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兴亡教案 [中华书局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兴亡教案 [中华书局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兴亡教案 [中华书局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兴亡教案 [中华书局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兴亡教案 [中华书局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隋朝的兴亡隋朝的兴亡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识记隋朝建立和统一的具体史实及其意义; (2)绘制“隋朝大运河”地图,找出大运河开凿的起止点,分段,沟通水系等位置,掌握绘制地 图的能力;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 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识记科举制度的创立者及其影响。 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学生绘制地图,并结合课文内容,掌握运用数字浓缩法“三点,四段,五河”来了解隋朝大运 河的具体情况;学生分组讨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 ,掌握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历史 问题。 3.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探讨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原因,明白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保障;学生 通过观看征用民工的数字图片和阅读课文,感受隋朝大运河的开通离不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勤, 同时知道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基本情况与评价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分析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利与弊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图片展示法等。学习 方法有: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法等。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学生绘制“隋朝大运河”地图,找出大运河开凿的起止点,分段,沟通水系等位置,并加以整 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复习旧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谁能简单概述一下? 2 学生活动:学生概述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情况,完成图示。见第 2 张 PPT。 教师过渡: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的第一个统一王朝是哪个?它又是怎样建立和统一的?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隋朝的统一隋朝的统一 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的开凿 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朝的覆灭隋朝的覆灭 第一篇章:隋朝的统一第一篇章:隋朝的统一 学生活动:学生看课本第一段自学,隋朝的建立。 教师讲导述:北周末年,继位的周静帝只有八岁,大权落到外戚皇帝的外祖父杨坚手里。 581 年,杨坚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解释隋的来历:杨坚曾被封为隋国公。 ) ,定都 长安,年号“开皇” ,杨坚就是隋文帝。见第 6 张 PPT。 学生活动:学生看课本第一段自学,隋文帝统一南北的过程。 课件展示:隋兵南下过江,攻占台城,陈后主闻兵至,与妃张丽华、孔贵嫔投井。至夜,为隋 兵所执,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侧。后人为了记取陈后主亡国教训,遂在鸡 笼山的法宝寺(今鸡鸣寺)侧立井,并刻辱井铭即胭脂井。 课件展示:隋文帝统一南北的过程。见第 7 张 PPT。 教师讲解:隋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 270 多年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隋 唐时期 370 余年的“大一统”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秦汉、西晋之后第三次由分裂走向统一,为 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见第 8 张 PPT。 教师课件展示、学生活动:隋文帝的治国措施。 (学生看课文第一页小字)见第 9 张 PPT。 课件展示:隋文帝统治时期天下储积丰富-展示隋朝官仓。 (学生看课文第三页)见第 10 张 PPT。 课件展示:隋文帝统治时期,人口增长、田地扩大,国力增强。见第 11 张 PPT。 课件展示:开皇之治。见第 12 张 PPT。 教学过渡:国家经济强盛为开凿大运河创造了条件,下面学习大运河的开凿。 第二篇章:大运河的开凿第二篇章:大运河的开凿 课件地图展示:大运河有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 ,南抵余杭(今杭州) ; 四段: 605 年建通济渠、邗沟,608 年建永济渠,610 年建江南河。见第 14 张 PPT。 学生活动、绘制地图:大运河有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 ,南抵余杭(今 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 大运河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见第 15 张 PPT。 课件展示:开凿大运河征发民夫数量表。教师发问:在这么艰辛的情况下,隋朝为什么要开凿 大运河?见第 16 张 PPT。 合作探究: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见第 17 张 PPT。 1、 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 2、 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要开通南 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 3、 隋灭陈后,需加强对江南控制。 4、 游江南是动机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 合作探究:隋炀帝为何有能力开通大运河? 见第 18 张 PPT。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比较好,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经济实 力。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教师引导:开通大运河的积极作用是什么?见第 19 张 PPT。 师生总结: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 教师补充:隋炀帝南巡-隋炀帝是个坐不住的人。大兴土木的同时,他还时不时地四出巡游, 每次排场都大得惊人,带妃子、群臣、随员、护兵、纤夫数十万人南巡江都(今扬州) 。劳民伤财到 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见第 20 张 PPT。 第三篇章:科举制度的创立第三篇章:科举制度的创立 创设情境: 张俊-南北朝人,虽然家境寒微,但是才识过人。不过郁郁不得志,终日只 能耕田教子。见第 22 张 PPT。 教师发问:张俊为什么有才识的张俊会郁郁不得志 ? 学生回忆:九品中正制。见第 23 张 PPT. 合作探究:九品中正制埋没人才。 教师叙述:隋文帝登基,昭告天下,不论出身,以分科考试的方式招纳贤才,张俊对此半信半 疑。几年后,他的表兄也从长安来信告知:太子登基,他又开设了新的考试科目,录取人数也增多 了,一旦考中就能大展宏图。张俊再也忍不住了,索性一试,不料竟成绩优秀,深得新皇帝赏识。 见第 24 张 PPT. 教师发问:张俊为什么能考中并大展宏图? 4 师生总结: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分科举人;隋炀帝开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创立。见第 25 张 PPT 合作探究:科举制创立的意义。见第 26 张 PPT 1、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改善了用人制度,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 2、科举制通过公平、公开及公正的选官方法,被后来历朝沿用,有利于公平公正. 3、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有利于政局稳定。 教师过渡:这么强大的隋朝又是如何灭亡的? 第四篇章:隋朝的覆灭第四篇章:隋朝的覆灭 教师介绍:隋炀帝- 604 年 7 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亲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 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 教师引导:前面学习了隋炀帝的功绩,下面了解隋炀帝暴政:.营建东都洛阳;.三次巡游 江南;.三次佂伐高丽。见第 28 张 PPT 课件展示:隋末部分农民起义军表。见第 29 张 PPT 课件展示:唐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国公。617 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 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见第 30 张 PPT 学生自学唐的建立: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人物:李渊 时间:618 年。 结果:唐朝建立 3.3.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581 年隋朝的建立,589 年隋文帝统一南北的过程。知道大运河的概况,开 凿大运河的目的、条件、作用以及后人对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了解科举制度创立及对中国和世界的 影响。知道李渊灭隋、建立唐朝。见第 31 张 PPT 师:史海扬帆的时候到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史海扬帆。 练习:练习: 1、 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 西晋统一全国 B、北魏建立政权 C、隋军灭陈 D、大运河开通 正确的选项是答案:C 2、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 顺序排列( ) 5 A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开通运河 B灭亡陈朝 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 C开通运河 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D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 灭亡陈朝 正确的选项是答案:A 3、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 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 正确的选项是答案:C 4、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A B C D 正确的选项是答案:C 5、材料题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 请回答: (1) 材料一说明隋朝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评价者是什么态度? 【答案】(1) 社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家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 (2)大运河;赞赏大运河的经济价值。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经济繁荣、大运河的评价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开 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4 4、感情提升、感情提升 大运河开通有利弊。我认为利大于弊。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 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 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6 5.5.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1)班上举行一场辩论会,辩题是大运河开通的利弊。正方观点: 大运河开通利大于弊,反方 观点大运河开通弊大于利。你赞成哪种观点,说明理由。 2. 做同步学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隋朝的兴亡隋朝的兴亡 一、隋朝的统一一、隋朝的统一 : : 时间时间 人物人物 过程过程 二、大运河的开凿:二、大运河的开凿: 概况概况 目的目的 条件条件 作用作用 评价评价 三、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科举制度的创立: 人物人物 影响影响 四、隋朝覆亡:原因四、隋朝覆亡:原因 时间时间 结果结果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孔子说:“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 ”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教法必 须改革创新,灵活有乐趣,因此在讲授隋朝覆亡时,我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1、编顺 口溜、游戏活动等表现所讲内容。例如:在讲“隋朝覆亡”时,课文内容多,不好记忆,我就和学 生一起编了顺口溜:“年隋建立,文帝灭陈全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