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济学期末论文-事故损失计算方法.doc_第1页
安全经济学期末论文-事故损失计算方法.doc_第2页
安全经济学期末论文-事故损失计算方法.doc_第3页
安全经济学期末论文-事故损失计算方法.doc_第4页
安全经济学期末论文-事故损失计算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号 11330207安全经济学期末论文事故损失计算方法学生姓名 杨得川学院能源与安工程学院 班级安全工程2班 成绩 2013 年 11 月 17 日摘要 安全事故每年都给国家、社会、企业和事故伤害人带来巨大的损失,在安全经济学的研究中,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但由于事故损失的复杂性,很难准确统计。论文为了准确统计事故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研究了企业职工伤亡,职业病,火灾,以及交通事故经济损失体系,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使各个安全事故损失的确定更加全面清晰。关键字:事故损失 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目录1. 事故分类及分类11.1 什么是事故损失11.2 事故损失的分类11.2.1 按损失与事故事件的关系11.2.2 按损失的经济特征11.2.3 按损失与事故的关系和经济的特征进行综合分类11.2.4 按损失的承担者划分11.2.5 按损失的时间特性划分1 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12.1 国标GB 67211986的计算方法12.2 理论计算方法22.2.1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的计算22.2.2 事故间接经济损失B的计算22.2.3 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C的计算22.2.4 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D的计算33. 职业病经济损失计算34. 火灾经济损失计算44.1 火灾物质损失额的计算方法44.1.1 固定资产类的火灾损失计算方法44.2 火灾损失计算方法的特殊说明及实例44.2.1 火灾损失额计算方法适用于计算火灾的直接损失额44.2.2 关于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法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44.2.3 关于流动资产类火灾损失的计算说明55. 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55.1 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思路与方法55.2 中国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计算55.2.1 影响经济赔偿的因素55.2.2 伤、残、死者的经济赔偿原则55.2.3 赔偿计算方法56.总结7参考文献8致谢9安全经济学期末论文1. 事故分类及分类1.1 什么是事故损失事故损失是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与安全的丧失、物质或财产的毁坏、时间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1.2 事故损失的分类1.2.1 按损失与事故事件的关系 事故损失分为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两类。美国安全专家海因里希(HWHeinrich)和我国的有关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都采用了这种分类方法,但其分类的口径有所差异。海因里希损失计算方法把由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定义为直接经济损失,而把其他由企业承担的经济损失定义为间接经济损失。在我国,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所支出的费用,以及被毁坏财产的价值规定为直接经济损失;因事故导致的产值减少、资源的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他损失规定为间接经济损失。海因里希在早期研究中通过对伤亡事故损失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为14的结论。我国的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项目中,包括一些在国外属于间接经济损失的内容,所以,我国的伤亡事故损失中直接经济损失所占的比例较国外的大。表1-1-1列出了部分外国学者得出的事故间接损失比系数:表1-1-1 国外事故直间接损失比系数国家/研究者 基准年 事故直间接损失比系数 说明 美国/海因里希 1941年 4 保险公司5000个案例 法国/布耶尔 1949年 4 1948年法国数据 挪威/艾尔卡 1980年 5.7 起重机械事故英国/英国卫生安全执行局 1993年 8-36 因行业而异 中国/罗云 2002年 2-4 各行业抽样调查综合分析1.2.2 按损失的经济特征 事故损失分为经济损失(或价值损失)和非经济损失(或非价值损失)。前者指可直接用货币测算的损失,后者不可直接用货币进行计量,只能通过间接的转换技术对其进行测算。1.2.3 按损失与事故的关系和经济的特征进行综合分类 事故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直接非经济损失和间接非经济损失四种。这种分类方法把事故损失的口径作了严格的界定,有助于准确地对事故损失进行测算。1.2.4 按损失的承担者划分 分为个人损失、企业(集体)损失和国家损失三类。1.2.5 按损失的时间特性划分 分为当时损失、事后损失和未来损失三类。当时损失是指事件当时造成的损失;事后损失是指事件发生后随即伴随的损失,如事故处理、赔偿、停工和停产等损失;未来损失是指事故发生后相隔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的损失,如污染造成的危害、恢复生产和原有的技术功能所需的设备、设施改造及人员培训费用等。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2.1 国标GB 67211986的计算方法 理论:我国将伤亡事故经济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两部分。其主要包含内容如图2-1-1所示。 直接经济损失: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善后处理支出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是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等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的价值是间接经济损失。 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善后处理费用直接损失 财产损失价值停产、减产损失价值事故损失工作损失价值间接损失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其他损失费用图2-1-1 我国事故损失计算分类2.2 理论计算方法 上述国标规范的计算方法仅仅考虑了“有价损失”(可用货币直接计算的损失),未考虑“无价损失”,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容易的特点。但作为事故损失的全面计算和反映,用于效益的全面评价和有助于安全活动的经济决策,这样的计算范畴是不够的。 为此,根据“理论计算法”,事故的总损失应该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事故总损失L事故经济损失十事故非经济损失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十事故间接经济损失B十 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C十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D 式中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2.2.1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的计算: 设备、设施、工具等固定资产的损失;材料、产品等流动资产的物质损失;资源(矿产、森林等)的损坏; 2.2.2 事故间接经济损失B的计算: 事故现场抢救与处理费用,根据实际开支统计; 事故事务性开支,根据实际开支统计; 人员伤亡的丧葬、抚恤、医疗及护理、补助及救济费用 休工的劳动损失价值L日。 劳动损失价值:其含义是指受伤害人由于劳动能力一定程度的丧失而少为企业创造的价值。 2.2.3 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C的计算:C包括如下几项内容: 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损失 生命价值损失的计算方法可见第八章介绍的内容;对于健康的影响,可用工作能力的影响性来估算,即 健康价值损失(1一K)dv 式中 d复工后至退休的劳动工日数,可用复工后的可工作年数300计; k健康的身体功能恢复系数,以小数计; v考虑了劳动工日价值增值的工作日价值。 环境破坏的损失 按环境污染处理的花费及其未恢复的环境价值计算体方法。 2.2.4 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D的计算:D包括如下几项内容: 工效影响 即由于事故造成了职工心理的影响低。其计算方法可用时间效率系数法。 工效影响损失影响时间(日)工作效率(产值日)影响系数 式中的影响系数根据涉及的职工人数和影响程度确定,以小数计。 声誉损失 可以企业产品经营效益的下降量来估算。它应包含产品质量和事故对产品销售的彤确损失。可用系数法来计算。 声誊损失原有的销售价值事故影响系数 政治与社会安定的损失 这是一种潜在的损失,可用占事故的总经济损失比例(或占D部分的损失比例)来估算。3. 职业病经济损失计算 根据专家们对大量职业病损失的调查分析,提出职业病经济损失可以用下列公式估算 式中 L职一总经济损失,元; L直直接经济损失,元; L间间接经济损失,元; P平均每年的抚恤费,元; x抚恤时间,年; E发现肺癌至死亡时平均每年费用,元; j发现肺癌至死亡的时间,年; F患者损失劳动时间平均工资,元 y思者损失劳动能力期间年均医药费,年; t思者实际损失劳动时间,年; G年均创劳动效益,元; Mi患肺癌人数,人。 根据云南个旧锡矿的资料,职业病造成的企业经济负担有如下几方面的因袭:由于职工在工作期间吸氡子体而诱发肺癌,从发现肺癌到死亡一般需要重点治疗时间两年,在这期间每年的费用不少于5000元。一个工人的工作时间如果从18岁到55岁,其从开始参加工作到发病的时间一般是1520年。如果取其均值,即诱发期平均为17年。如果最终导致肺癌,最大的劳动时间损失为20年。一般肺癌治愈幸很低,治愈后的存活时间通常最多也只有5年,因此如只考虑存活时间为2年这样实际损失劳动时间为18年。在这期间,企业还需照发每年工资840元(20世纪80年代以前工资水平),医药护理费等300元。按当时云南个旧锡矿肺癌死亡后的抚恤政策执行,抚恤家属小孩l0年,抚恤费按矿上的年工资计,每年为1500元。由于患者发病后不能参加生产,则每年少为国家创造劳动效益7285 根据上述几项的费用,一名肺癌患者的经济损失可由下式计算: 直接经济损失S50002十150010十(840十300)1845520(元) 间接经济损失H7285(18十2)14570(元) 则总经济损失A60090(元) 以上是以诱发期17年后,住院治疗至死亡损失20劳动时间,不能再为国家创造财富估算的。当然,如果在诱发期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还在从事生产劳动,经济损失显然应比上述计算值小。 上述的费用数值都是以20世纪80年代前的经济水平考虑的,而随着经济发展和货币价值的变化,实际一个职业病患者的费用还会随之增加。4. 火灾经济损失计算4.1 火灾物质损失额的计算方法 4.1.1 固定资产类的火灾损失计算方法房屋建筑物的火灾损失额按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火灾损失额重置完全价值X(1一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时间)烧损率 其中,a.重置完全价值是指重新建造或重新购置所需的金额或按现行固定资产的调拨价计算,重置完全价值的数据,可从各地房产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规定的重置完全价值表中查出;b.年平均折旧率1规定的使用年限; c.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按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文件执行;d.烧损率是指实际被烧损的程度,按百分比计算。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车辆、飞机、船舶等火灾损失额,也按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计算公式向上述的房屋建筑初火灾损失计算方法。对于交通运输企业和其他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大型建筑施工机械,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按工作量进行折旧。固定资产的使用已接近、等于或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但仍有使用价值的,其火灾损失额按重置完全价值的20计算。当重置完全价值在特殊情况下无法确定时,用原值代替重置完全价值计算。古建筑火灾损失,按修复费计算或根据古建筑的保护级别,分别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一5000元计算。4.2 火灾损失计算方法的特殊说明及实例 4.2.1 火灾损失额计算方法适用于计算火灾的直接损失额 直接损失是指火灾中被烧毁、挠损、烟熏和在灭火过程中因破拆或泡沫等灭火剂的浸泡、泡染所造成的损失。 4.2.2 关于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法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房屋建筑物的重置完全价值可用下列公式求得 重置完全价值房屋总建筑面积失火时该类房层建筑物的每平方米造价 失火时每平方米造价是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的规定,确定失火房屋的类别,再从当地房产管理部门的重量完全价值表中查出的。企事业单位自管房屋可参照本地区房产管理部门制订的同类房层建筑物重置完全价值表执行。 房屋建筑物的年平均折旧率1规定的使用年限 房屋建筑物规定的使用年限,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4城计字第75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法计算公式中的烧损率是指实际被烧损的程度,按百分比计算。实例1 某厂1974年建造礼堂一座,总建筑面积为1067.2m2,1982年失火,烧损率为50,求火灾损失额。 经查城乡建护规定,该礼堂类别确定为简易结构甲等,使用年限为15年,该地区房产管理部门规定简易结构甲等每平方米重置完全价值为110元。其火灾损失额计算为: 重置完全价值1067.2110117392(元) 火灾损失额117392(1一8/15)0.527391.47(元)对于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车辆、飞机、轮船的重置完全价值从有关部门查取,使用年限按国营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的规定执行。实例2 某厂1975年购人一台电动机,1981年全部烧毁,求火灾损失额。 经查,失火时购置该型号的电动机每台价格为1200元,根据国营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规定的使用年限为25年。其火灾损失额计算为: 重置完全价值1200(元) 火灾损失额1200(1一6/25)100912(元)对于交通运输业和其他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远汽车、大型设备、大型施工机械,根据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的规定,按工作量计算折旧,即折旧率=1规定的总工作量。重值完全价值折旧法计算公式为: 火灾损失重值完全价值(1-1/规定的总工作量完成的工作量)烧损率 对乡村房屋火灾损失额的计算,可参照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法。重置完全价值可根据失火的当地建造相同房屋的实际投工、投料计算,使用年限亦可对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的有关规定确定。火灾损失额计算方法中提到的当重置完全价值在特殊情况下无法确定时,用原值代替重置完全价值计算。主要是指某些机器、设备仪表等类产品在火灾发生时,市场己无此类产品出售或该种型号的产品已经更新换代不再生产,因而无法确定其重置完全价值。 4.2.3 关于流动资产类火灾损失的计算说明流动资产的火灾损失额按其购入价扣除残值计算后剩余的、仍有使用价值的部分的物资。残值是指流动资产遭灾商品全部烧毁的,进货价格就是火灾损失额;部分烧毁或受损等级的扣除残值,计算实际损失。未出厂的成品、半成品的成本价是指原材料和加工费的总价值。5. 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5.1 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思路与方法有两种思路:按事故管理的要求计算损失。特点:主要考虑事故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一般只考虑停车损失,而不考虑其他间接损失。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全面分析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即对事故的直接的、间接的、有形的与潜在的损失作全面的计算和考察,以用于安全经济的综合全面评价和决策。5.2 中国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计算 5.2.1 影响经济赔偿的因素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当事人的年龄当事人的劳动技能 5.2.2 伤、残、死者的经济赔偿原则 5.2.3 赔偿计算方法各项费用的计算方法是:医疗费 抢救费也是医疗费,是在抢救期间支出的医疗费。医疗费应按有关标准计算。它不仅包括住院医疗费(含经县以上医院捡查批准,事故处理机关同意使用家庭病床的医疗费),还包括门诊的医疗费;不仅包括结案前的医疗费用,还包括经医生建议确定的结案后继续治疗的费用。护理费 伤员在住院期间,需要护理人员时,须经医院和处理机关同意,一般以一人为限,伤情严重,经医院提出意见,可为二人,抢救期间护理人员经医院同意还可增加一人。护理费一般以结案前的住院期间为限。残疾生活补助费 可按伤残等级的10级,依次分别为100、90、1010个档次,如受伤人符合二级以上伤残等级的,应在其最高伤残等级赔偿标准上适当提出增加赔偿数额。残疾用具费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残疾用具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所谓“普及型器具”,是指在同一品种被广泛使用的器具。配制时,可根据残废人的年龄、残疾程度和工作性质灵活掌握。计算费用时,也要把这些器具的使用年限、更新、修理费用考虑在内。丧葬费 在暂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地方,则按照交通事故发少地规定的土葬所必需的费用计算。被抚养人生活费 按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确定,以5级残废以上为限。所谓“实际抚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是指死者或残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已经抚养的、无收人的被抚养人,包括配偶、子女(含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死者生前或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抚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应出具有抚养义务和抚养能力的人共同承担,死者或丧失劳功能力的残者只承担本人应抚养的一份费用。所谓“其他被抚养人”,是指上述不满16周岁和无劳动能力以外的人,死者生前或残者丧失劳动能力所实际抚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交通费 是指伤残者就医、配制残疾用具,护理伤残者,处理丧葬事宜,参加事故处理车、船、飞机票费。所谓“实际的必需费用”是指既与交通事故处理有关,并且又是合理的费用,一船是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工作人员出差的最低交通贸标准计算。支付时,一般按照车、船票计算。病情较重或行动艰难等特殊情况,需买出租汽车、飞机、火车软卧和轮船三等舱的,应事先与对方商量并经事故处理机关同意。 当事人亲属的费用 对于参加事故处理的当事人亲属(配偶、子女、父世、祖父母、孙子女等)所需费用,应符合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参加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贸、参照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计算,按照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分扭,但计算费用的人数不得超过三人”。必须指出,计算上述三项费用也只是“所需的”,如亲属就住在本地,不需住宿的,则不算这 项。所谓“参照”,其含义是基本上依照,个别不能“依照”,具体问题解决,都应经过交通事故处理机关同意。如果当事人、当事人的亲属无法参加的,可以委托代理人或由事故处理机关指定代理人参加。委托和指定代理人所需误工费、交通费不按本条规定解决,必要时可从当事人所得赔偿费中扣除。6.总结 事故发生的必然结果是造成受害者的财产或生命与健康的损失。从社会整体的角度,采取事故赔偿做法是对事故责任者的一种惩罚措施,能起到预防事故的作用;对于受害者,事故赔偿措施是一种补偿,能够缓解事故造成的社会和经济矛盾。因此,事故赔偿是安全经济活动重要内容。但是事故给我们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难以用精确的方法计算出来。事故损失还随着发生行业的不同而不同。这就给我们带来许多赔偿标准问题,其中直接的经济损失,还是可以精确计算的,如,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善后处理费用,财产损失价值,那么间接损失是很难精确计算的,我们只能采用一些得到公认一些基本理论计算,如,停产减产损失,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其他损失费用。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尽可能的接近事实,不断的完善我们的事故经济损失估算基本理论。参考文献1许茂增;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估计J;河南交通科技;1996年02期2姜华平,许洪国,高立平;论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基本框架体系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3刘小明,贺玉龙,任福田;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生活质量的损失计量方法J;人类工效学;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