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设计.doc_第1页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doc_第2页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doc_第3页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教学目标:l、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和个人的体会。3、能力培养目标: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4、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5、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象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教学重点:1、志摩感情方式和个人的体会。2、新诗的艺术技巧鉴赏。教学难点:1、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2、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讨论鉴赏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钟情诗神缪斯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被胡适称为“情圣”和“诗圣”的诗人志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节课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意的内心二、老师朗读再别康桥并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三、配乐请学生朗诵,老师加以点评。四、分析鉴赏问:同学们读完本诗后,感觉写得怎么样?请用一个字概括。明确:美。追问:美在何处?明确:即“新月派”提倡的“三美”诗歌创作主张: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建筑美:本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一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是六七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绘画美:多用带色彩的词语,例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以看做是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问:作者在诗中用到的这些词语其实就是一个个的意象,除了这些,还有哪些意象?明确:柔波、潭水、青草、星辉等。老师补充:诗歌中的意象与一般的物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明确: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就是意象。又问: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种意境,那么结合全诗来看,构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明确:色彩鲜明、轻柔舒缓的意境。接着问:作者借助这些意象,营造这种意境想表达他一种怎样的情感?明确:对母校的无限依恋之情。又问:由此可见,作者的这种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明确:寓情于景。五、拓展探究问:从诗的题目来看就知道这是一首离别诗。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明确: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追问: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六、创新、练笔同学们刚从初中升入高一,都曾离开过母校,请大家试着模仿这首诗,写几行关于母校的诗,写多少无所谓,主要是尝试,我们不是诗人,可能写不出优美的诗句,但我们拥有青春,而青春本身就是一首诗,我们写下的每一句话都是青春的絮语。七、小结本文。本课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了诗歌的思想情感,感受了音乐美,好诗是要反复诵读的,让它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精神的食粮。学生伴着名家配乐朗诵齐声朗读。八、识记训练:背诵本诗。九、布置作业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作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