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战国纵横家书》词汇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原创性声明内容: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 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 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j j 8 1 朱砍 日期:砂? 年6 月i o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 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 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 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 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童灰土 日期:妒? 年6 月io 日日期:如d 罗年月o 日 1 僵 1 、 _ 战国纵横家书词汇研究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硕士生:谢保成 指导教师:黄文杰副教授 摘要 战国纵横家书是马王堆汉墓帛书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苏秦等战国纵横 家的书信、游说词、对话记录等。其中1 1 章的内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 文字大体相同。另外1 6 章,是久已失传的佚书。这为进一步研究战国历史,提 供了珍贵的重要资料。 本文在对战国纵横家书材料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其中的词汇问题 作合理的分析。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对战国纵横家书的材料内容、 研究现状、本文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作了说明。第二章分析了战国纵横家书 中的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分别描述了它们的类型、特点,使我们可以大致了解 战国纵横家书词汇的构成情况。第三章,讨论了战国纵横家书中的复音 词,不仅在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结构类型、产生方式,同时揭示了当时汉语复音 化的程度,即还处在复音化的初期阶段。第四章,详细分析了战国纵横家书 中的同义词。第五章,举例分析了能够体现出策论风格的词汇,主要说明了这类 词对形成全书语言风格的影响。第六章,讨论了战国纵横家书在辞书编纂上 的意义,第七章则是笔者对战国纵横家书释文和注释的商补。 关键词:战国纵横家书,词汇, 复音词, 同义词,商补 1 譬 , ti,p ; 、 以 as t u d yo ft h ev o c a b uia r y int h e “b o o ko f s t r a t e g i s t s m a j o r :c h i n e s el i n g u i s ti c sp h il o l o g y n a m e :x i eb a o c h e n g b u p e r v l s 0 r :a s s o c l a t er r o 士e s s o rh u a n gw e n11 e 一 n, oo a b s t r a c t t h e “b 0 0 ko f f a r r i n g - s t a t e ss t r a t e g i s t s i sp a r to fh a nm a w a n g d u is i l k b o o k ,w h i c hi sm a i n l ya b o u tw a r r i n gs t a t e sp e r i o d ss t r a t e g i s t s1i k es u o i n ,i n c l u d i n gl e t t e r s ,p e r s u a d i n gt a l k s ,d i a l o g u er e c o r d se t c 11 c h a p t e r so ft h ec o n t e n t sa r es i m il a rt ot h e w a rp o li c y a n d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r e c o r d s a n dt h eo t h e r1 6c h a p t e r s ,a r el o n g l o s tb o o ko f t h el o s t t h i sp r o v i d e si m p o r t a n tv a l u a b l ei n f o r m a t i o nf o rf u r t h e rs t u d y t ot h eh i s t o r yo ft h ew a r r i n gs t a t e s t h i sp a p e ri sc o m p o s e do ft h ef o l l o w i n gc h a p t e r s : c h a p t e r1i s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m a i n l yd e s c r i b e st h ec o n t e n t so ft h e m a t e r i a ls ,t h es t a t u so ft h es t u d y ,t h em e a n in go ft h isp a p e ra n dt h e m e t h o d so ft h er e a s e r c h c h a p t e r2 ,a n a l y s e st h e b a s i cv o c a b u l a r ya n d g e n e r a l v o c a b u l a r y i nt h i s b o o k ,d e s c r i b e s t h e i r t y p e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ot h a tw ec a ng e n e r a l l yu n d e r s t a n dt h ec o m p o s i t i o no f t h ev o c a b u l a r yi nt h i sb o o k c h a p t e r3 ,d i s c u s s e st h ep o l y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 i nt h i sb o o k ,n o to n l ya n a l y s e st h et h es t r u c t u r et y p e ,t h ew a yt h e ya r e e l e c t e do nt h eb a s eo f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tt h es a m et i m er e v e a l st h ee x t e n t o fc h i n e s ep o l y s y l l a b i c ,t h a ti ss t i l li nt h ee a r l ys t a g e so fp o l y p h o n i c i n c h a p t e r4 ,w eg i v ead e t a i l e da n a l y s i so ft h es y n o n y m o u s i nc h a p t e r5 , w eg i v es o m ee x a m p l e so fw o r d st h a tr e f l e c tt h es t y l eo fp o li c y ,e x p l a i n e d t h e i ri m p a c to nl a n g u a g es t y l eo ft h em a i nb o o k c h a p t e r6d is c u s s e st h e 厶, 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b o o kt ot h ec o m p i l a t i o no fd i c t i o n a r i e s a tl a s t ,i n c h a p t e r7 ,i tisa b o u ts o m ec o m p l e m e n t st ot h er e l e a s et e x ta n dn o t e s k e yw o r d s - b o o ko fg a r r i n g - s t a t e ss t r a t e g i s t s ,v o c a b u l a r y , p o l y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 y n o n y m s ,c o m p l e m e n t i i i 1 乞 v 足0 tfj 厶 、-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 i 目录 第一章绪论l 第一节战国纵横家书材料简介 1 第二节战国纵横家书研究现状3 第三节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4 第二章i :战国纵横家书用词分析6 第一节词汇概说6 第二节基本词汇d o oo ooo ooo bo 7 第三节一般词汇l o 第三章i :战国纵横家书 中的复音词1 5 第一节复音词概况及分类o o ooo o 1 5 第二节对复音化的分析 oo oo ooo oqooo0 0 0oooo oo o ooo oo 1 7 第四章 中的同义词1 9 第一节同义词的分类1 9 第二节同义词的语义分析2 0 第三节同义词辨析举例 2 2 第五章与策论风格有关的词语选释2 8 第一节能体现策论风格的词汇2 8 第二节体现策论风格的词语举例2 9 第六章 战国纵横家书: 在辞书编纂上的意义3 4 第七章释文注释商补4 2 第一节释文考释4 2 第二节体例上的问题o o o od oo ooo oo 4 4 第三节疑问待考4 7 结语4 9 i v 参考文献0 000 5 1 v 矗 f 1 i r 厶 、i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战国纵横家书材料简介 一、主要内容 马王堆汉墓简帛于1 9 7 3 年1 2 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 号西汉墓出土,它包括4 4 种古籍,既有周易、老子等一些传世典籍,也有五行、式法、相马经、 五十二病方、刑德等久已失传的佚书,内容涉及我国古代思想、历史、军事、 天文、历法、地理、医学等方面。根据同时出土的一件有纪年的木牍,可以确定该 墓的年代是汉文帝前1 2 年( 公元前1 6 8 年) 。 战国纵横家书( 简称家书) 是马王堆汉墓帛书的一部分,全书共2 7 章, 3 2 5 行,全书字数总计1 2 1 8 8 字,单字1 1 4 0 个。其中l l 章的内容见于 :战国策 和 将其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其它六个大类 释文和注释。马王堆汉墓帛书【叁】的释文和注释与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 家书的内容基本无别,只是把简化字改成了繁体字。 1 9 9 4 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获得r 研究资助局j 拨款,选取包括古 代典籍、公文、律令、书信等出土简帛文献约2 0 万字输入计算机,以作为未来建立 一完整之竹简、帛书出土文献计算机数据库j 试验计划。1 9 9 6 年计划期满时, 已发表之1 2 种竹简帛书出土文献,合共约1 4 0 万字已悉数输入计算机。这1 2 种竹 简帛书,当然包括马王堆汉墓帛书。后来香港汉达结合这一成果推出了电子版的竹 简帛书资料库。数据库特色:采用北京文物出版社提供之释文;经研究人员重新标 点、校勘,凡经校改之处,均加上校改符号,以建立原始文献数据库;在窗口系统 上,可以同时显示简帛图片和对照释文;选择特定的图片部份时,系统会自动将相 关释文对应显示,方便研究;提供便捷的检索程序,可以单字、字符串及句式检索 文献,检索结果可直接打印或存档,以便重复查阅。此数据库的推出,无论对战 国纵横家书还是对其它简帛资料的研究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此外,还有孟庆祥先生的( 战国纵横家书) 论考,里面收录了全部释文,在 原来整理小组的基础上加了注释,并在每章之后附有现代汉语全文翻译。这也给广 大研究者提供了很大方便。 以上列举的是比较全面收录了家书材料的出版物。2 0 0 8 年9 月4 日,复旦 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馆、中华书局在复旦大学联合举行了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编纂出版合作协议签字仪式,计划于2 0 1 1 年出版首部 完整的马王堆帛书的释文和注释本。作为一部“集成 式的著作, 长沙马王堆汉墓 简帛集成肯定会吸收自材料发表以来国内外研究者的多方面成果,在此基础上使 家书的研究更加深化。 o 这个计划由简帛专家饶宗颐教授领导,香港中文大学古文献资料库中心副研究员沈建华女士负责文献校勘 工作在初步研究工作完成后,又邀请专家学者如李学勤教授、曾宪通教授及李均明先生协助文献审定工作, 集恩广益,精益求精,务求为学者提供高水平之简帛研究工具 2 第二节战国纵横家书研究现状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出版,吸引了大批学者研究讨论。他们或 从历史学的角度,或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做出了不少成果。 关于家书的研究情况,张雯芳的三十年来战国纵横家研究综述一文有较为 详细的介绍,但有关语言文字及国外学者的研究未涉及到。所以本文就从历史文献 方面、语言文字方面及国外学者的研究三方面再对家书的研究现状简要述之。 一历史文献方面 唐兰先生的司马迁所没见过的珍贵史料长沙马王堆帛书( 战国纵横家书) 一文,对战国纵横家书的概况、重要历史价值以及有关苏秦的生平事迹都作了 详细的介绍,提供了研究战国纵横家书的重要入门材料。杨宽先生的马王堆 帛书( 战国纵横家书) 的史料价值同样是侧重于史料价值方面的探讨。战国纵横 家书大多数篇章没有作者或游说者的姓名,编排次序杂乱无章,不按时间先后,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文义的释读。马雍先生的帛书( 战国纵横家书) 各篇的 年代和历史背景一文,对各篇的年代、背景及排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在此 基础上,后来的一些学者对 文字特性分析分别从六国古文的遗绪、文字隶变的情形、通假字、 古今字、异体字及错别字等六个方向分析了帛书的文字特性,是较为全面研究家 书文字特点的论文。白于蓝先生的( 战国纵横家书) “损 字考,曾晓洁、柳青 的 “之 字用法考等也是为数不多但从文字学角度研究帛书的 论文。 三国外学者的研究 近年,海外汉学界对中国出土简帛的研究已日渐与国内同步。简帛的发现在中 国,但简帛的研究已属于世界。国外学者对帛书家书的研究也很活跃,尤其是 日本。当年马王堆汉墓帛书公布于世后,日本出现了许多读书班, 史记研究的著 名学者佐藤武敏也组织起了一个战国纵横家书研读会,后来他们的研究成果结 集出版,即佐藤武敏监修的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朋友书店,1 9 9 3 ) 。 藤田胜久的 史记) 战国史料研究第五章专门讨论了“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 书的结构与特征 。又如工藤元男著有:战国纵横家书译注,大西克也对家书 “与胗“及 做了考察。布兰夫乌米科( 美国) 也完成了战国纵横家书的博 士论文。 第三节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家书中1 l 章的内容见于战国策和 史记,把它们和 战国策、史 记的有关篇章相对照,可以校正后者的一些错误,并补充其不足。而其中的1 6 章古佚文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战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重要资料。据唐兰等先生 研究,帛书可能是汉高祖后期或惠帝时( 前1 9 5 年) 写本 ,比史记、 战国策 o 见第二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编古汉语语法论集) ,语文出版社,1 9 9 8 年第1 3 0 - 1 4 0 页 o 唐兰司马迁所没有见过的珍贵史料长沙马王堆帛书( 战国纵横家书)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t - q 4 一 一 k 产 、i 等的成书年代都要早,加上它并没有像传世文献那样经后人篡改,因此对研究秦至 汉初语言文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家书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研究者们大多是从文献学和历史学的角 度对其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对读法,对家书词汇的研究则还不够 深入。词汇研究也是出土文献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睡虎地秦墓竹简有魏德胜 先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词汇研究,包山楚简有王颖的包山楚简词汇研究,银 雀山汉简有苟晓燕、张显成合作的银雀山汉简( 孙子兵法) 、 ,文物j l j 版社1 9 7 6 年,第1 2 3 页 5 第二章战国纵横家书用词分析 第一节词汇概说 先秦汉语的词汇有着自身的特点,如单音词占多数,向双音词发展,一词多用 的现象极为普遍等。李佐丰先生指出先秦汉语的词类具有三个相互关联的特性:整 体性、变异性和模糊性。 整体性主要表现为:词的语法特性通常体现于词的关系之中。由于形态变化和 粘着形式都十分罕见,所以先秦单个的词很难说具有什么样的语法特性。孤立地观 察,很难确定它们属于什么词类,因为这些词的语音和文字形式都不显示语法方面 的差异。只在当它们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可以显示出其语法特性。 变异性主要是说在先秦汉语中词类及词的不同用法时常调和在同一个语音、文 字形式中,所以在先秦语言中,兼类、活用、同构异义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词类 的特点具有整体性和变异性,所以同一个语音、文字形式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就 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法特性。这样一来,先秦汉语中的词,往往是在整个语言环境 中才表现为某种确定的意义和特性。 先秦词类还表现出较大的模糊性,即中介词类发达。从大的方面说,名词、动 词等是实词,语气词、连词等是虚词,这是两极;而代词、副词等就显然处于中介 状态。具体到各种词类,如动词和形容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等等,无不表现 出两极对立的不充分性。在两类词之间往往存在一定数量的有过渡性特点的词。 家书词汇属于战国晚期至秦的词汇系统,作为先秦汉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 分,尤其是作为游说辞的汇集,家书中保留了当时人们用先秦汉语记言记事的本 来面貌。先秦汉语共有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在 中的用词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其进行分类描写。由于时间与 学力的关系,不可能对家书的词汇作面面俱到的研究,只是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例如从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来看词汇构成,从复音词来看语音上的复音化,从同义 6 一 、 又词来看词汇上的语义关系等。 、 第二节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是汉语中基本词的总汇,它们表示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最基本、 最重要的事物和概念。对于基本词汇的判定,汉语词汇学界提出了稳固性、能产性 和全民常用性三条标准。稳固性是指它所指示的事物和概念都是极为稳定的。能产 性是指基本词汇大多都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它们是构成新词的基础。全民常用性 则是指它们的使用不受阶级、行业、地域、文化程度的限制,能为全民族所共同理 解。 家书中的基本词汇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1 ) 有关自然界事物及现象的;( 2 ) 有关人和动物的肢体器官的;( 3 ) 有关亲属关系和社会称谓的;( 4 ) 有关方位、处 所的;( 5 ) 表示季节时间的。( 6 ) 有关生产和生活资料方面的;( 7 ) 关于政治、 军事方面的:( 8 ) 有关动作行为的;( 9 ) 有关事物的状态或程度的;( 1 0 ) 有关数 量的;( 1 1 ) 表指称和代替的。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划分方法并不是绝对的,有 时候因为这些词具有多个意义,并且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表示的是最重要和最基 本的概念和事物,它们有可能在不同类别中分别描述。 一、有关自然界事物和现象的基本词 它们又可以分为四个小类: 有关天象的:雨、露 有关地象的:壑谷、山、川、海、河、水、土、地、壤 有关动植物的:虎、狼、麋鹿、马、卵、禽兽、林木、禾谷 表示颜色的:紫、素、黑 二、有关人和动物的肢体器官的基本词 这部分词有1 0 个,包括:身、心、口、面、耳、足、臂、股、胜、骨髓。 三、有关亲属关系和社会称谓的基本词 。参见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 上册) 。第3 0 7 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3 年2 月 7 亲属关系:这类词有父、母、妻、子、弟、奴、舅、息、父母、弟兄、少子、 子孙、骨肉、父子、亲戚。其中从甲骨文传下来的有“父、母、兄、弟、妻、子 , 除了已经不再使用的“奴、息 ,其它的到现代汉语仍在使用。 社会称谓:士民、客、老妇、丈夫、妇人、女子、智者、贤者、圣人、辩士、 说士、说谋者等。 四、有关方位处所的基本词 家书中的方位词有东、南、西、北、南方、上、下、左、右、中、边、内、 外、前、后1 5 个,其中“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中、内、外”在甲骨 文中就已经有了。 表示处所的:宫、廷、宅、王室、所、囿、城、关、塞、鄙、郊、路、境、地 五、有关季节时间的基本词 历法时间词,包括:年、岁、夏、月、春秋、时、日 其中关于季节的词,甲骨文有“春秋 而没有“夏冬,区分四季是周以后的事。 相对时间词,有今、早、朝、今日、明日、初时者、异日者、间者。 六、有关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词 可分饮食、服饰、器具、交通和其它五个方面来介绍。 饮食:食饮、粥 服饰:冠、踞 器具:书、金玉、币、符、契、玺、璧 交通:道、路、境、界 此外,与交通工具有关的基本词有车、辇、舟。 其它方面的基本词 主要是关于精神文化方面。有祭祀、庙祀、福、祸、信、耻等。 七、关于政治、军事方面的基本词 ( 一) 国家建制 从周代起国家实行分封制,除了中央政府,还建立了大量的诸侯国,再加上与 之配套的大小官员,行政区划和各级权力部门,这些都需要创制大量的词汇来代表 它们,其中很多都是基本词。如 8 - - | 。 、 i 表示行政区划的:邦、国、封、县、部 表示各级官员的:王、主、帝、侯、卿、相、将、圣王、太后、人主、诸侯、 御史、大臣、相国、都尉、大将、将军、左师、人臣、大夫、使、赐使、使臣、使 者、属事、御事者、长吏、左右、下吏、边吏、说士、王室、士卒 ( - - ) 战争、军事 战国时期各国割据一方,它们之间为了争夺利益,战争不断,战争和军事成为 这一时期重要的社会活动,与之相关的词也很多都成为基本词。 表示军事器械的:兵、兵甲、剑、驽、战车 表示军队建制的:三军、将军、师、士卒 以上只是名词中的基本词汇,还有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基本词汇就只列在 下面,不做具体分析了。 八、有关动作行为的: 笑,怒,诞,窃,来,道,入,讲,归,期,遇,变,答,田,燃,毁,谢, 泣,祝,栖,降,免,闻,视,察,见,听,伺,应,累,示,德,甘,为,逐, 辱,说,杀,鬻,使,冒,坚,保,挚,劫,承,负,比,带,按,佩,成,献, 封,任,赂,令,信,持,伐,外,合,谋,去,谓,之,争,出,诏,辞,予, 报,言,谒,遣,止,告,相,通,问,救,反,攻,取,谨,背,养,害,容, 择,便,受,离,虚,戒,辞,与( 参与) ,除,治,致,材( 裁) ,改葬,弃,赦, 求,举,振,虑,舍,借,破,劝,卖,守,议,邈,伐,断,绝,逆,御,据, 收,摈,击,诛,加,安抚,就( 就事) ,围,骄敬,走,说,拔,割,胜,挟,犯, 索,搅,越,临,堕,缭,阑,间,伐( 砍) ,投,休,存,她,驰,虞,畜,刷, 方( 防) ,当( 满足) ,求( 求救) ,出,唾,怜,卫,昧,填,送,攀,呻,坐,睑, 废,抵,操,责,关( 擐) ,警,擒,选择,载,待,定,恃,从,制,免,去,解, 遭( 遭时) ,立,逾,效( 效地) ,息,闭,留,树,支,交,行( 行其甲) ,改,得, 啖,处,谕( 喻) ,释,悬,偷,畏,军,耆,托,念,失,遇,兹,赞,凡,列, 寄,转,饵,距,抱,杀,并,按,居,进,劲,忧,怨,恶,恐,惧,惑,憎, 爱,尊,疑,喜,悔,勤,惭,识,思,患,炻,愿,欲,敢,能,有,尝, 九、有关事物状态和程度的 9 美,善,忠,苦,贵,贱,孝,廉,慎,丑,愚,蒙,甘,强,弱,愿( 老实) , 贤,精,工,重,大,小,轻,盈,悍,短,高,乐,安,阴,疾,快,久,费, 足,彻,明,易( 易) ,危,同,富,卑,少,肖,深远,缓,素,将,固,俱,多, 显,利( 利于国) ,尽,皆,全,熟,曲,亟,诚,好,悦,昂曲,私,智,膏腴, 何,详,笃,蚤,死,愉,怡 十、有关数量的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卅,壹 十一、有关指称和代替的 鱼( 吾) ,我,若,女,寡人,某,不谷,臣,君,足下,山陵( 尊称) ,先生, 子( 尊称) ,之,其,此,是,诸,或,莫,自,孰,何,焉,恶,安,奚,胡,然, 如是,若何,奈何 第三节一般词汇 一个词汇系统中除去基本词汇,剩下的就是一般词汇。与基本词汇相比,一般 词汇没有基本词汇成员的普遍使用性和稳定性,使用频率低,构词能力也较弱。家 书中的一般词汇,包括方言词、新词、社会方言词和固有词四种类型。 一、方言词 先秦时代即存在着方言和通语( 雅言) 之分,通语是进行著录或重大活动如祭 祀、外交时使用的语言,比较正式,而方言则更显地方特色。战国时代礼崩乐坏, 原来的官方规范开始动摇,且不同地区的交流已经相当频繁,不同的方言也被吸收 进了通用语言之中。本文以扬雄的方言为线索,在家书中也发现了少量的 方言词汇。下面试举几例。 笼,一种农具。 臣愿辞而之周,负笼操岙,毋辱大王之廷。( 第5 章) 方言:笼,南楚江沔之间谓之筹,或谓之皴。 雨,一种农具。 臣愿辞而之周,负笼操岙,毋辱大王之廷。( 第5 章) 1 0 方言第五:雷,燕之东北朝鲜洌水之间谓之斛,宋魏之间谓之铧,或谓 之罅。江淮南楚之间谓之岙,沅湘之间谓之畚,赵魏之间谓之臬,东齐谓之桎。 舟,指船。 今不存韩,贰周,安陵必她,楚赵大破,燕齐甚卑,天下西舟而弛秦,而入朝 为臣不久矣。( 第1 6 章) 方言第九: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或谓之舟,或谓之航。 逆,迎接。 臣以车百五十乘入齐,寅逆于高阊,身御臣以入。( 第8 章) 方言第一:逢,逆,迎也。自关而东日逆,自关而西日迎,或日逢。 迟,及。 愿君逐楚赵之兵未至于梁也,亟以小割收魏。( 第1 5 章) :方言第三:迨,迟,及也。东齐日迨,关之东西日逐,或日及。 夏,表示大。 王听臣之为之,警四竟之内,兴师救韩,名战车,盈夏路;发信臣,多其车, 重其敝,史信王之救己也。( 第2 4 章) 方言第一:硕,沈,巨,濯,舒,敦,夏,于,大也。齐宋之间日巨,日 硕。 快,表示逞愿,满意。 死亦大物已,不快于心而死,臣甚难之。( 第2 章) 方言第三:逞,晓,佼,苦,快也。自关而东或日晓,或日逞。江淮陈楚 之间日逞,宋郑周洛韩魏之间日苦,东齐海岱之间日佼,自关而西日快。 以上的例子说明虽然有规范化的通语,但不同地区的人在进行写作时,也会不 自觉地受到各自方言的影响。这也使先秦时著作的词汇显示出多样化的特点。 二、新词 新词是指在家书时代刚刚产生或产生不久使用时间不长的词。本文所说的 新词也包括由于产生新义而形成的词。家书所记述的是战国后期的史实,确定词 是否在这一时期产生,一方面是跟它之前的著作进行对比,另一方面是与同时期的 著作进行比较。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故训汇纂 等辞书寻找线索,再通过查找文献来验证。 从汉语史的角度,家书中的新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首见于家书中 的新词( 简称首见词) ,一种是刚刚产生不久,并且在同时期的著作中也出现的( 可 简称非首见词) 。下面分别论述。 ( 一) 首见词 如媪、羽缵、骄敬、鱼肉、印曲、间者、践乱、自复、爱怜、愚蒙、安抚。 愿王之定虑而羽缵臣也。( 第3 章) 是故臣以王命甘薛公,骄敬三晋,劝之为一,以疾攻秦,必破之。( 第1 4 章) 臣止于赵而待其鱼肉,臣口不利于身。( 第3 章) 事印曲尽从王。( 第l l 章) 践乱燕国,以定身封,此百世一时也。( 第2 3 章) 自复之术,非进取之道也。( 第5 章) 战国纵横家书的首见词多为复音词,大部分已被汉语大词典作为书证 收入。 ( - - ) 非首见词。 非首见词有亲戚、亲姻、深远、说士、盘盂、祝籍等。 亲戚 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弟兄,若禽兽耳。( 第1 6 章)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屏藩周。 亲姻 公孙央攻臣也,襄子亲姻也,皆不免,封近故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 乃出其民。一 深远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第1 8 章) 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 邓析子) 说士 且说士之计皆日:“韩亡三川,魏亡晋国,市朝未罢祸及于赵。”( 第2 l 章) 1 2 一 齐愍王是以知说士而不知所谓士也。( 吕氏春秋第十六卷先职览第四) 家书中的新词主要有以下特点:( 1 ) 使用频率低。大多数新词在书中只出 现一两次,没有超过三次的。( 2 ) 作为单义词使用。除了那些因新义而形成的新词, 其它都是作为单义词使用的。( 3 ) 多为复音词。这些新词多用合成的造词法生成, 而不常用字义引申、变调等方法生成。 三、社会方言词 社会方言词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形成的,主要在某些特定的社会集团中使用。因 为家书是游说辞的汇集,所以其涉及工农商的的社会方言词不多,主要有谦称、 婉言和一些有关政治、军事的专用术语等。 谦称的:寡人,不谷,老臣,某 婉言的:填壑谷、山陵崩 专用术语: 如表国家关系的:美、恶、合、离、约、和、外、善、交完、循善 表军事行动的:伐、攻、破、击、围、救、拔、割、犯 四、固有词 固有词在家书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不像基本词汇那样具有很强的普遍 性和能产性,所以归入一般词汇。本文对这类词的考察主要是通过与时代更早的文 献进行比较。下面举例说明。 三王 三王代立,五相蛇政。( 第5 章) :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 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菱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 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 国语周语下:“以太蔟之下宫,布令于商,昭显文德,底纣之多罪,故谓 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一 世世 诚为邻世世无患。( 第1 9 章) 书微子之命:“世世享德,万邦作式。 左右 太后明谓左右日。( 第1 8 章) 诗大雅文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左传宣公二十年:“( 楚子) 左右日:不可许也,得国无赦。 王室 大公望封齐,召公爽封于燕,欲远王室也。( 第2 3 章) 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两心 之梁将,则死王有两心。( 第2 6 章) 苟子解蔽:“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书康王之诰:“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义王家。 ( 两心与二心 同义) 三军 秦以三军攻王之上党而包其北,则注之西,非王之有也。( 第2 1 章) 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魇军。王六军,大国三军, 次国二军,小国一军。一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 前面我们对家书中的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进行了考察。就基本词汇来说, 一方面它包括的内容比较全面,基本词汇的各个要素都有涉及;另一方面,l :家书 中的基本词汇又呈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有关政治、军事、社会关系等的多些,有 关自然、名物、肢体等的少些。就一般词汇来说,方言词很少,尽管当时各地方言 差异很大,但能被共同语( 雅言) 吸收的方言词还是很少,至少在家书中呈现 出来的是这种情况。新词、社会方言词同样不是很多,这可能是受家书本身为 游说辞性质的影响,如社会方言词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方面,而有关工、农、商 等社会分工的社会方言词就涉及的很少。总的来说,这些情况都符合专书词汇的特 点。 1 4 一 1 第三章战国纵横家书中的复音词 第一节复音词概况及分类 单音词占绝对优势是先秦汉语词汇最显著的特点。有人作过统计,单音词在诗 经中占9 0 3 ,在左传中占8 9 ,在尔雅中占8 0 ,在史记中占8 0 。 家书用词9 4 0 个左右,单音词就有7 4 0 多个,占了8 0 。家书与尔雅 成书时间相近,比史记稍早。这与其它先秦古籍中单音词的比重是相符的。 虽然这时期复音词不多,但汉语复音化的趋势已经开始显露。从前面的统计数 字可以看出,家书中的复音词相比诗经、左传增长了1 0 左右。 对于家书中复音词的分类,从音节数量看,可以分为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从指称内容看,可分为一般复音词和特殊复音词。从结构上看,可分为单纯词和合 成词。 一、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家书中复音词以双音节为主,多音节词所占比重不大,并且超过三个音节 的只有一个。家书中的多音节词主要出现在人名、地名、封号、称谓等。如: 姓名:缲去疾、公孙鞅、公玉丹、公仲偏 地名:世恒山 封号:奉阳君、襄安君、泾阳君、长安君、成阳君、高陵君、春申君、宜信君、 文信侯、昭襄王、秦孝王、太公望、召公爽、江君奚恤 称谓:赵太后、安陵氏、御事者、伤事者、说谋者 二、一般复音词和特殊复音词。 一般复音词表示的是一般概念,特殊复音词表示的是特殊概念。特殊复音词主 要有人名、地名、官名、书名等。 家书中出现的姓名: 赵足,公玉丹,强得,苏秦,韩徐为,徐为,田伐,使孙,韩山,李终,盛庆, 宋窍,周纳,苏修,缲去疾,张推,曾参,伯夷,尾生,田林,侯淮,陈臣,许剪, 韩寅,赵弘,管子,韦非,周湿,长驷,苏厉,夏后,须贾,子之,暴子,起贾, 公孙鞅,魏昂,襄疵,襄子,触龙,舒其,子义,勾践,陈轸,韩佣,张仪,公仲 佣,公仲,辛梧,李园,井忌,蔡鸟,蒙骜,王崎,田仆,工君奚恤,麂皮,太公 望,召公爽,屈句, 燕王,齐王,楚王,魏王,秦王,惠王,昭襄王,秦孝王,奉阳君,襄安君, 成阳君,泾阳君,高陵君,春申君,宜信君,长安君,薛公,桓公,穰侯,文信侯, 智伯,赵太后,燕后, 梁氏,魏氏,安陵氏,雍氏, 地名: 商阉,吕隧,屋注,太行,淮北,邯郸,中国,高间,上党,荧阳,成臬,围 地,平陵,大梁,河内,上地,河东,阳地,云梦,东国,下蔡,北宅,安邑,启, 单尤,郑地,朝歌,铺水,涉谷,刑丘,共墓,垣痈,荧泽,昆阳,舞阳,南国, 安陵,南阳,宁阳,会稽,河南,莎丘,巨鹿,麇关,榆中,增注,世恒山,燕阳, 曲逆,纶山,王公,符逾,蜀潢,鄢陵,济阳阴,睢阳,单父,长社,岸门,煮枣, 支台,垂都,羊肠 官名:御史,大臣,相国,都尉,大将,将军,左师,人臣,大夫,赐使,使 臣,使者,属事,御事者,伤事者,长吏,左右,廉监,下吏,边吏,说士,王室, 士卒 书名:周书 家书中的特殊复音词数量比一般复音词多,也能从侧面说明当时的复音词 主要还是用在新生事物的命名上,复音化在动词等词类中还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改 变单音节词占优势的局面。 三、单纯词和合成词 家书中的复音词,除了“邯郸 属单纯词的,出现的都是合成词。可见合 成词在当时已经是产生新词的重要方式了。根据构词法的不同,这些词又可以细分。 所用的构词法,主要有“联合、偏正、派生、动补、重叠、其他一等。 联合:金玉、盘盂、女子、亲戚、弟兄、子孙、骨肉、父子、左右、士卒、禽 1 6 兽、林木、禾谷、祭祀、食饮、春秋、鱼肉、安抚、骄敬、选择、进取、深远、社 稷 偏正:御书、战车、重器、祝籍、长剑、少子、赐使、边吏、长吏、下吏、大 臣、左师、老臣、人臣、圣人、众人、大将、麇鹿、代马、胡狗、骨髓、玉体、大 物、庙祀、与国、夏路、明日、寡人、不毅、自复 派生:妇人、智者、使者、御事者、伤事者、说士、辩士、贤者、说谋者、初 时者、异日者、间者、言者 动宾:用事、终身、将军、交臂、造言、改葬 主谓:天幸 重叠:急急、世世 动补:践乱、战胜 其它:( 有缩略、官名等) 戎翟、大夫、御史、诸侯、相国、都尉、太后、九夷、 三王、两心、两周、五霸、三军、三宝、先生、昂曲 合成词在甲骨文、金文中已有所见,至 史记时已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通 过研究,已经证明古代汉语合成词的结构形式同现代汉语几乎完全一样,这从 史 记中已获得极为确凿的材料。 家书在 史记之前,其中合成词的构词法以 联合和偏正为主,但动宾、派生等形式也出现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当时汉语 的双音化正处于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 第二节对复音化的分析 虽然这个时期单音词仍占有绝对优势,但已经可以看出汉语复音化的发展方向。 春秋战国是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在语言上的变革也比较明显。如家书中的复 音词相比诗经、左传增长了1 0 左右。说明复音化已经成为新词产生的一个 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这时期的复音化还只是初期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复音词主要是在名词里面,动词、形容词等词类中复音词还很少。如动词有 。见韩陈其汉语词汇论稿 ,江苏古籍出版社2 0 0 2 年 1 7 4 8 0 多个,但复音词只有不到1 5 个。( 2 ) 复音词产生的方式主要集中在联合式与偏 正式上,派生式、动补式还不是很多。( 3 ) 一部分词的单音形式与复音形式同时使 用,如“胜”与“战胜”,这种混用的现象也说明新产生的复音词还未取代旧有的单 音词。 1 8 第四章战国纵横家书中的同义词 第一节同义词的分类 先秦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常见,在双音化和词义引申、孳 乳过程中同义词开始大量增多。家书中同义词也很多,值得研究。 目前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共时视角的 研究,一是缺乏对专书的研究。综合现有的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来看,研究者在对研 究对象的选择与辨析的视角上,采用的都是历时描述型,即从历时的角度描述每一 个词语的语源、本义、引申义等。在研究材料上也不加选择,容易受到偶然性因素 的影响。本文此部分以家书中的同义词为主体,结合同时期的其它文献进行比 较分析,可以避免上面两方面的问题。 传统上认为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本文认定同义词的标准是在语法 意义相同的前提下,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是同义词。我们可以从词性、音节 数量和成员数量来讨论同义词。 一、从词性来看 家书中的同义词,主要分布在四大词类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其中动词最多,名词次之,接着是形容词和副词。 名词的:辩士与说士,寡人与不毅,兄弟与弟兄,国与家,子与息,使者与使 臣,大臣与人臣等。 动词的:攻与击,任与用,言、告、报与谓,归与反,谨与防,收与取,口与 语,效、献与致,胜与战胜等。 形容词的:徐与缓,疾与速,卑与贱等 副词的:不、无、毋与未,俱、皆与全,既与已等。 见池昌海 ,上海古籍,2 0 0 2 年4 月 1 9 二、音节数量上看 可以分为纯单音节的同义词、纯复音节的同义词和单音节复音节同时有的同义 词。 最多的是纯单音节的同义词。如:归与反。 其次是单音节和复音节同时有的同义词,如胜与战胜,使与使者、使臣等。其 中“胜”与“战胜 在书中同时出现,表达的意义相同,如: 胜暴子,割八县,地未毕入而兵复出矣。( 第1 5 章) 夫战胜暴子,割八县之地,此非兵力之精也,非计虑之工也。( 第1 5 章) 这种混用的情况也能说明当时汉语复音化的程度,还处在初期阶段。 纯复音节的同义词最少。如辩士和说士,制事和断事。 三、成员数量上看 在成员数量上,家书中的同义词两个的最多,三到五个的次之,超过五个的 同义词不多见。 两个的:谨、防,劫、强 三到五个的:使、使臣、使者、赐使 超过五个的:不、未、毋、无、弗、勿、非 第二节同义词的语义分析 一、共同义项的分析 语义分析是同义词分析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就每组同义词而言,每个词都必 须具有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义项,才可以与其它成员构成同义词关系,这个义项可称 为共同义项。分析共同义项,可从它的对应方式着眼。 对应方式可分为单一对应、义项平行和义项交叉三种。 l 、单一对应,是指不同的词只是在一个义项上构成同义词关系。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6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第1节 食物与营养
- Unit 3 Going outdoors Lesson 4(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班级智能养护系统 第3课 激光切割做模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024第二册
- 2024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师说教学设计5 新人教版必修3
- 《月夜忆舍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素质教育精讲课堂(统编版)
- Chapter2 Our pet friend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新思维小学英语1B
- Unit7 Seeing a film(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8 第3课时 Section B (1a-1e)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同步教学设计(人教版)河北专版
- 【基于STM32单片机无线蓝牙耳机设计5400字(论文)】
- 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 第4章-动车组列车餐饮服务操作技能《高速铁路列车餐饮服务》
- 电子表格红色方格纸A420X20
- 校长接待日登记表
- 西班牙社会与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天津外国语大学
- 2021上海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
- 望京SOHO中心工程标准化实施汇报图文详细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演示文稿
- 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的校验方法(图文)
- 高盛Marquee平台深度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