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韩翃诗歌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韩翃诗歌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韩翃诗歌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韩翃诗歌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韩翃诗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本文以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翎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韩翔的 生平际遇和思想,着重探讨了他的诗歌题材内容和艺术特征。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 韩翊的生平和思想研究,在论及韩翊富有传奇色彩而又复杂的经历的同时,主要分析了诗 人的儒家思想和隐逸情怀;第二章,韩翊诗歌的题材内容研究,内容涉及了边塞诗、送 别诗、写景诗以及佛寺题诗;第三章,韩翊诗歌艺术研究,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韩 诗的艺术风格,主要分析了韩诗略带大历诗风的清疏风格,及诗人于大历风情中独异时 流的特点;在论及其盛唐之音的同时,阐述了韩诗的装饰风格。此外,又探讨了韩翊空 灵的诗歌境界;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韩诗的诗歌体式及各种诗歌体式中艺术手法的运 用,五律、七律中字句的锤炼颇见功力,古体诗中的用韵技巧独具特色,绝旬意气风发, 韵调流畅,后两句多用对偶。诗中形象生动、用笔凝练。第四章,韩栩在大历诗坛的地 位,主要肯定了韩翊的诗名,作为盛唐之音的尾声而存在。 关键词:韩栩生平思想题材与艺术地位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t h i st e x tt a k e sh a n h o n go fo n eo ft h et e nb r i l l i a n ts c h o l a r s e sw h oa tt h eh e i g h to ft h e t a n gd y n a s t y ,a s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f o rt h er e s u l tu po fs t u d i e so ft h ep e o p l eo ft h ep a s t , c o m b i n i n gh a n h o n g s u s u a l l yc h a n c ea n dt h o u g h t , e m p h a s i z et oi n q u i r yi n t oh i sv e r s et o p i c c o n t e n t sa n da r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ef u l lt e x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c h a p t e r : c h a p t e r1 ,t h e r e s e a r c ho fh a n h o n g su s u a l l ya n dt h et h o u g h t ,a tt h et i m eo fm e n t i o nh a n h h o n gb er i c h w i t l lt h el e g e n dc o l o rb u ta g a i nc o m p l i c a t e dc a r e e r , m a i n l ya n a l y z e dt h ep o e t sc o n f u c i a n l s t t h o u g h ta n dt h eh i d e sl e i s u r e l ym o o d ;c h a p t e r2 ,t h er e s e a r c ho fh a n i - i o n g st o p i cc o n t e n t s a n dv e r s e ,t h ec o n t e n t si n v o l v e st h es i d et of i l lt h ep o e m ,t h ep o e mo fs e n d i n go f fa n dp o e mo f w r i t i n gt h ev i e wa n dap o e mo fb u d d h i s tt e m p l e s c h a p t e r3 ,t h er e s e a r c ho fh a n h o n g s v e r s ea r t ,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p a r t st o t a l l y :t h ef i r s tp a r th a n h o n g sa r ts t y l e ,m a i n l ya n a l y z e d t h ep o e mt ot a k et h ep u r es t y l eo fs h uo ft h es t r o n gp o e mb r e e z es l i g h t l y ,a n dt h ep o e ti so n l y d i f f e r e n ti ns t r o n gr o m a n t i cf e e l i n g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f o rf l o w ;a tt h et i m eo fi np o i n to fi t s p r o s p e r o u st a n gi ts o u n d ,e l a b o r a t e dh a n h o n g sa d o r n m e n ts t y l e 。i na d d i t i o n ,a l s oh a s d i s c u s s e dt h eh a nh o n g se l u s i v ep o e t r yb o u n d a r y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m a i n l ya n a l y z e d h a n h o n g sv e r s eb o d yt y p ea n dv a r i o u sv e r s eb o d yt y p e si nt h eu s a g eo ft h ea r ts k i l l ,t h e h a m m e ru s a g eo ft h ep h r a s e sr a t h e rs e e st h ec a p a b i l i t yi nf i v el va n ds e v e nl v ,i nt h ec o u l d s t p o e mo fh a v et h es p e c i a lf e a t u r e so n l yw i t ht h et e c h n i q u eo fm e t r e ,u n i q u ee n e r g e t i ca n d d a r i n g s e n t e n c e ,y u n d i a o i sf l u e n t ,t h ee m p r e s si st w ot ou s em u c ht oa c c i d e n t a l l y ,t h e i m a g ei np o e mi sv i v i d 。c h a p t e r4 ,h a n h o n g sp o s i t i o na tt h eh e i g h to f 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i t m a i n l ya f f i r m e dh a n h o n g sp o e mf a m e ,w h i c hb ep r o s p e r o u st a n gt h ee n d o fi t ss o u n db u t e x i s t 。 k e yw o r d s :h a n h o n gu s u a l l yv e r s et h o u g h t t h ec o n t e n t sa n d a r tp o s i t i o n n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口,在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 )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引言 引言 韩翊,大历十才子之一。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诗集五卷,清本全唐诗收 录其诗三卷,全唐文收录其文十二篇。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文献资料较少。新唐书卢 纶传有简短介绍:“翻字君平,南阳人。侯希逸表佐淄青幕府,府罢,十年不出。李 勉在宜武,复辟之。俄以驾部郎中知制诰。时有两韩栩,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 日:与诗人韩翎。终中书舍人。 又有唐诗纪事、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等所载也曾涉及韩翊,但大多只言片语,均不出“任淄青幕府 和“点官”两项内容, 与新唐书无异。后到元辛文房的唐才子传才较详细一些,兹录其文如下: 翻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杨纥榜进士。侯希逸素重其才,至是表佐淄青幕府。罢, 闲居十年。及李勉在宜武,复辟之。德宗时,制诰阙人,中书两进除目,御笔不点,再请之, 批日:“与韩翎。”时有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宰相请孰与,上复批日:“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翱 也。”俄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翔工诗,兴致繁富,如芙蓉出水,一篇一咏,朝士珍之。比讽深于 文房,筋节成于茂政,当时盛称焉。有诗集五卷,行于世。n m 其中增加了韩翊天宝十三载进士的介绍,又引了高仲武对韩诗的艺术评价。又有孟 柴本事诗与许尧佐柳氏传传于世,记载了韩翎与柳氏的爱情悲欢,可以作为研 究其生平的材料。 当代有些学者也曾关注过韩翎,傅璇琮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对其生平进行了详 细的考证。其关于 柳氏传) 与( 本事诗) 所载韩栩事迹考实一文,对韩翔的生平 事迹进行了若干的考证与补充。也有学者对其诗歌作了某些研究工作,施蛰存的唐诗 百话对其三首绝句、一首歌行进行了分析评价,是属于鉴赏性质的。蒋寅在大历诗 人研究一书中对其诗歌艺术风格作了研究。此外涉及到韩翊的论文有马固钢的韩翊 ( 寒食) 典故考释( 1 9 9 7 年中国韵文学刊第一期) 、李定广的韩翊( 寒食) 诗正 解( 2 0 0 4 年中国韵文学刊第二期) 、罗斯宁的两个韩翊形象的比较看市井文 化对元杂剧书生形象的影响( 2 0 0 2 年中山大学学报第六期) ,前两者只是对那首著 名的寒食所做的不同诠释,而后者也只不过是涉及到了韩翊的奇闻轶事。 韩翊并不是个才名卓著的诗人,在一些文学史著作中,对他的描述也只是寥寥几笔, 甚至不曾提及。世人知道他也许就因为那首“春城无处不飞花 的寒食诗,以及“章 l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所写的他与柳氏的悲欢离合,而“御笔点官”的佳话 愈使他的生平富有传奇色彩。韩翊称不上大家,无法与王孟比肩,更不能与李杜争辉, 但他的诗歌创作成就也是不小的。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曾评韩翎诗:“韩员外诗,匠 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其比兴深于刘长卿,筋节成于皇甫冉也。” 说韩翊的诗意较为深隐,风格较为矫健。总的来说,这个评价还是合适的,乔亿也对韩 翊也有很高的评价,“韩舍人翊才调翩翩、大历能品 。纵观上文研究成果可知,近年来 虽然对韩栩及其诗歌有过研究,也取得了某些成果,但是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多数的评 论文章也是将其作为“大历十才子 的成员给予关注,共性的反复提及掩盖了诗人的个 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存诗近二百首,生平际遇又这么传奇的诗人进行细致的探讨, 对他进行个案来研究。从而给他一个适当的评价,正确认识他诗歌的价值。 2 第1 章韩翎的生平与思想研究 第1 章韩拥的生平与思想研究 1 1 韩拥生平简述 韩翎,字君平,大历十才子之一,郡望出于昌黎,籍贯为南阳( 今河南省南阳市) , 生卒年不详。关于他身生平事迹的最早记载,见于姚合极玄集卷下韩翊名下云:“韩 翊,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进士。”乜m 箱 韩栩的年少时代是在开天盛世度过的,盛世大国的风采在诗人身上留下了印迹。天 宝年间,韩翊观光上国,淹留京城。磊落不羁的情怀和卓越的诗才使他颇具盛名,柳 氏传曾记:“天宝中,昌黎韩翊有诗名。性颇落托 口1 嗍5 ,我们通过少年行 中风流倜傥、翩翩少年形象可以想象他当年出入青楼,呼酒买醉,裘马轻狂的生活,后 来他在赠张建一诗中还回忆了那少年意气的放浪生活:“结客平陵下,当年倚侠游。 传看辘轳剑,醉脱骗骗裘。”这样的经历在十才子中是很少见的。作为封建文人,蟾宫 折桂、衣锦还乡是每个人毕生的理想。天宝十三年( 7 5 4 ) ,韩翊怀着一腔热情应进士 举,进士及第,为“杨铉榜进士 c 1 p 2 0 。我们的诗人抱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 的理想,希望从此一展抱负,为国尽力。然而历史似乎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长恨歌)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安禄山 于范阳起兵造反,唐王朝也随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叛军势头凶猛一路向南迸兵,并 很快占领了东都洛阳。哥舒翰奉命防守潼关,韩翻有寄哥舒仆射一诗,写于哥舒翰 带兵前往守关之际,诗中盛称哥舒翰武功与强大的军容,既表现出对其所寄予的希望, 鼓励其守关抗敌,也表达了有志于临危赴难,希求擢拔之意。诗人磊落的个性,又本具 侠义心肠,气宇非凡,时局聚变之际,一腔报国之志昂然而生。遗憾的是,诗人并没有 得偿所愿,由于唐王朝统治集团唐玄宗、杨国忠等人的昏庸和猜忌,使得潼关防守战役 完全失败,哥舒翰也为安史叛军所俘,诗人的壮志也付诸流水。 安史乱后,由于史料的缺乏,韩翔的行迹不太清楚。别汜水县尉中有“自怜寂 寞会君稀,犹著当时博士衣”的诗句,据此可知,诗人曾在朝内任博士一职。博士,古 代学官名,职责是教授、课试、或奉使、议政,皆教授官。唐代有太学博士、太常博士、 o 本文所引韩翎诗歌均出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 卷2 4 3 - 2 4 5 ) 中华书局,1 9 9 9 年版。 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太医博士、律学博士、算学博士等,诗人是什么博士我们不得而知。宝应元年( 7 6 2 ) 五月,侯希逸为平卢、淄青节度使,侯素重翔才名,辟为节度掌书记,韩栩也就在此年 赴淄青节度使幕。柳氏传有这样的记载:“天宝末,盗覆二京,士女奔骇。是时侯 希逸自平卢节度淄青,素藉翊名,请为书记 。口1 嗍5 侯希逸在任期间,恣意挥霍,懒于政 事,兴塔建寺,劳民伤财,激起怨声一片,终为部下所逐,于永泰元年( 7 6 5 ) 狼狈还 朝。韩翎文代人至渭南县降服谢罪表、代人奉御批不许请罪谢恩表均为侯希逸所 拟的谢恩表。侯希逸奔还回朝,韩棚也随同还京,于是就有了与柳氏再续前缘的一段浪 漫故事。根据旧唐书侯希逸传记载,侯希逸被逐还朝后,曾拜为检校右仆射,此 , 官职是有空名而没有实权的。这时我们的诗人也就失去依靠,一时赋闲,本事诗称 为“闲居十年”。我认为以韩翊的才名,恐怕也不可能闲居,时间也不会那么长,由于 韩翊的盛名,他常常被邀请参加文士或达官的游宴唱酬活动。大历三年( 7 6 8 ) ,幽州节 度使李怀仙为麾下兵马使朱希彩所杀,朝廷派宰相王缙以河南副元帅兼幽州节度使,于 七月赴镇幽州,王缙赴幽州时,排场很大,写诗相送者很多,韩翊就是其中之一,而且 技压当场。李肇唐国史补卷上载:“送王相国之镇幽朔也,韩翎擅场。 h p 2 2 诗中寄 安边众望于王缙,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翌年,冷朝阳登进士第,待官期间,即归江 宁省亲。韩翎为之送行作送冷朝阳还上元,全诗给人的感觉,恰像诗中描绘的图画一 样,明丽清新。 大历八年( 7 7 3 ) ,汴宋节度使田神功来朝,田神功也是安史乱后兴起的地方藩镇,韩 翔可能就在此时又被辟为幕僚。对于此事,韩翊是深表感激的。所以,翌年田神功的离 世,诗人十分感伤,后来他在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_ 诗中回想了当年身受 知遇之恩,随其入幕之事:“一朝簪惠文,客事信陵君 、“感旧抚心多寂寂,与君相遇 头初白”,“忽惊万事随流水,不见双旌逐塞云 。而如今已是物是人非,此刻只有“惆 怅寒霜落叶稀”了。后韩翎继续留在幕中为田神玉效力,其间曾作文为田神玉谢诏葬 兄神功表、为田神玉谢兄神功于京兆府界择葬地表。大历十一年,田神玉卒,从此 汴州的形势动荡不安、仓皇反复,唐王朝于同年十二月以李忠臣兼汴州刺史,李忠臣在 任数年后,又于大历十四年为其部将李希烈所逐,逃回长安。后唐朝廷又以李希烈为蔡 州、淮西留后,又任命李勉以永平节度使兼汴州刺史。韩翊也数易其主,先后在李忠臣、 李希烈、李勉幕下任职,过着封建社会典型的幕僚生活。无人身的自由,更谈不上心 4 第1 章韩翎的生平与思想研究 灵的轻松,只为幕主撰写些言不符实、毫无真情实感的章表。我们从其为李希烈谢留 后表一文中可见端倪,其文日: 臣某言,中使梁某至。伏奉今月日制书,授臣使持节蔡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崇淮西节度观察 度支营田等使留后。特达睿恩,殊常宠寄,权兼专席,荣重褰i 睢,稠叠圣慈,新魂战越,臣某 中谢。臣少小孤遗,又无艺术,叔父忠臣,励以成人。自属艰难,亲承任使,备牙门之将,总 帐下之兵。耳目腹心,臣当职分;毫厘丝发,臣合知委。而依阿从事,爱美居心。群小用权, 臣不能规谏;三军潜怨,臣不能警觉。苍黄之际,遂成祸阶。十起之恩,低回未报,一朝之难, 逼迫见留。白刃交前,脱身无路。在臣情地,何以自容。虽早殄仇仇,才血家怨,而自惭 面目,有负国恩;岂谓降以殊私,副兹重镇。瞄m 渤 据旧唐书卷一四五李忠臣传载其被逐之事,其实是地方势力扩张、武将夺 权的结果,而李忠臣的被逐也是咎由自取,李忠臣传中记载:忠臣性贪好色,将吏 妻女多被诱胁以通之。又军无纪纲,所至纵暴,人不堪命而读韩翊此表,我们感觉不 到李希烈的政治野心,他驱逐李忠臣一事也是出于不得己而为之;也看不到李忠臣的暴 政,他自食其果的缘由。韩翊这样言不符实的文字,粉饰清平的语言,完全可以想象在 地方藩镇中文人的政治生涯是多么的无聊。 陪宴侍从,寄人篱下,社会的不宁,生活的无依,诗人在动乱与紧张的经历和感受 中,面对四处作幕,萍飘蓬转的现实,深感宦海风波之累,早年那种建功立业的豪情壮 志,也深深沉寂。平日里也只有“闲吟佳句对孤鹤”了,生活无保,命运难依,原以为 可以在诗的世界里找回希望,寻找精神的依托,愿与文人赋诗唱和,以派遣内心之寂寞。 然而,似乎这个小小的愿望也不容实现,据本事诗所载,幕中新进后生将他的作品 视为恶诗,使他“邑邑殊不得意”,所以多“辞疾在家 。原因何在? 就让我们把目光投 向大历诗坛,安史之乱吹走了盛世帝国的豪情,也送来了秋风萧瑟的沉寂。大历诗人的 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 2 9 7 他们以 孤寂的心境,体味着外界的风风雨雨,他们冷淡的色调、冷落的情怀,使诗歌呈现出清 雅的格调。可我们读韩翎的诗,又是另番景象。其诗中最醒目的特点是嵌入许多人名、 地名,尤其爱用珠玉金银一类色彩浓烈的字眼,把诗句装点得珠光宝气,这种特点是承 汉乐府的装饰风格来的,在盛唐诗中很普遍。然而时不我待,整个大历的诗风是趋于清 空澄净的,诗人这样的风格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苦闷的际遇与孤独的心境,又不见容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于幕中后辈。几许凄凉、多少无奈,诗人的心情怎能不黯淡起来? 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唐德宗建中元年( 7 8 0 ) ,诗人以寒 食诗见知德宗,为驾部郎中、知制诰。本事诗记载为: 韩邑邑殊不得意,多辞疾在家,唯末职韦巡官者,亦知名士,与韩独善。一日,夜将半, 韦叩门急,韩出见之,贺日:“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韩大愕然日:“必无此事,定误矣。” 韦就座目:“留邸状报制诰阙人,中书两进名,御笔不点出,又请之,且求圣旨所与,德宗批日: 与韩翎。时有与绷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笔复批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 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又批日:与此韩栩。韦又贺日:“此非员 外诗也? ”韩日:“是也。,“是知不误矣。”质明,而李勉与僚属皆至。时建中初也。刀嘲 这顶钦定诗人的桂冠,使我们诗人寂寥的晚年平添了一份欢喜,而没有寡欢于古大 梁的幕僚生活,“下楼闲待月,行乐笑题诗 ( 送夏侯审) 可以看出,诗人那种平步青 云、春风得意的心情。即使送人,也神情昂扬,轻松自在。建中四年( 7 8 3 ) 韩翎仕途 又有发展,官至中书舍人,中书舍人的官阶在驾部郎中之上,姚合极玄集( 卷下) 有韩翊“官至中书舍人”的记载,钱起有同王绢起居程浩郎中韩翎舍人题安国寺用上 人院一诗,称韩翔为舍人。自贞元以后,就没有见到有关韩翊的记述了,他的卒年大 概就在贞元前后。 1 2 韩拥思想研究 1 2 1 正统的儒家思想 自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m 7 以来,儒家知识分子一直延续着这 种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努力追求着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而这种价值和理想的实现, 又必须通过道德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投身社会事业来完成,于是儒家先辈为士人君子 设计了一条“学而优则仕 的人生道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 科后) 多么快意荣光。在他们看来,个人的价值只有投身于社会群体才有可能实现, 只有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主张以天下为己任。而且儒家 思想所塑造出来的圣人贤哲,皆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嘲眩为责任,从孔子的“穷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到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真可谓 。本文对韩翎生平的介绍,主要依据傅璇琮先生的关于 与 所载韩堋事迹考实( 唐代诗人丛考) 一文的考证结果及蒋寅先生大历诗人研究一书中关于韩翎生平的介绍。 6 第1 章韩翻的生平与思想研究 “任重而道远 。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当如是。作为封建文人, 韩掬也不可避免地有着“学而优则仕 的希望。“好忆金门步,功名白有期( 送韦秀 才) ,“有钱莫向河间用,载笔需来阙下游 ( 送李浞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 ,“看承 雨露速,不带荔枝香 ( 送李明府赴连州) ,都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立身扬名的理想。 不仅如此,韩栩还积极向权贵靠拢,希求引进。例如,他于大历三年七月所作的奉送 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一诗,诗云: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 侯。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 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诗中点明了王缙的位高权重,并寄安边希望于王缙,赞颂了 他的功绩。诗中的王缙,俨然一位治国安边的大将。然而据通鉴卷二二四,对此事 的记载却是这样的:“七月乙亥,王缙如幽州,朱希彩盛兵严备以逆之。缙晏然而行, 希彩迎谒甚恭。缙度终不可制,劳军,旬余日而还。”n 町2 0 1 足可见王缙骄横跋扈,怠误 军政,敷衍了事的态度。韩翻此处的赞颂,不过是言不符实的虚美之词,有渴求引见之 意,结尾“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表明自己因不能前往随行而感到遗憾,见羡慕 之意,同时也委婉表达了自己希望援引的渴求。他也曾寄诗给地方方镇,“他日感恩惭 未报,举家犹似涸池鱼”寄令狐尚书,“应念一身留阙下,闺门遥寄鲁西偏”寄上田 仆射,均表达了自己渴望进身的愿望。 韩翻的儒家思想还表现在他的爱国情怀上,“士见危致命”( 论语子张) 叭 啪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很早就抒发出了这样的豪情,指出有志之士应在天下兴亡、国家 危难的时候为之挺身而出,甚至不惜英勇献身,表现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仁” 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也一再被强调,子张勉励其弟子“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论 语- 泰伯) ,孟子继承了儒家“仁”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当有人问及“士何事? , 他回答“尚志”、“仁义而已矣。”( 孟子尽心上) 1 2 p 3 1 5 ,而为国为民就是其“大仁 之所在,即要保持一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而战国时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的“三不朽”观,也左右着中国古代每个渴望有所作为的人。继承了儒 家入仕精神的韩翊,同时也秉承了儒家爱国情怀,安史之乱的爆发,王朝内外一片慌乱, 扰乱了诗人的求仕之路,但更激起了诗人的一腔报国之志,韩翊有寄哥舒仆射一诗, 他写到“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表达了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在此诗末句 诗人写道:“杀将破军白日余,回旃舞旆北风初。群公檐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7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此时此刻,诗人以一无功名青年文士的身份投诗武功赫赫的大将,除了发自内心的崇敬 之外,也有临危赴难,报效祖国之意。但是朝廷似乎没有给诗人这样的机会,哥舒翰因 玄宗、杨国忠等人的昏庸与猜忌被迫出战,不久兵败被俘,于是潼关失守,玄宗出逃。 诗人的希望落空,也只能落难于长安。安史乱后,社会虽暂时安定,但新兴地方藩镇之 间的争权夺势,少数民族频繁扰乱边境、侵犯国土,一次次威逼中央集权的统治,不安 的因素在慢慢滋长。于是,守边御敌必不可少。韩翎经常在为人送行时表达安边守国的 愿望,“一军偏许国,百战又防秋。请问萧关道,胡尘早晚收 ( 送刘侍御赴令公行营) , “阙下来时亲笔奏,胡尘未尽不为家( 送刘将军) ,这些都是诗人壮志豪情的抒发。 1 2 2 隐逸旋律的吟唱 人生百态,总会历尽沧桑;宦海生涯,难免波澜起伏;流离转徙,伴随羁旅愁苦。 敏感的诗人在感受风风雨雨的同时,会感到身心疲惫,自然会萌发归隐之念。儒家思想 在为士人的人生理想勾画出美好蓝图的同时,则道家也为文人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处所, 老子所开创的道家价值观,主要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 ,老子很早就提出了自然主义的原则,还指出道和德之所以受到尊重,就是顺其 自然的结果。同时老子还提倡天然的真朴之情,并重注重内心的祥和宁静,主张超越世 俗,“致虚极,守静笃” 1 3 p 1 2 4 。力图用回归自然的方法来逃避、克服现实的苦难,寻求 精神的支柱。这种思想一直存在封建文人的内心深处,每当身处困境时,便从中汲取精 神力量,以求精神上的安慰。有了理想的层面便会从现实中寻找实际的土壤,而山水自 然则为士人提供了这方沃土。让我们看十才子中那众多的山、水、白云等自然风光的描 绘,隐逸旋律感染着每一个人。韩翎受时代氛围的影响,加之空虚无望、陪宴侍从的幕 僚生活也会使韩翊感受着政治的艰险与黑暗,在起伏跌宕中不免也会向往来山林隐逸。 他曾慨叹“薄宦深知误此心,回心愿学雷居士 (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表达了对官场 生活的厌倦,希望像古代隐士一样,自在山林。在宿甑山中诗人写到“青锁应须早 去,白云何用相亲 ,这里的“青锁,指宫门。应该早早离开官场,畅游白云山水间。 赠张五趣归濠州别业一诗尤为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其诗云: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一去蓬蒿径,羡君闲有余。 时常觉得人一旦隐居,仿如世外仙人一般,远离俗世。如今又是秋风起,想你那别 8 第1 章韩翎的生平与思想研究 墅的生活,一定是逍遥自在,不知我何时才能像你一样,如此悠闲。诗中用了三个古代 隐士的典故,陶渊明采菊、庄子与惠施事、张仲蔚隐居蓬蒿处,表达了自己渴望隐逸山 林的愿望,结尾处“羡君闲有余”,流露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别有心期处,湖光满讼 堂 ( 送苏州姚长史) 这偶然间的山水向往,就是诗人隐逸思想的流露。然而,这也 只不过是浩浩大江中的一丝涓涓细流而已。纵观韩翊一生,可说是既特殊又复杂,他见 过开元天宝的繁荣盛世,那个辉煌时代在他身上留下了烙印,恢弘的气度,豪迈的精神, 使他有着积极入仕的精神,保家卫国的愿望。经历了安史大乱,又目睹了藩镇动乱的纷 争,辗转于幕府间的幕僚生活,命运难料。这样的生活阅历,使其思想中入仕和隐逸也 是相互交杂,在理想层面上,他是极重入仕,希望投身官场,立功扬名的。在现实层面 上,又会对封建的幕僚生活感到厌倦,希望逍遥自然,渴望山水隐逸。 其实,入仕和出世一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思想中的矛盾所在,是种艰难的选择。 他们既抵御不了爵禄的物质诱惑,又渴望明哲保身,逍遥自在。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两种 精神状态:如果处在顺境中他们会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建功立业。 如果在困境和逆境中,多以道家为调适,向往山水,淡泊名利。韩栩没有陶渊明宁愿受 穷也要归耕山林的勇气,更没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豪情, 他受到“时代的偶像”n 们哪谢胱的启示,找到了“吏隐”这条出路。吏隐,指半官半隐、 既官又隐的状态。谢胱有诗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云:“既欢怀禄情,复协沧 州趣。嚣沉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远离了俗世红尘的喧嚣,避开了官场的黑暗与污浊, 而又不乏富裕充足且又舒适自在的物质生活,亲近自然,欣赏山水之美。这也正是诗人 理想的生活。“风流好继谢宣城”( 送夏侯侍御) ,韩翊在诗中经常流露对谢眺的风姿 赞赏,“极目苦心怀谢胱”( 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 ,当他感到困惑时就会深深怀 念谢胱,求得精神上的鼓舞。因此,他于做诗送人之时,时常表现出对吏隐的强烈热衷, 他称李少府的做官是:“小县春山口,公孙吏隐时( 寄武陵李少府) ,用汉丞相公孙 弘年轻时曾做过薛县狱吏,来比喻李少府,古代士人以官职低微而自称吏隐,取隐于下 位之意。他诗中还时常流露出对友人官宦生活的逍遥自在的羡慕:“县道菊花里,驿流 江水滨。宫门辄无事,赏地能相亲”( 赠别成明府赴剑南) ;他送兄长去邵州上任,设 想其生活是:“百事无留到官后,重门寂寂垂高柳。零陵过赠石香溪,洞口下马爱瀛州。 ( 送中兄典邵州) ;他遥想友人的仕宦生活是:“听讼不闻乌布帐,通宾暂著紫绨裘。 9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公廷日夕罗山翠,功遂心闲无一事。”( 送夏侯侍御) 。他又祝愿友人上任后的生活是 “到宫无一事,清静有诸侯 ( 送崔过归淄青幕府) ,他们生活是“一方面追求生命的 超越,一方面又追求世俗的欢娱:一方面在精神上要求高洁,一方面又在肉体上讲究安 逸,n 5 m 韩翊就这样在对吏隐的向往与追求中,找到了自己悠闲自在的天地。 1 0 第2 章韩翎诗歌题材内容研究 第2 章韩拥诗歌题材内容研究 2 1 气势豪迈的边塞诗 诗至唐代,可谓蔚为大观,也迎来了它的高潮。边塞诗作为其中的一丛奇葩,也是 大放异彩。边塞诗不仅数量大,而且成就颇高,作家也很多。盛唐开天年间,边塞诗大 盛,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作家,例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他们或描写塞外风光, 或赞美英武将士,或抒发豪情,都可说是盛唐气象的代表。盛唐的边塞诗,格调悲壮, 气势雄浑;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他们抒发着昂扬的斗志,吟唱着时代 的强音,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直前的英雄主义情怀,最充分地体现了盛唐精神。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要了解一件艺术作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 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z e j p , l e 。孟子也提出“知人论世”的主张,“诵其 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川 3 2 4 公元八世纪下半时,即大历、贞元年 间的这批诗人,都在盛唐时期度过青少年的,韩翻也是一样。正当他满怀着乐观自信的 豪情,带着满腔的壮志来到长安,希望有所作为时,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了,突然之间山崩地裂j 日月无光。这场延续了八年的战乱中断了大唐帝国生平与安定, 使充满浪漫气质和理想主义的盛唐精神渐远渐离。叛乱虽然最后被平息下去了,但昔日 景象一去不复返,唐王朝也从此一蹶不振。饱经战乱的诗人们,身心都受到了沉重的打 击。他们深受战乱带来的流离之苦,面对着时代的一脸严峻,感到不知所措。社会的每 个缝隙里都流露着时代的孤寂,昔日的繁荣景象不知所踪。于是他们不得不背负着沉重 的失落感,在冷漠的人情世态中,无可奈何地去寻求自己无从把握的归宿。但是,作为 盛唐诗人的审美思潮并不会因为时代的骤然变迁而戛然告止,它会有一个延伸的阶段。 这时的诗人虽然缺少盛唐诗人恢弘的气魄,昂扬的斗志,但也有较多写作边塞诗的诗人, 而且不乏优秀作品。严羽曾说“大历诗人,高者尚未失盛唐川埔”1 蚰,韩翊就是其中之一, 在其边塞诗歌中,有边塞风光和风土人物的奇特风采,也有对边塞战斗生活场景的描写, 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壮语,颇具盛唐韵味。其中以送孙泼赴云中、寄哥舒仆射最 为著名。送孙泼赴云中诗云: 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百战能夸陇上儿,一身复作云中客。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寒风动地气茫茫,横吹先悲出塞长。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 前锋直接阴山外,虎骑纷纷胆应碎。匈奴破尽人看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诗写送孙泼赴边抗敌,先写孙泼的英勇和气势,借古人故事以喻之。“黄骢少年” 指南北朝时的裴果,北史裴果传载:裴果“乘黄骢马,衣青袍 ,每次打仗都最先 冲锋陷阵,十分勇武,时称“黄骢少年 n 刚。“辟易 ,惊退之意,用项羽事。史记项 羽本纪曾记载:楚汉对峙良久,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 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执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 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啪 1 7 9 此处用来比孙泼的神威。次写边地的自然环境,凿冰河 畔,敲石取火,寒风动地,军乐悲壮,此地、此景无不对军事形势、人物形象的塑造起 了烘托与暗示的作用,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最后写将军挥军直下,破尽虎骑,凯旋 而归以及酬功奖勋。此诗诗风道劲悲壮,是韩诗重要的边塞诗之一。其集中还有一首寄 哥舒仆射也颇具特色,其诗云: 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腰垂紫纹绶,手控黄金勒。 高视黑稍公,遥吞白骑贼。先麾牙门将,转斗黄河北。 帐下亲兵皆少年,锦衣承日绣行缠。辘轳宝剑初出鞘,宛转角弓初上弦。 步叉抽箭大如笛,前把两矛后双戟。左盘右射红尘中,鹘入鸦群有谁敌。 杀将破军白日余,回旃舞旆北风初。群公檐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哥舒仆射,即哥舒翰,天宝十一年,自陇右节度副大使加开府仪同三司,次年九月 进封西平郡王。两唐书有传。哥舒翰于天宝十五年( 7 5 6 ) 正月进位尚书仆射、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安禄山于上年冬发动叛乱,哥舒翰此时奉命镇守潼关,此诗作于哥舒 翰带兵前往守关之际,盛称哥舒翰的武功与军容之盛,鼓励他抗敌守关。 前六旬赞颂哥舒翰的雄心壮志与文治武功,用“万里长城家 来比喻国家所依赖的 大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战功赫赫,威名远播,声望 极高。宋文帝担心其功高盖主、身后难制,杀之。收捕时,道济脱帻投地日:“乃复坏 汝万里长城! n 钔咖9 ,表达了诗人捍卫国家的志向。中间描述征战沙场的经过,士气豪 迈,生动真实,仿佛诗人也在军中。最后,表达了诗人的希望“走马为君飞羽书”,有 朝一日也要立功疆场。 由于经历过开天盛世,受过盛唐精神的感染,韩翊多少曾有过开天诗人那种功业理 1 2 第2 章韩翊诗歌题材内容研究 想与人生意气,他所作的这些诗歌,正是其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壮语,其中有对中唐边 塞战争的战斗、生活场景的多侧面、富于表现力的展示,都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势,磊 落的胸襟。而“请问萧关道,胡骑早晚收”( 送刘侍御赴令公行营) 也让读者领略了 抗敌收边的信心,寄予了诗人渴望收复边疆的愿望。 2 2 情调明快的送别诗 自古伤情多别离,中国人的传统向来是重视感情、珍惜友谊,于是在为人送行或与 人辞行时,往往作诗相赠,就产生了赠别诗。最早的送别诗,可以追溯到诗经邶风燕 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分离都是 痛苦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南朝梁江淹别赋) “杨朱焉所哭,歧路重别 离。”( 晋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史记刺 客列传) 刺客荆轲与燕太子丹之间的诀别,壮怀激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 识君”( 别董大其一) 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慰别,慷慨大气;“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与友人元二之间的酒别,略带凄凉;而“无为在 歧路,儿女共沾巾 ( 送杜少付之任蜀川) 更添了王勃的潇洒豪迈。别有景,别有情, 别有声,别有长度,别有重量,盛唐时期的诗人的别离似乎比他的前辈们多了几分洒脱, 而历经安史之乱的大历诗人又是什么情怀呢? 经过这场浩劫,大历诗人刚刚从恶梦中惊 醒,他们惊魂未定,不知所措,茫然若失,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他们精神上没有 丝毫的准备;惨败的局面,使他们无力面对现实,心灵的天平瞬间失去了平衡,伴随而 来的是时代的衰落感和理想的破灭。考察十才子的诗作,送别诗在他们的诗作中占有很 大的比重,韩栩也不例外,其诗集中送别诗就占了半数多。这一方面与他的生活经历及 当时的社会风气相关,韩栩半生辗转幕府,以文笔事人,所以写下了大量的送别诗。加 之大历时期,社会动乱,人民流离失所,聚少离多,整个时代的凄凉难免会触动诗人善 感的心灵,在诗作中表显出来。另一方面,与他们孤寂的心态有关,精神苦闷、内心压 抑而又无处诉说,便自然而然产生了大量的饯别之作。他们将自己的孤独寂寞的心绪熔 铸于诗中,在低沉凄凉的情调中诉说着自己苦闷和落寞的心态,但读韩翊的送别诗,却 与时调相反,他没有陷入愁苦凄凉的的情绪之中,诗中少作苦语怨语,还保留着一份开 朗乐观的情调。例如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行当报知己,以此飞辽阔 ,有豪壮之情。 送友人下第,宽慰说“功名自有期”。根据送别对象不同,韩此类诗作可以分为三类: 1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曼量曼曼曼曼曼曼鼍曼鼍詈鼍曼曼曼曼皇曼皇皇曼曼曼曼曼詈量曼詈寰毫量曼曼鼍ii 一一; i i ii 暑鼍鼍詈鼍詈皇篁皇量詈曼曼曼曼曼! 曼曼曼量舅皇鲁皇曼鲁曼鼍曼皇曼皇量 2 2 1 送友人上任、赴边之作 唐代宗广德元年( 7 6 3 ) ,持续近八年的安史之乱在唐军和回纥兵的联合攻击下,终 于宣告结束,唐王朝进入了所谓的“中兴时期,然而表面的升平并不能掩盖残存的动 荡因素,边境少数民族时常扰乱边境,威逼京城:安史乱中兴起的藩镇幕府,亦蠢蠢欲 动,地方势力之间的夺权斗争也彼伏此起。边境的不安,内乱的纷争,让朝廷惊慌失措, 派人抗敌守边是必不可少的。韩翊的诗送刘将军、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送 戴迪赴凤翔幕府、送孙泼赴云中等都是这种时局的反映,诗中描写抗敌将领的英勇 和战功,表达了诗人渴望安边定疆,维护祖国统一的愿望。送刘侍御赴令公行营诗 云: 东城跃紫骝,西路大刀头。上客刘公斡,元戎郭细侯。 一军偏许国,百战又防秋。请问萧关道,胡尘早晚收? 诗中写送刘侍御赴令公行营“防秋 御敌,祝愿他早日取得胜利,凯旋而归。诗人 先写将领出征,慷慨赴边,中间两联写战胜敌军的条件:在军中有如彩笔刘公斡一样的 刘侍御相辅佐,又有威及郭仅的令公为主帅。上客,座上客之意。“刘公斡”,东汉人刘 桢,字公斡,曹操辟为丞相掾,因文辞巧妙,为曹丕等人之座上客,此处比喻刘侍御; “元戎 ,军队之主帅,比喻令公。“郭细侯”,东汉郭仅字,其为人少有志行,东汉光 武帝失拜为尚书令。历守中山、渔阳、颖州等地,威信远著。尾联“请问萧关道,胡 马早晚收”,写出了作者对安边的渴望之情。再看这首送戴迪赴风翔幕府,诗云: 青春带文绶,去事魏征西。上路金羁出,中人玉箸齐。 当歌酒万斛,看猎马千蹄。自有从军乐,何须怨解携。 诗中称赞戴迪的少年英雄,年方青春,已能领兵战场,安慰友人不必因一时的离别 而伤感,英雄当以立功疆场、保家卫国为重,饮酒高歌,看猎千骑,是何等的气势,慷 慨振奋,一派激昂之情。 2 2 2 送友人下第、被贬之作 大历十才子大多身分低微,有过考场失意,沉沦下僚或遭遇贬谪的经历,如刘长卿 曾经两遭贬谪,李嘉祜、崔峒、司空曙等曾被远谪异地,而钱起、韦应物均曾被免官。 这样的情怀反映在诗作中,常常表现为一种凄凉落寞的情绪。我们来看钱起的这首长 安落第:“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1 4 第2 章韩翎诗歌题材内容研究 花红柳绿的美景,并不能让人赏心悦目。考场的屡次失意让人伤神,此刻与友人对饮也 是泪流满襟。真可谓“借酒浇愁愁更愁了”,尾句的“一回春至一伤心”,那屡试不中的 沮丧情绪不言自现,从中便可看出封建文人入仕的艰难,生存的苦闷,仕途的无望,难 怪他们在那盛世不再的时代对这个王朝和个人前途没有什么信心了。又如卢纶的与从 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 其一) :“同作金门献赋人,二年悲见故园春。到网不沾新雨露, 还家空带旧风尘。 兄弟二人一同求仕,而同遭不幸,回家之时,没有科场得意的欢快, 只有落寞的情绪,依然故我。几多尴尬,几多无奈! 而韩翔的送人下第之作中,却没有 这样的凄凉情调,还带着昂扬自信的情怀。他安慰下第的友人“好忆金门步,功名自有 期”( 送韦秀才) ,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毫无颓废之感。试看这首送李浞下第归卫州 便游河北,诗云: 莫嗟太常屈,便入苏门啸。道在应未迟,勿作我身料。 轻云日下不成阴,出对流芳搅别心。万雉城东春水阔,千人乡北晚花深。 旧竹青青常绕宅,到时疏旷应自适。佳期纵得上宫游,旅食还为北邙客。 路出司州胜景长,西山翠色带清漳。仙人矶近茱萸涧,铜雀台临野马冈。 屡道主人多爱士,何辞策马千馀里。高谭魏国访先生,修刺平原过内史。 一举青云在早秋,恐君从此便淹留。有钱莫向河间用,载笔须来阙下游。 此诗乃送友人下第归家所作,诗中描写行人旅程,铺叙沿途名胜,曲尽情意,画面 生动活泼,文辞流利华美,一派昂扬之情。诗以五言四句起首“莫嗟太常屈,便入苏门 啸。道在未应迟,勿作我身料”,轻松明快的语句为本诗定下了感情基调,毫无友人下 第又兼离别带来的伤感。不要因为落第而伤心,去欣赏大自然的优美风光,那里自有逍 遥快意的所在。中间描写友人所经过的处所,“万雉城东春水阔,千人乡北晚花深 ,风 景秀丽,赏心悦目;“屡道主人多爱士,何辞策马千里余”,又有好客主人的招待,定不 会寂寞,策马奔腾,何等快意。最后“一举青云在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