的理性和精神自由的问题。第三,康德要论证上述两种秩序的相互协调,即精神的自由可以作用于自然的必然,人可以作用于对象世界。这样的问题,正是来自英国和德国所分别代表的两大思想传统。然而按照第一种线索,是从感受、知觉、认识推出“实在”,最终却要回到“自我”。按照第二种线索,是以“抽象的普遍性”作为“实在”,最终推出的则是某种“形而上”的“绝对者”。三、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及其影响从一般的意义上看,康德所面临的挑战是无法调和的。一方面,世界的确定性和认识的真实性是经验科学的基础,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批判分明告诉我们:作为知识之基础的“经验”并不能带来“确定”和“真实”。另一方面,经验科学所证实的“自然”完全是由“必然律”所决定的,但是人类的道德和精神自由似乎又并不是什么自然的规律。这两种难以调和的矛盾,实际上反映着理性和形而上学所遭遇的一次深刻的危机。在康德之前,笛卡尔等人的理性主义传统虽然也在“怀疑”,其实还是假定了心灵与世界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我们所思所信的心理学解释”。康德就此提出:心灵与世界的对应关系,在自然科学中被证明是正当的;但是承认其正当性的前提在于,科学所说明的“世界”其实是一个被人类认识能力所规定了的世界,而并不是“世界本身”。三、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及其影响这样,休谟的推论可以被接受:人的观察和认识并不是揭示自然的规律并且将这规律赋予人,相反,人所能认识的规律正是心灵自身规律的反映。但是另一方面,“心灵将自身的秩序强加于自然”又未必就毁灭了“知识的确定性”,因为“知识”的对象本身(世界)也已经被限定。一切认识活动都只是在这一被限定的范围之内才会有效,不承认这一范围,就是“对理性独断论的沉迷”。三、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及其影响什么是“范畴”?按照康德的说法,“范畴”就是“纯概念”,或者说是“非经验的纯概念或者范畴”(non-empiricalandpureconceptsorcategories):“纯综合……乃是给予我们知性的纯概念的。纯综合是以先天的综合统一性为根据的。三、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及其影响我们将……知性的纯概念……叫作范畴。康德按照“质”、“量”、“关系”和“形式”四个方面,将范畴分解如下:“量”(Quantity):1.统一性(Unity或译“单一性”)2.多数性(Plurality)3.全体性(Totality)“质”(Quality):4.实在性(Reality)5.否定性(Negation)6.局限性(Limitation或“限制性”)三、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及其影响“关系”(Relation):

7.依存性与自存性(Inherenceandsubsistence,orsubstanceandaccident或实体与偶性)

8.因果性与隶属性(Causalityanddependence,orcauseandeffect或原因与结果)

9.协同性(Communityorreciprocitybetweenagentandpatient或主动与受动)“形式”(Modality):

10.可能性不可能性(Possibilityimpossibility)

11.存在不存在(Existencenon-existence)

12.必然性偶然性(Necessitycontingency)三、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及其影响人的“判断力”与上述的“范畴”一一对应“量”(Quantity):

1.全称的(Universal)

2.特称的(Particular)

3.单称的(Singular)“质”(Quality):

4.肯定的(Affirmative)

5.否定的(Negative)

6.无限的(Infinite)“关系”(Relation):

7.定言的(Categorical)

8.假言的(Hypothetical)

9.选言的(Disjunctive)“形式”(Modality):

10.或然的(Problematic)

11.实然的(Assertoric)

12.必然的(Apodictic)三、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及其影响但是即使对“先验理性形式”本身,康德仍然要限定,即“先验理性形式”仅仅对经验的世界有效,如果超出经验的范围,企图用“先验理性形式”去认识“世界”本身,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矛盾,即“二律背反”。以康德论证的四种“二律背反”之一为例,对于经验性的认识能力来说,“正题”和“反题”的论证同样是正确的,是为“二律背反”。康德的结论是:从终极的意义上看,“世界本身”如同“形而上学的命题”一样,超越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不可能真正洞察“世界本身”,人所谓的“实在”,其实只不过是心灵结构的限度。三、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及其影响在柏拉图那里,感觉是理念的“摹本”;在休谟那里,“观念”被颠倒为“感觉印象”的“模糊的复制”。相比之下,康德的认识论发生了又一次重要的逆转:不是人的知识与对象相一致,而是对象与人认识能力相一致。康德强调主观心灵的作用,但也正是因此,“世界”被限定为“人的世界”。另一方面,限定了“人的世界”,其实又是确认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所“不可知”的“世界本身”的存在。前者被康德称为“现象界”或者“认知之物”(thingsasknown),后者则是他所说的“物自体”(thingsinthemselvs)。与康德遥相呼应的,有柏拉图的“现象界”(phenomenon)和“存在界”(noumenon),亦有基督教观念中的“渐进的存在”(becoming)和“存在本身”(being)。而在康德进一步的努力中,人的精神能力也被相应地分解为“知性”(认知理性)和“理性”(价值理性)两个部分。三、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及其影响康德承前启后的认识论革命,在西方文论的历史上成为通向20世纪的根本枢纽。20世纪西方思想尽管流派众多,但是在一个关键点上却极为相似,即人的理性并不能客观地理解宇宙秩序。所以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没有意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把认识限定于暂时、个别的经验;语言学批评从“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去解析符号;诠释学和关于阅读活动的理论则必然会挑战“文本的固定意义”。这一切深刻变化的起点,都是汇聚了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传统的康德。第二节

康德哲学中的美学思考一、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康德的思想被称为“批判哲学”,其中的“批判”也就是“检验”“考察”,亦即对“理性”的重新检点,尤其以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为代表。一般认为,康德是在1770年(时年46岁)发表申请教授职位的《感觉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形式和原理》之后,才进入了思想上的“批判时期”。一、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杨祖陶、邓晓芒编译的《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人民出版社,2001)曾经论及:康德在撰写《纯粹理性批判》时,并没有想到要写以后的“批判”,所以他是将“理性”的各层含义(认知理性—理论理性、道德理性—实践理性)都包括在“纯粹理性”之中。后来他逐渐发现这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领域,或者两类不同的哲学。从而要分别讨论“纯粹的认知理性”、“纯粹的行为理性”和“纯粹的判断力”(这部分内容也可以参阅《判断力批判·导言》)。一、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这一基本思路,可以被概括为康德对哲学的划分。对知识的划分以及关于三种“立法”的讨论如下:哲学的划分——理论哲学(自然哲学)

实践哲学(道德哲学)认识的划分——自然诸概念的领域(由知性立法,属理论理性,针对认识能力,诉诸对象世界)

自由诸概念的领域(由理性立法,属实践理性,针对欲求能力,诉诸主体行为)三种“立法”——知性颁布“自然的必然性”原理

理性颁布“道德的目的性”原理

判断力颁布“自然的合目的性”原理一、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后来康德将他的相关思考列为表格,从这一表格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其“三大批判”的各自领域和思维框架:内心的全部能力诸认识能力诸先天原则应用范围认识能力知性合规律性自然(知)愉快和不快的情感判断力合目的性艺术(情)欲求能力理性终极目的(人)自由(意)一、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判断力批判·导言》正是要通过如上的表格说明:“知性和理性的各种立法,通过判断力而联结”。因此人们通常认为:《判断力批判》并不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或者创作经验而涉及美学问题的,其实质是要在“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以完成康德的哲学体系。那么《判断力批判》为什么可以成为这样的桥梁呢?康德所谓的“纯粹理性”,主要是要为认知活动解决合法性的问题。“实践理性”实际上是“意志作用于对象”的精神过程,它主要是针对“知性”所无法认识的“物自体”。一、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如上三者都不是“知性”可以企及的,都不是经验性的。然而“意志”的作用,毕竟使这些形而上的关注表达了“我们”的“欲求”。从而至少在这一点上,人的意志能力超越了经验世界的“必然律”,而指向“自由的概念”。在康德看来,这就是“理性”所颁布的“道德的目的性”原理。“自由的概念”通过人的“欲求”而诉诸人的行为,也就在“终极目的”(人)的意义上体现为普遍的道德律令。一、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通过以上讨论,“人”实际上也被分作了两半。作为“现象界”的一员,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具有经验世界的特性,所以要从属于自然律,谈不上自由。但是人在道德意志上又只遵从理性的法则,并不受制于自然律,所以又可以获得意志的自由。至于这两个方面的沟通,康德找到了“判断力”。康德所说的“判断力”是指一种“反思的判断力”,即不是从“普遍性”原理推导出来判断,而是通过个别对象去寻找贯穿其间的“普遍性”。其中最基本的例证是“审美判断”,重要的概念则是“自然的合目的性”。二、康德哲学体系的独特意义康德通过“反思判断力”沟通现象和本体的努力,使美学在其哲学体系中占有了关键性的位置。这一方面是要在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批判和唯理主义的理性独断之间寻找一条通道,另一方面也与启蒙主义所强化的“主客二元”的传统思维模式有关。林塞·沃特斯(LindsayWaters)《美学权威主义批判》一书,曾就此做过一些有趣的分析。

我们曾经倾向于相信,人类的本质是某种内在的精神;而非人类的本质也是某种内在的东西,它们的意义只有人类能够领悟,而且人类可以通过精神的力量在理想的认识环境中直接地把握这种东西。……所以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把认知主体和知识客体联结起来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传统美学研究把这样一种劳作视为自身的当然职责。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自问过,是否真有必要在主体和客体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二、康德哲学体系的独特意义“康德试图用一种物质主义来瓦解顽固的理念美学的自鸣得意。这种物质主义认为:在表象之下并没有其他东西。”这在保罗·德曼看来,是“一种康德的后辈还没有勇气接受的物质主义”;亦即海德格尔所说:“现代主观主义完全误解了创造力,把它看作是自主的主体的天才表演……结果,我们得到了主体高于客体的‘本体优先权’。”沃特斯的分析,对于中国学人理解康德可能是特别重要的。而且也正是基于上述的意义,沃特斯才高度评价了康德在“艺术思想上的哥白尼式革命”:“从美学史来看,德国‘大革命’……与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斩首等历史事件具有同等意义。康德为这场自由民主运动撰写了最初的独立宣言。”第三节

《判断力批判》一、以“人”为中心的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基本框架,包括一个长篇的“导言”、“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三个部分。其中“导言”总括地讨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将前者称为“自然的合目的性的审美表象”,将后者称为“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审美判断力批判”部分又分为“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和“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两章。“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篇幅较小,主要是运用“二律背反”的理论,讨论它在审美活动中的表现及其解决。一、以“人”为中心的目的论“审美判断力批判”部分的第一章“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包括“美的分析论”和“崇高的分析论”两卷;通常,这是西方文论所要涉及的最主要内容。在“目的论判断力批判”部分,康德首先就“自然界的客观合目的性”进行简要的论说,然后又分作“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以及作为附录的“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三章。在讨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purpossivenesswithoutpurpose)时,康德曾经给出了两个例证,一个来自自然界,一个来自文化领域,即“活的有机体”和艺术品。一、以“人”为中心的目的论当内在目的论由自然领域移入文化领域,其就呈现为美的艺术品。在康德看来,由于艺术活动是一种自由的创造,艺术家不服从于任何外在的影响,不由任何超出其自身的目的所决定;这就是艺术家的“自我决定”和“自律”。对于康德来说,艺术的创造只能是天才的创造。那么什么是“天才”(genius)?按照他的说法:“自然和自由的同一”在天才身上体现出来,而天才就是自然的能力。从文论的角度看,《判断力批判》之中最主要的论说似乎集中于康德对“美”和“崇高”的分析,但是“目的论”的部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说到底,康德为“美”所设定的正是“人”的重心;而“人”的“目的性”,则是其中的根本。一、以“人”为中心的目的论从“导言”开始,康德就将“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相并列,认为它们都体现着“自然的合目的性”,体现着“对象形式”与“主体心灵”的“契合”。作为“自然的合目的性的审美表象”,“审美判断力”是“单纯反思到对象的形式”并由此产生快感。其根据在于审美对象的形式符合了审美主体的目的性,所以康德说这种“自然美……是形式的(单纯主观的)合目的性概念的表现”。作为“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目的论判断力”并不涉及主体对于对象形式的把握,而只涉及知性的、逻辑的认识,所以康德认为这种“自然目的……是实在的(客观的)合目的性的概念的表现”。总之,“前一种判断力被理解为通过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对形式的合目的性(另称之为主观合目的性)作评判的能力,后一种判断力则被理解为通过知性和理性对自然的实在的合目的性(客观合目的性)作评判的能力。”一、以“人”为中心的目的论在以“人”为中心的目的论之中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还应当特别注意他与一般意义上的“主观论”之区别。这可以从康德的认识论革命中得到清晰的参照,上一节关于沃特斯的引述也正是针对这样的误读。否则,康德以后的“主体”问题,很容易被浪漫主义化(比如强调“表现”),甚至意识形态化(比如强调文学与“教化”的对立)。而这可能并不是康德的意思。二、“美”的分析论康德对于“美”的分析,并不是探讨一个对象在何种条件下才美,而是关注“主体”在何种条件下才能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或者“鉴赏判断”)。他的注意力始终在于审美活动之主观的、情感的方面。他根据质、量、关系、形式四组范畴来分析美,称之为四个“契机”(moment,要素)。根据“第一契机”即“鉴赏判断按照质来看的契机”,康德认为“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二、“美”的分析论道德意志的“自律性”选择,一方面当然是自觉的而不是被迫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不能是基于个人欲念的选择。个人欲念即一定的功利需求,如果由此进行选择,则同样会导致“他律”。

为了说明审美活动的这一特点,康德区分了三种不同的“快感”:“对快适的愉悦”是包含“利害感”的,因为“快适”是对感官的满足。也许可以说这是一种“官能上的利害感”。“对于善的愉悦”也是包含“利害感”的,比如“好的”“有益的”对象所带来的满足。相对而言,这是一种“理性上的利害感”。另外才是“美”所带来的愉悦。相较而言,“快适”以“病理学上的……刺激作用……为条件”,“善”则“不只是对象(的形式),而且连对象的实存也是令人喜欢的”。所以“快适”就是“使人快乐的东西”,“善”是“被尊敬的、被赞同的东西”,其中都包含着一种客观价值。“美”则只是使人“喜欢”。二、“美”的分析论康德的“第二契机”是“鉴赏判断按照其量来看的契机”。据此,康德认为“美是无概念地作为一个普遍愉悦的课题被设想的”,亦即他“从第二个契机推出的美的说明”:“美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这通常被归纳为“美具有不带概念的普遍性”。康德的“第三契机”是“鉴赏判断按照它在里面所观察到的目的关系来看的契机”。他从“一般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形式”等方面入手,最终推出另一种“美的说明”:“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性的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这通常被表达为:从关系方面看,美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如同康德对“普遍性”的辨析一样,这里的“目的性”也是被分为两种:“客观目的性”既包括“外在的目的性”也包括“内在的目的性”。“外在的目的性”涉及对象的客观价值和外在的有用性,已经被“无利害”的性质所否定。“内在的目的性”则是一事物对它所从属的概念而言的完满性,这种完满性只能凭借相应的“概念”来衡量,所以也已经被“无概念”的特性所否定。二、“美”的分析论美的理想应该满足两方面的条件。第一是“审美的规格理念”,第二是“审美的理性理念”。“理性理念”强调“美的理想只可以期望于人的形态”,从而“理想就在于表达道德性”;西方文论的讨论中常常被提到的“美是道德的象征”之谓,就是由此而来。康德的“第四契机”是“鉴赏判断按照对对象的愉悦的形式(或译模态)来看的契机”。其结论在于:“美是那没有概念而被认作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西”,即所谓“美应当具有不带概念的必然性”。通过以上的分析,康德得出的结论是:审美判断作为一种特殊的反思判断,首先与利害无关,因此不是功利性的实践活动;其次,它与概念无关,因此不是认识活动;最后,它与客观目的无关,因此不是道德活动。作为心灵全部能力的一种,它只是主体想象力与理解力和谐自由运动与对象形式相契合而产生的愉悦或快感,由于自我反思的主体心灵—情感活动所具有的可传达性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二、“美”的分析论另外将康德从质、量、关系、形式四个方面的分析联系起来看,他的兴趣显然不在于“形式”,而是要一步步地论证审美活动中的主观性因素:“无利害”则不在乎对象的性质和存在,却是从对象的形式中使主体得到满足;“无概念”又要具有“普遍性”,则区别于官能反映对象而生的快感和道德赞许而生的快感,使对象的形式仅仅成为引起主体意识活动的媒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